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不管多少娃都寫一晚上?除了催和吼,善用三隻青蛙法則是關鍵

2021-01-08 孕媽醬

輔導孩子寫家庭作業始終是一個令許多家長都感到頭疼不已的問題,孩子態度端正、寫作業認真,哪怕孩子錯的比較多家長也要好受許多,覺得還可以慢慢教導他們。

然而最讓家長們生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的就是因為孩子們寫作業時的不良態度,孩子們對待自己的作業和學習任務一點也不上心,做事情拖拖拉拉,不端正、不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得家長們大動肝火。

01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

我的侄子寫個作業那叫一個惱火,那天我表姐有事只能讓他放學到我家,我來輔導他的家庭作業,短短一天他就叫我數次在發火的邊緣瘋狂克制住自己。

他們小學三年級,按理說功課也不算太多,下午五點放學,五點半我就接他已經回到了家,六點半的時候我們就把晚飯吃完,他開始寫作業了。

我以為就兩個小時能寫完,結果他一坐下打開檯燈,還沒寫幾個字就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又拿著零食吃,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我催一催他還說不急。

等到了晚上十點過他該上床睡覺的時候,他告訴我他還有作業沒寫完,我一看他是只寫了語文的大半,數學和英語作業是一點也沒寫。

一共三科三頁練習冊的量,接近四個小時過去他一科都沒有做完。十點過了,他終於急急忙忙的開始趕作業了,自然寫得也相當敷衍。

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總是沒有時間觀念,老是拖拖拉拉,是一種極其不良的行為習慣,這種糟糕的習慣養成會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一是容易遲到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二是做事拖沓、效率低下、容易違約從而導致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合作,三是浪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

顏真卿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越是孩子小,家長們越是應該引導孩子們珍愛時間、擺脫拖延、提升學習效率。

孩子現在只是寫作業很拖沓,以至於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但是目前事情還算少,等以後事情一旦多了起來,堆在一起讓他們做,那必然會讓他們叫苦連天了。

想要改變這個狀況,不妨讓孩子們試試運用"三隻青蛙"法則合理管理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02什麼是"三隻青蛙"法則

美國作家博恩·崔西在他的時間管理著作《吃掉那隻青蛙》中所說:"你得找出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它們就是你必須吃掉的'三隻青蛙'。如果你必須吃掉一隻青蛙,不要長時間盯著它看。如果你必須連著吃掉三隻青蛙,記得要先吃掉最大、最醜的那隻。"

博恩·崔西將時間管理類比成了"吃青蛙",以一種幽默風趣的口吻向大家介紹如何有效地進行自己的時間管理,成為一位出色的自我時間管理大師。

我們必須要吃掉的"三隻青蛙"是我們目前階段最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起碼付出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精力去圓滿的解決完成它。

其次,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請不要猶豫拖延,就像"吃青蛙"一樣,不要盯著它看太久,而是決定去做了就去做,為自己的每一步都打下堅實的基礎,凡事只有迅速而堅定才更有希望得到及時有力的迴響。

最後,"吃青蛙"先吃最大、最醜的那一隻,攻克掉最大的難題,之後的事情也會相對自然的變得輕鬆起來。並且如果將最棘手的問題都解決了,那麼相對應的帶給孩子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無法比擬也會推動他們的繼續行動。

孩子現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也許會遇到很多的困惑和難題,也有不擅長、不消化的學科知識,往往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猶豫退縮、久滯不前,造成長時間的空白浪費。

但是只要孩子願意,家長應逐步鼓勵引領他們,一步步攻克難題,一點點消化知識,化消極為積極,自覺主動、合理有效的安排他們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流程。

03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們學習中的"三隻青蛙"

想要讓孩子利用"三隻青蛙"原則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首先得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他們學習中的"三隻青蛙"。

孩子做事情拖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做事情非常缺乏條理性,不知道一個輕重緩急的順序,他們心裡也沒有計劃性,像"流水帳"似的做事自然會讓人覺得相當拖沓。

所以想要讓孩子掌握時間管理,提升做事的效率,家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列出一個"事情計劃安排清單",在規定的時間做規定的事情,讓他們明白要做什麼事,什麼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計劃清單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緊張感,這種感覺會督促著他們去做事,清單上將重要的事情用醒目的記號筆標出,用以時時刻刻提醒孩子不要忘記。

事情是大是小,重不重要,有多重要,如果不完成的後果是什麼,任何事情在孩子心裡都應該有一個評估和排序,孩子只有清楚的知道這一切才能以此為根據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從容而又果斷的去處理它們。

做事情拖拖拉拉從來不是件好事情,也不是個好習慣,家長一定要對此進行扳正,鼓勵他們認識到他們是可以將事情高效迅速的完成好。

04寫到最後

於沙說:"時間是一位可愛的戀人,對你是多麼的愛慕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囑;勞動、創造、別虛度了一生。"

孩子們還小,尚不知時間的寶貴,他們會認為人生漫長、時間大把,做事情拖拖拉拉也不會有負罪感和緊迫感。

但是經歷過這一切的大人就更應該叮囑孩子珍惜時間,引導他們做好時間管理,將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出自己的意義和精彩,樹立起他們的時間觀念。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作業要寫一晚上?你不妨看看「三隻青蛙」法則
    同事小張老嘆氣,在微信群裡說起最近學校布置作業真的太多了,孩子總是寫到十一點多還有一堆寫不完,這個時候另一個同事小林好奇地問作業要寫一晚上?然後追問小張的孩子是一到家就開始寫作業嗎?答案是否定的,小張表示自己的孩子做個作業拖拖拉拉,不是玩一會兒手機就是看一會兒電視,完全沒在作業投入專注。
  • 孩子磨蹭,要寫一個晚上的作業嗎?看看「三隻青蛙」的法則
    同事小張嘆的,微信群中最近學校布置的作業真的太多了,但孩子總是十一點到一杯還寫不完,這時另一名同事的小林是好奇心一晚上寫作業嗎?然後小張的孩子一到家就開始寫作業了嗎?實際上,我們可以使用「三隻青蛙」這種簡單的時間管理法「三隻青蛙」的法則是什麼?
  • 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玩兒?試試「三隻青蛙」法則,每天多出2小時
    而三隻青蛙法則就是:你得找出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它們就是你必須吃掉的三隻青蛙,而且要從最難的一直開始吃。愛玩兒是孩子的天性,寫作業是一個需要動腦動手集中精力的事情,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必須吃的青蛙,那我們可以利用博恩崔西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目標和時間。
  • 松堡王國:神器在手,從此不怕陪娃寫作業……
    請相信在陪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鬥智鬥勇這件事上,你不是一個人。我現在每天都安慰自己, 不生氣、不氣餒、不放棄!有的爸爸一直都很奇怪, 不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嗎? 至於嗎,每次都生氣還大喊大叫!相信為了歷劫下凡, 陪娃寫作業的你, 不是孤單一人。 有的家長自己哭笑不得地調侃到: 「沒有輔導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不足以談人生。」
  • 小學生為啥天天寫不完作業?可能真不怪老師……原創
    那天老師留了5個生字各寫一行,朋友跟兒子打電話叮囑今晚加班晚回,早點寫完作業。兒子滿口答應,結果晚上9點朋友踏進家門的那一刻,兒子突然衝過來抱住她說「媽媽對不起,我作業沒寫完...」又是沒寫完!自從兒子上了小學,她聽到最多的三個字不是「沒寫完」就是「寫不完」。怎麼也想不明白,每天作業說多也不是很多,也就幾個生字幾道算數,下午2點就放學,一寫就寫到晚上9點多,六七個小時到底在寫啥啊?
  • 學會「吃青蛙」,孩子不用熬夜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普遍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難題,瑣碎又無序的作業,日復一日的單調,會使得家長和孩子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逐漸消失,疲于堅持。,默寫,語音打卡,每項做起來都是不耐煩又粗糙的,孩子各種談條件、吃零食、喝可樂,毫無規劃可言,尤其是寫作文,更煎熬,暴躁,生搬硬套,語言匱乏到極點。
  • 面對熊孩子,怎麼「不吼不叫」?
    在親子關係中,這是一句非常有用的話。當孩子聽到這句話時,就可以保護到他的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罵和吼不是一回事,不能罵,但能吼。那就能肆無忌憚地吼了嗎?當然不是。吼孩子需要有一個邊界,那就是只有涉及原則性問題才可以。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很多時候面對女兒的磨蹭現象,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要忍不住吼上幾句。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孩子卻無法理解,坐在書桌前磨磨蹭蹭,一會兒看看橡皮,一會兒玩玩鉛筆,一個小時過去了,只寫了三四個字。很多家長想必都面臨過王女士這樣的狀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被孩子的磨蹭拖拉氣得火冒三丈。其實孩子的表現,往往有著內在因素的影響。
  • 帶娃每天都要「河東獅吼」?懂「費斯汀格法則」,爭做情緒的主人
    相信每一個母親在漫長的帶娃過程中都練就了一個好嗓門,我就是這個樣子的。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本來聲音很小的我現在吼孩子的聲音連外面的鄰居家都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有一天我在做家務,孩子就在家裡搗亂。我看也沒把家裡弄得太亂就由他去了,之後才發現孩子把衣服都扒拉出來扔在地上了,於是我就對著孩子開始了日常的"河東獅吼"。她爸爸聽到了就立馬過來護著她說自己在後院都聽到了我在前面的聲音。我也是感到十分的無奈,帶娃久了之後就經常會被孩子的一些舉動激得情緒激動。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情緒控制住了自己,忍不住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冷靜下來跟孩子講道理。
  • 只有作業能挽救中年夫妻的婚姻!
    很多時候,像個正常人一樣對話根本無濟於事,得用「魔咒。」比如,「這道題怎麼做」就是一個魔咒。只要我念出這個魔咒,孩子他爹就會以光速出現在我面前,並掏出隨身攜帶的紙和筆開始了解題之路。人家都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婚姻的紐帶」。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眾所周知不管是以家庭倫理為主的電視劇,還是搞笑短視頻裡或者現實中,大家都會發現臨近開學的那幾天各家的孩子們都很匆忙,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比平時要好,平時把自己關在屋裡的孩子,都開始找同學玩了,往常和孩子玩的不是那麼好的同學也會出現在家裡,這都是為寒假作業而努力的小朋友。每逢開學收假,都有大批大批的孩子,會通過聯繫同學一起出去玩或者邀請孩子來家玩而互通,一起為寒假作業努力。
  • 小學生甩不掉的影子作業 明明說不留少寫一樣都不行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從幾年前就開始實行「嚴控中小學生作業量」的「減負令」,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40分鐘;五、六年級家庭作業不得超過1小時。」 潼潼的班主任老師也一再在班級群裡反覆強調,「我們不留作業」,陳曉娟起初還挺高興,覺得「減負」落到了實處。
  • 孩子寫作業慢,總寫到很晚睡眠不夠?大腦意想不到的變化不容忽視
    每月的家庭聚會和表妹聊起了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表妹說她家孩子看著很勤奮,平常也沒有調皮搗蛋的跡象,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表妹還說,每天晚上孩子寫作業都會特別認真,尤其是書寫的字體,既工整又乾淨,只是寫的速度有點慢,作業雖然不多但要寫到很晚才能完成。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現在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只能去撿垃圾。我給你說了多少次了這個題目還要錯?你是不是想把我活活氣死!這些曾經令我費解的對話、怒火,會從我的嘴巴裡蹦出來,跳進我原來覺得無比驕傲無比可愛,現在面目可憎的兒子耳朵裡。我沒想到我把兒子變成我最討厭的我一寫作業就被罵得狗血淋頭的樣子,那是我曾經的童年陰影。
  • 這隻刷爆娛樂圈的可愛青蛙,它就是我們啊.
    這遊戲感覺沒啥事做,並且和其他大火的遊戲沒什麼相似性,但卻風靡了整個朋友圈。很多人都說:玩完這個遊戲,理解我媽了,特別想給她打一個電話。是啊,屏幕前的我們和這隻青蛙,不正是家裡的爸媽和遠在他鄉的我們嗎?
  • 現在的熊孩子吼不得,那憋成內傷的大人該怎麼辦?
    先是不起床,後來又對昨天晚上選好的衣服不滿意了,重新挑挑揀揀。我緊張得頻頻看表,但她那個淡定啊!沒奈何,不是說不能吼孩子嗎?我就忍啊!我忍!忍!忍!後來就忍無可忍了,大吼道:「快到點了,你還不趕緊穿衣服!太過分了!我要假裝生氣了!......」叨叨叨叨叨地把我的不滿發洩了個帶勁!她愣了幾秒鐘,然後開始穿衣服,速度比以往快了些。
  • 晚上如何「快速寫完」作業?學霸傳授3個寫作業經驗,實用又高效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在大家的學生時代,最令人煩惱的事情之一就是作業了吧,感覺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在學校辛苦學習一整天,回到家後還要面對一科接一科堆成小山一樣的作業。有的孩子作業寫得慢,就經常需要熬夜寫完,第二天聽課時也沒什麼精神,長此以往,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都有影響。01孩子作業寫得慢的原因有哪些呢?
  • 那些不陪娃寫作業的媽,後來都怎麼樣了?
    無論你想或不想,作業本就在書桌上,摞起一堆,攤開一片。 然而,老娘我偏偏不陪娃寫作業。他都不陪我工作,我卻要陪他寫作業?憑什麼?不公平! ▲再不好好寫,小心我錘你 你是娃兒我是媽,作業讓母子情秒變渣
  • 你越吼,孩子數學學得越差勁!用這種方法,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提起孩子數學學習,很多家長都是一肚子苦水倒不完。許多家長都說:我平時生活中都是挺溫和的一個人,但是拿到他的試卷和成績單,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馬大哈啊,做了八百遍的題,照樣還是錯,而且有時加減法都算不對,粗心得讓人無語!真是不吼他,氣都順不過來!
  • 杭州多位媽媽當場大吼!爸爸們看完也要哭了:我就是這個形象?
    杭城小學生眼下是全國最幸福的娃(沒有之一),因為大家的國慶長假結束了,他們還能放三天秋假。然而,許多杭州爸媽不淡定了:放假多日,孩子的作業本還有一半空著。9日,四年級家長胡女士陪兒子寫作業,看娃一直磨磨唧唧的樣子,她實在忍不住,吼了一句:「怎麼搞的!折騰一個小時,作文才寫了兩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