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任務VLBI中心部分參試人員。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 供圖
「天問一號」任務VLBI中心部分參試人員。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 供圖
中新網上海8月2日電 (申海 鄭瑩瑩)8月2日7時0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據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布的消息,自發射之日起至8月2日,VLBI測軌分系統已連續執行了10天的VLBI實時測定軌任務,跟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常,系統穩定,準實時向北京發送時延、時延率和測角數據,實時性滿足任務要求。
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簡單來說,就是把幾個小的望遠鏡聯合起來,以達到一架大望遠鏡的觀測效果。
VLBI測軌分系統以上海天文臺為牽頭總體單位,由國家天文臺密雲站、上海天文臺天馬站、雲南天文臺昆明站和新疆天文臺烏魯木齊站以及位於上海天文臺的VLBI數據處理中心(VLBI中心)組成,形成一支由133位參試人員組成的試驗隊。
「天問一號」發射後,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開始地火轉移段的跟蹤測量任務,並將執行近火捕獲、停泊段、離軌著陸、科學探測等各飛行段的幹涉測量和軌道計算任務,以及開展火星車的定位實驗。實時任務持續到2021年。
VLBI中心對4個測站的測量數據進行準實時處理與事後30分鐘精修正處理,得到「天問一號」的VLBI時延和時延率、赤經和赤緯數據。VLBI中心還利用VLBI測量數據和測距、測速數據進行了軌道計算。
8月2日,「天問一號」按計劃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修正。後續,還將根據需要進行數次軌道修正。VLBI分系統將每兩天繼續跟蹤「天問一號」一次,對它進行測定軌。在2021年的近火捕獲段,VLBI還將加強觀測,每天對天問一號進行測定軌。近火捕獲完成後,VLBI將繼續參加停泊段、離軌著陸段、科學探測段等,並利用火星車和環繞器間的同波束VLBI觀測數據,對火星車進行定位;同時對環繞器進行精密測定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