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到底多久?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2021-01-15 寬哥撩育

還記得你是怎麼學會看鐘表嗎?很遙遠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忘記了呢,還是說我們早就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好像天生就認識了時間,根本不用去學呢?

所以當看到孩子磨磨蹭蹭,說好的一分鐘變成了十分鐘,又變成了半小時,孩子還原地未動的時候,也就不可避免地生氣發火了。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磨蹭很可能是因為根本不認識時間是個什麼東西,媽媽說十分鐘後要出門,可是十分鐘到底是什麼鬼啊?

在責備孩子磨蹭的時候,你是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還沒有教孩子認識時間。而對年紀稍長的孩子來說,雖然認識了時間卻還是習慣性拖延,這其中的原因也一定和父母脫不開關係。

今天就讓我們重新一起再來認識一下時間,找到更智慧的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方法:

一.從小你教會孩子認識時間了嗎?

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症嚴重,根本沒有時間觀念。可是你是否曾經認真教過孩子如何認識時間呢?

小米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她做事磨蹭,完全沒有時間觀念。跟她說十分鐘後開飯,把玩具收好,她永遠做不到;說好十分鐘後準時關電視,可時間到了她又「耍賴」不肯關,硬說時間沒到……小米媽真是發愁,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有朋友點醒她,問她小米是否真的知道十分鐘是什麼意思,有多久?小米這才如夢初醒,自己常常念叨的「十分鐘,十分鐘,」也許孩子連十分鐘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呢。

一次在遊樂場,小米媽故意跟小米商量「你想再玩十分鐘,還是再玩四十分鐘呢?」小米努力思考了很久,猶豫著回答「玩十分鐘」。

小米看著天真可愛的孩子,真是哭笑不得。

真的不怪孩子「磨蹭拖延」,只怪自己沒有好好教她認識時間。

對於3歲以下的低齡孩子來說,認識時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功課,小時候沒有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等到長大再「惡補」就會更加困難。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因為沒有時間觀念而深受其害,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二.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會受到哪些傷害:

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的孩子缺少時間觀念,勢必會受到一定不良影響,落後於他人。

1、做事效率下降,結果也不會好

不論是生活小事,還是學校的功課任務,都需要孩子集中精力才能完成地更好。可是如果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拼圖,甚至還要同時吃零食,可能原本十分鐘能拼完的,就要延長到一小時。

而原本一天內能做更多的事,卻就這樣浪費了。在學習上,原本一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偏偏摸摸這個碰碰那個,完成時已經深夜了,可能原本計劃的洗澡和讀課外書就要推遲了。

而且邊玩邊做成的事,結果也常常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就會落後於那些認真專注的孩子一大截了。

2、可能總會錯過重要的時機

沒有時間觀念就無法做計劃,沒有輕重緩急的意識,辦事就永遠缺乏條理。很多時候,並非出於本心的,孩子就可能永遠在做一些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反而把那些緊急的重要的事情擱置在一旁,甚至到最後就沒有時間顧及。而久而久之,他們也就可能變成老師和領導眼裡那些不夠聰明的孩子,錯失好的機會。

3、總覺得不如人而自卑失落

磨蹭拖延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看著別人高效高質地完成任務時,孩子難免不會羨慕並產生自卑的情緒。

可想要改變又要付出更多努力,很多孩子難以堅持,反倒更容易自暴自棄。到了青春期,叛逆的心理一發作,就更容易產生厭學甚至更加消極的情緒,也極有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三.讓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父母的作用很關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在幫助孩子建立正確時間觀念方面,父母的作用非常關鍵,以下幾個實用的方法供各位父母參考:

1. 先告訴孩子什麼是時間

孩子們從小就學習「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詩,可是孩子是否真的理解時間的意義呢。

家長需要將時間一去不復返這個概念反覆強化,讓孩子有深刻認知。

比如家長可以嘗試打開水龍頭,放一分鐘的水,看著水流走不見後,就告訴孩子,這一分鐘的時間將再也不會回來了;當孩子沉迷手機而不肯寫作業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如果多玩十分鐘手機,就會晚完成十分鐘作業,這十分鐘的損失是不可彌補的。讓孩子以此認識到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2. 適當讓孩子接受一次教訓

很多家長苦口婆心,孩子卻總不上心。

不如就可以嘗試「故意」讓孩子領教一下時間的威力,比如孩子熬夜玩手機不肯睡覺,就不要管他,第二天早上如果他起不來床,就不要再三番五次地叫醒他,任由他遲到被批評。

這樣孩子反倒會記住這次教訓,認識到輕視時間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這可能比父母嘮叨一百遍都要管用。

3. 幫助孩子制定時間規劃表

越是低齡的孩子,他們的日常生活越相對簡單,每天做的事情都比較固定。

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拿起手中的筆記錄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如果孩子還不太會寫字,畫圖也是個好方法,不需要事無巨細,只是簡單地劃分時間段就可以,也可以循序漸進,由簡到繁。

堅持記錄並引導孩子觀察,孩子漸漸就能夠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建立有序的時間觀念,也能因此更有效率地完成每一件小事。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存在,也是最不可逆的存在。引導孩子越早建立時間觀念,孩子就會越早受益。

相關焦點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其實想要改變孩子的磨蹭作風,家長可以通過「吃青蛙法則」來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徹底改變磨蹭的現象。王女士在當媽之前,總是不理解為什麼哥哥在管教兒子的時候大發雷霆,對孩子一點耐心也沒有。她時常勸哥哥教育孩子要溫柔一些,沒想到哥哥卻笑話她什麼也不懂,以後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 半小時的作業 1小時才完成,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到底哪出了問題?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完成作業就很快,我家孩子就知道拖拉,一點時間觀念也沒有。看過一個調查,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但真正給孩子做個時間教育的家長卻少之又少,據調查數據都不到20%。連時間都沒教過孩子,孩子又怎麼能有時間觀念呢?
  • 家有磨蹭的孩子,家長需要了解這些真相,別只知道催促
    抓緊時間寫,寫不完不準睡覺。」這些話,這些場景是不是你也見過,經歷過?好像每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磨蹭的時候,像我家淘淘就是出門的時候很磨嘰,我們大人都準備好了,他還在一邊玩。你越催他趕緊穿衣服,他越是不理你,該幹嘛幹嘛。其實很多家長也都發現了,你越催,孩子越慢。那在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到底怎麼做才正確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教你4個方法,幫孩子認識時間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媽媽,我想再玩十分鐘……」十分鐘後:「媽媽,我還想再玩十分鐘……」很多家長應該都經歷過這種對話吧!每當孩子玩遊戲、看電視的時候,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拖延時間,軟磨硬泡直到家長不耐煩的吼出來才依依不捨的停下。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而小時候顯得很機靈的孩子,往往長大了會沒有恆心,總愛半途而廢,學習成績也很不穩定,時好時壞。所以磨蹭並不見得孩子就是沒出息,機靈的孩子也不一定長大了就會很出色,一切要從培養孩子基本特質開始,機靈的孩子看著聰明可如果沒有正確的規矩約束,機靈可能就會變成刷小聰明,偷奸耍滑。而磨蹭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家長眼中的浪費時間,可能他們心裡有自己的琢磨。
  • 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不少家長在都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甚至上小學以後,都還會出現早上不能按時起床、上學遲到等現象。這其實都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邊這3個小建議,家長可以借鑑一下。先將時間具象化如果直接問大人「10分鐘是多長時間?」,想必大人也很難表達清楚。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盲目催促並不管用,建議從3個方面入手
    一、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呢?賈靜雯帶著女兒咘咘參加真人秀節目,在吃飯的問題上咘咘就表現得很是磨蹭。只見咘咘一會兒要玩玩具,一會兒要去換衣服,總之,眼前的食物在咘咘眼中毫無存在感。儘管媽媽賈靜雯已經催促了好幾遍,但是女兒都不為所動。等到飯菜涼了,小傢伙也還沒有吃上幾口。看來明星家長們也會被孩子身上的拖延症所困擾。
  • 磨蹭是小學生的「統一行為」?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只有老母親懂
    正事沒有做完就被其他事情吸引過去,過一會再回來。 ★ 沒有時間觀念 上了小學的孩子可能認識鐘錶,但他的時間概念弱,不知道10分鐘到底意味著什麼,不明白家長為何總是匆匆忙忙。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孩子也知道不寫作業的後果,但總還是願意熬夜打遊戲追劇,不願意選擇先寫作業。不可否認娛樂性的項目對我們產生巨大誘惑力,導致我們把應該放在第一、二象限的精力大量的使用於第四象限,但根據主流社會來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資於第一、二象限未雨綢繆會迎來更好的明天。到底是電視遊戲機太誘人,還是孩子自己沒有自制力,個人觀點還是沒有時間觀念呢?
  • 孩子磨蹭拖沓的原因原來是「腦子笨」,你家孩子是嗎?
    對於家長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孩子過於磨蹭拖沓,經常會有這樣的畫面在很多家庭出現:「快先去把作業寫完…」可能一小時過去了,當我們準備去檢查孩子的功課時,才發現他們還沒有打開書包,也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磨蹭的原因
  • 孩子做事懶散不專注,家長要巧用「閾限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被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困擾的經歷,畢竟做事專注力的高低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大,沒有高度的專注力做任何事都很難成功,家長們想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提升,第一步就是了解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專注力不夠1、 被所在的生活環境幹擾孩子日常會受到各種手機電腦和遊戲的幹擾,這些都會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無法認真學習的,特別是部分家長還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電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長要給予孩子好的學習環境。
  • 幼小銜接之培養時間觀念,到底有多重要?入學前知道這些還來得及
    除了上課以外,課外十分鐘,孩子必須學會自己合理安排時間。老師不會統一安排孩子上廁所,也不會統一安排孩子喝水。每次的課間十分鐘,對於豆豆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往往玩了遊戲就忘了上廁所,上課後又想上廁所。前幾次老師不會批評,允許孩子上廁所。可是很多次以後,就會挨批評,上課上廁所不僅影響孩子上課效率,也會影響其他同學。
  • 崩潰於娃的磨蹭,老母親是怎麼把「趕蒼蠅式育兒」做到全國統一的
    身體發育能力限制了孩子不能像我們這樣快速並容易地做一件事,於是,他們慢慢地去做一件事的行為被我們看成是「磨蹭」。2、尚未樹立起時間觀念家長吐槽孩子寫作業、做任何事情修煉「磨蹭功」,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 做事「3分鐘熱度」,孩子專注能力差,這些原因家長要了解
    當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多半是因為專注力差,這才給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了影響,如果家長們想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其次,孩子正在玩或者學習的時候,家長時不時就問孩子渴不渴、累不累等等,在關心孩子的過程中,就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了,所以,家長們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去隨意打斷孩子。
  • 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運用好「墨菲定律」,讓孩子自己做好規劃
    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一些學習計劃,將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慢慢的,希望他們可以通過這些計劃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然而家長總是想得很好,但奈何孩子就是不配合,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惱火。高爾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作業要寫一晚上?你不妨看看「三隻青蛙」法則
    小林不禁嘆氣道,說小張的孩子寫不完作業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學校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其實,很多家長應該有和小張一樣的煩惱,就是孩子平時寫作業老是沒有專注力,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使得孩子寫個作業都這樣拖拖拉拉?
  • 心理學專家:情商低的孩子,父母都有5種表現,要從自身找原因
    現在大部分父母把成績高低與智商的優勢作為判定孩子成功的關鍵,忽略了對孩子的情商教育。這導致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擁有極高的天賦,卻因為不會為人處世泯然於眾人。這時候家長就會開始抱怨孩子的不足,根本想不到從自身尋找原因。白巖松曾表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而馬雲也認為智商像船,情商像帆,沒有帆的孩子不可能順風順水。
  • 孩子做事總缺乏信心?家長巧用「歸因理論」,助娃找到自我認同感
    "歸因理論"能夠改變孩子自身能力的認可情況,提高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感,那麼"歸因理論"是如何做到的呢?第三:"歸因理論"與孩子自信心的關係當一個人在做事時能夠對事件的結果做出正確而全面的歸因那麼就能夠促進這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水平的完善。
  • 想要孩子長得高就得「睡懶覺」?科學證明有道理,家長卻很為難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很少能睡到7點再起床?道理家長都懂了,但實施起來卻有些困難。因為,現在的孩子很少能睡到7點再起床的,原因如下:①晚上經常熬夜,早起太磨蹭現在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小學階段作業太多,要麼就是寫作業太慢了,總是熬到11點還不睡覺。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但是,也有一些父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愁白了頭,相信有很多的孩子一到放假時間觀念等於零,為所欲為的放縱自己。 確實,放假是讓孩子休息的時間,但這絕對不等同於孩子就可以整天打遊戲,沒有時間觀念。假期是孩子休息,同時也是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