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21年美國的生死預測
即使疫苗到2021年中得到普及,在美國做完必要的工作之前,可能仍有數十萬與疫情相關的死亡,這還不算在疫情流行期間因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額外死亡,它們原本可以通過早期發現或治療而得以防止。
美國的資本主義並沒有為多數美國人服務。受過教育的精英壽命更長、生活更富裕,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美國人卻往往英年早逝,這些人佔美國總人口的2/3,他們在經濟、社會和健康等領域都在苦苦掙扎。
擁有4年本科學歷者與沒有擁有的那群人,生活質量鴻溝日趨擴大,這是我們的最新著作《絕望的死亡和資本主義未來》的核心內容。我們所描述的死亡人數上升幾乎完全集中在那些沒有本科學歷的人身上,本科學歷越來越在就業、薪酬、發病率、婚姻和社會認同等方面將人們劃分成不同的陣營——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關鍵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也以類似的邏輯展開。許多受過教育的從業者可以在家裡辦公,從而保住自己的健康和薪酬;而供職於服務業和零售業的許多人卻面臨失業,或者職業風險更高。當最終結果明了時,毫無疑問,生命和財產的總體損失會沿著同樣一條教育斷層線來進行分割。
疫情同樣在改變商業格局,其中大企業優於小企業,電子商務則優於實體業務。許多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科技企業,相對其市場估值而言僱用的勞動者很少,而且並不像曾幾何時的舊經濟企業那樣,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提供優質的工作。
就業性質的上述變化已持續多年,但疫情流行正在加速它。勞動力在國民收入中所佔份額一直而且仍將繼續保持長期下降趨勢,表現為今天的股票市場已經屢創新高。股市在疫情流行期間牛氣沖天,再次表明它是代表未來預期利潤(而非國民收入)的指標:當勞動者所分到的蛋糕份額不斷減小,股票價格就會上漲。
取決於最近獲批的新冠疫苗的注射速度和推廣範圍,上述某些趨勢可能會得到逆轉,但其效果也僅僅是暫時的。美國預期將在2021年達到什麼樣的死亡規模?2020年美國已經記錄有超過34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疫情,而且總的超額死亡人數,包括未被記錄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以及疫情所間接導致的其他疾病死亡人數,相比原來約多出1/4 。
此外,即使疫苗到2021年中得到普及,在美國做完必要的工作之前,可能仍有數十萬與疫情相關的死亡,這還不算在疫情流行期間因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額外死亡,它們原本可以通過早期發現或治療而得以防止。
無論如何,我們至少可以期待,未來新冠病毒不再成為美國社會的主要死因。但因絕望所導致的死亡卻不是這樣(比如,自殺、偶發性服藥過量以及酒精所導致的肝病),2019年的致死人數為16.4萬,而以往美國「正常」水平僅為每年約6萬人(基於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統計資料)。
儘管服藥過量在2019年有所增加,並在2020年疫情暴發前持續增加,但尚未在任何國家證實有關封鎖期間大規模自殺的預測,而且我們也根本沒有指望證實這樣的預測。
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曾揭示了自殺和其他因絕望所導致的死亡是如何尾隨1970年來工人階級生活遭受緩慢破壞的進程。現在完全有理由認為,隨著疫情流行之後的經濟結構變化,美國的死亡人數將會再次上升。例如,城市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變化,眾多企業會遷出城市的高層建築,並搬到郊區的低層建築當中。如果這導致通勤的必要性下降,那麼維修建築、提供運輸、保安、食品、停車、零售和娛樂等服務業崗位也會相應減少。上述有些工作可能會發生遷移,但也有些可能會消失掉。儘管還會產生全新的崗位,但人們的生活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幹擾。
今天的服藥過量主要源於非法街頭毒品(芬太尼和海洛因),而非像過去那樣源於處方類阿片藥物,而且人們最終會成功控制這樣的流行狀況。但因為毒品流行往往伴隨著社會劇變和破壞,因此我們應當準備好迎接新一輪毒品流行的發生。
美國經濟一直在遭受大規模破壞,究其原因是生產技術的變革(尤其是自動化的發展)以及(從較小程度上的)全球化。社會安全網短缺以及昂貴到近乎荒誕程度的醫療保健體制,一直在大規模加大對就業所造成的破壞,尤其是在面對這些變化最缺少抵禦能力的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動者當中。因為美國的醫療保健制度主要依賴僱主所提供的保險,而不同收入所對應的保險金額幾乎相差無幾,因此那些技能最低的人負擔最大,導致其根本無法找到好的工作。
華盛頓的長期立法僵局使人很難對改善這些問題持樂觀態度。但如果能打破政治僵局,那麼,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了。
(安妮·凱斯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和公共事務學名譽教授,安格斯·迪頓系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名譽經濟學和國際事務學教授)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 鄭娟_NQ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