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藝術》:你的決定由你的內心主導,感知力和環境影響選擇

2020-12-04 撻撻不太甜

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嗎?

身邊的人與你的關係融洽嗎?

是否在糾結接受他人建議還是堅持自我?

你感受過空氣微妙的氛圍嗎?

這一切的答案,都在內心,你的內心團隊主導你的一切,是它們讓你感知到外界環境並引起內部反應。

不論你願不願意,都要接受真實的自己,即便他人不理解,但你心裡該知道那只是你的另一面,他人接受與否與你無關。

不過有一點,環境,是可以選擇的,當你自覺不合適的時候,可以離開。

這是《選擇的藝術》告訴我的。

一、人是多面性的,一維的生活很無聊

「你變了」與「謝謝你」「對不起」的出現頻率不一,但重量等同,後面兩個是結束,而前面的是結束之前的預兆。

變還是沒變,帶著情緒說,總會有些主觀色彩。就算是變了,然後呢?是雙標了。

人們希望自己在不斷進步變好的同時,身邊的人是固定的,僵化的,永遠一個樣子一個性情的,這並不現實。

對於他人來說,你也是他人身邊的人,為何你能變化他們不能?

這就是矛盾點。

實際上,這類人只關注表面的變化,並沒有想過這背後的緣由。你認為對方變了的衡量標準是什麼,對方該是什麼樣子?對方為什麼是變了,變了就不是他了?

這所有的指向都在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人是多面性的,是複雜的,是有黑暗面的。

在不以情緒為主導的情況下,可以觀察自己,「工作狂」屬性的你催促你努力工作,「聚會狂」屬性的你讓你在社交場合大放異彩,「健身狂」屬性的你會鍛鍊的大汗淋漓還不想休息,「做飯狂」屬性的你會沉迷實驗新菜品樂此不疲,他人惹你,你會生氣,不能明面懟回去,也會想著暗著出這口氣,這裡他人看到的都是只有一面的你,但每一個都是真實地你,你只是展示了不同一面的自己而已。

這樣想就能更好地理解身邊人的變化。對方還是對方,只不過是因為展現了不同的他罷了,變化也有,但並非變了個人。

理解這件事,不難,難的是怎麼理解在他人身上發生。

《選擇的藝術》一書中表示:只有在工作室才有可能設定目標並思考如何被別人理解,而在日常生活中,則根本不會花時間關注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所以,若非是同事,在生活中不必苛責,根據環境轉換不同的自己,適應不同的他人就好。

二、我們需要強感知力,而不只是用眼睛看

若把人比作永動機的話,那幫助永動機的運轉的就是外部的感知力。

感知力可以用五個詞描述:視覺(視力)、聽覺(聽力)、動覺(觸摸或感觸)、味覺(口味)、嗅覺(氣味)。

其中最強大的是嗅覺。有的人鼻子非常好使,能聞的出來菜品的材料和過程,聞得出香水的成分,也聞得出他人都去過哪裡;也有人感知力發達,看到大海的圖片,閉上眼就能聽到海浪敲擊石頭聲音。

到一個陌生的場地聞到一陣熟悉的氣味,這種氣味就會把你帶到當時讓你熟悉地位的場景裡;若鮮花讓你想起你愛的人,那麼當你與愛的人分隔兩地時,盡可以把鮮花放在你隨時看得到的地方,讓你感覺與那個人時刻保持聯繫。

念舊,念的還有舊物裡承載的記憶。

這就是感官的強大。不論是真實還是想像,嗅覺的強大記憶力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在工作中,盡可以利用感官力來促成交易。當你得知對方喜歡的環境是溫馨後,就可以利用環境氛圍讓對方產生親切感,細節可以打動對方的心,而用心又讓對方看到了你的態度,在對方喜歡的環境裡,加上你的誠意,很難讓對讓無動於衷。

但這種感知力要用對地方。上面的感知力能讓你獲得交易的成功,但用錯了,就是災難性的失敗,特別是選擇身邊的人。

圈子是生活中賴以生存的後盾,團隊是工作中堅實的三角框架,但凡一個角的不同或缺失,都會使架子倒塌。

所以要不斷感知夥伴的理念,有共同的目標,也要有相似的理念才能一起向前,否則一個是學術派,一個是體驗派,兩個系統兩種做事模式,就會讓團隊出現混亂狀態。

三、我們常常會遺忘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忘記我們還有選擇的權利

感知力的強大正可以印證了環境對人的影響。

餐廳多用紅色裝點,因為紅色被認為是有助於消化的顏色,而不用藍色,是因為藍色給人的感覺有淡淡的憂傷,會抑制食慾。裝修時也會講究顏色的搭配,五顏六色的房間除非特別喜歡,否則看久了會煩躁不安。

但不管是感知力還是環境的影響,我們都要記住,在任何場合,你都有選擇。雖然這些選擇未必那麼容易或誘人,但他們確實存在。

這常常被人遺忘。

可以把這稱之為你的門,若你是與眾不同的人,知道門在哪裡可以幫助你緩解壓力,有些場合確實不適合,就可以離開,門就是離開。

這以上種種都表明你的內心主導你的一切,要靈活的根據內心選擇適合它的工作和環境。就像優點和缺點並存的你,可以選擇將優點強大,人是在過自己的人生,理順了自己的人生,自然就過好了自己的人生。

撻撻不太甜:用文字,溫暖你的心,一起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本文為作者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刪)

相關焦點

  • 做出你的選擇,決定未來的走向!快來《復體》打造屬於你的結局
    受困封閉的實驗室,做出你的選擇,主導未來的走向,最終達成八個充滿懸疑的結局之一!各位玩家,你們準備好了嗎?做出你的選擇,決定主人公未來的走向,選擇適合你的結局吧!遊戲點評:「電影級的畫面和配樂」作為一款交互式電影遊戲,本作在畫面和音效上自然不用多說,遊戲採用全真人出演,由保羅·拉希德執導,琳恩·芮妮·馬克思茜撰寫劇本,在英國進行全景拍攝,由米歇爾·麥萊特(《萊特肯尼》,《蕭牆暗鬥》《血族第一季》),凱特·迪基(《權力的遊戲》中的女巫),阿爾·韋弗(《牧師神探》)傾情主演。
  • 男人的「感知力」,決定他就是不能全盤理解你!
    其實,從心理學家的研究就可以理解,男人和女人在「感受力」上,的確有著巨大的落差。研究顯示,女人無論在表情辨識還是謊言偵測的表現上,都明顯優於男人,女人甚至從三歲開始,就比男人更能推測他人的感受與內心的想法。
  • 鍛鍊你對人的感知能力
    這是一個以「力量」決定結果的時代,在這個環境裡,需要的是「正能量」,「正能量」這個詞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很多人被認為是「負能量」的,是
  • 讓你內心煎熬的選擇怎樣去決策?四個步驟可供你參考
    所有能稱之為選擇的東西,必然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東西。當一邊是內心的渴望,一邊是無法掌控的外界環境,它們的對立就構成了內心的衝突。感情上是繼續還是放棄?工作上是外地奮鬥還是本地穩紮穩打?這些懸而未決的選擇會將我們拖入自我消耗的深淵,在沒有選定答案之前讓我們飽嘗了焦慮、掙扎、彷徨、無助的煎熬,讓我們陷入了不可抑止的痛苦與折磨。
  • 你,真的會選擇嗎?你怎樣選擇,決定你過怎樣的生活
    你都不認識這些人,但選擇權在你的手裡,第一條軌道和第二條軌道上的人,都正無助地看著遠方的你......你會怎麼選?很多時候,這就是選擇的真相,沒有哪一個選擇會比另一個選擇好。無論你選了哪一個,最終你都有可能會為此感到後悔。你可能認為,生活不會有這麼極端的問題,但只要把這個極端弱化一些,你會發現,類似這樣的兩難情境,其實並不少見。
  • 「選擇」的心理學解釋:你有沒有扔過一枚硬幣,選擇正反面?
    簡短問候以後,我說:你是不是遇到了選擇性的難題?她說:是呀,你怎麼知道的?我說剛才我聽見你桌子上硬幣旋轉,然後倒下的聲音了。「你有沒有扔過一枚硬幣,選擇正反面?」這句歌詞很容易觸動心弦,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選擇難題。面對重大抉擇,不能自行決定的時候,可能會希望存在某種神秘的力量,能夠替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 八大理由告訴你!少兒藝術為什麼要選擇小天鵝?
    >而市面上藝術教育機構也越來越多各機構稂莠不齊,價格不一可能會有家長有這樣的疑惑同樣是少兒藝術為什麼我要選擇小天鵝藝術中心今天,我們就給你選擇小天鵝藝術中心的8大理由小天鵝藝術中心開設舞蹈、美術、主持表演、書法、跆拳道、音樂等多種藝術課程,為孩子創造藝術學習的最佳環境,培養孩子的審美素養,促進孩子身心和諧發展
  • 普通人選擇打疫苗,多半是「信息鑑別力」決定的
    「威斯康辛學派」的信息處理策略研究承接了以往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發現,通過引入、檢驗和發展與元認知相關的一系列概念,試圖打通與其他學科的壁壘,增強理論概念的解釋力和豐富性。由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設:H1.1:相對於其他組別,客觀知識水平得分最低的人感知到的科學知識水平更高;H1.2:相對於其他組別,客觀知識水平得分最高的人感知到的科學知識水平偏低。研究者認為,人們的科學知識並非全然來自教科書,而是深受日常生活當中大眾媒介的影響,大眾媒體提供的內容包括科學發現、科學爭議甚至科學詞彙及其他啟發個體認知的線索。
  • 16型人格:你的人格類型,怎麼決定了你的專業和擇偶選擇?
    你去一個大公司求職,沒準就會被人力小姐姐要求做一下MBTI測試,看看你的「深層氣質」是不是符合崗位的要求。所以呢,選專業或者職業,不要光想著什麼賺錢多,也要考慮你擅長什麼、人格特質是不是匹配。今天八段錦就給大家介紹一下MBTI的來源、背景和16型人格,來看一下你是哪種呢?
  • 你和世界,我選擇你
    「你和世界,我選擇你。」「比起晴天,我更想要你在身邊。」「能遇見你真是太好了。」你的名字中主角瀧和三葉也在這部作品裡推動了帆高和陽菜的感情,「比起晴天,我更需要陽菜,天氣什麼的就這樣瘋狂下去也可以。」新海誠他是一直活在這個年紀了啊,居然還記得十五六歲的少男少女們的內心世界。二十五六歲的人們卻早就已經忘記了:能被堅定的選擇真的是太美好了!
  • 同性戀不完全由基因決定?新研究稱受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
    記者 | 田思奇 一種曾被廣泛認可的觀點指出,存在單獨的「同性戀基因」決定了人們不同的性取向。但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同性戀行為受到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每一種因素都會帶來微小的變化。這與遺傳變異和環境影響共同決定身高的情況類似。
  • 當權威的命令與良知的衝突,你是否選擇服從?
    米爾格拉姆認為,當一個人放棄自己做決定的權利的時候,他就進入到了一種「代理狀態」,允許由別人來代你做決定,向你發號施令。這個時候,你的行為模式就有可能改變,你的道德良知也可能不起作用了,別人會替你決定,你做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 真假藝術沉浸式戲劇/王羲之摹本/海洋插畫/維也納行動派?由你決定
    「真假藝術」 每次挑4件有爭議性的作品——有已記入史冊的,有當下新品,有廣受喜愛的,也有你未曾注意的,有整個品類或流派,也有個人藝術家和具體作品。 我會儘量不帶先入見地稍作介紹。互動很簡單。
  • 神秘森林測試:選擇林中小路,測測你不為人知的內心弱點,超準
    你內心深處的弱點你真的知道嗎?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神秘森林測試」,為你揭開內心深處的秘密。飯後,你想獨自散散步,擺在你目前的四個不同的目的地,你會選擇哪個進行這趟一個人的小冒險呢? 根據第一直覺,選擇你想前往的道路。
  • 性格決定命運,一文帶你深度解析MBTI性格理論
    2.人格成為個體心理動力的源泉,個體通過人格的傾向性來選擇自我的行為方式。人格是個體行為的驅動源泉,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這樣做是由我們的人格特徵所決定的。某路人摔倒,一個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的人,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而一個小心謹慎的人,可能會想到幫助他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人格這個面具只有通過具體的行為才得到認識。
  •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邁出第一步才能成就未來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從古人的智慧中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事物都受根基依託的影響,告訴我們處在什麼位置就要有什麼樣的思考,在做出選擇時不能只重視重而忽視了輕,這樣會造成失衡,所做之事也就很難成功。對於靜和動也是如此。
  • 選擇一個鍊金術符號,它會告訴你如何克服挑戰
    開始測試:花幾秒鐘時間觀察下面的幾個符號,然後選擇你的符號。1號:女神和治癒之路如果你選擇了數字1的符號,你必須知道這是神秘主義者和直覺的道路。在你生命的這一刻,我的建議是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因為女神的道路需要你對直覺的信任和奉獻。
  • 心理測:如果你必須變成一隻動物,你會選擇誰?
    心理測:如果你必須變成一隻動物,你會選擇誰? 測試開始: 題目:如果你必須變成一隻動物,你會選擇下面哪個?
  • 心理學:相由心生,你的面相決定你的命運
    相由心生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容貌是和別人交往的第一塊敲門磚,你的面相也決定了你的命運到底往何處發展。所謂的面相不僅僅指的是容貌,而是經過時間和經歷不斷積累在臉上的一種表現。浮現在臉上的精神氣任憑你怎麼偽裝,都不可能瞞天過海,你的面相直接反映了你的心理活動和性格,這也直接影響了你的命運。善良的人,他的面相一定是和藹的,缺乏攻擊性,容易讓人們接受的樣子。
  • 為什麼畫畫的人對於音樂和文學等藝術的感知能力也特別強?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共同的感覺,只要每次說到「藝術」二字,原本不愛想事的大腦又開始活躍起來了,盡情的發揮對藝術的遐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自己還擅長某項藝術創作,那就不亦樂乎了,為什麼畫畫的人對音樂和文學等藝術的感知能力也特別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