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控技術軍事化引發的倫理思考

2020-11-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腦控技術軍事化引發的倫理思考

2020年06月08日 11: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呂少德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隨著腦控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一些軍事強國正加緊研發旨在讀取、改變甚至控制人思想的腦控武器,以期在未來戰爭中實現「不戰而勝」。腦控技術的軍事化應用使戰爭擴展到人的大腦皮層,或將引發一系列重大軍事倫理道德問題。

  腦控武器是否會使戰爭更加人道

  自古至今,戰爭都以消滅敵人的肉體、剝奪敵人生命為主要手段,充斥著殘酷的殺戮和破壞。特別是近代以來,軍事科技的發展使武器對有生力量的殺傷力、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力越來越大,無數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親人和家園,戰爭變得越發殘酷及不人道。而腦控武器的出現,似乎能夠扭轉這種趨勢。

  作為一種非致命性武器,腦控武器的主要作戰目標不是從肉體上對敵人進行殺傷,而是從精神層面改變或控制敵人,使敵人「主動」投降或放棄作戰行動,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由「從肉體上消滅敵人」轉變為「從精神上消滅敵人」,甚至「從精神上化敵為友」。如此,不僅能夠順利達成預期政治軍事目標,而且能夠有效避免交戰各方人員傷亡,減少戰爭對經濟、環境的破壞,從形式上消減戰爭的野蠻性和殘酷性,從而使戰爭更加文明,更加人道。從這個角度來看,腦控武器確實可以算作人類文明的進步。

  但是,結合當前國際政治軍事形勢來看,腦控武器的實際歷史作用可能未必如此樂觀。目前,少數發達國家在腦控武器研發和應用領域處於高度領先地位,其對腦控武器的掌握可能會打破當前基於核威懾的脆弱的國際軍事平衡態勢,從而加劇霸權主義對國際社會秩序的破壞和對弱小國家的欺凌甚至奴役。而針對有核國家單方面濫用腦控武器則可能會引發其孤注一擲的核報復,從而將人類拖入核戰爭的深淵。從另一方面看,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從精神上打擊敵人比從肉體上打擊或消滅敵人更加人道。相反,從精神上打擊敵人,能夠摧毀敵人的反抗意志,使人變成惟命是從的奴隸,使戰爭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奴役更加廉價、更加便利、更加徹底,從而甚至可能使奴隸制死灰復燃,使整個人類文明受到摧殘和踐踏。由此可見,腦控武器未必真的會使戰爭更加文明、更加人道。相反,在某些條件下,它甚至可能會導致人類文明的倒退。

  腦控武器可否對非戰鬥人員使用

  腦控武器的非殺傷性及其控制思想的有效性使其獲得了許多新的應用情景。譬如,傳統的心理戰、輿論戰等作戰方式利用傳單、新聞媒體、網絡等手段影響本國或敵國公眾的思想和輿論,以形成有利於己方、不利於敵方軍事行動的社會和輿論環境。但這些手段對公眾思想和輿論的影響是很有限的。

  在未來的心理戰、輿論戰中,交戰各國可能會對己方或敵方平民使用腦控武器,從而能夠直接地、徹底地改變或控制公眾的思想、輿論,使公眾支持己方、反對敵方軍事行動。再如,傳統的「斬首行動」通過精確制導武器或特種部隊深入敵方境內直接斬殺其首腦,成功率不高,實際戰略意義也很有限;而對敵國政府決策人員使用腦控武器,則能夠直接控制其政府決策,從而繞過傳統戰爭,直接達到特定的政治、經濟等戰略目標,甚至控制其整個國家。

  但是,腦控武器的這些應用面臨著很大的倫理問題。在傳統的心理戰、輿論戰中,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信息影響公眾的思想觀念,實質上已經將平民納入了作戰對象。但由於這些信息只是從外部施加影響,其效果並不確切,並且作為其作戰對象的平民仍然保留了選擇、拒絕這些信息的權利,亦即保留了思想自由這一基本人權。而通過腦控武器改變、控制平民的思想以實施心理戰、輿論戰,直接將平民作為作戰對象,史無前例地徹底剝奪了無辜平民思想自由的基本人權。同時可能對平民造成精神傷害並留下後遺症。

  儘管現行國際戰爭法規未明確禁止或限制對平民使用腦控武器,但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無辜平民的基本人權,違背了「保護平民」的基本戰爭規則。而為達到特定政治、經濟目標對敵國政府決策人員使用腦控武器,亦涉嫌違反「不攻擊非戰鬥人員」的原則,並且可能會打破「主權平等」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使弱國被迫徹底淪為霸權主義的附庸。由此可見,對腦控武器的濫用,可能會對整個人類文明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應嚴格限制腦控武器的使用範圍。

  可否用腦控技術增強軍人職業精神

  在戰爭中,軍人強大的精神力量,比如忠誠、勇敢、頑強、服從等,是戰爭勝負的重要影響因素,而這些精神也是軍人應當遵守的職業道德規範。但使用傳統的教育、訓練方式很難使所有軍人都真正具備這些職業精神;而使用腦控技術,則能夠直接在軍人思想中植入、增強職業精神,快速有效地培養出一支紀律嚴明、絕對忠誠、勇敢無畏的軍隊。從軍人職業道德的角度來看,軍人擔負保家衛國的責任和使命,必然要放棄一些普通公民享有的權利。而具備忠誠愛國、服從命令、勇敢無畏等品格對一名軍人而言是一種道德、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職責要求,這是由軍人的職業特點決定的。所以,使用腦控技術直接對軍人植入、強化一些其職責所要求的職業精神,具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使用腦控技術強化軍人職業精神,也面臨一些倫理問題。其一,使用腦控技術可以直接塑造出大批具有強大戰鬥意志和戰鬥精神的軍人,使所有軍人在戰爭中都悍不畏死,這在實際操作中有可能使軍人異化為好戰、嗜血的「殺人機器」,從而使戰爭更加頻繁,更加慘烈、殘酷。其二,儘管軍人的職業道德規範要求軍人具有不怕死的精神,但是,如果用腦控技術強制性地使軍人變得不怕死,這是否意味著對其生命的不負責任?是否有充分的法理和道德依據?是否會增加戰時無謂的犧牲?這些問題都值得更深入的探討。其三,腦控技術所塑造出的軍人職業精神,並不一定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且使用腦控技術改變軍人思想有可能導致其大腦受到損傷、留下後遺症,從而可能導致軍人退役後難以正常融入社會。

  (作者單位:陸軍軍醫大學)

相關焦點

  • 腦控武器的制勝之道
    腦科學技術潛藏著巨大的軍事價值,被用於現代戰場智能化腦控武器的研製與運用,推動「三無(無人、無形、無聲)戰爭」的發展,探腦、腦控和控腦是其盡顯神通的3個側面。其中,探腦是實現腦控與控腦的基礎,通過腦控技術與控腦技術,探索戰爭制勝之道的新途徑。
  • 新技術引發倫理爭議 專家呼籲強化全球治理
    他進一步說,在參與調查的全球科學家中,有30%同意「暫停基因編輯研究」,超過50%反對,「科技工作者內部都是分裂的,可見從業者並沒有對基因編輯的倫理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基因編輯之外,人工智慧、腦機接口、自動駕駛……在現代科技快速迭代和社會應用不斷創新的今天,技術和產業創新緊密結合,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引發一系列倫理問題,衝擊著人類傳統的倫理觀念。
  • 「腦控」技術會重塑未來戰爭圖景嗎
    石海明供圖  「C-H-I-N-A」,電腦屏幕上,英文單詞「中國」被精準打出,但電腦前的測試員卻沒有敲擊鍵盤,而是通過頭上戴的與屏幕相連的「黑頭罩」,運用「腦電波」打字;電動輪椅上的測試員也戴著黑色腦電帽,沒有進行任何操作,只憑「意念」就完成了輪椅的行進、轉彎操控……日前召開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展示的場景令人驚嘆。  什麼是「腦控」技術?
  • 美國發布軍用AI倫理原則 打開了AI軍事化的閘門
    美國發布軍用AI倫理原則 打開了AI軍事化的閘門  科技與人  基於這份報告,美國很有可能成為全世界首個推出人工智慧軍事化倫理標準的國家。  11月1日,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創新委員會推出了最終版的《人工智慧倫理道德標準》。其實該標準醞釀已有數年。
  • 越燒腦越好看!萬派文化推出科幻新作《腦控》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安徽大學大師講席教授歐陽友權認為,《腦控》不同於一般的網絡科幻小說,也不同於常見的網絡懸疑小說,《腦控》本質上是一部懸疑式的軟科幻網絡小說,如果懸疑是這部小說的一大看點,那麼科幻就是構建其上的外衣,而這兩者間的應和正是滲透在其中的人文倫理的價值觀。
  • 工程視野下的腦計劃及其倫理問題思考
    3.2 國際腦計劃倫理關注點分析各國都將倫理納入了腦計劃的考量之中,例如歐盟腦計劃有倫理與社會子項目,美國在NIH成立了腦計劃的倫理小組。但各國腦計劃由於研究目標的差異,其倫理關注點各有側重。美國腦計劃的重點在於發明新的腦科學研究技術,這就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如何符合倫理地進行科學研究,從研究目的、研究設計、研究結果的解釋,探索出具備倫理性的腦計劃科學研究模式;二是如何符合倫理地應用新的腦計劃科學研究技術,新技術的應用需要進行風險受益的分析,包括何種情境、何種使用者、如何使用,進行特異性的倫理評估。
  • 警惕製造「殭屍」的「腦控」武器
    」武器■欒益峰 廉 藺隨著美國、歐盟、日本相繼提出了「腦計劃」「人腦工程」「機器人大國」等腦科學發展戰略,一大批高新技術湧現,腦機接口技術逐步攻克了大腦與設備雙向信息交換的難題。美國《國防》雜誌總結了軍事領域的十大顛覆性技術,其中的「新生物醫學技術」就包括了士兵大腦植入設備項目。「腦控」武器是指通過物理、化學手段對人腦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人的心理、行為或產生幻覺效應的武器。通常所說的「腦控」武器,又稱為精神電子武器,主要分為三類:電磁波武器、聲波武器及光波武器。
  • 《腦控》作品線上研討會舉行
    10月24日晚,由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安徽大學文學院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辦的《腦控》作品研討會通過騰訊會議在線舉行。白燁、陳定家、肖驚鴻、馬季、黃髮有、周志強、禹建湘、周興傑、夏烈、周冰、周志雄、吳長青等專家學者參加研討。
  • 萬派文化2020科幻新作《腦控》線上研討會圓滿舉行!
    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13位著名文學評論家對《腦控》在題材的獨特性、故事的突破性和情節的懸疑性等方面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肯定,大讚其燒腦和精彩。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安徽大學大師講席教授歐陽友權認為《腦控》不同於一般的網絡科幻小說,也不同於常見的網絡懸疑小說,《腦控》本質上是一部懸疑式的軟科幻網絡小說,如果懸疑是這部小說的一大看點,那麼科幻就是構建其上的外衣,而這兩者間的應和正是滲透在其中的人文倫理的價值觀。《腦控》的科幻倫理是通過小說中一系列性格各異的人物塑造,以及複雜人物關係來表現的。
  • 植入晶片讀取大腦信號 「腦控」技術讓人類腦洞大開
    腦控,這個略帶神秘色彩的黑科技,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似乎不再遙遠。在近日舉行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腦控打字,腦控識圖,腦控無人機起飛、降落、旋轉、前進等近乎科幻式的情節紛紛在現場上演。儘管體驗者興奮之餘給出諸如「控制精度不高」「原來只是大腦控制機器」「應用還比較低級」等吐槽,但這足以讓人們近距離感受並期待腦控 「未來的樣子」。一個有趣的巧合是,就在這次世界機器人大賽舉辦前夕,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發布了讓人「腦洞大開」的最新技術:機器人向大腦快速植入晶片,隨即讀取大腦信號。
  • 撒貝寧「壯士斷指」 體驗腦控技術玩起機械手
    《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腦控」的秘密。
  • 腦控體控 機器人是你自己
    在今年的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通過「腦控」以及人體外骨骼,讓一位癱瘓少年開出了第一腳球,這種可以「穿在身上」的計算機讓我們驚訝。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了「人體外骨骼」ReWalk上市銷售。這種設備能讓下半身癱瘓的人重新站起來。而飛利浦日前宣布將推出的「可穿戴腦波追蹤設備」更進一步開啟了「腦控」設備的市場。谷歌眼鏡也將可以用「意念」控制了—看起來和聽起來都很帥。
  • 《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腦電波到底有多神奇
    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與英翼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科技創新類節目《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
  • 腦控武器:亦真亦幻有點「玄」
    如今,世界上真有人琢磨如何把武俠小說中控制他人意念的場景變成現實,只需使用一個「殺手鐧」——腦控武器。據外媒報導,腦控武器主要通過物理和化學手段對人腦造成影響,控制人腦思維活動。事實上,有些國家腦控武器的雛形已經出現,將來一旦技術發展成熟,或許會在未來戰爭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 「管理科學」人工智慧體引發的倫理困境
    但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體的性能不斷豐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倫理性問題。因此,對於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研究而言,找到走出人工智慧體倫理困境的方法至關重要,這也已經成為技術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1.人工智慧技術概述人工智慧即AI,是一種可被應用於各個領域中的模擬人的機器,極大程度地推進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 世界上已出現控制人腦的腦控武器雛形
    如今,世界上真有人琢磨如何把武俠小說中控制他人意念的場景變成現實,只需使用一個「殺手鐧」——腦控武器。據外媒報導,腦控武器主要通過物理和化學手段對人腦造成影響,控制人腦思維活動。事實上,有些國家腦控武器的雛形已經出現,將來一旦技術發展成熟,或許會在未來戰爭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 國防科大研發出腦控機器人 腦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在國防科技大學,也有這麼一支研究大腦的創新團隊,他們近期研發出腦控機器人(300024),使科幻逐步走向現實。科研團隊通過技術將人腦電波轉換成指揮機器人(300024)的計算機指令,從而實現用人腦直接控制機器人(300024)運動。
  • 如何簡單認識與理解腦控
    如何向社會簡單解釋腦控(腦控武器) 指南針,如遇到磁鐵在附近就會抖動或改變⽅向。⼈腦思維和⾏為過程是由⼈腦神經活動的過程來完成的,腦神經的活動是由腦神經元電荷電位變化來完成的。⽤⼀句形象的話,外界電磁波的磁場⼲擾了我們腦中思考的指南針,使其抖動或改變⽅向,從⽽影響或⼲擾了我們的思考和⾏為。因此我們要想擺脫腦被控,必須吃另⼀種⻝物去排出我們腦中的鐵硫簇蛋⽩,既解控。
  • 解密「腦控信徒」
    各種腦控檢測秘籍、腦控防護頭盔、腦控信號屏蔽器,都在「腦控」這個聽起來荒謬並恐怖的關鍵詞背後隱隱現出「變現」的企圖。只要願意相信基本的常識理性,肯定會明白人類對大腦的研究才剛剛開始。隔著數千公裡監控一個人的思想,並且用「黑科技」來折磨這個人的大腦,在這個時代完全是無稽之談。
  • 《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腦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