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酵母細胞入手,耶魯一項最新研究或向達爾文進化論發起挑戰

2020-12-05 耶魯北京中心

左:達爾文,右:拉馬克

物種是如何演化出極大的多樣性的?18世紀法國博物學家讓·巴蒂斯特·拉馬克19世紀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作為「進化論」的倡導者都曾提出了各自極具影響力的理論。

拉馬克所持的「用進廢退」學說認為,生物體的器官經常使用就會變得發達,不經常使用就會逐漸退化,同時生物對於環境的適應也會被遺傳。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則指出物種對環境的適應來源於基因變異,只有通過變異,有了優勢的物種才會順利存活;隨著倖存的物種一代代繁衍,基因變異的結果將會遺傳,且愈發明顯。

上個世紀的科學家發現,面對環境變化,DNA的某些區域不編碼基因,而是調節基因活性。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研究人員也展現了物種和單個細胞的生物學特性都可以被環境塑造,即使沒有基因突變也可以遺傳,這一結果與達爾文理論的經典解釋之一相矛盾。

但是,究竟這些表觀遺傳特性或非遺傳特性如何被傳遞下去,一直沒有清晰的解答。

經典遺傳學(genetics)是指由於基因序列改變(如基因突變等)所引起的基因功能的變化,從而導致表型發生可遺傳的改變;而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則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功能發生了可遺傳的變化,並最終導致了表型的變化。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在近期發表於《細胞報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證明了表觀遺傳機制如何實時地促進酵母基因網絡的進化。更準確地來說,在酵母菌繁殖多代之後,酵母細胞可以傳遞研究人員誘導的基因活動變化。

「難道基因突變是基因網絡進化的唯一促進者嗎?抑或是表觀遺傳機制也能導致一代又一代維持穩定且可遺傳的基因表達狀態?」耶魯大學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副教授,耶魯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教員,該論文高級作者Murat Acar問道。

Murat Acar,耶魯大學分子、細胞與發育學生物學副教授

20世紀後半葉,生物學專業學生學到的都是幫助物種適應環境的基因突變世代相傳,最終導致了物種巨大的多樣性。

圖中的達爾文雀曾直接證明了這一理論:基因突變是物種適應環境的唯一方式

但是,該理論存在一個問題:基因突變具有多害少利的特性,並且由突變引起的生理變化要幾十代遺傳後才能穩定。但在拉馬克的理論中,能將穩定的基因表達狀態傳遞給後代這一概念則早有呈現。

在這項新研究中,Acar實驗室的研究生和該論文合著者羅欣嶽和宋瑞傑研究了表觀遺傳在單個酵母細胞中基因網絡活性進化中的作用,這種酵母每100分鐘進行一次無性繁殖。他們的實驗模型是一種名為半乳糖利用系統的基因網絡,它可以調節酵母細胞中的糖狀分子半乳糖的使用。通過每天的細胞分選,他們分離了群體中基因表達水平最低的細胞,並將它們在同樣的環境中單獨培養7天。

最終,他們發現在7天的分離期後,表達水平的降低持續了數天,且在多代之後仍有體現。耶魯團隊發現,單獨從基因方面來看並不足以解釋表達量的降低,表觀遺傳因素的遺傳也作用到他們觀測到的變化中

Acar教授認為,研究結果清晰地展現了拉馬克表觀遺傳學對基因網絡進化有明顯的貢獻,並且單獨用經典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能解釋觀測的結果。

「研究結果支持了這一想法:基因遺傳和表觀遺傳應該被綜合成一個『大統一進化論』。」——Murat Acar

該項研究的其他作者包括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及生物化學Eugene Higgins講席教授兼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教授Mark Hochstrasser,以及博士後研究員David Moreno和Hong-Yeoul Ryu。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耶魯北京中心微信公眾號YaleCenterBJ。

相關焦點

  • 眼睛進化秘密揭示 達爾文進化論遭強力挑戰(圖)
    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機會反駁達爾文的「優勝劣汰」進化論,最近,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眼睛進化的秘密,對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提出了有力挑戰。科學家們發現,眼睛中感光層的光敏細胞是從我們祖先位於腦中的光敏細胞進化而來的,而非物競天擇。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說起恐龍讓我想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從進化論的起源、發展、衍生,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何時開始有的人類、何時有的生物。人類的起源到底是該相信進化論還是神創論呢?科學家與哲學家的PK一直持續至今,最後……誰將取得勝利呢?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達爾文( 1809-1882年),出生在英國希羅普郡士魯茲巴利鎮一個富有的醫生家庭裡。他的祖父不僅是名醫,而且對生物的研究很有興趣,是一個早期的生物進化論者。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名醫,愛好裁培花木。這樣的家庭環境,對達爾文有著很深的影響。從少年時代起,他就喜愛自然科學,特別對動植物感到極大的興趣。1825年,達爾文的父親把他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 基督教團體拍攝紀錄片挑戰達爾文進化論
    佛教在線訊 近日,一個由非牟利的基督教護教事工組成的聯合組織——創造論國際事工正在拍攝挑戰進化論的紀錄片。該事工希望趕在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紀念的時候重新挑戰這個人們深信不疑的進化論。   2009年2月12日是紀念物種起源150年周年以及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的日子,事工指出這是個難得的全球教會聯合挑戰進化論的機會。
  • 這項研究正在挑戰達爾文
    這項研究正在挑戰達爾文) 作者:Jordana Cepelewicz來源:Quantamagazine生物會可能根據需要產生適應性突變嗎?
  • 達爾文的進化論之旅:各地紀念其誕辰200周年
    可以說,沒有這次航行,就沒有達爾文的進化論,而可能是在別的時候,由其他什麼人提出來了。儘管二百年來,隔三差五就有人揮舞著最新研究成果出來吆喝說進化論過時了,被打倒了等,事後人們總是發現,這些觀點或站不住腳,或不過是對進化論的補充和微調而已。一個經過了時間和無數事實考驗的真理是經得起挑戰的。讓我們記住達爾文,記住這次產生了進化論偉大思想的「小獵犬」號環球航行吧。  航行路線及所見到的人們  達爾文這次考察可說是有幾分偶然。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現在一般人了解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達爾文進化論,原始的達爾文進化論相當龐雜。
  • 達爾文進化論遭挑戰?古印第安石畫顯示,人類與恐龍生活在一起!
    在關於人類起源的探索中,目前最為著名的就要屬達爾文的《進化論》了。達爾文一生都在鑽研生命的奧秘,他認為我們人類就是由原始的猿人進化而來的。而根據當下我們的考古學家及生物學家的探索,我們人類的歷史文明初步形成時,也是在近三百萬年前,而原始猿人的誕生也僅在五百萬年前左右。
  • 達爾文進化論過時了,看看「快感爆炸」進化論吧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出「生物是如何進化的?」這個問題達爾文已經用進化論做出了解釋,那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今天我也來挑戰一下達爾文進化論,談談我對人類和生物進化的理解。
  • 達爾文200歲進化論遇挑戰 10子女非死即病
    報導稱,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指物種會依據生存所需,在漫長歷史中自然發展出必需的能力及特色。當時有科學家形容這理論有如「靈光一閃」,解釋了為何部分物種得以生存,部分則會絕種,近代基因研究更證明了這一點。  生物學家道金斯形容:「達爾文是"人類"這個物種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
  • 刺向達爾文進化論的匕首――中國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後來之所以從事生物進化研究,一是興趣愛好,二是他對上帝產生了信仰危機,這給他之後幾十年,一直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來創作進化論提供了「無神」信心!達爾文2.進化論的硬傷-中間環節在進化論裡面這一直困擾著達爾文。所以達爾文說:「今後如果有人對的理論提出挑戰,那很可能來自對寒武紀動物突然大量出現的解釋」為什麼達爾文這麼說?
  • 神奇魚類7萬年從未交媾 挑戰達爾文進化論(圖)
    亞馬遜帆鰭鱸7萬年來從未交媾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神奇魚類全是女兒身,7萬年來從未交媾,但一直繁衍至今,在公然挑戰達爾文的進化論。  為解開這一謎團,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通過高性能的計算機系統來研究複雜的數學模型,以分析亞馬遜帆鰭鱸的這一特別案例。根據模型計算亞馬遜帆鰭鱸數千代魚的基因變化情況,科學家得出它們應該在7萬年前就滅絕了。
  • 存在致命漏洞的進化論,達爾文自己否定了?或會讓進化論崩潰
    文/仗劍走天涯達爾文自己否定了?進化論存在致命漏洞?或會讓進化論崩潰人類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在17世紀的時候,真是有著眾多的神學論者的時代,達爾文因為進化論的提出受到了非常殘忍的待遇,無論是當時的社會大環境,還是當時的科研條件,進化論存在漏洞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隨著進化論這一個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參與了研究跟討論,為進化論的存在提供堅實理論的基礎。
  • 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響徹2009
    特展包括圖片展和化石展兩個主要部分,其中圖片展包括達爾文與「貝格爾號」(小獵犬號)、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人類的進化、進化論的進化等主題,展出了80餘張反映達爾文生平與達爾文進化論的圖片,也包括對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具有重要影響的「貝格爾號」環球航行的大幅路線圖。化石展以「生物進化的化石實證」為主題,向觀眾推介了8種典型的過渡型生物的實體標本或骨骼化石。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有力地撼動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在十九世紀的統治地位。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稱讚他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 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進化論的法則甚至曾經被解釋為勝利屬於最強者,它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然而,達爾文自己卻始終反對把進化論用於社會學領域,直到臨終時他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理由可以把進化論用於哲學。他在1878年評價這種做法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念。」  中國的進化論  與達爾文沒有關係  近代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進化論一度被捧至至高無上的地位。
  • 打倒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
  •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2020-03-20 10:00:25   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  科技日報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