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黑洞耀斑的天文學家認為外星人同樣也看見這種現象了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350萬年前的地球上,人類最早出現在在非洲的一些地區,與此同時,由於在銀河中心的爆炸耀斑所產生輻射的擴散,宇宙開始膨脹。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發現了這次爆炸的蛛絲馬跡,這次爆炸,它的影響範圍延伸了200,000光年,並且釋放了一束能量,這束能量照耀了宇宙的兩級。並且,人類可能看不見其閃耀,然而,如果宇宙有其他智能生物,他們也許能夠瞥上一眼。

這個研究基於使用哈勃天文望遠鏡對耀斑的餘暉的觀測,於周日刊登在天文物理學雜誌。

Gerald Cecil博士,北卡羅萊納大學物理學,天文學教授,這項研究的合著者認為這次耀斑是由於氣體和破碎的星體掉落進入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引起的。

「隨後我們看見了爆炸所產生的微弱光線,」cencil說:「雖然我們對發生在中心的爆炸沒有直觀的視角,但我們可以看到它反射的光線。

這項新的研究基於2013年對麥哲倫流的一項發現,麥哲倫流始終氣體雲,它在銀河中擴張,就如上方的視頻所展示的那樣。遙遠的類星體,巨大且極度明亮的宇宙物體所輻射的光線在到達地球的過程中穿過麥哲倫流。氣體雲的弧形結構轉移了部分類型體的光線,這讓團隊猜想,可能有某些物質正在加熱及點燃該氣流體。

該團隊成功觀察到了逐漸消失的爆炸殘餘物,這些殘餘物比350萬年前產生時要暗淡的多。

「光焰已經消失了,我們正看到的是發出暗淡光色的煤,」cecil說到,「像即將熄滅的燈泡」

研究者認為爆炸也許已經持續了三十萬年,但是基於研究加熱的氣體如何去能化的數學模型,他們認為在今天,爆炸已經不再活躍。

「位於銀河的超大質量黑洞一直在閃爍,如果是小行星而不是塵埃掉入黑洞的話,你也許會看到持續幾個小時的耀斑現象。」Cecil 說道。

註:1kpc=3.08567758 × 1019 米

麥哲倫流

耀斑事件擾亂了南銀河的電離輻射場

新的發現表明我們的銀河系比我們最開始的預計更加活躍。銀河系以低活躍度而聞名,但是,通過Cecil的告知,新的研究表明它也許在幾百萬年前,它比我們天文學家過去所估計的活躍百萬倍。

「其他星系有這種表現,」Cecil說道.「但是研究將銀河作為一個範例。」

考慮到這個現象發生在就發生在幾百萬年前,然而,這點時間在一個星系的生命中顯得微不足道,這意味著它可能是銀河系生命周期中發生的許多這樣的事件之一。

「如果我們開始考慮這些輻射的累積效應,我們就必須把它們併入到銀河系的模型中,」Cecil 說道.「現在還不能穩定的做到。」

這項新的研究將銀河系以及在它中心的黑洞活動投射到一個新的,也許更明亮的光線中,如果它實際上是這場相對爆炸罪魁禍首的話。研究團隊希望能更好地了解耀斑的持續時間,以及在這段時間內耀斑是再次爆發,還是繼續逐漸消退。Cecil指出該發現的其他方面表明其他銀河系的居民也觀察到了該星系現象,Cecil無比相信這些生物的存在,並且他們在本質上「同步每一個的時鐘」到星系時間尺度上的一個參考點。

塞西爾說:「這是一個銀河系範圍內的事件,由於他們在銀河系中無處不在。」「有個現象的話,是個人都能看到。」

因為我們身處其星系中,確定它的形狀和太陽系的位置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最早的嘗試是將太陽當作中心。在發現了天空中許多奇怪的螺旋狀物體後,用精確的望遠鏡發現,這些物體是離我們太遠而不易分辨的星團——星系——而不是銀河系中的星雲,很明顯我們星系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現今,我們已經精確了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例如我們所處銀河系中的特定的臂稱為獵戶臂。太陽系遠離混亂的銀河系中心的位置使得在整個地球進化史中,複雜的生命體得以有很長的時間穩定下來去進化,然後繁榮。考慮到太陽以與銀河旋臂大致相同的速度圍繞銀河核運行,我們也(相對)安全免受有害的超新星撞擊。太陽系大部分時間都位於所以銀河旋臂之外,雖然現在我們是在一個星系中,但那將很快改變,當然從天文角度來說。

作者: Passant Rabie

FY: Plagu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看到銀河系黑洞耀斑的天文學家認為古代外星人也看到了它
    圖解:銀河系中心黑洞發出的最大X射線耀斑放大圖 圖源:NASA北卡羅萊納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該項研究的合著者傑拉爾德·塞西爾(Gerald Cecil)博士認為,耀斑是由氣體和破碎的恆星落入銀河系中心
  • 科學家釋疑為何宇宙中只看見黑洞不見白洞?
    但是如果根據愛因斯坦總結的「鏡子宇宙」原理來推測的話,那麼將「黑洞」倒置-也就是將上述例子中的紙板倒過來,就會形成「白洞」。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同樣解釋說,當一個」白洞」和一個「黑洞」與它們周圍的環境達到熱平衡時,「白洞」與「黑洞」會吸收和放射出等量的放射物,所以「白洞」和「黑洞」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很有可能將「黑洞」倒置過來就是一直在尋找的「白洞」了。
  • 「看見」黑洞!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天體可見光
    早在40度 年前,科學家們便已經在銀河系內部發現了黑洞周圍存在吸積盤現象。而此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這種黑洞的吸積盤對於黑洞所在的宿主星系動力學結構將會產生顯著影 響。舉例來說,周圍存在吸積盤的黑洞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強大的等離子體噴流,被稱作「相對論性噴流」,這種噴流以接近光速的極高速度噴出,能夠穿過整個星 系。這樣強大的噴流有可能會對星系的演化過程產生影響。
  • 2019年最大的黑洞發現,外星人可以在黑洞發射雷射
    根據去年12月發布在arXiv資料庫中的幾篇論文,這個黑洞變得不可能變得很大的現象畢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大黑洞可能只是一個常規大小的黑洞,最初計算數字的研究團隊在解釋黑洞/恆星雙星系統發出的光時犯了一個錯誤。研究人員通過將伴星的光與黑洞吸積盤或物質環繞其口中發出的微弱發射相混淆,高估了黑洞質量至少兩倍。
  • 黑洞吞星後「噴火」 觀測黑洞又添新手段
    網易科技訊9月18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去年美國航空航天局觀察到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黑洞正在發生猛烈噴發。科學家表示,這是首次觀測到黑洞潮汐力瓦解現象,也就是黑洞吞噬恆星後「噴射火焰」的天文現象。NASA研究報告的主要撰稿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Sjoert van Velzen)表示,「這是我們首度清楚地看見因潮汐力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而產生的紅外線光,我們觀察到有3個黑洞在吞食恆星。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則觀察到第4個黑洞在進食。」 一旦黑洞吞食了恆星,就會釋出能摧毀附近一切的龐大能量,其中包括紫外線與X射線。
  • 你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北京時間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新華社發(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組 供圖)  新華社上海4月10日電 題:你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 我們是如何「看見」黑洞的
    黑洞在宇宙中是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因為其強大的引力,連光都無法逃脫,以致我們無法看見。那人類是怎樣一步一步認識黑洞的呢?早在18世紀80年代左右,就有兩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英國的米歇爾和法國的拉普拉斯,他們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引力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天體,他們形象地稱之為「暗星」。可是「暗星」理論在當時並不為世人所接受。
  •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吞下了宇宙最緻密物質
    截至目前,LIGO-Virgo已經探測到了十餘次來自黑洞,以及兩次源自中子星的併合事件。但是,當最新的觀測數據出現在天文學家的面前時,他們卻大吃一驚。這一次,LIGO和Virgo為他們找到了前所未見的現象。「當我看到數據,我的下巴都嚇掉了。」LIGO團隊成員,加州州立大學富爾頓分校的Geoffrey Lovelace說。
  • 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強大的黑洞碰撞
    但在最新的發現中,LIGO和處女座探測器僅能感知到螺旋狀黑洞產生的最後四個波紋,其頻率在十分之一秒內從30赫茲升至80赫茲。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估計這兩個物體的重量約為85和66太陽質量。這使得合併的黑洞質量落在了傳統理論「禁止」的質量範圍之內。
  • 全宇宙「最近黑洞」被發現,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5月6日,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在離地球大概1000光年,即近1億億千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離地球這麼近,會不會把我們吸進去?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這個黑洞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觀測一個編號為HR6819的雙星系統時發現的。
  • 全宇宙「最近黑洞」被發現!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剛剛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在離地球大概1000光年,即近1億億千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
  • 天文學家首次探測到來自黑洞合併產生的光芒
    [PConline資訊]任何熟悉黑洞的人都知道,黑洞的引力很高,連光都逃不掉,一種新的理論認為黑洞合併可以產生光。據外媒報導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天文學家近日描述了第一次從黑洞合併中發現的光。 科學家介紹稱,當一對黑洞相互旋轉並最終發生碰撞時,它們在空間和時間上發出的漣漪稱為引力波。研究小組說,由於黑洞不發光,因此預計這些事件不會受到任何光波或電磁輻射的照射。
  • 阿波羅第一次登月怪事多 阿姆斯特朗承認看見外星人(圖文)
    阿姆斯特朗看見了什麼?而在後來的採訪中,阿姆斯特朗承認曾親眼看見外星人和UFO。這是真的嗎?外星人真的存在嗎?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三名太空人對於這件事情並不知道,等到被告知的時候是在即將要點火的時候發現引擎因為燃料的洩漏已經失效了,所以他們的座艙也會被發射到距離火箭很遠的安全地點,但是當太空人們看見逃生計劃的時候都沒有辦法淡定了,因為準備好的備忘錄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逃生計劃。但是為什麼會出現無緣無故的洩漏現象真是的非常令人奇怪的。
  • 天文學家實時看到黑洞吞噬恆星的情景
    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當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發現一個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出現新的爆炸光時,這一強大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
  • 天文學家記錄罕見天象:一個太陽被超大黑洞「麵條化」後吞噬
    據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發的論文,天文學家罕見地捕捉到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全過程。當這顆恆星落入黑洞可怕的引力範圍,在被稱為「麵條化」的過程中被撕碎成薄薄的氣體流,最後被黑洞吞噬。
  • 利用引力透鏡看見罕見黑洞內部的一瞥
    因此天文學家需要靠強大的儀器去觀測遙遠的星體。但即使是這些有時也是有限的,必須與一種被稱為引力透鏡的技術相結合,這需要依靠物質(星系或恆星)的大質量分布來放大來自遙遠物體的光。(圖注1)引力透鏡技術依賴於觀察者和物體之間存在大質量物質,以放大來自該物體的光。
  • 天文學家在7億光年外發現罕見黑洞,質量至少是太陽的5萬倍
    天文學家了解到,太陽質量10倍到100倍的小黑洞是垂死恆星的殘留物,以及質量至少是太陽1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大多數星系的中心。但散布在宇宙各處的是一種更神秘的黑洞——中等質量黑洞或者又稱中介質量黑洞(IMBHs),它們的為太陽的100到10萬倍。
  • 人類首度看見的黑洞有名字了「Powehi」:讚嘆無窮的造物源
    由於黑洞體積約為地球的300萬倍,過去科學家僅稱它「怪獸」,但無以名狀的龐然巨物如今有了個夏威夷名字「Powehi」(波維希),意指「無窮創造的深美源頭」。正當全球民眾瘋傳首張黑洞照,天文學家卻正煩惱如何命名黑洞。
  • 在距離銀河系1萬光年外,發現一黑洞中心,產生劇烈的耀斑!
    由南安普頓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最先進的相機,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水平拍攝了一部關於不斷增長黑洞系統的高幀率影像。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理解這些神秘天體直接環境的新線索。科學家們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期刊上發表了其研究成果。黑洞可以吸食附近的恆星,並創造出巨大的物質吸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