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漢木居士
接觸根雕木雕行業久了,常常有一種感慨:這個世界科技發展太快了,一直堅守自心,堅持傳統的人真的還有出路嗎?
以雕刻來說,現在的電腦雕刻,只要軟體技術達到,能雕出讓行家都難以辨別出的精美雕刻作品。那麼,如果以後技術更加發達,我們這些傳統的手工匠人是不是就要沒飯吃了?

在雕刻工序上,最後有一道拋光打磨。運用拋光機器人來工作,效率驚人不說,準確度也非常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手工雕刻時,這道拋光工序是用砂紙打磨的。從拋光機器人的銷量就能得知有多少人還在用手工打磨,更遑論在傳統雕刻中,還有一種「清刀雕刻」,比砂紙打磨還要麻煩,還要考驗雕刻經驗與技術。
清刀雕刻,簡單解釋,就是在不拋光時,用雕刻刀一刀一刀刻出磨光的效果,真正純手工,真正經歷「千刀萬剮」。

認真的去看,清刀雕刻出來的作品都能清晰地看到刀痕所在,這也是每一位雕刻匠者的心血所在。這樣的作品的效果要比拋光後的作品更美。

這樣的刀工技法對匠者本身的技藝要求非常的嚴格,對刀工技法的掌握、手法的嫻熟、更是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不慎誤刀,那便是整件作品盡毀。
清刀雕刻就像以刀代筆,一點一點精修一件雕刻作品。如果放大了去看,會有塊面感。但粗粗看去,卻是柔和的,光滑的線條。無數個小小的平面組成,觸手摸去,反而有磨砂般的粗糙質感。

【福祿壽 三仙報喜】福修三生今得來,祿迎一朝昔已栽,壽高堪比南山頂
特別是雕刻人物時,人物的神態,衣物的線條,那活靈活現的表情,清刀雕出的雕件完全是機器電腦替代不了的。

清刀」雕件,摸去柔軟圓潤,若為佛像,則面容清穎端莊,眼神慈祥親切,服飾飄逸,質感強烈。
【壽星壽比南山】陳化老料,仙作一級大師清刀工藝

【壽星】神態慈和,質感絕佳,絕不是機器量產能雕出的工藝
雖然清刀雕刻既麻煩,又吃力,用時甚至是普通砂紙打磨的兩三倍。但在保留木質肌理的基礎下,一刀一筆修刀而成的雕件,出的是雕刻師的心境,這正是傳統匠人的匠心。
【精品●御龍觀音】精品太行瘤疤清刀款,完美雕工,極致鏤空製作,渾然天成。
【御龍觀音】臉部細節圖,完美立體感官,長46寬31高101重46斤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總有些東西是人力才能做到,而不是由機器來完成。清刀雕刻即如是。傳統匠人堅持的,就是這些細微處才能覺察出的不同與極致。如你也想支持他們,請轉發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