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年的價格大幅波動、颶風、乾旱和新冠疫情帶來的整體社會和經濟困境之後,美國棉花種植者將會如何考慮幾個月開始後的棉花種植呢?ICE棉花價格在2020年底回升至70多美分後,的確緩解了一些擔憂,但同樣不斷上漲的玉米、大豆、小麥和其他糧食作物的價格肯定會給下個季節的棉花種植決策帶來困難。
根據美國《棉農雜誌》的初期調查,2021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為1161.1萬英畝,去年的實播面積為1218.5萬畝,同比減少4.7%。
當然,商品價格將對美國棉花種植面積將產生顯著的影響,但對於美國棉農來說,還必須考慮疫情導致棉花產品需求下降、工廠生產下降、美國和全球期末庫存高企以及與巴西、印度的出口競爭會持續下去。
除此之外,美國棉農還要考慮中國的需求。2020年,中國為履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量進口美棉。在新疆棉使用受限的情況下,美棉種植情況對2021年中國棉花進口的影響值得關注。
從天氣情況來看,2021年將是拉尼娜年,這通常意味著美國西南地區更熱、更乾燥,這些地區仍在努力從2020年的嚴重乾旱中恢復。
今年的種植決定需要考慮很多。但正如我們的調查結果年復一年地顯示的那樣,棉花種植者傾向於種植他們最熟悉的東西-更多的棉花。
根據美國《棉農雜誌》的分析,今年美國東南地區預計種植229萬英畝,除佛羅裡達州面積小幅增加以外,其他地區均有所減少。中南地區預計種植168.5萬英畝,總體看各州的面積均減少。美國當地農學專家表示,如果玉米、大豆等競爭作物的價格繼續上漲,棉花面積的降幅可能會達到20-30%。美國西南地區面積同比也有所減少,目前乾旱是得州棉花種植的最大問題,雖然拉尼娜氣候將持續到今年5月,對棉花生產可能會有影響,但得州的種植除了棉花沒有其他選擇。美國西部地區的面積降幅最小。
美國《棉農雜誌》的植棉意向調查從2020年11月開始,到12月初結束,收集的反饋來自棉農、軋花廠、專家顧問和其他行業渠道。今年2月美國國家棉花總會(NCC)將發布意向面積報告,3月底美國農業部將發布官方的意向種植面積,這些預測將反映出不同時間節點的意向面積。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