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產業化瓶頸 瑞華泰力爭成為PI薄膜領域的排頭兵

2020-11-25 天極網資訊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高性能PI薄膜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因其實現國產化的時間較晚,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嚴重影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卡脖子」材料。而這一現象,直至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華泰)等一批專業從事高性能PI薄膜企業的壯大才有所改變。一路走來,瑞華泰參與並見證了中國PI薄膜產業的成長,一定程度上,瑞華泰是中國PI薄膜產業發展的縮影。

  聚力攻堅 突破產業化瓶頸

  高性能PI薄膜行業具有顯著的技術密集型特徵,因其製備涉及化學、電學、力學等交叉學科知識和工程技術經驗,包含配方設計、樹脂合成、流涎鑄片、拉伸和亞胺化等複雜工序,技術的內涵和外延非常廣泛。早年因為無法將各相關領域成果有效融合,致使我國PI薄膜產業長期停留在研發階段。招攬各領域專業的高素質研發人才及開始廣泛的合作研究,對於實現PI薄膜的產業化非常關鍵。

  瑞華泰深諳此道。通過招募和培養,瑞華泰旗下聚集了多領域的高端人才,同時積極開展與國內頂級科研機構的合作,從而在配方設計、生產工藝和裝備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並將其有機結合,終於成功將PI薄膜從實驗室帶上了生產線,實現了產業化的突破。

  深挖潛能 參與全球競爭

  在實現高性能PI薄膜量產後,瑞華泰以國家戰略及市場需求為引導,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產品開發能力不斷提高。至今,瑞華泰已陸續開發出電子基材用PI薄膜、耐電暈PI薄膜、高導熱石墨膜前驅體PI薄膜、航天航空用MAM產品等系列產品,並實現量產,研發成果的產業化效果顯著。

  同時瑞華泰的產品亦得到了國家和市場的高度認可,公司高性能PI薄膜銷量的全球佔比約為6%,打破了杜邦等國外廠商對國內高性能PI薄膜行業的技術封鎖與市場壟斷,跨入全球競爭的行列。

  此外,公司開發的多款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西門子、龐巴迪、ABB、中國中車、艾利丹尼森、德莎、寶力昂尼、生益科技、臺虹科技、聯茂、碳元科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認可。

  我國高性能PI薄膜能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是無數從業者鍥而不捨的結果。瑞華泰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離不開公司上下的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對於企業的未來,瑞華泰表示將進一步結合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及產業政策,發揮現有技術優勢,堅持自主研發及創新,擴大產能,進一步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力爭成為全球領先的高性能PI薄膜專業供應商之一。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瑞華泰IPO前瞻:PI薄膜國產化替代加快 前景可期
    近日,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公告,將於12月8日對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項進行審議。瑞華泰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 4,500 萬股,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 25.00%,募集資金4億元,用於嘉興高性能聚醯亞胺薄膜項目建設。
  • 開源證券--新材料行業周報:華懋科技進軍光刻膠領域 瑞華泰跨入PI...
    開源化工新材料周觀察:瑞華泰跨入能高性能PI薄膜全球競爭行列高性能PI薄膜是影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卡脖子」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柔性線路板、消費電子、高速軌道交通、風力發電、5G通信、柔性顯示、航天航空等領域。
  • > 全球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深度剖析 -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
    2020-08-05 過去十年,美國薄膜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一直是FirstSolar的唯一領域——但現在,一家總部位於俄亥俄州的競爭對手加入了競爭
  • 薄膜製程技術突破瓶頸,Oxide TFT高居面板技術主流
    薄膜製程技術突破瓶頸,Oxide TFT高居面板技術主流 秩名 發表於 2013-03-04 09:41:16   Oxide TFT將成為下世代顯示面板的基板技術首選
  • 「明星」pi-分子養成記—新聞—科學網
    同時,率先研究了共軛分子熱—電可逆能量轉換關係,首次實現了有機熱電薄膜的自供電傳感和帕爾貼製冷。 石墨炔是碳材料家族中冉冉升起的明星成員。2010年,化學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玉良帶領課題組創造性地採用化學合成的方法,成功製備出石墨炔薄膜。這是世界上首次通過化學方法設計合成獲得的全碳二維材料,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牌」碳材料。
  • 【科技日報】我國高性能聚醯亞胺薄膜實現產業化
    中科院化學所與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今天宣布,由雙方合作研發的高性能聚醯亞胺薄膜已成功實現產業化,從而打破了國外廠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加快了我國在航空航天、太陽能等高端材料領域的國產化進程。聚醯亞胺薄膜是電力電器的關鍵絕緣材料,廣泛應用於輸配電設備、風力發電設備、變頻電機、高速牽引電機及高壓變壓器等的製造。
  • 「明星」pi-分子養成記|「率先行動」計劃
    同時,率先研究了共軛分子熱—電可逆能量轉換關係,首次實現了有機熱電薄膜的自供電傳感和帕爾貼製冷。石墨炔是碳材料家族中冉冉升起的明星成員。2010年,化學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玉良帶領課題組創造性地採用化學合成的方法,成功製備出石墨炔薄膜。
  • 我國靶材行業急需突破人才和技術瓶頸
    我國靶材行業急需突破人才和技術瓶頸  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的不斷前行,使得無論在微觀品質,還是宏觀規格上,對靶材的質量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雖然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太陽能電池等產業的快速發展,讓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上薄膜靶材最大的需求地區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超高純濺射靶材仍需從國外進口。
  • 我國薄膜太陽能電池亟待產業化
    另外,薄膜太陽能電池在成本、厚度方面優勢明顯,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成本較晶矽材料低25%左右;碲化鎘、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厚度分別為3至5微米和0.6微米,而晶矽材料至少為100微米。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視為最有希望取代傳統石化能源的新能源電池之一,因製備方法簡單、材料易於獲取、能耗低等優勢,成為國內外太陽能電池研究的熱門領域。
  • 600308:華泰股份
    華泰新聞紙榮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人民日報社指定專用報紙。公司先後獲得全省國稅百強納稅企業、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節能突出貢獻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山東省首屆企業管理獎等150多項榮譽稱號,「華泰」商標是同行業首家中國馳名商標。
  • 政策東風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瓶頸與突破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汽車主流的同時,也重點提到燃料電池汽車要實現商業化應用的目標。 商業化應用是怎樣的概念?
  • 電子產業新材料之PI行業深度研究:半導體、5G、顯示等
    國內企業主要包括中國臺灣的達邁科技和達勝科技,以及中國大陸的時代新材、丹邦科技、 鼎龍股份和瑞華泰。1.2. PI 核心性能優勢:柔性,耐高溫,絕緣 PI 材料綜合性能優異。PI 薄膜材料性能優勢顯著,電子應用領域廣泛 PI 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類絕緣材料之一。PI 材料中,PI 薄膜具備高強度高韌 性、耐磨耗、耐高溫、防腐蝕等特殊性能,已經成為電子和電機兩大領域上遊重要原料之 一。PI 薄膜按照用途分為以絕緣和耐熱為主要性能指標的電工級和賦有高撓性、低膨脹系 數等性能的電子級。
  • 這個細分領域不容錯過,這家上市企業將滿鋪賽道搞研發!
    相對於傳統矽電子,柔性電子是指可以彎曲、摺疊、扭曲、壓縮、拉伸、甚至變形成任意形狀但仍保持高效光電性能、可靠性和集成度的薄膜電子器件,涵蓋有機電子、印刷電子、納米電子、生物電子、塑料電子等領域。柔性電子正在成為全球科技技術的前沿和研發熱點去年,廈門將柔性電子列為未來十大產業之首,提出打造「柔性電子強市」目標,致力於培育百億產值企業,形成覆蓋新材料研發、設備製造、產品開發的柔性電子產業鏈,力爭到2021年實現產值200億元。
  • 聲光電公司紅外溫度傳感器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打破產能瓶頸 | 產業
    聲光電公司作為中國電科在元器件領域的骨幹單位,也是集成電路的全產業鏈專業單位,一直致力於各類基礎器件的研究和開發。春節期間,下屬航偉公司加班加點滿足基礎防控物資核心元器件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批量供應,用24小時不停線的工作模式來彌補有限產能瓶頸。但疫情爆發突然,熱電堆紅外測溫晶片受個別工藝及設備限制,短期內產能難以突破。
  • 未來5年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被國際上稱為「下一時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陽電池」,薄膜電池材料消耗少、製備能耗低、組件生產可在一個車間內完成,成本優勢明顯。從近幾年薄膜電池的發展勢頭來看,銅銦鎵硒是其中唯一增長的薄膜類電池,該電池具有柔和、均勻的黑色外觀,是對外觀有較高要求場所的理想選擇,如大型建築物的玻璃幕牆等;不僅如此,隨著清潔能源的推廣,將來CIGS薄膜還可應用於移動電站、可穿戴設備、新能源車、智慧城市等各個方面,加之光伏建築一體化等分布式光伏的應用,未來的應用前景將會更加廣闊。
  • 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據博思數據發布《2016-2021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深度調研與市場調查報告》表明:2009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較快,主要是2008年投產企業較多,眾多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生產步入正常軌道。2009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263MW;2010年,中國薄膜電池產量為380MW,同比增長44.5%;2011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565MW。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突破技術瓶頸更有利於稀土產業發展
    近年來,經過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國在稀土應用方面取得一項又一項新的突破。近日,上海研發團隊首次成功研製了99.999%稀土改性氧化鋁,也就是5N稀土改性氧化鋁/超高純稀土改性氧化鋁,填補了我國在該項生產技術上的空白。換句話說,我國突破了超高純稀土改性氧化鋁技術「瓶頸」。
  • 灣區北部新引擎 花都力爭新突破
    隨著機場第四、第五跑道和T3航站樓加快建設,預計到2020年客流量將突破8000萬人次。廣州北站,正在加緊建設成為集國鐵、高鐵、城軌、地鐵於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作為廣州北部交通樞紐,花都已成為大灣區聯繫內地、輻射內地最佳的橋梁和紐帶。花都區委副書記、區長葉志良介紹,為進一步凸顯這一優勢,花都將深入實施「航空樞紐+大綜合交通」戰略,打造灣區北部空鐵融合發展示範區。
  • 國家半乾旱中心突破種質資源瓶頸 推動藜麥產業發展
    藜麥因其優良的營養品質和農業生態環境適應性,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優勢作物。目前,國外收集保存藜麥種質資源5000餘份,我國藜麥資源保有量約為800-1000 份,通過省、地(市)審定、認定和登記評價的新品種僅有11個,種質資源匱乏成為制約藜麥產業創新發展的瓶頸。
  • 被拋棄的薄膜技術:碲化鎘薄膜出路何在?
    當天,新型「碲化鎘薄膜電池」代... 2020-05-26 過去十年,美國薄膜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一直是FirstSolar的唯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