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公司趕赴下一個戰場 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2021-01-10 中證網

  用561天成功登陸科創板上市後,九號公司又在趕赴下一個「戰場」。

  日前,有坊間消息表示,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搶佔AI以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先機,九號公司對原有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了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以及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個新的組織架構。

  開闢諸多細分賽道

  有接近九號公司的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九號公司本輪組織架構意在進一步建設精幹穩定、能打勝仗的機器人團隊,夯實機器人核心技術,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3年至5年的發展需要。

  具體來看,新成立的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整體定位是用機器人技術為整個公司賦能,主要負責AI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全球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專家陳子衝為院長。該研究院研發的技術可以賦能運載機器人產品,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以及家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甚至這些技術也可以降維運用到九號公司的短交通產品線上,提升短交通產品的智能化。」前述接近九號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商用機器人事業部主要負責運載機器人產品線的戰略規劃、產品開發方向定義、業務規劃、商業應用規劃等,發展、積累和應用服務機器人各項關鍵核心技術,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

  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主要職責是通過公司各單元技術的集成和封裝,模塊化的形式提供高度靈活、自由配置的運載機器人平臺;積極參與和對接核心客戶,收集和整合主要場景和技術要求,在服務核心客戶的過程中快速迭代各模塊。

  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則致力於面向消費者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從新增四大團隊的類型來看,九號公司拓展產品線意向明顯,家用機器人亦首次正式出現在九號公司的發展版圖中。至於當下九號公司正在研發的家用機器人產品類型,上述相關人士表示該產品目前仍處於保密階段,未能透露過多信息。

  事實上,這並非九號公司首次拓展產品線。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九號公司一直堅持多元化布局,並開闢了諸多細分賽道,包括平衡車、兩輪智能電動車,全地形車、機器人等等。

  布局機器人賽道的好時機

  九號公司方面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這些新賽道的邏輯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緊緊圍繞著「智慧移動能力公司」這一定位、「簡化人和物的移動,讓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這一使命展開,智慧移動能力包含智慧的移動「人」,和智慧的移動「物」兩個維度。

  多元化的布局也使得九號公司在移動人方面發展智能短交通,在移動物方面發展智能服務機器人,形成明確的、面向未來的戰略方向和邊界。

  從九號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亦能找到九號公司加碼機器人研發的「預兆」。招股說明書信息顯示,九號公司上市募集資金擬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及主營業務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覆蓋智能配送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開發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事實上,早在初創時期,九號公司踏入的賽道是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但機器人業務才是九號公司矢志不渝的夢想與初心。

  「公司的早期創始人很多出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都是做機器人出身的。整個技術團隊其實對機器人都有一種特別的熱愛和情懷。」談及機器人領域,九號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祿峰此前表示。資料顯示,高祿峰、王野、陳中元均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司多位董事會成員也出自該校。

  初創時期的九號公司,由於當時的市場不成熟,暫時放棄了機器人業務,但如今,九號公司主營業務穩步發展,讓其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實力、拓界能力以及資金保障,市場也在逐漸打開。

  「當下正是布局機器人賽道的好時機。」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機器人產業覆蓋兩個領域,一個是商用機器人,一個是工業機器人。「目前來看,工業機器人隨著汽車製造業和電子製造業的周期需求波動,而商用機器人現階段還在導入階段,市場消費力還很不穩定。」

  「工業機器人需求實際上已經爆發,甚至逐步進入了成熟階段。商業機器人結合AI人工智慧,未來的前景是很廣闊的。但現階段屬於概念期向成長期轉變,預期2年至3年內會逐步進入成長期。」盤和林表示。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外界對此或許無需過多擔憂,因為他們已然鎖定機器人賽道,有了新動作:據內部消息人士稱,12月3日,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實現AI及機器人技術持續領先,九號公司對原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的組織架構,進一步建設精幹穩定、能打勝仗的機器人團隊,夯實機器人核心技術,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
  • 九號公司啟動上市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
    (原標題:九號公司啟動上市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
  • 九號公司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要扳回一局
    雷鋒網消息,12月3日,九號公司(上市更名前為:九號機器人)進行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原機器人各個業務部門在架構調整後,形成由「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部門組成的機器人團隊。
  • 九號公司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要在未來扳回一局
    雷鋒網消息,12月3日,九號公司(上市更名前為:九號機器人)進行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原機器人各個業務部門在架構調整後,形成由「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部門組成的機器人團隊。
  • 九號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要扳回一局
    12月3日,九號公司(上市更名前為:九號機器人)進行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原機器人各個業務部門在架構調整後,形成由「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部門組成的機器人團隊。
  • 九號公司調整機器人組織架構,正研發家用機器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12月3日,九號公司(689009.SH)發布內部信顯示,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九號公司對原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的組織架構,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
  • 上市後,九號公司開始調整優化機器人組織架構,增強機器人底色
    10月底,「VIE+CDR」第一股九號公司(證券代碼:689009.SH)正式登陸科創板,激起資本圈千層浪花。能夠在八年內從成立到上市,必有其非凡之處。但對於九號公司內部來說,上市只是「公司願景逐步實現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裡程碑」。
  • 九城與電信發布手機遊戲《機器人九號》
    【TechWeb消息】5月16日消息,九城與中國電信今日聯合宣布,由九城代理,美國SKYZONE (以下簡稱SK)公司開發的手機遊戲《機器人九號》,定於5月17日在中國電信天翼空間首發。
  • 《無敵9號》專區上線 小小機器人的大大冒險
    點擊進入無敵9號遊戲專區>>  《無敵9號》是一款經典復古的橫版冒險過關遊戲,主人公叫Beck,故事背景為在距今遙遠的一個機器人產業發達的世界,發生了世界規模的突如其來的機器人暴走事件。
  • 九號機器人的配送機器人能"變形":中午送外賣下午送快遞
    【編者按】現如今,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不僅是快遞行業在大力推廣使用機器人,就連外賣企業也正在研發,在部分環節用機器人來取代傳統人力。九號機器人...   現如今,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不僅是快遞行業在大力推廣使用機器人,就連外賣企業也正在研發,在部分環節用機器人來取代傳統人力。九號機器人旗下的Segway Robotics團隊就研發了一款Segway配送機器人S2,非常特別的是,它能中午送外賣下午送快遞。
  • 實施「碳中和」九號機器人一直在行動,2019年減少碳排放62萬噸
    電動出行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環節,在短交通行業,九號機器人一直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主動實施碳中和已有八年之久,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以綠色、節能的產品為降低環境汙染、延緩氣候變化作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年度盤點顯示,截至2019年底,九號機器人騎行用戶數達1465萬,全球用戶騎行總裡程超過32億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8萬圈,節約汽油能源19萬噸,減少碳排放62萬噸。
  • AIoT驅動智慧移動的未來,九號公司迎接萬物互聯的黃金十年
    創新和技術是影響公司發展速度的第一因素作為一家專注於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九號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各類智能短程行動裝置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產品已形成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電動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品類豐富的產品線。
  • 專注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 九號股份正努力做到「10倍好」!
    (以下簡稱九號公司,股票代碼689009))科創板IPO成功過會,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專注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 九號公司是專注於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智能短程行動裝置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產品已形成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品類豐富的產品線。
  • 新視野號下一個更有趣的目標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下一個飛掠目標會不會一個變兩個?
  • 3個月進帳超23億,背靠小米,中國機器人公司拿下三個第一
    只不過,雖然平衡車冠上了小米的品牌名,但這個產品卻並非由小米生產,而是小米背後的一家中國機器人公司——九號機器人。公開資料顯示,九號機器人成立於2012年,主要生產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以及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剛剛成立兩年後,九號機器人便贏得了雷軍的認可,獲得小米、紅杉以及順為等資本給予的8000多萬美元的投資。
  • 國內工業機器人從「四大家族」走向「兩超多強」
    事件背後,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家族」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總體份額正逐年減少,「兩超多強」的新格局正逐漸清晰。工業機器人市場尚處下行周期公開資料顯示,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16日,註冊資金1億元,由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團(000333.SZ)分別持股51%和49%。該公司決議解散,並於2020年6月28日成立清算組。
  • 亞馬遜機器人公司副總裁離職,加入23歲華裔成立的AI初創公司
    亞馬遜機器人公司副總裁布拉德·波特(Brad Porter)加入人工智慧創業公司Scale AI。Scale周一宣布,Brad Porter將擔任首席技術官。2016 年,19 歲的 他與朋友共同成立了 Scale AI,旨在加速 AI 應用程式的開發。2018 年,Scale獲得了 1800 萬美元 B 輪融資。2019年8月,Scale AI宣布獲得1億美金C輪融資,公司估值超10億美金,成為矽谷新晉獨角獸。
  • 九號機器人扣非後淨利5.4億 盈利能力穩居科創板第一梯隊
    近日,關於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三年虧26億」
  • 國內工業機器人從「四大家族」走向「兩超多強」 發那科、ABB領先
    事件背後,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家族」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總體份額正逐年減少,「兩超多強」的新格局正逐漸清晰。  據數據,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國市場銷量份額,2018年為38%,2019年進一步減到35%;而「四大家族」內部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發那科、ABB的份額仍保持在10%以上,安川、庫卡的份額已經跌至10%以下。
  • 機甲戰士身懷「十八般武藝」,軍用地面機器人戰場各顯神通
    幾乎同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獲得合同,著手研製能夠挖掘大型隧道的蚯蚓機器人。去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披露,2025年俄羅斯有可能製造可執行戰鬥任務的多功能機器人團隊。在此前後,一些國家的誘餌機器人、陸空兩棲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多體海洋機器人、雙翼飛行機器人等,或推出概念,或實體面世,有的地面機器人已經列裝服役。那麼,地面機器人為何有如此吸引力?各國軍用地面機器人發展到了哪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