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號」將致力於研究火星大氣,並將有價值的數據傳回地球

2021-01-16 中華網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三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火星上的聚會

去年夏天,阿聯、中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希望能在每兩年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機縮短抵達時間。這三個太空飛行器將加入一個繁忙的「探險者俱樂部」,無論是在軌道上還是在行星表面。

第一個到達的將是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阿拉伯世界的首個探測器。「希望號」將致力於研究火星大氣,並將有價值的數據傳回地球,預計2月9日抵達火星。

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將於2月10日左右進入火星軌道,在環繞火星一段時間後,將於5月著陸。《紐約時報》報導稱:「完好無損地降落在太陽系的第四顆行星——火星上是危險的。去年,中國的『嫦娥五號』登上月球表面,帶著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如果今年『天問一號』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中國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將再次創造歷史。」

在「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不久之後,也就是2月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將抵達並著陸火星。如果成功著陸,火星車將在乾涸的火山口湖和河床中尋找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的證據。「毅力號」還將攜帶一架名為「匠心號」的小型火星直升機,「匠心號」將進行獨立實驗,那就是在火星表面執行第一次動力飛行。這架微型無人機將是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試飛的第一架直升機。

鎖定月球表面

雖然中國在過去七年裡三次把著陸器降到了月球上,但NASA自1972年的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以來,一直沒有在月球表面著陸過。隨著美國在太空的發力,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21年有所改變。

過去十年裡,NASA一直依靠私人公司建造和運營可以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太空飛行器或是載人太空飛行器。現在,NASA正嘗試使用類似「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的計劃執行登月任務。在該項目之下,NASA已與幾家私人公司籤訂了合同,由這些公司製造無人月球著陸器,將NASA和其他商業合作夥伴的貨物運送到月球表面。

第一家是匹茲堡的Astrobotic公司,它計劃於今年6月向月球發射「遊隼號」著陸器。緊隨其後的可能是10月份著陸的Nova-C飛船,它是由休斯敦直觀機器公司製造的機器人月球著陸器。

此外,NASA還著眼於在未來十年內,讓太空人重返月球。它的第一步將是為美國深空探測任務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進行無人試射。該火箭面臨著多次首射任務推遲和不斷膨脹的造價,但NASA仍計劃在今年進行一次名為「阿爾忒彌斯-1號」的發射任務。根據任務計劃,今年11月,下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獵戶座」在發射後進行繞月飛行,隨後返回地球。

進軍太空深處

作為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由於技術問題和不斷上漲的成本,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其他問題,望遠鏡的發射已經推遲了多年。NASA最終確定,今年10月,韋伯望遠鏡將發射升空。今年7月,NASA將發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太空飛行器,旨在測試太空飛行器是否能夠使未來向地球表面飛行的小行星發生偏轉。緊接著在今年10月,NASA計劃發射露西探測器,它將造訪木星神秘的特洛央小行星群。

軌道探索之旅

2020年,隨著SpaceX公司成功地將兩名太空人送入空間站,該公司可能會在2021年將更多太空人送入軌道,但這些太空人並不都為NASA和其他政府太空機構工作。多家公司正在與SpaceX合作,將商業載人龍飛船送上太空。其中,公理空間公司可能在今年年底將其首批私人遊客送往空間站。當NASA選擇SpaceX為其太空人建造運輸工具的同時,它也僱傭了波音公司來做同樣的事情。在2019年12月的一次無人飛行測試中,一系列錯誤幾乎導致波音星際航線太空艙的災難性損失。為了補救這次失敗的飛行,波音公司最早將在3月進行第二次試飛。今年,還有其他一些人類太空之旅計劃。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可能會把付費客戶送到太空邊緣進行短途旅行。中國還可能在今年開始發射下一代空間站的部件,從而實現在未來幾年內近地軌道上有中國的「一抹紅」存在。

天象奇觀亮相

2020年7月,新智彗星返回太陽系靠近太陽時,形成非常明顯的彗星尾,這樣的景象令人類感到驚訝;12月,木星和土星極近相合的天象也令人著迷。這是一個浩瀚無比的宇宙,從我們所在星球上的一隅之地就可以看到許多天象奇觀。

今年5月26日的月全食發生時,月球正好處於近地點附近,即所謂的「超級月亮」。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以及美國西部的人們將看到這一事件的最佳景象,美洲其他地區以及東亞和南亞也將看到一些事件。中國全境都無法看到初虧,但部分省市可以看到後面的整個過程。

6月10日將會有一次日環食。這次不尋常的日食將越過北極,只有加拿大和俄羅斯一小部分地區的人們可以看到完整的日環食。在北亞、歐洲和美國東海岸部分地區,人們將會看到日偏食。(實習記者 張佳欣)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7月15日凌晨發射
    作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也是今年7月份第一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日前已經完成了與日本H-2A火箭的星箭對接,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7月15日凌晨4:51:27發射,飛往火星。整個探測器的太陽能電池將提供900瓦的電力,通過一個1.5米直徑的天線直接與地球聯繫。
  • 太陽系發生三星連珠事件,火星從今天起將與地球失去聯繫!
    火星和地球的太陽系連珠事件每兩年發生一次,這時候地球和火星分別運行到太陽的兩端。由於太陽是個巨大的輻射源,其發出的電磁信號比人類探測器的要強大得多,因而會嚴重影響地球和火星的信號傳遞,這期間我們和火星之間的聯繫幾乎會完全中斷,因而各國的火星任務都將進行一些調整。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一個火星氣象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5時58分,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搭乘H-2A運載火箭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點火一小時後,「希望號」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一個半小時後,於北京時間7點31分左右,「希望號」順利將太陽能帆板展開,與地面成功建立連接,並收到「希望號」回傳的信號,從而成功完成了此次發射任務。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搭乘日本火箭,中美將相繼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開啟前往火星之旅,揭開2020年國際火星探測大幕。「希望」號將飛行約200天,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任務周期為一個火星年(約為687天 )。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探知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氧和氫的散逸,這將有助於人類研究了解火星大氣是如何隨著時間而演變的,以及曾經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是如何消失的。 研究火星上、下層大氣與上層大氣之間的聯繫。 構建一幅火星大氣在一天、一季、一年如何變化的火星氣候模型。現有數據只能提供火星一小段時間的溫度和氣候信息。
  • 科學家開發「刺蝟號」火星車 欲將其發往火衛一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開發了名叫「刺蝟號」的火星車。這輛沙灘球大小的火星車很快就能在火衛一的表面上移動。這套系統是由史丹福大學航空航天系助理教授馬爾科·帕沃尼開發的。該系統由母太空飛行器(「火衛一探測者號」)和火星車(「刺蝟號」)組成。二者將共同工作,來確定後者的位置和方向。「探測者號」一次只放出一輛火星車。
  • 下一站火星!阿聯希望號發射升空,2020 火星探測大幕拉開
    按計劃,希望號將在為期 7-9 個月的 6000 萬公裡星際航行之後,於 2021 年年初進入繞火星運行軌道,對火星大氣開展科學研究。可以說,阿聯將為世界航天史再添光輝一筆。可以說,火星探測器的形式反映了探測任務的側重點。此次,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並不會登陸火星表面,它將沿著軌道巡航,用 1 個火星年的時間(約為地球上的 1.88 年)觀測火星的地質地貌和氣象狀況,主要包括:每日和季節性的氣象變化;包括沙塵暴在內的低層大氣天氣事件;不同地區的天氣變化情況。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在30天後抵達火星軌道
    當地時間1月9日,阿聯火星任務團隊宣布,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抵達火星軌道30天倒計時開始,預計希望號將在杜拜時間2月9日19時42分(北京時間23時42分)進入火星軌道,經過此前數次地面操控的變軌之後,該探測器將靠自動程序執行相關操作。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央視新聞7月24日消息,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在7月20日發射後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9日到達火星
    阿聯政府官員表示,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9日到達火星。阿聯官員在希望號成功完成第三次軌道校正後的一份聲明中說,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會在該國成立50周年紀念日的同一條到達火星。哈姆丹·本·穆罕默德·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王儲說:「這標誌著又一個50年的開始,我們將在科學,知識和創新領域取得重大成就。」
  • 火星上的聚會、鎖定月球表面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科技創新世界潮  ◎實習記者 張佳欣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火星上的聚會  去年夏天,阿聯、中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希望能在每兩年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機縮短抵達時間。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毅力號」探測器。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火星上的聚會去年夏天,阿聯、中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希望能在每兩年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機縮短抵達時間。這三個太空飛行器將加入一個繁忙的「探險者俱樂部」,無論是在軌道上還是在行星表面。第一個到達的將是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阿拉伯世界的首個探測器。「希望號」將致力於研究火星大氣,並將有價值的數據傳回地球,預計2月9日抵達火星。
  •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6件要聞需了解
    來自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關於這次裡程碑式任務的6件要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即將即將向火星發射一個名為「希望號」的探測器。如若發射成功,其將成為阿拉伯第一個行星探測任務。該任務主要側重於了解火星氣候與大氣。即使這些課題已被之前研究,但是此次「希望號」探測器將以更新、更綜合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在7月20日發射後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他說:「太空飛行器飛行一百萬公裡後,我們收到它首次拍下的目的地——火星的照片,超越天空這將是我們夢想的起點。」預計在飛行200天後,「希望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探測器的總行程為4.95億公裡,一切順利的話,它將圍繞火星飛行,對火星大氣開展科學研究 。(總臺記者 王威)
  • 美媒披露:「毅力」號將如何去往火星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2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升空,飛往火星,探索這顆紅色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這臺強大的機器預計將漫遊火星表面,掃描巖石和其他特徵,獲取最有希望的樣本以便幾年後帶回地球,並放飛一架試驗直升機。以下是在「毅力」號為前往火星做好準備後將要發生的事情。「毅力」號的發射窗口很窄,因為必須趕在火星離地球太遠之前發射。
  • 阿聯2117年移民火星計劃邁出第一步!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1年正值阿聯成立50周年,屆時將有可能收到來自遙遠火星,「希望號」探測器的賀電!,即687天,這樣希望號就可以完整的記錄下一個火星年內火星大氣的變化過程。「希望號」探測器搭載日本H2A火箭將以大於第二宇宙速度的速度從地球發射,並順著地球公轉方向脫離地球引力,進入太陽引力的影響範圍後,以太陽為近焦點做橢圓軌道運動,經過測算,當探測器飛行到軌道頂點時剛好與火星交匯,減速進入火星軌道。當然實際過程中,測算並沒有那麼精準,因為從地球到火星,希望號要飛行長達7個月之久,這時候就需要對軌道進行調整,這時的飛行軌道可稱作「準霍曼軌道」。
  • 從火星到月球,2021年各國的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火星曾有厚厚的大氣?最新研究揭露火星水流失過程,海平面10億年...
    如今,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火星高層大氣中發現了令人驚訝的大量水,部分解開了這個謎團,研究也被《科學》接受。自2014年以來,「馬文」(MAVEN,即「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號宇宙飛船開始環繞火星運行,之後一直在記錄火星高層大氣的組成狀況。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有液態水,並一定存在一個很厚的大氣層。
  • 炎炎夏日「毅力號」將不負眾望 接力火星的探索任務
    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下一個火星探測器命名為:毅力號。毅力號探測器將於這個夏天前往宇宙中的紅色星球-火星。與好奇號不同的是,毅力號承擔著宇航生物探測任務,它有著用於尋找火星上曾有生命證據的特殊設計。毅力號將結合無人機作為技術示範,無人機將有能力通過探測號進行短距離的探索。為了21世紀20年代初的安排,毅力號將儲存首次從火星地表取來的樣本。
  • 受天氣影響,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推遲發射
    杜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航天局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聯合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推遲發射,下一個發射時間將在數小時後宣布。△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資料圖)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原計劃於杜拜時間2020年7月16日凌晨0時51分(北京時間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