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個遊戲,就能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感知力、專注力、邏輯推理能力?

2021-01-08 鄭好說說

每天出門前,媽媽都著急上火地喊 「快點兒、快點兒!快要遲到了」,孩子呢,還在那鼓搗積木,慢悠悠地說「等一會兒,媽媽」……

相信做媽媽都能理解這種心情,忍著不發火難受,發火了孩子可能會挨揍。其實,磨蹭拖拉不能完全怪孩子,因為在孩子眼裡沒有昨天、明天,過去、未來,他們眼裡只有現在。

那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呢?

有一套書能讓孩子玩著遊戲就訓練了對時間的感知力,強烈推薦一下《追蹤迪迪:24小時情境認知遊戲書》能輕鬆訓練孩子對時間情境的認知力。它是8開超大全景繪本,還能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麗塔·泰肯特魯普是德國著名插畫家,同時也是優秀的作家。她創作了 40 多本書,在全世界被翻譯成20種語言,在各地的展覽中展出,得不同國家父母的歡迎和認可,更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

01 24小時情境認知,孩子的眼裡不會只有現在

這套書有四冊,分為《工地》《港口》《城市》《農莊》四大生活場景,每個場景都按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幾個時間點把生活變成了電影鏡頭,講述每個時間段裡的生活趣事。

我們拿最熟悉的《城市》來說,第一幕是早上6點半,有的孩子可能連被窩還沒爬起來。在這裡,孩子能看到清晨每個人都在幹什麼。

父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有做瑜伽的大狗海蒂、刮鬍子的兔爸爸、做早餐的兔媽媽,還有街上的清潔工、做麵包的師傅、教室裡打掃衛生的阿姨、自行車工廠裡忙碌的工人,還有踩香蕉皮摔倒的大棕熊……對了還有壞蛋小狗獾——迪迪,它怎麼睡在冷清的大街上呢?

看到這些,孩子才會知道,他還窩被窩裡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幕,時鐘顯示7點45分了,街上賣東西的多了,路邊的店鋪也都開始營業了,街頭越來越熱鬧了。

這時你會看到:剛才摔倒的大棕熊被救護車拉走了、兔奶奶帶著小兔到幼兒園門口了,看到好多小朋友,教育 裡,孩子們都快要上課了,牙醫在給河馬檢查了……

然後中午、下午,直到晚上十一點半,人們都在忙著做事情,而孩子就像看到了身邊的人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通過和孩子看這樣的認知繪本,孩子不但會知道每個時間段,人們在做什麼,還會了解各個職業的不同,拓展孩子的視野。

02 小細節,大樂趣。訓練孩子專注力,從觀察細節開始。

上了學的父母都特別頭疼孩子的專注力問題,看書幾分鐘就走神,做什麼也不專心,其實專注力的訓練要從小開始。

《追蹤迪迪:24小時情境認知遊戲書》的細節超級豐富,紙板的大開本畫面感特別強,每個角落都是故事。觀察小細節,正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時機。

那這本書怎麼玩呢?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先看後面的人物介紹,觀察每個人物的特點,然後去內頁裡去尋找這些人都在幹什麼;小一點兒,可以集中看一個人物。

比如小狗獾迪迪吧,觀察好了後,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去內頁裡尋找,不善於引導的媽媽呢,看左上角的提示問題,比如:小狗獾迪迪在偷偷摸摸地做什麼呢?然後讓孩子像偵探一樣,自己去探尋小狗獾迪迪的蹤跡。你會發現,這些細節可以激發孩子,長時間觀察但並不會覺得索然無味。

這樣有趣味性的遊戲除了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耐力,提升專注力外,還能增加孩子的視覺寬度。

現在有些人覺得很努力在讀一本書,可是就是很慢,很大原因就是視覺寬度不夠,而找一找和連線這樣的小遊戲正好可以訓練孩子的視覺寬度,可以直接提升孩子的閱讀效率。

03 培養表達與想像力,鍛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這套書還有一個最簡單的玩法,就是讓孩子看圖講故事。當孩子看書中的一個小角落,和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往外崩的時候,他的小腦袋其實正發揮著超強的想像力,想著人物的行為和原因,也想著如何表達出這些自己的想法。超強的畫面感除了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還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會創作出故事。

比如下面這個場景裡,下雨了,安東和點點正在用一把傘擋雨,這時懷孕的馬太太扶著肚子路過,它們會把傘借給她嗎?

每本書都有不同的人物出場,但有幾位主要人物:小狗獾迪迪、兔子一家會出現在每一本書裡,就好像孩子熟悉的人一樣,和他們一些體驗當天發生的故事。

比如在《工地》這本書,被追蹤的大盜迪迪為什麼睡在工地裡?清晨六點半,工人上班了,它又藏到哪去了,接著它出現在貨車裡,貨車在下一幕就翻車了,為什麼迪迪躲了起來,最後爬上了樓頂。晚上11點的鐘聲敲響了,樓下的工人正在慶祝竣工,小狗獾迪迪為什麼被卡在了新鋪的水泥地裡!

你看,孩子玩的就是偵探遊戲。找線索,尋找迪迪,觀察它在幹什麼,為什麼這麼做,追尋蹤跡、分析前後關係,最後抓住大盜迪迪。

這裡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孩子根據人物關係,前後的行為來思考和推理,才能得到答案,無形中就訓練了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這可不是簡單的書,而是集認知遊戲、思維訓練於一體的8開超大全景繪本。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要讓孩子從小玩數獨?為了鍛鍊大腦這「3個力」
    那段時間我查了很多資料,決定讓我家的孩子玩數獨,也是因為玩數獨可以鍛鍊大腦的這「3個力」,讓孩子在遊戲中,打造聰明的大腦。一、專注力人的大腦可以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加發達。玩數獨是一項非常鍛鍊專注力的,因為玩數獨首先要求孩子去對行、列、宮進行觀察,然後找到突破口。而且數獨遊戲還有時間限制,這就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專注力。
  • 梅婷霍思燕家孩子都在玩!一套德國「邏輯狗」,讓娃越玩越聰明
    要問市面上什麼樣的培訓班最火,肯定要屬思維訓練、邏輯訓練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數學思維訓練類的培訓班。接受過邏輯思維訓練和沒接受過邏輯思維訓練的孩子,差別特別明顯。在審題環節,接受過的孩子,一看就能懂,可以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解題上;而沒接受過邏輯思維訓練的孩子,光理解題面都要花好長時間,有的甚至還要家長或老師另做講解。
  • 娃專注力不好找到原因是關鍵,3個方法堅持訓練專注力一天天提升
    因為在孩子玩拼圖和積木的過程中,大腦需要思考,這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空間想像力,還能鍛鍊孩子的耐心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能讓專注力得到提升,一舉多得。嬸嬸家有兩個孩子,但是家裡的玩具很少,大多都是拼圖和積木,她說小玩具孩子都不怎麼愛玩,大多都是三分鐘熱度,只有拼圖和積木是玩最久的。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前額葉皮層的發育是漫長的, 但隨著這些大腦區域的持續發育,兒童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也會逐步改善,不過,這種控制的能力仍然比成人要差很多,常因個人需要和興趣而轉移注意。因此家長的要求和期待要符合孩子年齡段注意力發展的特點,不要苛求孩子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那對於他們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驗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
  • 李玫瑾:孩子學習總「三分鐘」熱度?培養專注力,試試這3個方法
    她曾說過:「專注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專注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學業成績的高低」。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專注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針對於孩子學習時總是「三分鐘」熱度,家長卻沒有好的辦法培養孩子專注力,別急,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梅婷霍思燕家孩子都在玩,3-12歲全套款,齊了
    以幼兒家庭版為例,內容涵蓋了常見的生活用品、生活場景、交通工具、生活常識、植物動物、瓜果蔬菜、童話故事,5個階段共32本遊戲題卡,每本16張,每個題卡上有1到2個遊戲,加起來有900多個遊戲。3-7歲的孩子每天玩1到2頁即可,卻能得到十項能力的全面培養。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一、可以自己一個人玩很久幼兒園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但班級裡總有幾個特別「老實」、「安靜」的孩子。不管其他孩子是怎麼「上躥下跳」,他們都能在自己的小環境裡獨立玩很久,有的孩子甚至一坐就是一上午。如果你家孩子有這種表現,說明他專注力非常好。大多數孩子上小學時都坐不住板凳,而幼兒園時期就能保持專注的孩子,上學後專注力也會非常強。
  • 簡單有趣的小遊戲,提升孩子認知力
    皮亞傑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順序,將遊戲分為感覺運動遊戲、象徵性遊戲、結構遊戲和規則遊戲四類。我們來看看孩子不同認知階段,該玩哪種遊戲?一、感知運算階段(0-2歲)認知特徵:感覺-動作期這個階段的兒童,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
  • 集認知、遊戲和思維訓練於一體的幼兒情境認知遊戲書
    《追蹤迪迪:24小時情境認知遊戲書》這套書,通過遊戲激發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想像力、表達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孩子這些能力不需要家長多麼費心費力,玩就對了。作者布麗塔·泰肯特魯普(Britta Teckentrup ),出生在德國漢堡,是一位深受大獎垂青的德國藝術家、作者、插畫家。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3個技巧,建議父母收藏
    專注力又叫「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當然專注力同樣也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能力,若是孩子沒有專注力,那麼上課溜號、寫作業三心二意等等都會經常發生。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所保持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如果強迫一個4歲孩子每天專注閱讀一個小時,那顯然不太現實,所以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控制專注的時間,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能保持多長時間?
  • 孩子從小玩數獨,對大腦發育有3個「隱形好處」,輕鬆玩出高智商
    孩子能夠智力超群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所以,從小就很注重對孩子腦部的開發。孩子從小玩數獨,對大腦發育有3個「隱形好處」,輕鬆玩出高智商。數獨的由來數獨,起源於18世紀初,瑞士數學家Leonhard Euler的拉丁方陣。
  • 益智書:420個趣味遊戲,全方位提升孩子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
    孩子的智力包含著很多方面的,所以提升孩子的各項思維能力就是在提升孩子的智力。今天就給這套《兒童智力提升思維訓練遊戲書》推薦給各位家裡有3-6歲孩子的家長。這套書包含的三大類正是正好也是智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三大類每一冊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專注力是指一個人的視覺、聽覺或者活動時的心理狀態集中於某一特定事物的能力。
  • 孩子有無邏輯思維,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 談透邏輯能力培養
    演繹能力強的孩子通常自帶「學霸」屬性,比如數學課上同樣一個問題,一些孩子需要花大把時間,解題步驟多有冗餘,而演繹能力強的孩子可能只花一半時間,且解題步驟環環相扣,推導清晰。 同樣在語文課上,你可能也會發現,有的孩子回答問題半天說不清來龍去脈,而有些孩子卻條理清晰嚴密,無懈可擊。
  • 孩子玩積木時,若有這4個表現,說明邏輯思維能力強,多半智商高
    那麼邏輯思維能力到底重要在什麼方面呢?1、邏輯思維是數學能力的基礎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數學使人周密,邏輯使人善辯」。眾所周知,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還需要我們認真排列、分類、排序、辨別形狀。
  • 上幼兒園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只需看這三點
    若思維能力稍有欠缺,則以後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都會非常不理想。儘管說從這三點可以大致看出,但這並不代表父母可以就此放棄孩子,放棄培養孩子的積極性,更不代表可以放任自流。父母和朋友也不要太悲觀,可以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其它的興趣愛好,同樣也能起到開發大腦的作用。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表示:2-8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時期,也是最重要的邏輯訓練期。
  • 25省46名「高考狀元」成長揭秘——從小成績優秀,靠的就是專注力
    各路記者也爭相採訪報導這46名高考狀元,發現他們的成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專注力強於普通孩子: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726分,其父親表示從1歲起就給孩子看繪本,養成了很強的學習管理能力,小學、初中根本不用操心。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從小就跟著父母一起閱讀,熟讀《史記》、《資治通鑑》,通過閱讀培養了超強的學習專注力。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大致意思:孩子年齡的增長,大部分孩子的專注力會越來越強,但在21世紀的如今電子產品泛濫,許多孩子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我們越早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專注力,才能避免在學習階段不會落後,那麼從小(3歲~6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顯得尤為重要。
  •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跟注意力有關,幾個小遊戲可集中注意力
    經常玩這幾個遊戲,幫孩子集中注意力有一些早教機構,會把專注力(注意力)開設課程,專門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但其實,我們在家經常玩這幾個遊戲,也是可以幫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所以,這種活動其實也是在訓練孩子的注意力。2、「讀與聽」遊戲培養認真聽能力跟孩子一起讀書時,可以玩「閱讀和聽」的遊戲,比如家長和孩子選擇一本書,先閱讀段落,之後篩選高頻詞或字,作為遊戲選用的內容。
  • 這2種家庭的孩子,一般專注力都很差,長大很可能成「學渣」
    孩子常看的動畫片,每秒就有24個畫面在切換,但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來說來不及快速處理這些信息,就只能被動接受。被動接受的大腦活躍程度會大大降低,專注力和思考能力都會下降。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孩子一動不動看電視的情況。孩子看似很認真,實際上注意力卻是渙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