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有趣的小遊戲,提升孩子認知力

2021-01-07 大賽爸爸說

先問問大家,知道什麼是遊戲嗎?會玩遊戲嗎?知道不同階段的孩子適合玩什麼遊戲嗎?

不清楚?不妨我們來聽聽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怎麼講!

皮亞傑認為遊戲是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實質是同化超過了順應。兒童早期認知結構發展不成熟,不能夠保持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協調或平衡。這種不平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應大於同化,表現為主體忠實地重複範型的動作, 即模仿;另一種是同化大於順應,表現為主體完全不考慮事物的客觀特性, 只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願望與需要去改變現實,這就是遊戲。

遊戲的發展水平與兒童智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在智力發展的不同階段,遊戲的類型不同,兒童的遊戲能力依賴於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皮亞傑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順序,將遊戲分為感覺運動遊戲、象徵性遊戲、結構遊戲和規則遊戲四類。

我們來看看孩子不同認知階段,該玩哪種遊戲?

一、感知運算階段(0-2歲)

認知特徵:感覺-動作期

這個階段的兒童,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遊戲類型:感覺運動遊戲

也稱機能性遊戲、練習性遊戲或實踐性遊戲,是發生在感知運動階段,由簡單、重複的動作組成,使感覺和運動器官在運動中獲得快感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初形式。

遊戲方式:

1、媽媽的歌聲

媽媽在抱孩子時,跟孩子對話和眼神交流,比如,寶寶睡醒了,媽媽抱抱。抱著的時候同樣可以跟著孩子的啊哦囈語,予以回應。

2、躲貓貓

媽媽用手遮臉,然後快速打開,配合聲音和表情,可反覆。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

3、舉高高(注意安全)

託穩孩子,舉高,讓孩子感受飛翔的感覺。鍛鍊寶寶平衡力,刺激前庭覺發育。

4、騎馬馬

這個遊戲孩子基本上都很喜歡,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節奏感。

5、頂牛牛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子互動遊戲,遊戲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可以極大地調動起來,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互動參與性。

二、前運算階段(2-7歲)

認知特徵:前運算思維期

這個階段的兒童,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憑藉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

遊戲類型:象徵性遊戲

這是幼兒階段最常見的典型遊戲形式,帶有「好像」和「假裝」特點,因此,也叫想像遊戲。在遊戲中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為表現形式的象徵過程。

遊戲方式:

1、扮家家

此階段的孩子處於對想像和現實分離期,喜歡角色扮演,這個遊戲幾乎每個孩子都愛。遊戲互動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想像力、理解力、溝通協調力和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2、影子遊戲

可以與孩子一起玩踩影子,或者手影遊戲。

踩影子時,孩子會努力爭贏,隨著影子的變動,對孩子的運動力、反應力、思考力、互動技巧等都有很好地鍛鍊。手影遊戲,孩子會主動思考學習模仿參與,不斷嘗試用自己的雙手變幻出各種奇特的形狀。

3、堆積木

積木可變性強,可以獨自玩也可以一起玩。在不斷建設和推倒的玩耍過程中,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思考能力、眼手協調能力、空間感和抗挫折能力。

3、塗鴉

此階段的孩子出現想像力非常豐富的時期,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盡情塗鴉,家長要關注嘴巴,避免好為人師,引導讓孩子講出他的作品。可以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眼手協調、專注力、語言表達和邏輯思考能力。

5、球類遊戲

拍籃球,踢足球,拋小球等等。球類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節奏感、協調能力、判斷力、反應力以及增強孩子的運動能力。

5、紙杯電話

這個遊戲製作很簡單,可以引導讓孩子自己完成,在製作和遊戲過程中,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很好地調動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在孩子心理種下科學的小種子。

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認知特徵:具體運算思維期

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遊戲類型:結構性遊戲

是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泥、沙、雪等)來建構物體的遊戲。

遊戲方式:

1、樂高拼圖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嘗試比較高階的樂高或拼圖遊戲,對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力、邏輯思考和專注堅持都有很好地鍛鍊。

2、跳繩

可多人和單人,對孩子的節奏、協調、耐力和與人配合都有很好的鍛鍊。

3、樂器

可多人和單人,對孩子的樂觀,協調,專注和堅持會有很好地鍛鍊。

4、繪畫

此階段的孩子不再是塗鴉,具象思維開始形成,繪畫的過程中開始觀察結構變化和色彩搭配。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思考力、審美和創新意識等。

四、形式運算階段(從11歲開始一直發展)

認知特徵:形式運算期

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其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內容,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擺脫現實的影響,關注假設的命題,可以對假言命題作出邏輯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反映。同時兒童可以進行假設一演繹推理。

遊戲類型:規則遊戲

是兩個以上兒童在一起,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往往具有競賽性質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高形式。這類遊戲能夠自然地鍛鍊感覺運動器官,有效地發展身心機能。

遊戲方式: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玩的遊戲太多了,這裡就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球類。

這時期的球類運動主要是多人參與,有競賽意識參與。對孩子的協調能力、耐力等有很好地鍛鍊,同時孩子的拼搏意識和團隊意識開始建立。

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會玩才會學,遊戲是開啟孩子探索世界的最好方式,加油努力,做一個會玩的父母!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孩子智商高低與認知力有關!3個方法提高認知力!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統計一下購物單,這次購物一共花了多少錢答案:解析:孩子智商高低與認知力有關!這3個提高認知力的方法值得借鑑提到認知力,很多家長的理解是對讀書、畫畫和認字的具體能力。
  • 推薦給家長5個科學小遊戲,好玩又有趣
    去商場吃吃喝喝,然後回家讓孩子看看電視,再玩玩小遊戲,周末就這麼過了?單調又燒錢……如何讓陪伴更優質呢?今天我給大家推5款在家就可以帶孩子玩的科學小遊戲,有趣有料又有學!NO1——快看,瓶子會吹氣球啦!
  • 「識五官」小遊戲,迅速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有研究發現,9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已經很強,這時開始不但有了物體永存的概念,並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尤其是對自己的「五官」及「小手小腳」等部位,開始能清晰地記住,這時應著重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先從認識自己的五官開始。
  • 孩子不分東南西北,學會這幾個小遊戲,孩子方向感蹭蹭「躥」
    特別有些孩子,方向感特別差,比說東南西北,自己家門衝哪,說不定都不知道。那麼方向感是天生的嗎?有什麼方法能提升方向感嗎?萌娃:就在門前,卻不知道哪個是自己家阿薇最近可被自己家的小寶貝「逗壞」了,原來前兩天,阿薇帶孩子回家。
  • 一本可以玩的遊戲書,讓孩子從此愛上閱讀|多元智能&情景認知
    被遊戲所吸引,其實真的不能怪孩子,現今的很多大人,不還是在玩兒遊戲嗎?只不過,如果我們用心一點,其實還是可以帶領孩子去發掘一些更有趣的事情。2.《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家長多了解一些的話,就會知道,現今市面上流傳著一些特別適合孩子去玩兒的遊戲書。
  • 開發智力別就會從1數到100,幾個小遊戲生動有趣,爸媽學起來
    數數有幾個和機械化地從1數到100不同,這裡的數數遊戲,指的是讓孩子數10以內的簡單圖形。如:在繪圖本上畫出5個蘋果,讓孩子來數一數,圖案上面有幾個蘋果?加減法計算和前面的比起來,這項遊戲就增加了一些難度,涉及到簡單的算數計算。因為小孩子抽象思維能力尚且不足,因此加減法需要依靠外力的幫助,就像孩子們計算加減法需要靠手指一樣。
  • 中英文繪本《嬰幼兒超級認知力》:和孩子一起翻轉數字、字母遊戲
    專注0-12歲兒童教育產品研發,獨創「關鍵期全情商教育發展體系」的歪歪兔推出的《嬰幼兒超級認知力》中英雙語互動繪本,專為0~4歲寶寶研發,幫助家長把握0~4歲基礎認知關鍵期,給孩子現階段需要的認知內容。這套書不同於其他看圖識物的認知書,是在給孩子建立準確認知的基礎上,添加豐富的細節,結合知識點設計了相匹配的遊戲,提升認知興趣和想像力。
  • 聰明孩子如何養成?智力PASS模型理論:不在智商而在「認知力」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孩子特別頑皮不聽的時候,那可以怪是這些孩子不聰明嗎?又或者是這些孩子不聽話嗎?還是懷疑父母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正確呢?其實,孩子種種的不聽話是由於孩子還小,認知力尚不完善,因此,孩子的自控力和約束力就顯得比較低了。一個重要的智力PASS模型理論告訴我們:培養孩子的認知力不僅可以讓孩子變得更乖巧,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哦。什麼是智力PASS模型理論?
  • 高考金字塔難倒一片,愛玩建構類玩具的孩子卻表示:挺輕鬆
    這個,就是空間認知能力。其實,我們身邊充滿了空間認知,也就是用「心靈的眼睛」去看,去形象化一個事物。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都在使用空間認知能力。建築師製造摩天大樓,要預想各種力會影響哪些建築結構;神經外科的醫生查看病人的核磁共振平面圖片,要預判斷出問題的地方。空間認知就是靠想像對三維物體進行旋轉,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教育的核心能力之一。
  • 孩子學習沒動力,運用NLP思維邏輯層次思維,提升孩子學習力
    難得有連續的,長時間和孩子相處的機會,很多家長最初抱以期待,但事實證明教育確實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網課開始後,家長需要管作業,管上課,如果面臨考學壓力的,家長几乎要承擔一部分老師的責任,作為毫無經驗的新手「教師」,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在有限的時間提升孩子學習的難題呢?
  • 全職媽媽未必知道的20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小遊戲。
    原標題:全職媽媽未必知道的20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小遊戲。 4、早教知識記路形 這個辦法適合五到六歲的孩子。去公園時,給孩子介紹周圍的標示物,例如賣冷飲的地方、售票處、公共車站、書報亭等。回家製成一幅簡單的地圖,畫出標誌物。下次再往公園時,拿出地圖,叫寶寶指出主要標誌物。
  • 益智書:420個趣味遊戲,全方位提升孩子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
    孩子的智力包含著很多方面的,所以提升孩子的各項思維能力就是在提升孩子的智力。今天就給這套《兒童智力提升思維訓練遊戲書》推薦給各位家裡有3-6歲孩子的家長。這套書包含的三大類正是正好也是智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三大類每一冊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專注力是指一個人的視覺、聽覺或者活動時的心理狀態集中於某一特定事物的能力。
  • 2-6歲孩子右腦開發的小遊戲,每天堅持做,讓孩子在玩樂中變聰明
    而且,開發右腦,能夠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可以讓孩子學得更輕鬆。孩子的思維特點就是形象思維,而右腦正好是形象思維的再認和再現。孩子在6歲前左腦還未發育成熟,右腦正好是「立功」的機會,所以開發右腦,符合孩子的認知結構,使孩子學東西更快、更好、更輕鬆。開發右腦,不僅能夠發揮孩子的創造潛力而且能使孩子更聰明。
  • 12款左右腦開發益智小遊戲,挖掘孩子潛能,助您打造天才寶寶
    左右腦職能分工不同左腦稱為「學術腦」主要負責語言、邏輯、數學、順序、符號和分析等功能,簡單地說就是運用邏輯思維把事情調理化,在幼兒時期,通過訓練孩子背誦詩詞,學習生字,練習簡單數字加減法等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腦發育;右腦又稱「藝術腦」主管韻律、節奏、圖畫、想像、情感、創造力。
  • 孩子理解認知能力很差怎麼辦?專家建議這樣訓練
    最近,很多父母和羅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理解認知能力不太夠。比如拿著手中的玩具問寶寶是什麼顏色,大小,孩子只是很單純的盯著你,孩子不回答,甚至連肢體語言都沒有,這就是孩子認知力不夠。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認知力呢?專家推薦有以下幾種方法:1.多和孩子遊戲互動。
  • 小魔尺,大智慧,得力玩具讓孩子「慧」開心
    那有沒有既讓家長省心,又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玩法呢? 聰明的家長會給孩子準備一些益智玩具,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所收穫。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得力74508_36段魔尺,這款魔尺擁有多變的形狀,不僅新奇有趣,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想像能力、觀察能力以及空間認知能力,全方位促進智力發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 孩子沒道德觀念,巧用兩種心理學主流道德理論,提升娃認知水平
    很顯然此時孩子的道德觀念已經出現了問題,當他們缺乏道德觀的時候,自然就會做出一些無法被人們容忍的事情。當然我們要承認,孩子的道德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性,家長必須遵循他們的發展規律,巧用兩種心理學主流道德理論,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
  • 胎教聽莫扎特孩子更聰明?讓音樂成為習慣,提升更高的認知
    而實際上,研究只證明了古典音樂能提升精神意象和時間排序能力。精神意象,簡單來講就是長期記憶中的感性信息。比如那些經常聽古典音樂的孩子,可能會因為旋律在十幾年後,依然能記得你牽著她的手走過小路時的花香、陽光的飽和度等等感覺信息,就像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流年》中描繪的童年場景一樣。但這些能力只是智力的一個方面,因此,並不能說聽音樂能提升智力。
  • 直播課教你5個護眼小遊戲
    歪頭看屏幕,頻繁眨眼、揉眼都要引起注意| 直播課教你5個護眼小遊戲 歪頭看屏幕,頻繁眨眼、揉眼都要引起注意|
  • 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訓練,這6款小遊戲,能助家長一臂之力
    對於方向感比較差的孩子來說,父母要引起重視,這屬於生活常識問題。▼關於「方向感」的問題方向感屬於視覺空間智能的一個方面,能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和數學能力。簡單來說,女人確定方向是通過標誌性建築來辨別,比如左邊是銀行,右邊是藥店。而男人更傾向用幾何學的方法來確定方向,比如南邊是商場,北面是遊泳館。因而,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方向感,可以根據孩子的性別進行針對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