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運用好「墨菲定律」,讓孩子自己做好規劃

2021-01-10 食遇小食堂

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一些學習計劃,將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慢慢的,希望他們可以通過這些計劃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然而家長總是想得很好,但奈何孩子就是不配合,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惱火。

高爾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雖然說家長們制定計劃是為了孩子考慮,但有時候家長計劃的非常完美,但孩子卻依舊不按照計劃行事,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應該主動尋找孩子抗拒計劃的原因,而不是強制孩子去執行。

那麼,孩子不願意執行計劃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孩子沒有參與計劃的制定

現如今很多父母都害怕孩子落後於其他人,於是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課外班,覺得這樣可以讓孩子多學習,變得比其他人更優秀。

然而這樣的計劃雖然制定了,但孩子卻完全不知情,他們總是被迫被父母拉著去上課,但這些課程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便從心裡抗拒父母的安排,覺得他們不尊重自己,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參與這些計劃的制定,所以孩子才會不去按照計劃做事。

第二:孩子的壓力太大

家長們總是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各方面的壓力也總是與日俱增,而孩子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因此總是要求孩子這樣或者那樣。但實際上孩子們身上也存在很多壓力,而這些壓力除了學業等方面之外,大多數都是父母給予的。

父母總是想要孩子給自己爭面子,要求孩子考試得滿分,希望孩子在課外班學到更多的知識,甚至還將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較,這些都讓孩子壓力倍增,當他們覺得內心壓力無處釋放時,便不再按父母的要求做事,因此而抗拒父母的計劃。

第三:計劃的要求太高

父母們可能覺得多要求孩子一些孩子就會更優秀,因此便給他們所制定的計劃中添加更多的要求,覺得這才是對孩子好,但卻忽略了考慮自家孩子本身的能力,有些計劃的要求孩子根本沒辦法完成,就算再努力也達不到那個高度。這讓孩子覺得十分苦惱,因此而放棄執行計劃。

總之,孩子們不能完成計劃也是有原因的,而父母的計劃再完美,可總也比不上變化來得更快,就如同"墨菲定律"一般,有時候越是想要避免某種情況,可這件事應該發生最後就還是要發生。

因此,如果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倒不如運用好"墨菲定律",讓孩子自己做好規劃。

想要利用墨菲定律讓孩子自己做好規劃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孩子量身定做

之所以制定計劃其實還是為了孩子考慮,但如果因為計劃而導致孩子產生怨懟心理,那麼還不如沒有這些計劃,所以一切計劃都要以孩子本身為根本。

父母在制定計劃時可以按照孩子的真實情況來給孩子量身定做,比如說給孩子一個小目標,當孩子達到目標之後,父母予以一定的獎勵和表揚,之後目標再慢慢提高,給孩子適應的過程,這樣孩子也會積極地配合計劃的完成。

2、讓孩子參與進來

父母在制定計劃的同時,可以邀請孩子共同參與制定,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從之前的執行者變成如今的計劃者,這會讓孩子擁有強烈的榮譽感,身上也會有強烈的責任感,畢竟是自己制定的計劃,可能根本不用父母催促孩子就開始自己完成了。

有了參與感才會有成就感,這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讓父母和孩子共同商議、探討計劃的實施和執行,這也是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法。

3、讓孩子適當的休息

儘管說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完成計劃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務,但孩子的休息同樣很重要,只有休息的更充分,孩子學習時注意力才會更集中,否則很有可能適得其反,讓孩子覺得勞累的同時,還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父母平時可以讓孩子有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也可以讓他們多一些娛樂項目,讓孩子在玩耍時放鬆心情,這樣的孩子成長的才會更加健康,學習起來才會動力十足。

總之,培養時間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必須通過日積月累才能夠達到目標,想讓孩子學會規劃也不能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來,父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能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父母一定要悉心培養。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教你4個方法,幫孩子認識時間
    「5分鐘」、「10分鐘」這樣表達時間的詞,對於大人來說是每天都在使用、真的有切身體會的,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無法理解5分鐘和10分鐘的差別,至於「我想再玩十分鐘」也只是討價還價的方式而已,對於孩子來說沒什麼意義。認知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和自身的時間知覺密切相關。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但是,也有一些父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愁白了頭,相信有很多的孩子一到放假時間觀念等於零,為所欲為的放縱自己。 確實,放假是讓孩子休息的時間,但這絕對不等同於孩子就可以整天打遊戲,沒有時間觀念。假期是孩子休息,同時也是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時間段。
  • 孩子習慣養成記: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對他的學習,生活還是未來的成就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一起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
  • 半小時的作業 1小時才完成,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到底哪出了問題?
    但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必須要先把時間帶給孩子,讓時間在孩子們的認知中能夠具體看得見,也就是說,要將時間和具象化的事情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們提高時間知覺。依據這種原理,爸媽可以採取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1.用孩子熟悉的事物來引導。
  • 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不少家長在都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甚至上小學以後,都還會出現早上不能按時起床、上學遲到等現象。這其實都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不過,大人雖然不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很多人都可能會下意識地用具體活動來描述時間,比如十分鐘可以上個廁所,十分鐘能煮熟一顆雞蛋等等。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將時間具象化。比如,家長可以用「你看完這集動畫片就去睡覺」代替「二十分鐘以後去睡覺」。給孩子的指令相對明確一點,有利於他慢慢理解時間。
  • 好的感情,都避開了墨菲定律的「坑」
    好在兩人各管各的錢,各人開支各人的,石磊除了節日禮物捨不得買貴的,也沒怎麼約束小敏,生活過得倒也安寧。後來,有了孩子,分歧就被放大了,孩子的撫養、教育,飲食、穿著等等等等,兩人爭論不休。小敏提出離婚,石磊說:「我早就料到有今天,離就離!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讓孩子懂得時間的意義和管理時間的方法,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做事磨蹭的現象。2、父母沒有做好榜樣孩子做事磨蹭,很有可能是父母沒有做出很好的榜樣。很多成年人也同樣有著拖延症,在生活中會出現賴床以及逃避家務勞動的現象。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孩子也知道不寫作業的後果,但總還是願意熬夜打遊戲追劇,不願意選擇先寫作業。不可否認娛樂性的項目對我們產生巨大誘惑力,導致我們把應該放在第一、二象限的精力大量的使用於第四象限,但根據主流社會來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資於第一、二象限未雨綢繆會迎來更好的明天。到底是電視遊戲機太誘人,還是孩子自己沒有自制力,個人觀點還是沒有時間觀念呢?
  • 孩子不懂「時間管理」怎麼辦?運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這是因為農夫沒有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時間,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但又沒有做到最後再去做別的事情。有一個小朋友五月份要生日了,他打算邀請自己的好朋友來家裡幫他慶祝。不過爸爸媽媽的要求是小朋友要幫爸爸媽媽一起布置。在前一天晚上媽媽出去買菜了,拜託小朋友布置一下房間。
  • 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在於時間管理,用好四象限法則,能事半功倍
    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時間管理的孩子其實是十分普遍的,的確存在有一些學生學習十分自覺自律,也會懂得時間管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他們的時間觀念也是十分模糊的。想要讓孩子培養出合理的時間觀念,那麼就要教會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 6歲前是孩子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堅持2個原則,培養孩子好品格
    好品格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好品格,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有素質,誠實的孩子,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在生活中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品格,是當代家庭教育值得關注的問題,今天教大家讓孩子遵守兩個原則,將來一定會是一個品格好的孩子。每個小孩子都是純潔的天使,但是所有的孩子在成年後都發展成了不同的人,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等等都會有所不同。
  • 墨菲定律與愛情定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在看到別人缺點的時候也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錯了就是錯了,承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獲得進步。如果說自我保護是人類的天性,自戀是人的秉性,那麼人類就應該在後天多多學習寬容和體諒他人的能力。
  • 疫情後開學,孩子學習狀態不好怎麼辦?教孩子用好「四象限法則」
    在家上了兩個多月的課,因為沒有老師的約束,孩子學習總是不專一,上課走神,經常不是看看窗外,就是吃點東西,一開始我也很憂慮,後來也找不到方法去解決,便沒有去管了,想著順其自然。結果沒想到一開學,孩子回到學校,學習狀態明顯不如之前,學習根本跟不上老師的步伐。" 其實,孩子之所以學習狀態不好,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 「時鐘手工」幼兒園玩教具手工時鐘,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並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家長和老師們可以在白紙上面列印好數字,這樣方便孩子來製作,當然由孩子自己寫數字也是可以的。塗色分配時鐘準備材料:各色水彩筆、時鐘製作步驟:根據作息時間把時鐘分成一塊塊塗上顏色,可以讓孩子有時間觀念懂得安排時間紙盤時鐘準備材料:紙盤、卡紙、黑色筆
  • 如何培養孩子道德觀?巧用2種心理學道德理論,提升孩子認知水平
    一個孩子若是沒有道德觀念,那麼在他的人生中,他又該如何自處?同事家的寶寶妮妮,十分聰明可愛。但是同事從來就不太看重妮妮的道德教育,只是一味的強調"要學習好"。隨著妮妮的長大,同事發現她學習不錯,但是道德品質方面卻被學校老師提醒了很多次。一開始她還不相信,後來看到女兒變得越來越自私、沒有公德心,同事才意識到問題所在,追悔莫及。
  •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心理學規律」助力孩子更成功
    讓孩子調控好他們自己的情緒,將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刻看成是自己教育的一面鏡子,更好的指導自己調整教育方法以及提供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機會。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高情商?最好的辦法是你和孩子一起想出不止一種解決辦法,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的不僅僅是方法。還有如何管理自我,如何從情緒狀態中走出來,用理性去解決問題。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心理學:《墨菲定律》在生活中經常出現,10種情況你經歷過幾個
    墨菲定律在我們的工作或者是生活當中是經常出現的,它的含義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有大於零的機率會變壞的話,那麼它一定會變壞,它的發現也是,愛德華墨菲在一次不經意之間的實驗中所發現的,而在此之後便被廣泛運用到了心理學當中。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孩子們花那麼長時間學習英語,是否影響孩子們對母語的學習?英語,作為西方主流世界的通用語言,會不會帶有文化殖民性質?但不管如何爭議,截止目前,中國仍然在推行全民學習英語。國家頂層設計雖然從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程,但事實上,很多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設置了英語課程,甚至許多幼兒園和家庭讓孩子很早就開始了英語學習。
  •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巧用帕累託法則改善,學會時間管理
    一、孩子努力了成績卻一直不好,這是什麼原因?1.孩子學習方法沒找對,學習效率低下在很多時候,學習也是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的,好的並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事半功倍,不對的學習方法只能是耗時又耗力,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