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知識——金星(Venus)

2020-12-02 木棉閣圖書管理員

一、概述

金星離太陽平均距離為1.08億公裡,是離太陽第二近,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除太陽、月球之外,金星是天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在我國古代曾被稱作「太白」。我國民間把它稱為啟明星(出現在黎明東方天空時)或長庚星(出現在黃昏西方天空時)。

金星表面有一層濃厚的淡黃色的雲,大約50~70千米,所以通過光學觀測很難看到它的表面情況,所以也就無法推測其自轉周期。直到1962年科學家們用射電方法進行觀測才測出了金星的自轉周期為243天,而且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的行星。

金星上巖石居多,體積與地球差不多。但是其他特徵,卻大不相同。金星的雲層中充滿硫酸液滴,空氣密度大,表面氣壓是地球的90倍,溫度高達470攝氏底。此外,金星表面還分布了不少的火山,這些火山中有的可能是活火山。感覺像地獄一般。

金星的表面波狀起伏的平原,還有隕石撞擊形成的山脈和坑洞。金星的最高峰為馬克斯威山,高度為11千米。

二、金星的結構

雖然金星的外表和地表特徵與地球完全不同。但是,科學家們認為這兩顆行星的構造可能比較相似。

地核金星的地核可能與地球相同,都是鐵、鎳等組成,但金星密度稍低,有可能由固態鐵及微量的硫磺組成,地核外層可能還有一層半液態的物質。地幔地幔由炙熱的巖石組成。地殼金星的地殼可能比較薄,由火山巖和矽酸鹽巖組成。有些地方向外鼓出。大氣層金星的大氣97%以上是二氧化碳,此外,還含有少量的氮、氬、一氧化碳、水蒸氣及氯化氫 等。

三、探索金星

由於金星的雲層太厚,觀測不方便,所以從1961年開始到現在全世界已經發射了幾十個探測器,對金星進行探索,取得很多珍貴的資料,由於探測任務比較多這裡就不再一一敘述,具體的探索任務和資料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

四、金星的相關數據

平均直徑:12104千米

質量(地球=1):0.82

赤道處重力(地球=1):0.91

離太陽平均距離:(地球=1):0.72

軸傾斜角:2.6°

自轉周期:243個地球日

公轉周期:224.7個地球日

地表平均溫度:470攝氏度

衛星數量:0

最大星等:-4.7

相關焦點

  • 天文知識——木星(Jupiter)
    一、木星概覽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太陽的第二大天體。它是一顆外表有著美麗條紋的、龐大的氣態行星。它是天空中亮度僅次於金星的一顆亮星,通常比火星和天狼星還亮。我國古代稱它為「歲星」。三、木星的衛星木星有著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群,目前已知的衛星至少有67顆(筆者曾經觀測到4顆,幾千塊的天文望遠鏡,只能看到4個小亮點,其他的體積就太小了,普通望遠鏡根本看不到)。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八)
    這種氣動剎車裝置,加上金星大氣密度比地球大140倍,使得著陸速度只有7m/s。原文連結:https://www.drewexmachina.com/2015/10/22/venera-9-and-10-to-venus/ 今天來講講金星13、14號。在金星11、12號的土壤取樣裝置和照相機相繼扯拐後,蘇聯人開始追求「完美的任務」。
  • 金星上真的有生命嗎?
    當天文學家還在為火星上的甲烷能否作為生物特徵而爭論時,一項新的發現卻為天文學家帶來了新的爭論的課題:磷化氫(PH₃)能否作為尋找地外生命的化學特徵?9月14日,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利用夏威夷和智利的射電望遠鏡,在金星的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的光譜線。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在金星上發現了生命的跡象?現在,還遠不到下結論的時候。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三)
    該局由首席設計師喬治·巴巴金(Georgi Babakin)負責。看到蘇聯在深空探測上一片頹勢,NASA決定「抽空」再發一個金星探測器「水手5號」,將自己的成功率提高到66.7%,而讓蘇聯的成功率維持永遠的0%。1965年12月,水手5號飛越任務獲得正式批准。這時,拉沃契金科研生產聯合體(NPO Lavochkin)「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接過了這個爛攤子。
  • 天文知識——小行星(Asteroid)
    在很早之前德國的傑出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約翰尼斯 · 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就指出火星和木星兩顆行星的軌道之間的距離過大,有個空缺。根據克卜勒的定律來計算,火星和木星之間應該是有一顆行星的。
  • 在金星上發現了證明生命存在的關鍵分子?
    當天文學家還在為火星上的甲烷能否作為生物特徵而爭論時,一項新的發現卻為天文學家帶來了新的爭論的課題:磷化氫(PH₃)能否作為尋找地外生命的化學特徵?直到最近,天文化學家發現,在小型的巖石系外行星上,磷化氫不應該以可被探測到的濃度的形式出現,除非那裡有生命存在。因此,在太陽系內的這顆紅色巖石行星上發現磷化氫後,天文學家將考慮或許我們可以直接向金星發送探測器,以直接尋找微生物了。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七)
    文章連結:https://www.drewexmachina.com/2015/10/22/venera-9-and-10-to-venus/來講講金星11號、12號。金星9、10號的大部分成功,已經證明了4V-1型號探測器的優越性。
  • 天文知識——天王星(Uranus)
    而且其自轉方向與其他行星都相反(金星除外)。這很有可能是在天王星形成以後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撞擊所導致的。在天王星的天空裡,太陽交替挨近兩極,一極有陽光時,另一極則處於漫長的黑夜中。只有在二分期才能觀測到赤道區和其扁球狀的形狀。
  • 金星發現存在生命的跡象?
    Big News剛剛(23時),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發布了兩個視頻:「老A火速用機器翻譯了,新鮮出爐(可能會看不懂,大家見諒啊)」新聞版本,60秒講解版本,4分40秒發布之前9 月 9 日9 月 13 日:❝明天(14 日)上午,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將有一個重要的新聞發布會。這份新聞稿已經事先發給了一些受到保密要求的記者,但是沒有發給其他人(比如我們)。
  • 天文知識__金星
    金星,古代中國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 構造、水 金星有時被譽為地球的姐妹星,在有些方面它們非常相像: 1、金星比地球略微小一些(95%的地球直徑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它的圖像為當時金星表面最好的高解析度雷達地圖 2麥哲倫號發現至少85%的金星表面覆蓋著火山流。數據表明,儘管地表溫度很高(887華氏度或475攝氏度),氣壓很高(92個大氣壓),但完全缺乏水分。這使得金星上的侵蝕成為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因此,表面特徵可以持續數億年。 3大陸漂移等現象在金星上並不明顯。
  • 金星與昴星團相約明日夜空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編譯:饒文衝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編排:王靈毓後臺:庫特莉亞芙卡、李子琦參考文獻:https://science.nasa.gov/science-news/science-at-nasa/2012/02apr_venuspleiades/
  • 英美團隊發現神秘信號: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與磷化氫分子(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L. Calçada & NASA/JPL-Caltech)金星上存在生命?這個如同天方夜譚的想法,卻在一項發表於《自然-天文學》的研究中被嚴肅討論了。研究團隊在兩次天文觀測中,都從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生物標記——磷化氫。
  • 地獄般的金星,都有生命的可能?科學家們怎麼看?
    由英國卡迪夫大學簡·格裡弗斯(Jane Greaves)教授帶領的國際天文學家研究團隊近日宣布,金星大氣層中含有一種罕見的分子:磷化氫(PH3)其豐度為20ppb(億分之二)。「這裡的環境的確極其險惡,我對此並沒有言過其實」,威斯明斯特大學天體生物學家路易斯·達特奈爾(Lewis Dartnell)說,「金星溫度高,酸性極強。我不認為包括我在內的任何一個天文生物學家,會把金星當做首要研究對象。」
  • 地獄般的金星,都有生命的可能?科學家們怎麼看?
    由英國卡迪夫大學簡·格裡弗斯(Jane Greaves)教授帶領的國際天文學家研究團隊近日宣布,金星大氣層中含有一種罕見的分子:磷化氫(PH3)。其豐度為20ppb(億分之二)。我不認為包括我在內的任何一個天文生物學家,會把金星當做首要研究對象。」他指出了更好的研究選擇,比如有著冰外殼的木衛二(Europa),以及火星。「但我們絕對不會選擇就在另一邊的鄰居——金星。」
  • 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英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神秘信號
    在探測器深入金星大氣層之前,直接捕捉到生命的影像甚至是本尊,顯然不切實際。因此,研究人員可以使用的武器就成了生物標記(biosignature)。這類分子可以由生物體的代謝等活動產生,並且非生命過程都無法製備。此前的研究指出,在巖質行星中,這個故事的主角——磷化氫(PH3)就屬於一種生物標記。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6)行星大氣——水星和金星
    我們認為,當巖漿中有大量的放射元素時,放射性元素會把大量的物質向其他物質轉化,在這裡我們用簡單的核物理知識進行說明。在物理學中我們知道,放射性物質能放出三種射線,它們分別是:α、β、γ,其中α為氦的高能粒子,β為高速運動的電子,γ為電磁波。
  • 天文知識——火星(Mars)
    火星一、概述火星(Mars)一個紅色的星球。火星的公轉軌道偏心率為0.09,為橢圓形,軌道半徑為1.52個天文單位。火星在軌道上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779.87天,就是大約每隔2年2個月,火星接近地球一次。當地球和火星運行到太陽的同一側,差不多形成一條直線的時候,稱為「火星衝日」,每隔15年~17年相距特別近,稱為大衝,這時候是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這些行星成員我們又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類地行星(巖石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二種是類木行星(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氣體構成,它們分別是木星和土星。第三種是冰巨行星,主要由水、氨與甲烷組成的冰狀固體構成,分別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天文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與生命有關的跡象
    ,以及金星高雲中的磷化氫分子。Calçada / NASA / JPL / Caltech一個由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Jane Greaves為首的國際天文學科研團隊昨日通過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宣布,他們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分子——磷化氫,這種分子在地球上的自然來源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