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到家發現,玩具滿地丟,晚上十點鐘,孩子像貓一樣精神,你是不是覺得頭大得要命?這個場景在孩子3-6歲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往往會引起媽媽的大吼大叫,而且每次吼完每次犯,哪怕打屁股都不管用?今天就來說說,我怎麼用不吼不叫這三招,把熊孩子的這些問題治的妥妥貼貼。
1) 丟玩具可以,發現一次,玩具將消失幾個或者消失一天
提起孩子的玩具,積木類是最難收拾的,顆粒多,容易丟,而且最容易,散落在家裡各個角落。每次看到沙發一堆,桌子上一堆,床上再來一堆,馬上就想火山爆發。可後來我學聰明了,告訴孩子:「如果媽媽發現你,亂丟玩具,沒有把它放在,指定的盒子裡,看到一次就減少5個積木,如果連續三天都是這樣,就把積木收起來,你會一天都玩不到。」 講的時候心平氣和,只有達成共識,這個承諾才會在倆人之間形成。
2) 晚上不睡覺,減少動畫片,故事聽不到
如果跟老人一起睡覺的孩子,有兩個表現,要麼特別早睡,要麼睡得有點晚,而這個習慣只能去改變孩子,但往往孩子的習慣養成難,改變卻很容易。怎麼辦呢?所以每次晚安前,約定10分鐘來查看,孩子如果睡著,隔天會有正常10分鐘動畫片,如果沒有動畫片則改為5分鐘。如果連續3天沒有照做,那麼每晚入睡前的故事則取消。動畫片是每個小朋友都喜歡的,沒有之一。也是很好的獎勵方式,不能100%不看電視,就要利用好動畫片的效果。聽故事能養成孩子識字、閱讀的良好習慣,兩者結合得好,效果可以事倍功半。
3) 說到做到,大人也要有樣子
每次答應的獎勵要兌現,當然大人講過的也要有保證。無論是講故事,還是看動畫片,只有在兌現承諾的基礎上,孩子也會願意持續遵守,養成21天的良好習慣也會慢慢形成。
做一個智慧型媽媽,讓自己輕鬆,做一個友好的媽媽,和孩子做朋友,做一個溫暖的媽媽,讓我們在立規矩的時候,同樣來表達完整的愛。如果你覺得方法有效,請關注並點讚,同樣也謝謝你的支持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