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門前,媽媽都著急上火地喊 「快點兒、快點兒!快要遲到了」,孩子呢,還在那鼓搗積木,慢悠悠地說「等一會兒,媽媽」……
相信做媽媽都能理解這種心情,忍著不發火難受,發火了孩子可能會挨揍。其實,磨蹭拖拉不能完全怪孩子,因為在孩子眼裡沒有昨天、明天,過去、未來,他們眼裡只有現在。
那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呢?
有一套書能讓孩子玩著遊戲就訓練了對時間的感知力,強烈推薦一下《追蹤迪迪:24小時情境認知遊戲書》能輕鬆訓練孩子對時間情境的認知力。它是8開超大全景繪本,還能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麗塔·泰肯特魯普是德國著名插畫家,同時也是優秀的作家。她創作了 40 多本書,在全世界被翻譯成20種語言,在各地的展覽中展出,得不同國家父母的歡迎和認可,更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
01 24小時情境認知,孩子的眼裡不會只有現在
這套書有四冊,分為《工地》《港口》《城市》《農莊》四大生活場景,每個場景都按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幾個時間點把生活變成了電影鏡頭,講述每個時間段裡的生活趣事。
我們拿最熟悉的《城市》來說,第一幕是早上6點半,有的孩子可能連被窩還沒爬起來。在這裡,孩子能看到清晨每個人都在幹什麼。
父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有做瑜伽的大狗海蒂、刮鬍子的兔爸爸、做早餐的兔媽媽,還有街上的清潔工、做麵包的師傅、教室裡打掃衛生的阿姨、自行車工廠裡忙碌的工人,還有踩香蕉皮摔倒的大棕熊……對了還有壞蛋小狗獾——迪迪,它怎麼睡在冷清的大街上呢?
看到這些,孩子才會知道,他還窩被窩裡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幕,時鐘顯示7點45分了,街上賣東西的多了,路邊的店鋪也都開始營業了,街頭越來越熱鬧了。
這時你會看到:剛才摔倒的大棕熊被救護車拉走了、兔奶奶帶著小兔到幼兒園門口了,看到好多小朋友,教育 裡,孩子們都快要上課了,牙醫在給河馬檢查了……
然後中午、下午,直到晚上十一點半,人們都在忙著做事情,而孩子就像看到了身邊的人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通過和孩子看這樣的認知繪本,孩子不但會知道每個時間段,人們在做什麼,還會了解各個職業的不同,拓展孩子的視野。
02 小細節,大樂趣。訓練孩子專注力,從觀察細節開始。
上了學的父母都特別頭疼孩子的專注力問題,看書幾分鐘就走神,做什麼也不專心,其實專注力的訓練要從小開始。
《追蹤迪迪:24小時情境認知遊戲書》的細節超級豐富,紙板的大開本畫面感特別強,每個角落都是故事。觀察小細節,正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時機。
那這本書怎麼玩呢?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先看後面的人物介紹,觀察每個人物的特點,然後去內頁裡去尋找這些人都在幹什麼;小一點兒,可以集中看一個人物。
比如小狗獾迪迪吧,觀察好了後,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去內頁裡尋找,不善於引導的媽媽呢,看左上角的提示問題,比如:小狗獾迪迪在偷偷摸摸地做什麼呢?然後讓孩子像偵探一樣,自己去探尋小狗獾迪迪的蹤跡。你會發現,這些細節可以激發孩子,長時間觀察但並不會覺得索然無味。
這樣有趣味性的遊戲除了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耐力,提升專注力外,還能增加孩子的視覺寬度。
現在有些人覺得很努力在讀一本書,可是就是很慢,很大原因就是視覺寬度不夠,而找一找和連線這樣的小遊戲正好可以訓練孩子的視覺寬度,可以直接提升孩子的閱讀效率。
03 培養表達與想像力,鍛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這套書還有一個最簡單的玩法,就是讓孩子看圖講故事。當孩子看書中的一個小角落,和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往外崩的時候,他的小腦袋其實正發揮著超強的想像力,想著人物的行為和原因,也想著如何表達出這些自己的想法。超強的畫面感除了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還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會創作出故事。
比如下面這個場景裡,下雨了,安東和點點正在用一把傘擋雨,這時懷孕的馬太太扶著肚子路過,它們會把傘借給她嗎?
每本書都有不同的人物出場,但有幾位主要人物:小狗獾迪迪、兔子一家會出現在每一本書裡,就好像孩子熟悉的人一樣,和他們一些體驗當天發生的故事。
比如在《工地》這本書,被追蹤的大盜迪迪為什麼睡在工地裡?清晨六點半,工人上班了,它又藏到哪去了,接著它出現在貨車裡,貨車在下一幕就翻車了,為什麼迪迪躲了起來,最後爬上了樓頂。晚上11點的鐘聲敲響了,樓下的工人正在慶祝竣工,小狗獾迪迪為什麼被卡在了新鋪的水泥地裡!
你看,孩子玩的就是偵探遊戲。找線索,尋找迪迪,觀察它在幹什麼,為什麼這麼做,追尋蹤跡、分析前後關係,最後抓住大盜迪迪。
這裡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孩子根據人物關係,前後的行為來思考和推理,才能得到答案,無形中就訓練了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這可不是簡單的書,而是集認知遊戲、思維訓練於一體的8開超大全景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