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偉大的祖國已經度過70華誕,國慶大閱兵時也曾激動的熱淚盈眶,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也為身為中國人驕傲。短短幾十年祖國便強大如斯,這強大的背後是無數科學工作者們任勞任怨的無私奉獻,他們將一生投身於科學事業當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
建國之初,中國面臨多方面的困難,人民生活困苦,經濟發展緩慢,軍事實力薄弱,科技更是一片空白。大批出國留學的人才,聽到新中國建立的消息便紛紛回國,拋棄優越平穩的生活,投身於祖國建設。面對國際上層層阻攔,他們也未曾放棄,飛彈之父錢學森歸國時還受到特務的多次暗殺。錢學森歸國途中收神秘電報:沿途切勿下船,50年後真相大白。是誰向他發出電報,伸出援助之手?
錢學森生於上海,年幼聰穎,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35年便公費赴美留學,3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後更師從馮.卡門,三年後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五年間與卡門多次合作,發表多篇論文,新中國成立前,錢學森共帶出數十名博士生和研究生,被聘為加州理工學院正教授,又在各研究院中身居要職,參與美國火箭研究等機密工作。他提出的理論引起美國及世界物理領域的關注,成為美國公認的物理新秀。
得知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便請假回國,卻不想路上被海軍部長阻攔,以涉及美國機密為由拘留,之後便開始長達5年與法庭鬥爭的生活。在這5年中,美國將錢學森夫婦軟禁,後被美國民眾得知,此時的錢學森名氣大,地位高,被人們熟知,最終美國迫於輿論,不得已解除軟禁,實際上,美國依舊監視著錢學森的一舉一動。中國政府得知錢學森被軟禁的消息後,便立刻計劃營救,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與美國多次談判,不惜以被俘的數名美國飛行員作交換,直至95年錢學森才獲得美國批准,踏上回國的輪船。
而在回國途中曾有人以其父親口吻發電報,告誡錢學森途中萬不可下船,就這樣堅持20多天,終於到達中國。50年後才得知,這封電報是中國外交部發,因擔心美國阻攔和牽掛錢學森等人安全,便以其父親口吻發這封電報,提醒錢學森提高警惕,安全歸國。
回國的錢學森立即便投身科研活動中,擔任研究所所長,後將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研製成功。晚年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迄今為止唯一人)」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等等成就。還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錢學森」。錢學森用其一生完成了「兩彈一星」事業,提高我軍防禦和作戰能力,帶動我國高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大大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錢學森等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們,堅定「中華民族不可欺別人,也決不可受別人欺辱」的信念,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我輩也應以他們為榜樣,向之學習、奮鬥,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