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問大家,知道什麼是遊戲嗎?會玩遊戲嗎?知道不同階段的孩子適合玩什麼遊戲嗎?
不清楚?不妨我們來聽聽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怎麼講!
皮亞傑認為遊戲是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實質是同化超過了順應。兒童早期認知結構發展不成熟,不能夠保持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協調或平衡。這種不平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應大於同化,表現為主體忠實地重複範型的動作, 即模仿;另一種是同化大於順應,表現為主體完全不考慮事物的客觀特性, 只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願望與需要去改變現實,這就是遊戲。
遊戲的發展水平與兒童智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在智力發展的不同階段,遊戲的類型不同,兒童的遊戲能力依賴於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皮亞傑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順序,將遊戲分為感覺運動遊戲、象徵性遊戲、結構遊戲和規則遊戲四類。
我們來看看孩子不同認知階段,該玩哪種遊戲?
一、感知運算階段(0-2歲)
認知特徵:感覺-動作期
這個階段的兒童,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遊戲類型:感覺運動遊戲
也稱機能性遊戲、練習性遊戲或實踐性遊戲,是發生在感知運動階段,由簡單、重複的動作組成,使感覺和運動器官在運動中獲得快感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初形式。
遊戲方式:
1、媽媽的歌聲
媽媽在抱孩子時,跟孩子對話和眼神交流,比如,寶寶睡醒了,媽媽抱抱。抱著的時候同樣可以跟著孩子的啊哦囈語,予以回應。
2、躲貓貓
媽媽用手遮臉,然後快速打開,配合聲音和表情,可反覆。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
3、舉高高(注意安全)
託穩孩子,舉高,讓孩子感受飛翔的感覺。鍛鍊寶寶平衡力,刺激前庭覺發育。
4、騎馬馬
這個遊戲孩子基本上都很喜歡,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節奏感。
5、頂牛牛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子互動遊戲,遊戲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可以極大地調動起來,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互動參與性。
二、前運算階段(2-7歲)
認知特徵:前運算思維期
這個階段的兒童,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憑藉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
遊戲類型:象徵性遊戲
這是幼兒階段最常見的典型遊戲形式,帶有「好像」和「假裝」特點,因此,也叫想像遊戲。在遊戲中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為表現形式的象徵過程。
遊戲方式:
1、扮家家
此階段的孩子處於對想像和現實分離期,喜歡角色扮演,這個遊戲幾乎每個孩子都愛。遊戲互動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想像力、理解力、溝通協調力和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2、影子遊戲
可以與孩子一起玩踩影子,或者手影遊戲。
踩影子時,孩子會努力爭贏,隨著影子的變動,對孩子的運動力、反應力、思考力、互動技巧等都有很好地鍛鍊。手影遊戲,孩子會主動思考學習模仿參與,不斷嘗試用自己的雙手變幻出各種奇特的形狀。
3、堆積木
積木可變性強,可以獨自玩也可以一起玩。在不斷建設和推倒的玩耍過程中,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思考能力、眼手協調能力、空間感和抗挫折能力。
3、塗鴉
此階段的孩子出現想像力非常豐富的時期,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盡情塗鴉,家長要關注嘴巴,避免好為人師,引導讓孩子講出他的作品。可以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眼手協調、專注力、語言表達和邏輯思考能力。
5、球類遊戲
拍籃球,踢足球,拋小球等等。球類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節奏感、協調能力、判斷力、反應力以及增強孩子的運動能力。
5、紙杯電話
這個遊戲製作很簡單,可以引導讓孩子自己完成,在製作和遊戲過程中,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很好地調動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在孩子心理種下科學的小種子。
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認知特徵:具體運算思維期
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遊戲類型:結構性遊戲
是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泥、沙、雪等)來建構物體的遊戲。
遊戲方式:
1、樂高拼圖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嘗試比較高階的樂高或拼圖遊戲,對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力、邏輯思考和專注堅持都有很好地鍛鍊。
2、跳繩
可多人和單人,對孩子的節奏、協調、耐力和與人配合都有很好的鍛鍊。
3、樂器
可多人和單人,對孩子的樂觀,協調,專注和堅持會有很好地鍛鍊。
4、繪畫
此階段的孩子不再是塗鴉,具象思維開始形成,繪畫的過程中開始觀察結構變化和色彩搭配。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思考力、審美和創新意識等。
四、形式運算階段(從11歲開始一直發展)
認知特徵:形式運算期
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其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內容,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擺脫現實的影響,關注假設的命題,可以對假言命題作出邏輯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反映。同時兒童可以進行假設一演繹推理。
遊戲類型:規則遊戲
是兩個以上兒童在一起,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往往具有競賽性質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高形式。這類遊戲能夠自然地鍛鍊感覺運動器官,有效地發展身心機能。
遊戲方式: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玩的遊戲太多了,這裡就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球類。
這時期的球類運動主要是多人參與,有競賽意識參與。對孩子的協調能力、耐力等有很好地鍛鍊,同時孩子的拼搏意識和團隊意識開始建立。
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會玩才會學,遊戲是開啟孩子探索世界的最好方式,加油努力,做一個會玩的父母!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