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錢學森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條件,毅然選擇回到了中國,與其他國內外科研專家一起為鞏固新生的政權而貢獻出自己的智力。
作為一位愛國學者,錢學森身上有非常多的故事。最為出名的恐怕要數一位美國將軍對他的評價。當得知錢學森要回國時,這位美國將軍認為堅決不能讓其回國,甚至認為錢學森一個人可以頂上美國5個師的軍事力量。
歷經千辛萬苦,錢學森最終還是回到了中國。他回到中國的故事大家都已經知道,可是,在這其中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小插曲。錢學森差點被永久扣留,一封神秘的電報讓他免於遭受這種厄運,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一心熱愛祖國的科學家
1929年,錢學森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了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他在鐵道工程系學習。彼時的中國工業並不發達,大多數的人都希望通過在工科方面的學習改變中國工業落後的狀況。
1934年,錢學森本科畢業。畢業之後錢學森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進入到某個行業當中工作,由於成績非常優秀,他前往了美國深造,成為了一名留學生。
美國的科研環境相當的寬鬆,再加上當時的政治環境平穩,美國又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錢學森在這裡取得了非常大的科研成就。他拿到了麻省理工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加州大學的博士學位,並有意在相應的行業內繼續發展。
博士畢業之後,錢學森加入到美國高校當中成為一名教授。他先後在多個領域留下過自己的足跡,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等都有他的研究身影。
他甚至還與自己的導師建立了卡門-錢學森公式,為當時的高速空氣動力學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完成這一切成就的錢學森其實非常的年輕,當時的他才不過僅僅28歲。
1949年,在美國的錢學森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他的內心激動不已。許多年來,他一直想要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成為他心中夢想的阻攔。眼下新中國已經成立,中國進入和平發展時期,錢學森自然歸心似箭。
新中國在成立之後,也向海外學子發出呼籲,希望在海外的留學生能回到中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這本來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祖國呼籲海外學子,海外學子也一心想要回到中國貢獻一份力量。可美國人卻在這其中橫加阻攔,意圖抑制中國的發展。
錢學森表露出想要回到中國從事研究的想法,可沒想到的是,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卻讓他遭到了美國人的警惕。由於他所從事的研究非常先進,美國人並不願意放錢學森回到中國,甚至採用誣陷的方式將其囚禁起來。
錢學森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在其表露想要回到中國的心跡之前,他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可在這之後,美國人將其軟禁,不僅生活自由受到限制,相應的研究也不得不中斷。錢學森又將如何回到中國呢?
二、幫助祖國實現發展
1950年錢學森打算回國,可惜的是美國特工在得知他想要回國的消息之後,立刻就對其展開了一系列調查,並污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不僅將其個人控制起來,他所有的研究資料也對一併扣留。
加州理工大學為錢學森這樣一位學者支付了1.5萬美元的保釋金,這才讓他恢復了些許的人生自由。可惜的是,美國方面還是迫使他遠離一線研究,他被扣押的研究資料也沒有被歸還。
在美國的錢學森不甘心就只失去回國的希望,他通過多種方式聯繫中國,希望能夠取得中國方面的支持。信件很快就傳達到了中方高層,中共方面收到了錢學森的信件之後立刻便安排人手與美方交涉,希望能夠將美方扣押的中方學者通通接回國內。
這種交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效果,錢學森被美國無理扣押了整整5年。1954年6月5日,轉機出現。在美方扣押中國學者的同時,中方也扣押了一些美方的情報人士。美國人在這一天向中方提出要求,希望中國能夠放這些人回到美國。
既然是美國人率先提起,中方自然要好好利用這樣一個機會。美方希望中方釋放被扣押的美國人,中國方面也就立刻提出要求,希望美國能夠釋放扣押的中國學者。
最初的時候,美方確實同意了這樣一個條件。可問題在於美方對於錢學森無比的看重,在所有允許歸國的中方學者當中,錢學森的名字並不在名單裡。
經過重重交涉,1955年,美方終於同意了中方的條件,答應釋放錢學森回國,作為條件,中方也需要適應相應的美國人員。至此,錢學森回到中國的事情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
1955年9月17日,在美方人員的監督之下,錢學森帶領著自己的研究資料回到了中國。在回國期間,錢學森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電報。這封電報沒有署名,上面傳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這封電報上寫著希望錢學森中途不要下船,收到這封電報之後,錢學森對電報的內容感到疑惑。他已經取得了美方的支持,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中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份神秘的電報,讓他在回國途中不要下船呢?
仔細思考之後,錢學森還是決定遵循電報當中的提醒。乘船回國的途中,雖然輪船有過多次港口靠岸,但是錢學森安安靜靜地待在船上,不曾想過要上岸去訪查一番。
就這樣,錢學森順利的回到了中國。回到中國之後,錢學森曾經想要知道到底是誰發出了這封電報,但幾番尋找下來都沒有結果。新中國的科研事業發展得非常迅速,錢學森回國之後,立刻就投入到相應的科學研究當中,在這之後,他也逐漸將這件事情忘卻。
直到50年後,當年發電報的人才最終顯露了出來。中國外交部十分擔心錢學森的安危,所以才在錢學森出發之前發送了這一封電報。之所以不讓他下船,其實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防止錢學森回國節外生枝。
總結
綜上所述,祖國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都在這其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就像曾經宣傳的那樣,每個人都在發光發熱,不管它是一顆螺絲釘,還是一桶煤油,在國家與社會這個大機器上,少了誰都不行。
功勞與貢獻雖然有大小,但是愛國之心卻沒有任何的差別。人們不能認為自己貢獻的能力小而不去做出貢獻,也不能認為自己的貢獻非常大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愛國之心沒有高低,沒有優劣,任何擁有愛國之心的人都處於平等的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