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登月,如何用英語解釋「月球背面」?

2021-03-06 自由翻譯日記

中國成月球背面登陸首國,很多人注意到這個「月球背面」,外媒不是用了back,而是the far side of the moon。月球背面到底是什麼?如何用英文解釋這個詞?今天這篇小文,摳幾句維基百科中對the far side of the moon的解釋。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is the hemisphere of the Moon that always faces away from Earth. 月球背面指的是永遠背對著地球的那一面。

背對著……, face away from ... face away可以理解成把臉轉向別處,那就是背對著,不是正面對著。

The far side's terrain is rugged with a multitude of impact craters and relatively few flat lunar maria. 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擊坑,而平坦的月海則相對較少。

impact crater撞擊坑,應該就是隕石坑了。lunar maria月海,這些詞都得去查,光是中文,也觸及到了我的知識盲區……

rugged崎嶇不平的,現學現賣一個,月球上高低起伏的美景,the rugged beauty of the moon. be rugged with因為……而崎嶇不平。

a multitude of sth.一看到這個詞組就想起滿天繁星,a multitude of stars。

其他表示「大量的」詞組還有an army of, an array of, a flock of(這個詞組側重表示大量的同類事物), a legion of, a stream of(側重表達一連串的人事物), a horde of(側重表示吵吵鬧鬧的一大群),a swarm of(側重表示快速移動的一大群,有點蜂擁而至的趕腳)。

The two hemispheres have distinctly different appearances, with the near side covered in multiple, large maria(Latin for 'seas,' since the earliest astronomers incorrectly thought that these plains were seas of lunar water). 兩個半球的外觀有著顯著的不同,正面有許多巨大的月海。

原來Maria一詞是從拉丁文衍生來的,意思是seas大海。因為最早的天文學家誤以為這些平原有水these plains were seas of lunar water,才起了這麼個名字……想想也是很美膩,就好像我們的祖先一直以為月亮上有個天宮一樣。

The far side has a battered, densely cratered appearance with few maria. Only 1% of the surface of the far side is covered by maria, compared to 31.2% on the near side. 另一邊受到撞擊,有著密集的隕石坑,只有少量月海,僅佔表面積的1%。相較之下,正面月海覆蓋的面積高達31.2%。

battered破舊的,殘舊的,形容人的時候,表示這個人遭受暴擊虐待,畢竟batter動詞的原意是「毆打、連續撞擊」。

表示數據對比,compared to是頂頂好用的,比如:In 1800 Ireland's population was nine million, compared to Britain's 16 million.  1800年愛爾蘭的人口是900萬,而英國人口是1600萬。這種句式get起來。

One commonly accepted explanation for this difference is related to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heat-producing elements on the near-side hemisphere, a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geochemical maps obtained from the Lunar Prospector gamma-ray spectrometer.對於這種差異,最廣為接受的解釋是熱量的生成集中在月球正面,正如來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線光譜地質化學圖所展現的那樣。

注意此處的as引導一個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它和which引導的非限制定語從句最常見的不同在於,as可以放在主句前後,也可插入主句之中;而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從句只能位於主句之後。比如:

As is known to all, fish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Air, as we know, is gas.

而且,在非限制性從句中,which後的be動詞不可省;as而後的be動詞可以省略,比如..., as shown in the figure.

While other factors such as surface elevation and crustal thickness could also affect where basalts erupt, these do not explain why the farside South Pole–Aitken basin (which contains the lowest elevations of the Moon and possesses a thin crust) was not as volcanically active as Oceanus Procellarum on the near side.而其他的因素,如表面的高度和地殼的厚度,也會影響到其中的玄武巖爆發的地點,但是這些都不能解釋為何南極-艾託肯盆地(在月球上高度最低,地殼薄)沒有像月球正面的風暴洋一樣劇烈的火山活動。

都是術語,腦闊疼……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看到這則新聞,

你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句和「月」有關的古詩詞是哪一句?

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我讓嫦娥四號帶個話過去……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騰訊科技 文/喬輝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嫦娥四號將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進行研究,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科學家對此也無法解釋,因為當時這張照片非常模糊根本無法分析出來,再加上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有在月球背面登陸過,所以這四個黑點是什麼東西成為未解之謎,由於月球背面始終背向地球,因此月球的背面對於人類來說撲朔迷離,關於月球背面也流傳很多傳聞,比如月球背面隱藏著外星人基地和外星人、月球背面隕石坑存在穿越的二戰轟炸機、月球背面存在生命等等。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著陸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為何如此神秘?
    為什麼嫦娥四號要登陸月球背面?在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嫦娥四號是中國研發的登月太空飛行器,而它最終也在萬眾期待下登陸了月球。而它登月的位置是在月球的背面,這個位置有什麼特殊的嗎?為什麼在眾多地點偏偏選擇了這一處呢?這要從地理和傳說多方面說起。
  • 中國登月任務: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背面登陸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26(英國時間02:26),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南極特肯盆地成功降落,中國國家媒體報導。探測器承載著各類儀器以用來分析未偵查過地域的地質情況,並進行生物實驗。此次登月被視為太空探索的主要裡程碑,近年以來,曾有大量的關於月球的任務,但主要的都是環月、飛過月球或者撞擊月球的任務,上一次真正形式登月還是1972年的阿波羅17號。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發現2100萬億噸金屬,哪裡來的?
    我國嫦娥四號衛星就完成了這一創舉,並在月球背面發現了2100萬億噸的異物,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秘密。背面登陸,重任在肩嫦娥四號是我國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人造衛星家族中的第四位成員。嫦娥系列的主要任務以探測月球為主,但嫦娥四號的任務更為特殊。繼嫦娥三號登陸月球表面進行了相應的探索之後,嫦娥四號承擔的任務就不再是簡單地對月球正面的探索,而是要實現首次從月球的背面進行登陸。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成為人類第一個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人類的痕跡也終於落在了神秘月球背面的土地上,這是舉國榮耀的時刻,也是全人類的榮耀,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環形山,馮卡門環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直徑約為180公裡,形成於約45.5億-39.2億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西奧多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馮卡門是錢學森的導師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新聞背景 經過20多天的太空飛行,「嫦娥四號」很快將著陸於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月球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是2018年12月8日升空的,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那麼,「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落到月球背面?落到月球背面有哪些困難?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美國為何如此緊張?
    2019年1月3日,經過26天的飛行,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預定著陸區中順利著陸,成為人類首顆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麼多年之所以沒有國家登陸月球背面,就是因為這裡太難登陸了。由於月球本身的阻擋,探測器和地球指揮中心無法直接通訊,所以我國才發射了「鵲橋」中繼星,用以連接嫦娥四號和國內控制臺。
  • 嫦娥四號即將去月球背面,中國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嫦娥四號」即將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有什麼看點?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中國載人登月什麼時候能實現?嫦娥三號著陸器嫦娥四號組合體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完成軟著陸後,進行太陽翼展開並充電等月面初始化工作。月球車與著陸器配合完成巡視器解鎖分離、轉移釋放、駛離等動作,巡視器到達月面。與嫦娥四號巡視器展開互拍,展示國旗。
  •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為何嫦娥四號要去月球背面?那裡有沒有外星人?
    歐陽院士做主題演講演講中,歐陽自遠細緻、通俗地講解了中國探月工程,說了未來的火星探索,以及我們為什麼要探索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神秘傳說,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等問題。嫦娥四號登月後將幹啥?接收宇宙起源信號去月球背面,接收來自宇宙各個時期的信號嫦娥四號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由於嫦娥三號圓滿完成預定任務,於是,科研人員對嫦娥四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改造,使其「備份變首飛」,成為與嫦娥三號截然不同的探測器。
  •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正前往月球背面 一文讀懂所有亮點
    ,把「嫦娥四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踏上了奔赴月球背面的徵程,經過27天飛行之後,預計2019年年初著陸。「嫦娥四號」將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將對月球背面的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深層進行研究,在月球背面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一、「嫦娥四號」如何奔月?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到底什麼水平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飛,開始踏上奔向月球的旅程!根據新華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結束休眠,嫦娥四號如何探索月球背面?
    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5月17日3時25分和16日11時53分,結束了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8月晝工作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傳回首張月球背面清晰影像。嫦娥四號如何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科學研究發現,月球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重量上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因此月球受到地球強引力的作用,導致其自轉和公轉周期一樣,即潮汐鎖定。如此一來,也就帶來一個問題,即人類在地球上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月球的背面則是看不到,所以越是看不到,也就越激發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欲望,想知道月球的背面究竟有什麼東西。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12月8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0多天環月飛行,縱覽了月球表面星羅棋布的環形山,領略了高山峽谷、層巒疊嶂,終於等到目的地南極-艾特肯盆地這個太陽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隕石坑迎來曙光。1月3日,研製者們決定,是時候讓嫦娥四號去擁抱月球背面那片傷痕累累、隕坑遍布的陌生土地了。
  •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登上月球背面的心結終於解了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登上月球背面的心結終於解了 東方網汽車2018-12-18 16:34 是什麼讓中國人的月亮情結,延續了5000多年?從「嫦娥」「玉兔」「廣寒宮」的民間傳說,到「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的千古佳句,是什麼讓中國人的月亮情結,延續了5000多年?
  • 「嫦娥四號」開創性的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了近40英尺的塵埃
    2019年1月,我國將一艘名為「嫦娥四號」的宇宙飛船發射到月球背面,成為首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月球車已經測量了一層「相當厚」的月球塵埃或風化層:深度達12米。月球的塵埃給阿波羅任務帶來了麻煩,更好地了解月球塵埃可以幫助未來的宇宙飛船。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
    當年,馮·卡門及其愛徒錢學森共同工作過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如今,以馮·卡門命名的月球撞擊坑也迎來了第一位訪客——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人類的航天探索從未抵達過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結束休眠,嫦娥四號如何探索神秘的月球背面?
    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5月17日3時25分和16日11時53分,結束了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8月晝工作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傳回首張月球背面清晰影像。嫦娥四號如何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那裡有沒外星人?答案都在這了
    演講中,歐陽自遠細緻、通俗地講解了中國探月工程,說了未來的火星探索,以及我們為什麼要探索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神秘傳說,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等問題。  嫦娥四號登月後將幹啥?  接收宇宙起源信號  去月球背面,接收來自宇宙各個時期的信號  嫦娥四號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由於嫦娥三號圓滿完成預定任務,於是,科研人員對嫦娥四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改造,使其「備份變首飛」,成為與嫦娥三號截然不同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