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世界上很多海域都是以國家名稱命名,比如日本海、比如印度洋。但並不是說日本海就是日本的海,印度洋就是印度人的大洋。而這種叫法往往容易引起爭端,此前韓國人就表態:日本海不應該叫日本海,叫東朝鮮海顯得更加合適。
然而到印度這裡就不一樣了。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沿岸國家眾多,但只有印度算得上一個強國。你能指望孟加拉國、緬甸這樣的國家向韓國對日本那樣喊話嘛?久而久之,印度就把印度洋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妄稱印度洋是「印度的洋」。
印度有家名叫《周刊》的雜誌,該雜誌曾撰文稱:印度洋是印度的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承認,只有中國不同意。
印度人認為,他們豪橫有豪橫的理由。印度連續數年都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通過這幾年發展國力大增。錢包漸漸鼓起來的印度開始大量購買武器裝備軍隊,得到美國、俄羅斯兩個軍事強國的大力支持,甚至豪言能夠打贏雙線戰爭。印度的話雖然略有底氣,但最悲哀的是遇到真正的世界大國,想要將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海,必須問中美答不答應。
印度有沒有實力控制印度洋?我們看看印度海軍實力如何。印度擁有一支龐大的海上力量,海軍人數達到6萬人,大小作戰艦艇300餘艘。印度海軍最拿得出手的是從俄羅斯購買的超日王航母,前前後後花了30億美元,搭載米格29K戰鬥機。同時還有一艘在建航母,建造十餘載仍然停在船廠,去年航母上的零件還被偷走倒賣了。
在驅逐艦方面,印度海軍的3艘德裡級驅逐艦服役時間已經超過20年,除了航速快以外一無是處,根本不能和我軍的052D相提並論,航速快也不過是溜得更快。除此之外,印度還有加爾各答級驅逐艦,號稱印版的055大驅,實力當然是有,但加爾各答級有著印度裝備的通病——萬國造。加爾各答級集結了6國裝備,系統兼容和後勤維護是個很大的問題。
再來看印度的水下實力。印度潛艇部隊有國產的殲敵者號核潛艇,並且租到了俄羅斯一艘核潛艇,同時配備了從俄羅斯購買的基輔級核潛艇,以及更加老掉牙的4艘209型潛艇,勉強算是拿得出手。
印度海軍艦艇中一部分老舊,一部分沒有形成戰鬥力,一部分在本土,一部分要看著鄰居巴基斯坦,能拉到印度洋深處的艦艇少之又少,根本達不到制霸印度洋的要求。更何況,印度海軍在印度洋還有兩個強大對手。
第一個是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美國海軍部署了第五艦隊,司令部設在巴林。第五艦隊下轄五個作戰艦隊,擁有兩艘核動力航母。美國二戰後發動的多場戰爭,都是以美國海軍作為主體。而在印度洋,美國發動的兩次海灣戰爭,每次都調動了超過6個航母艦隊,任意一支航母艦隊都可以吊打整個印度海軍。
中國海軍對印度洋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是中國最重要的航線,在印度洋海域航行的商船有一半是中國船隻。除了組織海上力量對商船進行護航外,我國南海艦隊就是最強有力的保障。一旦有事,除了部分艦艇承擔島礁守護任務以外,山東艦、核潛艇、055、052都可以進抵印度洋。同時我國在印度洋西岸的吉布地還設有軍事基地,可以有效進行後勤補給。
因此印度洋不是印度的大洋,而是全世界的大洋,印度更應該看清自己,合作才能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