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2020-12-05 育兒全明白

文/育兒全明白

在孩子的幼兒時期,總是會出現做事磨蹭拖拉的現象。這讓許多家長大為惱火,然而很多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孩子卻依然故我,並不把家長的管教放在心裡。其實想要改變孩子的磨蹭作風,家長可以通過「吃青蛙法則」來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徹底改變磨蹭的現象。

王女士在當媽之前,總是不理解為什麼哥哥在管教兒子的時候大發雷霆,對孩子一點耐心也沒有。她時常勸哥哥教育孩子要溫柔一些,沒想到哥哥卻笑話她什麼也不懂,以後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等王女士自己有了女兒之後,才意識到過去的自己有多天真。很多時候面對女兒的磨蹭現象,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要忍不住吼上幾句。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孩子卻無法理解,坐在書桌前磨磨蹭蹭,一會兒看看橡皮,一會兒玩玩鉛筆,一個小時過去了,只寫了三四個字。

很多家長想必都面臨過王女士這樣的狀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被孩子的磨蹭拖拉氣得火冒三丈。其實孩子的表現,往往有著內在因素的影響。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孩子出現磨蹭現象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通常因為哪些原因?

1、沒有時間管理意識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很可能是由於沒有時間管理的意識。很多小朋友缺乏對時間的基本認知,甚至不知道5分鐘和10分鐘有什麼區別。對時間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磨蹭行為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讓孩子懂得時間的意義和管理時間的方法,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做事磨蹭的現象。

2、父母沒有做好榜樣

孩子做事磨蹭,很有可能是父母沒有做出很好的榜樣。很多成年人也同樣有著拖延症,在生活中會出現賴床以及逃避家務勞動的現象。這種行為被孩子看在眼裡,會自然而然地進行模仿。父母沒有做出好的榜樣,導致孩子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所以家長需要規範自己的行為,把積極生活、準時守時的一面展現在孩子面前,能夠有效地解決孩子做事磨蹭的狀況。

3、故意和父母對抗

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其實是在和父母進行對抗。由於父母的頻繁說教,或者是父母的教育態度過於負面,導致孩子的心中產生了敵意和逆反情緒,所以故意通過磨蹭的方式來和父母對著幹,想給父母增加麻煩。這是一種非常孩子氣的心理,但是家長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引導孩子排解負面情緒,和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能夠有效地緩解磨蹭現象的發生。

在以上三個原因當中,時間管理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所以家長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幫助孩子掌握管理時間的方式,對時間產生明確的認知。可以適當的通過「吃青蛙法則」來教會孩子正確地運用時間,管理時間。

什麼是「吃青蛙法則」?

"吃青蛙"法則是由美國演說家博恩·崔西提出的。他在著作中提出:「你需要發現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一整年甚至是你的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三件事,這三件事情便是你一定要吃掉的"青蛙"。不要花費時間去觀察它們,而如若你要連著吃掉這幾隻"青蛙",那你要記得先把那隻最大也最醜的吃掉!"

也就是說,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在日常瑣事中挑出三個最重要的事情來進行排序。當孩子完成了最困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管理時間,那麼自然在面對其他不太困難的事情時就能夠得心應手地進行解決。有效地緩解孩子磨蹭的現象,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家長需要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1、明確需要完成的任務

首先,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明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枯燥的灌輸理論,單方面的強迫孩子去進行任務的規劃。而是應該引導孩子參與進來,讓孩子自己來分析哪一項任務是最重要的。可以拿出一張紙,引導孩子把需要完成的事務明確地寫出來,讓孩子進行歸納和統籌,直觀地意識到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這樣有助於孩子在主觀上去進行時間分配,更加清晰地明確自己需要完成的事務。

2、對「青蛙」進行排序

其次,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對寫出來的任務,也就是需要吃掉的「青蛙」來進行排序。把最困難的事放在首要完成的位置,吃完一隻才能再進行下一隻。比如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可能學習會是最困難的事情,所以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學習排在首位。只有完成了學習任務,才可以進行後續的其他事務。如果孩子想要爭取更多的玩耍時間,或是看動畫片的時間,那麼就應該快速地完成學習任務,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自由時光。

3、保護「青蛙」的時間進度

最後,由於幼兒缺少行為的自制能力,以及對時間的掌控能力,所以家長需要做好旁觀輔助的任務。幫助孩子保護每一隻「青蛙」被吃的進度,當孩子的進度出現緩慢現象時,家長應該給予適當的提醒。要求孩子嚴格地按照已經設定好的順序來進行任務的完成。比如當孩子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不能夠放任孩子去玩玩具、看動畫片。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時光在流逝,需要抓緊。

當孩子具備了自己管理時間的能力,感受到自己對時間的掌控力。發現時間在自己的規劃中能夠提高效率的成就感,孩子自然就會改變磨蹭拖拉的現象,能夠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所以家長不妨試一試「吃青蛙法則」,幫助孩子進行任務的分級和優化,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您的孩子是否做事磨蹭?您有沒有嘗試過吃青蛙法則?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作業要寫一晚上?你不妨看看「三隻青蛙」法則
    孩子拖拖拉拉的原因:1、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意識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比如剛從幼稚園到小學的孩子,他們在幼稚園的生活除了玩就是玩,壓根沒有其他作業和任務,所以並沒有培養出對等的時間管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因為家長沒有提前培養孩子的管理意識,所以孩子並不能很快地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們甚至會因為第一次接觸這種需要挑戰的任務而出現排斥甚至逃避的情緒,也就形成了對待功課"拖拖拉拉"的態度了。
  • 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玩兒?試試「三隻青蛙」法則,每天多出2小時
    孩子拖拉磨蹭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拖拉,這就是他正常的節奏,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任何事物吸引注意力,從而丟失目標,所以他們看起來像是很不聽話的樣子。而這個階段也非常重要,正是孩子建立起正確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階段,需要父母更科學的指導,才能讓孩子順利擁有時間觀念和自控能力。
  • 孩子磨蹭,要寫一個晚上的作業嗎?看看「三隻青蛙」的法則
    1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意識孩子是時間的概念模糊,例如,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他們玩幼兒園的生活除了玩,也不會有其他的工作和任務,所以,沒有平等的時間管理的培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家長的早期培養孩子的管理意識,不讓孩子馬上就無法應付老師的作業,所以他們在第一次接觸的必要的挑戰的任務,為了逃避的感情也排斥也"的待遇,形成了家庭作業拖拖拉拉的態度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很遙遠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忘記了呢,還是說我們早就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好像天生就認識了時間,根本不用去學呢?所以當看到孩子磨磨蹭蹭,說好的一分鐘變成了十分鐘,又變成了半小時,孩子還原地未動的時候,也就不可避免地生氣發火了。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磨蹭很可能是因為根本不認識時間是個什麼東西,媽媽說十分鐘後要出門,可是十分鐘到底是什麼鬼啊?
  •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孩子最重要的8項能力和習慣,可以這樣培養
    你家孩子做作業拖拉嗎?你家孩子是否做事磨磨蹭蹭?你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了嗎,是否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你家孩子有人際交往方面的苦惱嗎?一周前,我在網上偶爾看到一套童書的介紹,說這套書通過漫畫的形式,培養孩子的8大能力和習慣,包括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愛的教育、時間管理、人際交往、人格培養、人生夢想規劃,搭配簡單實用、實操性特別強的方式方法,讓孩子一邊快樂讀書,一邊樂於實踐,從而既學了知識,又培養了優質的能力和好品格。
  • 世界五大學習方法之「番茄工作法」:「專治」孩子拖拉磨蹭
    哪怕我在旁邊看著他寫作業也是各種拖拉、磨蹭,不是「媽,我橡皮掉了」就是「媽媽,我想上個廁所」。結果就是一個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最後拖到了睡覺前才寫完。大把的時間被浪費了不說,整個過程也是雞飛狗跳,學習效率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沒有。二寶雖然相對比較聰明,但因為學習效率低,成績受到了影響。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這將會使孩子的假期變得沒有意義,白白的浪費時間。 一到假期孩子的時間觀念歸零,對孩子的時間管理以及自身的成長都是極其不利。一個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往往會比那些時間觀念差的還是在對待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想法,具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往往做事更有效率,質量也更高。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方面,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學會「吃青蛙」,孩子不用熬夜寫作業
    要消除這樣的困惑,要讓孩子自身獲得安排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時間管理,認識自己,步入良性循環。那麼,對小學生來說,每周末的一堆作業,就是那些青蛙。其中,寫作文就成了孩子周末作業裡最大最醜的那隻青蛙。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盲目催促並不管用,建議從3個方面入手
    一、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呢?賈靜雯帶著女兒咘咘參加真人秀節目,在吃飯的問題上咘咘就表現得很是磨蹭。只見咘咘一會兒要玩玩具,一會兒要去換衣服,總之,眼前的食物在咘咘眼中毫無存在感。儘管媽媽賈靜雯已經催促了好幾遍,但是女兒都不為所動。等到飯菜涼了,小傢伙也還沒有吃上幾口。看來明星家長們也會被孩子身上的拖延症所困擾。
  • 除了催和吼,善用三隻青蛙法則是關鍵
    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越是孩子小,家長們越是應該引導孩子們珍愛時間、擺脫拖延、提升學習效率。孩子現在只是寫作業很拖沓,以至於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但是目前事情還算少,等以後事情一旦多了起來,堆在一起讓他們做,那必然會讓他們叫苦連天了。想要改變這個狀況,不妨讓孩子們試試運用"三隻青蛙"法則合理管理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 玩個遊戲,就能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感知力、專注力、邏輯推理能力?
    快要遲到了」,孩子呢,還在那鼓搗積木,慢悠悠地說「等一會兒,媽媽」……相信做媽媽都能理解這種心情,忍著不發火難受,發火了孩子可能會挨揍。其實,磨蹭拖拉不能完全怪孩子,因為在孩子眼裡沒有昨天、明天,過去、未來,他們眼裡只有現在。那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呢?
  • 孩子時間不夠用?是效率不行,「艾森豪法則」助孩子高效成事
    "艾森豪法則"就是一個幫助孩子們高效成事的一個好方法,它幫助孩子們把所有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分成了四個部分,讓孩子們合理的安排時間按照順序高效率地完成了事情。 既然這個法則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此的有效的話,我們不如來進一步的深入認識一下這個法則,在充分的了解了這個法則之後教會孩子們用這個法則去高效率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前幾天約了閨蜜一家一起吃飯,閨蜜還沒進屋就聽見她在走廊裡指責孩子:「能不能快一點,這一路磨磨唧唧的,阿姨都等你好久了,你還要不要吃飯了,不吃就趕緊回去而小時候顯得很機靈的孩子,往往長大了會沒有恆心,總愛半途而廢,學習成績也很不穩定,時好時壞。所以磨蹭並不見得孩子就是沒出息,機靈的孩子也不一定長大了就會很出色,一切要從培養孩子基本特質開始,機靈的孩子看著聰明可如果沒有正確的規矩約束,機靈可能就會變成刷小聰明,偷奸耍滑。而磨蹭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家長眼中的浪費時間,可能他們心裡有自己的琢磨。
  • 孩子磨蹭拖沓的原因原來是「腦子笨」,你家孩子是嗎?
    >磨蹭似乎是所有孩子的通病,無論幹什麼都準會磨磨蹭蹭,半天也沒動靜,可能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孩子的性格致使的,卻不知孩子的這種磨蹭的原因是「腦子笨」反應慢導致的!如果時間久了,家長沒有刻意鍛鍊孩子的反應了,和大腦的活動性,就會導致孩子辦事拖沓墨跡,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導致孩子學習能力差跟不上進度,所以3歲後有意識的培養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和反應力很重要!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2、沒有時間觀念會演變成拖延症拖延症患者在完成工作時表現為拖一時算一時,時間觀念基本沒有。成年人發現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最怕的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拖延症,沒有能力的人不會對接需要能力的工作,而我們總希望在面臨工作挑戰的時候能有充分的準備,而這些有能力的拖延症選手總能帶給我們想怒不敢怒的情緒。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教你4個方法,幫孩子認識時間
    每當孩子玩遊戲、看電視的時候,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拖延時間,軟磨硬泡直到家長不耐煩的吼出來才依依不捨的停下。這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想一個問題:「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只是他們真的不懂「時間」而已。
  • 孩子不懂「時間管理」怎麼辦?運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知道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嗎?你會讓孩子學習時間管理嗎?一個農夫早上起來之後打算去耕地,但是當他走到屬於自己的那片農田的時候,發現耕耘機需要加油了,於是他就準備去幫機器加油了。
  • 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在於時間管理,用好四象限法則,能事半功倍
    一提起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許多家長都有許多怨言,孩子在家裡面學習總是不專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不是一會就看看外面,一會就吃東西,一點也不專一,導致孩子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也集中不了精神。孩子在下學習的關鍵其實是在於時間管理,學會利用時間管理工具,就可以提高孩子宅在家裡面學習的效率,能夠事半功倍。
  • 你的一個小動作,決定了7歲前孩子的腦容量!
    即使會耽誤進入博物館的時間,即使會讓爸爸在門的另一邊尷尬窘迫,那又怎樣?沒有什麼比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探索精神更重要了。很多時候,當孩子跟不上我們的節奏,我們就會著急、催促,怪孩子太磨蹭,尤其是當孩子為了做一些在我們看來「沒意義」的事情而耽誤了我們的安排時。然而,這些看似沒意義的事情實際上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我這裡還有另外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做事情很慢。
  • 你的一個小動作,決定了七歲前孩子的腦容量!
    一個小男孩,做事情很慢。吃東西慢,穿衣服慢,畫畫、做手工也慢。爸爸是個急性子,每次帶孩子出去玩,看到孩子慢慢騰騰的樣子,就很著急。他催促孩子:「又磨蹭了吧?3分鐘還沒做完,我就不等你了!」然而,爸爸的催促對孩子一點用都沒有。孩子還是不慌不忙,快不起來。所以每次總是以爸爸代勞而告終——爸爸快速幫孩子穿好衣服、鞋子,將孩子拉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