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檢驗人周末好,往期有小夥伴留言想要學習凝集反應類型,本周「每周一圖」欄目為大家安排:
凝集反應一種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在一定電解質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反應後出現肉眼可見凝集小塊的血清學反應,可分為直接凝集反應和間接凝集反應。
直接凝集反應:顆粒性抗原(如細菌、紅細胞等)與相應抗體直接結合出現的凝集形象,常用的方法為玻片法和試管法。玻片法常用於菌種鑑定、人類紅細胞 ABO 血型鑑定等。試管法是一種經典的半定量方法,試驗時將待檢血清倍比稀釋後,分別加入定量的抗原,出現凝集的最高稀釋倍數管即為該待檢血清抗體的滴度,常用的試管法有外斐試驗、肥達試驗等。
間接凝集反應:可溶性抗原(或抗體)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發生反應後,肉眼難以觀察結果,而將可溶性抗原(或抗體)吸附在一種與免疫無關的、一定大小的顆粒載體表面,使之成為致敏顆粒,在適宜的電解質作用下,與相應的抗體(或抗原)發生反應,即可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反應。間接凝集反應可分為正向間接凝集反應,反向間接凝集反應、間接凝集抑制試驗等(原理如圖)。另外還有協同凝集反應,它是利用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可與 IgG 的 Fc 段結合的特性,將金葡菌作為致敏顆粒的載體的一種特殊的反向凝集試驗。
間接凝集反應常用聚苯乙烯膠乳微球、明膠顆粒、人 O 型紅細胞、綿羊或家兔的紅細胞、活性炭顆粒等。
你還想學習哪塊知識點呢?歡迎留言,下周日同一時間檢驗君為大家安排~
幫助大家輕輕鬆鬆記考點!
往期推薦2. 一圖搞定超敏反應
6. 一圖搞定兩種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原理
7. 一圖 get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
8. 一圖 get 補體激活途徑
9. 一圖 get 凝血途徑
10.一圖 get 雜交瘤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