印度想在印度洋上稱霸,美帝同意了嗎?

2020-12-07 騰訊網

作者:雕鴞

早在百年前,海權論提出者馬漢說過這樣一句話:「誰控制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整個亞洲。」這句話放到今天看上去似乎不完全靠譜,但已經明顯地勾勒出了印度洋對於亞洲乃至世界局勢來說的重要性。

馬漢

從面積上看,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表面積佔據了世界海洋面積中的19.8%。但是,印度洋北部就是如今劍拔弩張的亞洲大陸,西部則是硝煙瀰漫的中東和混亂與落後的非洲,東部則是至關重要的馬六甲海峽以及東南亞諸國、澳大利亞,再過去就是廣袤的太平洋。

從分布上來看,印度洋周圍聚集了世界上最混亂的地區、最落後的地區、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以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再加上對世界航運業的重要作用,印度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印度洋

多年來,一些國家借著印度洋開發的「東風」合法經商、提升經濟水平,頻繁進行對外交流和貿易,為國家富強打下了基礎。還有一些國家卻因為軍事實力加強,就對整個印度洋抱有非分之想,甚至欲將其收入囊中。在印度洋周邊各國中,印度顯然屬於後者。

「印度」的洋

對於一部分印度人來說,印度洋既然以印度為名,那就理直氣壯的應該屬於印度。進入了21世紀後,印多次採取實際行動,欲拉攏周邊國家共同對抗印度眼中的潛在對手,將整片印度洋納為己有。

航母對印度海軍至關重要

早在2004年,印度就開始加強與印度洋國家的合作,甚至不惜花費6000萬盧比的巨資,借著「軍事援助」的名頭向馬爾地夫等周邊國家施以賄賂。而近年來,印度更是頻繁拉攏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等國,宣稱要組成所謂的「四國同盟」,其本質還是想借著「聯軍」的名,幹著稱霸印度洋的事。

印度想稱霸印度洋其實不無道理——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經說過:「印度想要在陸地上變得強大,首先就必須在海洋上強大起來。」因為印度本身石油資源並不充足,超過75%的石油需要從中東進口,甚至不惜違抗美國禁令,偷偷從伊朗手頭上買。

一旦印度失去了對印度洋的影響力,就等同於將國家經濟命脈拱手讓人。更尷尬的是,印度自身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大都要靠海床開採,這樣一來,印度根本沒有膽量放棄對印度洋的控制。

除此之外,印度也很清楚地看到,如果不通過印度洋來實現「走出去」,那麼印度永遠只能在南亞次大陸這片不大的地頭上當個小小的地頭蛇,還得時刻擔心隔壁鄰居中國。

一直懷揣著「世界大國夢」的印度人很清楚,控制整個印度洋,才是讓印度國際影響力劇增的最佳也是唯一具有可行性的手段——畢竟要是馬六甲海峽給印度卡著了,美國、中國等一票航運業大國還不得急的跳腳?

印度洋與至關重要的馬六甲海峽

美國:我不同意

有趣的是,印度一直試圖拉攏美國作為自己的「地區盟友」,但美國對於印度的野心卻一直「裝傻充愣」。但如果你以為是美國人傻,那就完犢子了——印度洋不僅對於印度至關重要,對於稱霸全球的美國也同樣重要。

911以後,美國遂行所謂的「全球反恐戰略」,馬不停蹄地派遣特種部隊滿世界追殺各路恐怖分子。那麼世界上恐怖分子最密集的地區在哪呢?答案是中東、東非和東南亞。而這三個地方還碰巧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在印度洋周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又怎麼可能放任印度取得印度洋控制權?

此外,美國在本世紀初將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列為潛在競爭對手。一旦美國控制了印度洋,美軍就可以同時遏制俄海軍南下,掐住中國的石油運輸命脈,甚至可以通過印度洋迅速向中東或中亞投送軍事力量。

迭戈加西亞群島上的B-2和B-52戰略轟炸機

美國在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群島上還設立了可供B-2「幽靈」戰略轟炸機起降的軍事設施,從此地可以直接起飛,對中東、印度和東南亞三個方向構成威脅,一旦遭遇意外還可以得到澳大利亞的支持。因此,美國是絕不可能將印度洋拱手送人的。

目前,美國和印度在印度洋政策上之所以有所合作,是因為美國和印度都面臨共同的對手中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美國祭出印度-太平洋戰略,甚至把司令部都改名叫印太司令部,不斷加強自己在印度洋上的軍事存在。但是,美國是絕不可能允許印度凌駕於自己之上的,這將直接威脅到美國的全球軍事霸權。

心有餘,力不足

如今,中國海軍正在穩步走向「深藍」,不僅下水了第一艘國產航母,還在吉布地建立了軍事基地,這極大地刺激了印度海軍。在他們看來,最先擁有航母的是印度,最有資格控制印度洋的也應該是印度。但是,和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缺乏立足點不同,印度之所以一直無法實現自己的野心,是因為自己太菜。

事實上,印度的確比中國先擁有航母,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有足夠的海軍實力能夠控制印度洋。時至今日,印度也僅僅擁有一艘可供部署的航母,而國產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從2006年開工至今都未能完工。

中國海軍的強大令印度非常忌憚

然而,印度至少需要三艘航母,才可以維持兩艘航母在值編制,才能同時應對東西兩個方向產生的壓力,這也是印度想要控制印度洋所必需的

除此之外,印度海軍僅擁有一艘從俄羅斯借來的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以及一艘攻擊距離賊短的「世界最小彈道飛彈核潛艇」殲敵者號。除開這兩者,印度只擁有15艘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艇。這意味著印度海軍的水下力量只能保證對自家近海的控制,一旦到了遠海,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威懾。

除此之外,印度缺乏足夠數量的專業反潛機與反潛系統、海洋監控衛星系統、空中預警平臺等等。一旦印度和中國或美國在印度洋上爆發衝突,印度很可能只能在其陸基雷達的監控範圍內打防衛作戰,根本無法將武力投送到遠海。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又怎麼可能實現對印度洋的控制?

印度海軍實力不足

改主意了?

近年來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印度政府高層改變了多年來堅持的海洋政策,轉為實施陸地擴張政策。印度國防白皮書公開的數據顯示,印度海軍在印度三軍軍費分配中的比例已經從2012年的18%下降到了2019-20財年的13%,海軍新型艦艇採購數量從200艘砍到了175艘。

顯然,印軍將更多的經費用於採購法制陣風戰鬥機、T-90主戰坦克等空軍和陸軍裝備,海軍似乎除了新建第三艘國產航母和新型彈道飛彈核潛艇外,並沒有更遠大的規劃。

如果說往年的印度是好高騖遠,那麼今天的印度就已經開始腳踏實地了。塔克薩拉國際研究所專家蘇耶什 賽德表示,印度正在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並通過行動證明自己對南亞次大陸的控制權

美國海軍在印度洋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他表示,印度將「由陸向海」,在確立了自己的陸上霸權後,再一步步對馬六甲海峽、安達曼群島等關鍵地帶實施「軟控制」,最終實現對印度洋核心地帶的絕對掌握,讓印度真正作為「世界大國」而崛起。

不過,印度薄弱的國防工業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海上軍事力量,將成為印度稱霸印度洋的第一個障礙。如果印度連這個坎都過不去,那也甭想和中國、美國一較高下了。

相關焦點

  • 美帝為什麼要炮製瓜達爾港威脅論?瓜達爾港為什麼讓美帝寢食難安
    2001年8月,中巴兩國政府在北京籤署了瓜德爾港項目一期工程融資協議,此消息一經公布後,旋即引發了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一致聲討。新加坡和印度等諸多國家亦應聲附和,紛紛加入了聲討中國大軍的行列,甚至美國公然拋出瓜達爾港是中國設在巴基斯坦的「海外軍事基地」,新一輪的「中國威脅論」再度甚囂塵上。
  • 溫駿軒:印度一直想控制海上命脈,但印度洋不是印度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溫駿軒】 最近幾年,無論是在國內的網絡上,還是在國際範圍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比較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這個話題也被形象地稱為「龍與象的較量」。當然,目前在經濟上明顯落後的印度,會更熱衷於和中國比較,而中國希望對比的目標則是唯一處在自己身前的國家—美國。
  • 野心不小,印度急購10架美制無人機,想主宰印度洋扼住中國咽喉
    要知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年10月訪印籤署《地理空間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為印度購買美國察打一體無人機「鋪平道路」時,印度官員還當面哭窮,讓美國只得同意先租給印度兩架,為期一年。  而據印媒披露的有關計劃,由於MQ-9B擁有超過30個小時的超長巡航時間,其將被用來監控從馬達加斯加島到馬六甲海峽的廣闊印度洋水域。此外,辛格還披露,印度海軍還希望引進更多的美制P-8I遠程海上偵察機。  一味親美暗藏禍患  目前看來,相較於更偏好俄羅斯武器裝備的陸軍和空軍,印度海軍明顯變得更偏愛美式裝備。
  • 聯想,連想都不要想,是什麼讓一個資深品牌變成了「美帝良心」?
    聯想,連想都不要想,是什麼讓一個國產資深品牌變成了「美帝良心」?聯想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家手機和電腦製造廠商,聯想的電腦一直深受用戶的喜愛。在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的時代,聯想的產品還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當時稱霸國內手機市場的中華酷聯這四家廠商,其中就有聯想。也不僅僅手機,聯想的筆記本做的也是非常不錯,thinkpad就是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可是後來就有不少網友都說聯想是「美帝良心」,這是為什麼呢?
  • 印度洋與中國政策(上)
    你們以為,英國和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大國——會允許在地中海切斷他們的運輸命脈嗎?簡直是胡鬧!我們沒有海軍。希臘起義必須儘快收起來。」這時有人談起中國共產黨最近取得的成就,史達林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說:「是的,中國同志取得了成就。但是,希臘的情況完全不同。希臘的地理位置是在西方國家重要的運輸線上。美國直接插手這個地區——美國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大國。」
  • 中印五款武器對決,印度被徹底碾壓,想稱霸印度洋問過中國嗎?
    不久前《印度國防新聞》曾發布一篇文章,為了在實際控制線和印度洋地區應對中國,印度武裝部隊正準備引進多款武器裝備。
  • 夢幻西遊:9級大爺稱霸東海灣,網友說:第二永生帝?
    夢幻的歷史已經很長很久遠了大部分都是高等級了,當然59,69還是有一大批人群的,當然還有一點點的39級的號,但是這九級號是什麼鬼,難道是為了剩那10塊錢的點卡錢嗎?當然不是,這位估計是受到了永生帝李永生的激勵要稱霸東海灣,但是他的裝備又跟永生哥的不一樣他卻是全身無級別。
  • 印度洋上的漁業大戶……竟然不是印度?
    印度洋對於我們來說,熟悉又陌生。它在距離上親近,但是在日常的新聞報導中,出鏡率相比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小很多。望文生義的話,印度洋,似乎是印度的海洋。但其實印度洋沿線國家眾多,其中不只有我們熟知的旅遊勝地馬爾地夫、斯裡蘭卡,同樣也有我們第一反應屬於亞太地區的緬甸、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非洲東海岸和阿拉伯半島南岸各國同樣也是印度洋沿岸國家。印度雖說是這片廣袤海洋中,唯一擁有東西印度洋海岸線的主要國家,但印度洋還遠遠談不上是印度的海洋。
  • 三個原因告訴你,印度為什麼一定要和中國死磕
    就在前幾天,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還呼籲莫迪政府,在印度洋海域「威懾並全面封鎖」中國海上運輸線,提出「五大措施」遏制中國:一是威脅中國在印度洋的航運,二是在印度洋全面實施海上封鎖,三是在西太平洋部署和規劃投入力量,四是改變印度在南海問題上的中立地位,
  • 胃口太大,印度稱印度洋是印度的「後花園」,為何我國不承認?
    印度洋並非印度所有,為何印度把世界第三大洋視為「後花園」?近日從外媒資料看到,有些印度官員稱印度洋是印度的「後花園」。此話當即被有關國家笑話,任何一個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印度洋雖然以「印度」命名但並不是印度的,這是一片國際海域,任何國家都可以在此自由航行。歷史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開始為了找到印度。
  • 為印度洋稱霸,不惜重金打造國產潛艇,新艇剛下水就已經落後於人
    印度為了謀求稱霸天下的目的,尤其是稱霸印度洋,在海軍軍備上是相當的投入,現在正在不惜重金打造國產潛艇,這是從法國引進的鮋魚級潛艇,11月12日,在印度孟買的造船廠國,鮋魚級潛艇第五艘下水了。
  • 「南亞虎」印度在印度洋的戰略是什麼?
    印度和中國一樣也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在印度的內心也有一顆雄心,那就是成為「印度洋霸主」。印度獨佔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向南深入北印度洋,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度超過7000千米。印度及北印度洋航線示意圖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積排名第三的大洋,比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面積要小得多,周圍被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非洲包圍,從印度洋沿岸國家來看,除了遠在東南角的澳大利亞,印度是當之無愧的印度洋老大。
  • 印度洋是印度的洋?兩國海軍表示不服,絕對實力面前哪有自信?
    我們知道,世界上很多海域都是以國家名稱命名,比如日本海、比如印度洋。但並不是說日本海就是日本的海,印度洋就是印度人的大洋。而這種叫法往往容易引起爭端,此前韓國人就表態:日本海不應該叫日本海,叫東朝鮮海顯得更加合適。然而到印度這裡就不一樣了。
  • 印度洋又不是印度的,中國航母憑什麼不能去?
    自從中國海軍開始到亞丁灣護航,印度就對出現在印度洋的中國海軍起了戒心,隨著中國海軍的優勢越來越大,印度對中國海軍的戒心也就越來越強烈了。當年為了監控印度洋上的中國航線,也為了對付在印度洋活動的中國潛艇,印度耗費30多億美元從美國購買了12架P-8I海上巡邏機。
  • 印度洋上的那些群島
    那麼今天就主要介紹一下印度洋上主要幾個各具特色的群島。 島上火山、丘陵縱橫,因地處熱帶,氣候終年溼熱,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森林佔全島面積的86%,紅木是其特產。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印度的中央直屬區之一。這裡由於遠離大陸,開發不易,自印度獨立以來一直未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視,當地一些土著民族至今仍保留著裸身舊習。
  •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發布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印度洋的地緣戰略環境正在發生較為顯著的變化。在印度洋地區,印度試圖鞏固在南亞次大陸的主導地位,積極扮演印度洋淨安全提供者角色,並努力追求在印度洋地區獨一無二的影響力。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伊朗、沙特等國則試圖發揮中等強國的作用。與此同時,美中日俄等域外大國正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對印度洋地區施加影響力。
  • 美國幫助「印度實現軍事現代化」?想發軍火財而已
    昨天印度國防部長說印軍已經足夠強大,足以應對來自內外的各種挑戰,今天媒體就說美國幫忙實現軍事現代化,懷疑印度是不是人格分裂了。既然已經足夠強大了,那為什麼還要別人幫忙軍事現代化?難道是腦袋進水?反正邏輯不通。金錢買不來現代化,看來印度還不懂這個道理。美國幫你實現軍隊現代化,美國腦子抽了啊!
  • 值得警惕, 以印度海軍的實力, 可以封鎖印度洋嗎?
    由於近期中印邊境對峙,有關「中印開戰印度海軍是否可以封鎖印度洋來斷絕中國生命線」的討論引起了各方面的熱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印度海軍的實力,是否具有這個能力。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印度海軍航母力量真正堪用的只有 「維克拉瑪蒂亞」 號。
  •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扼控印度洋的兩道「閘門」
    ●郭宏軍  印度洋是連接四大洲、兩大洋、貫通五大海峽的重要海域。從拿破崙時代以來的三百年間,每一個霸權國家無不把控制印度洋做為其稱霸世界的重要目標。英國與法國、英國與沙俄,二戰期間的德、日與同盟國,冷戰期間的美國與前蘇聯,均曾在印度洋上追波逐浪,搶地奪隘。近年來,位於印度洋上的一個並不為人熟知的群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浮出水面」,成為戰略家的熱門話題。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東南面,孟加拉灣的南部。
  • 效仿中美俄,印度設海上戰區司令部,這是要制霸印度洋?
    近期,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稱印度將新成立「海上戰區司令部」,這將成為印度首個新的「地緣」戰區司令部,也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