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知識——天王星(Uranus)

2020-12-02 木棉閣圖書管理員

天王星

發現天王星

在天王星被發現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土星就是太陽系的疆界。直到1781年3月13日,定居在英國的德裔風琴樂師、業餘天文學家F · W · 赫歇爾,在雙子座中看到了一個星圖中未記載的天體,而且相對於周圍的恆星,它在改變位置。不過赫歇爾沒有做大膽的推測,而把它當作了彗星向皇家學會做了報告。

隨著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的關注,人們終於發現這是一顆行星。

天王星概況——顛倒的世界

天王星是太陽系的第三大行星,寒冷氣態巨行星。距離太陽大約是土星距離二倍,為28.75億千米。其直徑是地球的4倍,體積是地球的63倍,質量是地球的14.54倍。天王星的密度很低只有1.2g/cm,主要由水、氨和甲烷組成。甲烷雲在行星周圍被風吹起,速度高達500千米/小時。赤道周圍雲層甲烷含量低,顏色較暗。冰凍的甲烷雲呈現白色的條紋狀。

天王星

天王星的軸與其公轉的軌道幾乎成直角,也就是說其他行星是站著像陀螺一樣轉,天王星則在地上躺著打滾。而且其自轉方向與其他行星都相反(金星除外)。這很有可能是在天王星形成以後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撞擊所導致的。

在天王星的天空裡,太陽交替挨近兩極,一極有陽光時,另一極則處於漫長的黑夜中。只有在二分期才能觀測到赤道區和其扁球狀的形狀。

另外,天王星和土星一樣,也是有環的哦,有11層稀薄的環

天王星的衛星

天王星有27顆衛星,都很暗淡,不容易觀測。衛星的自轉面和天王星的軌道面交角很小,而且運動方向都是逆行的。

天王星由於太遠了,我們對它了解的甚少。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探測器去探索它,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這一個冰凍的、顛倒的世界。

天王星的相關數據

赤道直徑:51118千米

質量(地球=1):14.5

體積(地球=1):63

赤道引力(地球=1):0.89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地球=1):19.2

軸傾角:82.2°

自轉周期:17.2小時

公轉周期:84.3個地球年

雲頂溫度:零下197攝氏度

衛星數量:27

最大星等:5.5

相關焦點

  • 天文知識——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Neptune),一個遙遠的世界,躲在黑暗的角落。不要以為它很安靜,實際上那裡天氣惡劣。海王星的發現十分的有趣,不是被直接觀測到的,而是通過計算發現的行星。為什麼是通過計算發現的呢?這就要提到前面我們講過的天王星了。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通過萬有引力來計算並預報它的位置,但在實際觀測中卻與預報的位置不一致。這是什麼原因呢?
  • 天文知識——木星(Jupiter)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介紹太陽系的外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四顆行星統稱為氣態巨行星。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角就是木星。一、木星概覽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太陽的第二大天體。它是一顆外表有著美麗條紋的、龐大的氣態行星。它是天空中亮度僅次於金星的一顆亮星,通常比火星和天狼星還亮。
  • 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 Telescope)編輯部翻譯:胡夢穎校譯:牧夫天文校對組編排:黃卓爾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原文連結:https://skyandtelescope.org/observing/ice-giants-neptune-and-uranus/「
  • 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ice-giants-neptune-and-uranus/「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稱為冰態巨行星,簡稱冰巨星。天王星的發現1779年,一位默默無聞的天文愛好者,其名為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決定使用高倍望遠鏡觀察全天所有亮星,來確認它們是否為雙星。
  • 天文知識——土星(Saturn)
    一、概述土星(Saturn),太陽系的第二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為填星、鎮星,它也是古代天文學家所觀測到的最遠的行星,直到1781年發現天王星之前,人們一直把土星當作太陽系的邊界。因為環繞赤道巨大的光環,以及表麵條紋霧狀的模糊的雲層,看上去安靜、美麗。但是,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了。
  • 天文知識——小行星(Asteroid)
    在很早之前德國的傑出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約翰尼斯 · 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就指出火星和木星兩顆行星的軌道之間的距離過大,有個空缺。根據克卜勒的定律來計算,火星和木星之間應該是有一顆行星的。
  • 這就是天王星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
    我們在1986年1月才去過一次遙遠的天王星。NASA的旅行者2號太空飛船,在距離天王星50000英裡範圍內飛行了5.5個小時。它發回了令人驚嘆的照片和大量其他科學數據,其中包括天王星和星環的聲音。儘管這些聲音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的。
  • 天文知識——火星(Mars)
    火星一、概述火星(Mars)一個紅色的星球。火星的公轉軌道偏心率為0.09,為橢圓形,軌道半徑為1.52個天文單位。火星在軌道上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779.87天,就是大約每隔2年2個月,火星接近地球一次。當地球和火星運行到太陽的同一側,差不多形成一條直線的時候,稱為「火星衝日」,每隔15年~17年相距特別近,稱為大衝,這時候是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 冥王星(Pluto)
    (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供)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位於離散盤中的鬩神星。
  • CLB 18 初學者英語-Planets & Gods 6- Uranus-天王星
    Uranus-天王星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這些行星成員我們又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類地行星(巖石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二種是類木行星(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氣體構成,它們分別是木星和土星。第三種是冰巨行星,主要由水、氨與甲烷組成的冰狀固體構成,分別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天衛四「歐貝隆」:天王星第二大衛星,距離天王星最遠的大衛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的一顆氣態巨行星,是八大行星中的一顆,是距離太陽第七遠的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一起稱為遠日行星。天王星主要是由氫和氦來組成,體積巨大,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位,僅次於木星和土星,在望遠鏡中天王星通常呈現藍綠色,主要是由於天王星大氣層反射太陽輻射中的綠色和藍色光的原因。
  • 天王星 基礎入門知識 By 國家地理,附視頻詳盡解釋
    回顧:給娃看:星星 基礎入門知識 Stars By 國家地理,附視頻詳盡解釋月球 基礎入門知識 By 國家地理,附視頻詳盡解釋火星 基礎入門知識 By 國家地理,附視頻詳盡解釋天王星 基礎入門知識 By 國家地理,附視頻詳盡解釋
  • 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
    這些行星成員我們又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類地行星(巖石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二種是類木行星(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氣體構成,它們分別是木星和土星。第三種是冰巨行星,主要由水、氨與甲烷組成的冰狀固體構成,分別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天文知識之地球-簡單篇
    這些行星成員我們又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類地行星(巖石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二種是類木行星(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氣體構成,它們分別是木星和土星。第三種是冰巨行星,主要由水、氨與甲烷組成的冰狀固體構成,分別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 博世凱每日英語閱讀:Uranus – The Seventh Planet From Sun 《天王星:太陽系內第七顆行星》
    然而,天王星的兩極卻翻倒在行星的兩側,這很可能是與另一顆行星發生碰撞後形成的。天王星的兩極幾乎位於中間,而不是頂部和底部。 Fun Facts about Uranus天王星的趣味小知識•Because it's tipped, Uranus has seasons that last 20 years. Can you imagine 20 years of summer?
  • 天文知識——金星(Venus)
    我國民間把它稱為啟明星(出現在黎明東方天空時)或長庚星(出現在黃昏西方天空時)。金星表面有一層濃厚的淡黃色的雲,大約50~70千米,所以通過光學觀測很難看到它的表面情況,所以也就無法推測其自轉周期。直到1962年科學家們用射電方法進行觀測才測出了金星的自轉周期為243天,而且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的行星。金星上巖石居多,體積與地球差不多。
  • 天文知識——水星(Mercury)
    五、水星的相關數據平均直徑:4879千米質量(地球=1):0.055赤道處重力(地球=1):0.38與太陽平均距離(地球=1):0.38軸傾斜角度:0.01°自轉周期:58.6個地球日公轉周期:87.97個地球日最低溫度
  • 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冥王星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查爾斯·勒·莫尼爾(Pierre Charles Le Monnier)在1750年至1769年期間至少觀察過天王星十二次,包括連續的四晚。威廉·赫歇爾爵士(Sir William Herschel)於1781年3月13日在英格蘭薩默塞特巴斯新國王大街19號(現為赫歇爾天文博物館)從天王星家的花園裡觀測到了天王星,並最初把它(1781年4月26日)報告為彗星。赫歇爾用自己設計的望遠鏡「對固定恆星的視差進行了一系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