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食人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們經常能在各種電影中看到他們用三十秒的時間就吃完一頭牛的可怕場景。然而現實中的食人魚真的有如此恐怖嗎?
故事還要從一千多萬年前講起,在那時食人魚的祖先巨型食人魚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各大淡水河流域,它們的體型更大,從頭部到尾巴的長度甚至可以達到1.3米。再配合上尖銳的三角形牙齒,到下巴閉合時會產生強大的咬合力,甚至比現如今的大白鯊還要強兩倍之多。在當時地球上的淡水區域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然而一千多萬年後的今天,由於環境變化等諸多因素,食人魚也進化出了全新模樣。它們的頭骨變得更加堅硬,身體也縮短至20釐米左右,但牙齒卻依然銳利,一旦咬住獵物後就絕不鬆口。
食人魚對血腥味極其敏感,這點與海中鯊魚類似。當飢餓難忍時,甚至連同類都會互相殘殺,1980年的某一天,巴西的一輛公共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由於司機的意外操作,不小心墜入了旁邊的亞馬遜河,而就在此河中卻剛好存在著食人魚這一物種。
在車輛墜入一分鐘後,它們便發現了群體襲擊,最終車上無一人得以倖免。此事件發生後,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人們紛紛對這種生物避而遠之。但事實上類似食人魚攻擊人的事件卻少之又少,它們一般不會輕易出擊,除非不小心進入了他們的領地,或者觸碰到了魚卵。
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真的不幸掉入生活有食人魚的水域中,那到底該如何自救呢?曾有一個著名的生物學家傑瑞米就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在一個遊泳池中放入了一大群食人魚,並且讓它們餓了三天,結果這些食人魚卻沒有一隻去攻擊他,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食人魚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所以在遇到此種情況時,你只需要保持冷靜,迅速逃離即可。而且食人魚其實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們廣泛分布於靜水和湍急的河流等多種多樣的環境中,主要以植物、魚類和一些比自身體型稍大的動物為食。
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食人魚其實是一種膽小的魚類,它們只是通過團體行動來保護自身的安全罷了。成群的食人魚確實很危險,不過當時食人魚落單或數量較少時,你便可以無需擔心。如果沒有傷口流血,就算在亞馬遜河中遊泳,食人魚也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你。小夥伴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