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熊孩子吼不得,那憋成內傷的大人該怎麼辦?

2021-01-09 豆媽和豆寶

今天早晨醒來,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磨蹭。先是不起床,後來又對昨天晚上選好的衣服不滿意了,重新挑挑揀揀。我緊張得頻頻看表,但她那個淡定啊!

沒奈何,不是說不能吼孩子嗎?我就忍啊!我忍!忍!忍!

後來就忍無可忍了,大吼道:「快到點了,你還不趕緊穿衣服!太過分了!我要假裝生氣了!......」叨叨叨叨叨地把我的不滿發洩了個帶勁!她愣了幾秒鐘,然後開始穿衣服,速度比以往快了些。穿完以後抬頭問我:

「媽媽你剛才是假裝生氣嗎?」

「嗯!」

「沒有真的生氣嗎?」

「沒有!」

接下來,洗臉刷牙梳頭髮都很順利。出門前還對我進行了表揚:「媽媽,你今天表現很好!沒有生氣,只是假裝生氣了。」

原來小孩子是這麼好哄!但可惜自己做不到天天這樣機智。

都說對孩子要有耐心!都說吼孩子會帶來難以癒合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過錯!可是我們自己呢?憋成內傷有誰知道?等有一天憋不住了,還不是會積壓到爆炸嗎?

天天早晨起床上演同樣的劇目:哭叫、磨蹭、吹毛求疵!天天一寫作業就小便、吃東西、喝水、摳指甲各種小事不斷!當父母的不僅要照顧吃喝拉撒、提醒、陪伴,還要學習進階,抽時間看看那些「吼孩子的危害」「不要催促孩子」或者「聰明父母這樣做」的網文!

儘管修養也確實有提高,但保不定還是有時候無名火蹭蹭蹭地網上冒!雖然極力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是敏感的小屁孩還是能察覺到大人的黑臉!

「媽媽,你對我好一點!」

「我對你很好啊!」

「你說話的聲音要恢復你本來的聲音!」

「……」

「你沒有笑!」

你能笑得比我更好嗎?

現在的熊孩子吼也吼不得,催也催不是,那快憋成內傷的大人到底該如何應對呢?其實,如同兩性關係一樣,比起裝模作樣來,還是真實來得更好。對孩子有氣,也許就該說出來。如果不說出來,他怎麼知道你對他的希望是怎樣的?說是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但哪個家長確定:孩子無理取鬧時和孩子通情達理時,你對她的喜歡程度是一樣的?

現在的父母是經歷了打壓教育的一代,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極盡所能地要對孩子溫和。很多人在對孩子的淘氣表達了不滿、不贊同之後還會急忙奉上一個擁抱和親吻,生怕破壞了親子關係。明明是完全正當的反應和批評,有時也會讓自己陷入內疚。

但僅僅只是言語上的不贊同有時確實不夠的,因為孩子是感性的,比起言辭,她更在乎的是家長的態度。如果態度不夠明朗,在反感的時候不表現反感、在憤怒的時候又壓抑著憤怒,甚至還討好孩子,那孩子是否會感到困惑?是否能夠形成很好的是非觀?將來能否自我評判?能否自我約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這本書解答了我的困惑。其實不建議吼叫孩子不等於放任、束手無策,也不等於我們必須用各種花招來哄著他、遷就他。每一個人都是有權利生氣的,作為父母的我們並不喪失這一權利。花招有時可以耍耍,但是我們時長很累,幽默感並不是招之即來,嚴肅刻板過後也不必自責。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一書中闡述:

1. 當憤怒來了的時候,我們要接受,並且要表達。

因為任何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不為情緒內疚、不為情緒羞愧,而要為情緒找到出口。並且我們也需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的行為的情緒反應。

2. 但在表達的時候,主語必須是「我」,而不是「你」。

要用「我很生氣」「我不喜歡……」來做表達,而不要用「你怎麼……」這樣的句式進行譴責。用「我」做主語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我們的期望,還可以更好地釋放我們自身的情緒,而用「你」做主語則激起了孩子的自我防衛,從而不會引發他去思考做錯了什麼。

3. 清楚地陳述自己的希望。

清楚陳述自己的希望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候生了一場氣過後,大人和孩子都忘記了事情的起因,事後只記得我們生了一場氣。不清楚表達自己的希望,教育的目的就無從體現,孩子下次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4. 一旦情緒失控,要及時道歉。

一旦情緒失控也並不是十惡不赦,不要深陷自責,而是要及時進行修補,挽回親子關係,將對孩子的傷害降低到最小。但修補時只對自己情緒失控道歉,而對事情本身要堅持立場。以免違背我們教育孩子的初衷,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你也是個有「內傷」的大人嗎?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憋尿真的壞處多多,真的會憋出內傷!
    想必大家都有過以下經歷: 半夜醒來,想上廁所,好冷,還是憋到早上再去吧; 看著電影,尿意襲來,太精彩了,還是憋到結束再去吧; 開著會,膀胱都快「爆炸」了,還是再憋一下下下吧,領導在,不敢中途離開……
  • 父母常用的「獅子吼」對孩子傷害很大?那不如試試「低聲教育」吧
    因為是海外版播放,「小包總」的育兒方式還未能被廣大觀眾所熟知,但是,上一季的時候,「山雞哥」穿過屏幕嚇哭的小朋友的高分貝怒吼「hurry up(快點)」,可真的讓我們印象深刻,可是軟萌的Jasper的一句「can you stop angry now(你現在可以不生氣嗎?)」。這句話讓陳小春瞬間意識到自己態度欠佳並且熄火道歉。
  • 面對熊孩子,怎麼「不吼不叫」?
    面對熊孩子,怎麼「不吼不叫」?答案可能會有點失望,那就是:不可能。我們沒必要,也不可能,用非理性期待去進行自我折磨。一旦我們否定了孩子的品性,並且經常脫口而出,那就相當於是給孩子做了長期催眠。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受到重創,他真的會覺得自己很差勁、很糟糕,心裡會想「既然爸爸媽媽都說我笨,那我肯定就是笨,爸爸媽媽都說我壞,那我肯定就是壞」。
  • 面對熊家長熊孩子,找到「痛點」精準打擊後大獲全勝笑出「內傷」
    ▎遇到熊孩子怎麼辦?熊孩子是讓人很頭疼的事情。無論你處於哪個年齡層段,對熊孩子這種生物都會有「想揍他們一頓的感覺」。可是,既然是熊孩子,肯定也是在某些行為上曾經得到了家長的默許和認可,否則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不可能自己會變成熊孩子。這是發生在之前的事情了。
  • 熊孩子改造成暖孩子,其實一點也不難
    怎麼做才能讓熊孩子變成暖孩子?會被這個話題吸引進來的家長,一定在孩子教育過程中遇到過非常棘手的問題,也非常希望有一個有效的辦法把熊孩子改造成暖孩子。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大家講講如何做,才能改造熊孩子:1、產生熊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2、面對熊孩子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 2020好媽媽,白天丟玩具,晚上不睡覺,這三招治熊孩子妥妥的
    這個場景在孩子3-6歲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往往會引起媽媽的大吼大叫,而且每次吼完每次犯,哪怕打屁股都不管用?今天就來說說,我怎麼用不吼不叫這三招,把熊孩子的這些問題治的妥妥貼貼。1) 丟玩具可以,發現一次,玩具將消失幾個或者消失一天提起孩子的玩具,積木類是最難收拾的,顆粒多,容易丟,而且最容易,散落在家裡各個角落。
  • 加拿大超市暫停銷售此類食品,吃貨們或因此憋出內傷
    原來熙熙攘攘的購物中心,現在變成這樣了。或許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相隔遙遠的一場突發事件會影響到全世界。現在的世界就是一個地球村,當危機發生時,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幾乎是空無一人的商城。商城裡最聚人氣的地方必須是超市了。超市的門口一夫當關地豎著一塊偌大的告示牌:「為了員工和顧客的安全,請保持兩米的社交距離」。
  • 遇上熊孩子和熊家長怎麼辦?教你幾招智鬥方式,內容引起極度舒適
    這人就是熊孩子身後的靠山——熊家長。一般而言,熊孩子出沒的場所有兩個:公眾場所和你家。其實,公眾場所碰到熊孩子倒沒什麼,畢竟熊家長再熊也頂不住輿論壓力,多少會教育自家孩子克制些。再說遇見熊孩子還可以採取「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敵進我退,看不慣我就走掉好了。但熊孩子若在你家出沒,就沒那麼好辦了。
  • 輸給熊孩子重新上小學?浙江衛視竟推出一檔「不正經」的文化節目
    輸給熊孩子重新上小學?也不知道現在刮的什麼妖風打著「讓AI服務人類」大旗的手機輸入法>讓我們進入超脫萬物的「忘我」打字狀態寫字成了一種老皇曆殊不知拋開手機之後你活脫脫就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搓腳大漢啊!
  • 倆熊孩子掏「鳥窩」,卻被馬蜂蟄成「豬頭」,網友:笑出六塊腹肌
    今年由於特殊原因,家長和孩子們基本都待在家裡很少出門,但外面春暖花開,在家裡憋久了,確實也讓人覺得渾身不舒服,大人都是如此,又何況是孩子,早就在家裡鬧翻了天。好在近期國內的疫情漸趨平穩,很多家長們也就在計劃著帶著孩子一起,去到鄉間地頭、人少空曠的地方走走,放放風。
  • 一吼真能吼碎玻璃杯
    不少武俠影視劇中就有這個功夫——電影《功夫》裡,頭戴捲髮棒、腳踩人字拖,咬著香菸也能一嗓子「吼」死對手的絕世高手「包租婆」;《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張飛孤身一人在長坂坡上怒吼一聲嚇死了夏侯傑…… 就在本周五(1月2日)晚上,江蘇衛視首播的第二季《最強大腦》中,令人聞風喪膽的獅吼功再次重現江湖——來自成都賣缽缽雞(當地一種名小吃)的街邊個體戶呂飛龍,憑藉聲音吼碎玻璃杯的表演,震驚了無數觀眾
  • 《猿創世界》瘋狂熊孩子也能救地球
    但是,猿是怎樣一步步創造了這個世界,並沒有統一的正確說法,可貴的是,本片給出了相應的答案,那就是影片小主人公常掛在嘴邊,而且也一直身體力行的「靠蠻力是不行的」,就如大人們挨個與野豬搏鬥,逐個擊破,而小猿卻能夠用大網圍堵,一網打盡,智慧成為提高生產力、加速人類文明化產業化進程的利器。
  • 家有熊孩子怎麼辦?該打還是要打,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自從熊孩子事件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很多家長對自家孩子的管教越發上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養出了一個「熊孩子」。孩子肯定都是調皮的,但最讓家長們頭疼的還是,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了,我們又該怎麼管教?該打就打嗎?
  • 麥迪森健康:家裡有個「熊孩子」怎麼辦?家長必看!
    小麥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熊孩子」的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回復,而其中很多孩子的「熊」,大部分都表現在脾氣暴躁,打人等暴力行為上。 而面對這些行為,很多熊孩子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長大了就好。
  • 憋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憋回去的屁到底去哪了?
    所以說有屁不放,真的會憋出「內傷」哦,這也說明了有些口臭患者不一定是不注意口腔衛生,也有可能是長期「憋屁」導致。「屁事」雖小,關鍵時候卻會讓人抓狂。如何改善惱人「屁事」呢?首先,避免邊吃邊說話,吃飯要細嚼慢咽,以免吞進過多空氣,此外,對於易產氣的食物如洋蔥、豆類、薯類,一次不宜進食過多過量,最後,運動鍛鍊能改善胃腸功能,也能讓你避免「屁事」困擾。
  • 小學生作文《第一次奮進》,看完我笑出了內傷,老師:分明是情書
    但是現在的小學生不一樣,他們用蘋果手機「吃雞」,王者榮耀;晚間時分家裡電視非喜羊羊灰太狼熊大光頭強莫屬;放學回家就上網...有時候知道的網絡信息,甚至比大人還多。這就怪不得心思發育得比我們那個年代要複雜了,看到下面的幾封情書,我不由得嘖嘖稱讚,居然升起欽佩之情?這篇情書首先字數夠多,表明情真意切,感情到了一定程度!再來看標題:第一次奮進。
  • 龍小雲:聰明的熊孩子,變態的可憐蟲
    年紀雖小,卻有大人的成熟,懂得人情世故,情商智商非常高,一般人只能被他們耍弄。龍小雲雖然跟元寶一樣聰明絕頂,但卻沒有元寶的幸運。沒辦法,誰叫元寶是《七星龍王》的男主角,主角光環光彩照人呢?而龍小雲只是個配角,還是個小反派。這樣的身份,註定龍小雲是個悲劇的熊孩子,雖然聰明卻無可奈何。最後只能淪落為可憐蟲,自暴自棄,變態極端。
  • 孩子,為了你能真正堅強,我的痛只能在心裡,憋成內傷!
    好吧,我信了——小孩子可能疼痛神經真的不發達——那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老師當時在電話裡就說:孩子很堅強,哭了兩聲就不哭了。爺爺奶奶也說,孩子見了面就安慰爺爺:「我沒事兒!」第二天,傷處就好了很多。第四天,就基本上沒什麼事了。其實,小孩子真的很強大的!
  • 昨天對綠軍,哈登好像把屎拉褲子上了…運動員突然內急,該怎麼辦?
    於是,「哈登是不是拉了褲子」就立刻成了社交網絡上的熱點話題,配合這場比賽的表現,哈登的拉褲子和哈登拉胯,產生了奇妙而恰到好處的聯結。社交媒體上的調侃,自然離不開皮爾斯——「哈登是否也需要一輛輪椅」,成了網友喜聞樂見並考驗著籃球基礎的點。
  • 湘西民間傳說·小孩最害怕的動物,童年的陰影,熊孩子的剋星
    在湘西對付這樣的熊孩子就有一招特別管用,只要對他說你再哭就會把阿烏子招來了!這時候小孩多會立刻停止大聲哭鬧,轉為輕聲啜泣。那麼阿烏子到底是什麼,竟然對熊孩子有這麼大的威懾力呢?阿烏子準確的發音應該叫「嗷嗚子」,據說它其實是一種如今已經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