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國外旅遊時都有這樣的經歷:翻譯類APP都是「你一句我一句」,不僅尷尬,對話效率也極低,這讓田力敏銳察覺到創業機會:目前市面上翻譯類解決方案無法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
現有的翻譯APP類、手持翻譯機都需要來回傳遞,不僅體驗差,交替翻譯效率也低、翻譯效果差。谷歌、科大訊飛等推出的單向藍牙翻譯耳機更多是宣傳噱頭,也存在操作複雜、翻譯效果差的弊病。2016年,田力創辦跨語言溝通解決方案提供商時空壺。
田力於2010年畢業於電子科大,曾先後在華為、某創業公司擔任營銷、產品及管理工作。在他看來,翻譯本身就是輔助人和人交流,這一點上和很多人機交流的東西是有本質區別的。既然是人和人交流就需要更加自然和順暢,耳機是目前看來最合適、最能實現自然對話的產品形態。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時空壺,經授權使用
因此,成立1年後,時空壺便已發布其主打產品、業界首款翻譯耳機——WT2 翻譯耳機,在海外眾籌取得近30萬美元的成績後,得到了包括TechCrunch、CNN、福布斯等一線媒體的關注,後續拿下美國亞馬遜翻譯機品類第一名,進駐了紐約、新加坡、東京等多個線下賣場。
田力表示,時空壺成立的初衷是讓翻譯這件事儘可能接近於兩個沒有語言障礙的人在溝通的場景。
這在這款產品上有著很好的體現。WT2同聲翻譯耳機使用時可以多方佩戴耳機,連接時空壺自有APP,可以實現雙向實時進行翻譯,由自然語言處理技術(ASR)、機器翻譯(MT)以及語音合成(TTS)三個方面的AI技術共同實現。可以支持3-6人同時對話。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時空壺,經授權使用
田力介紹,該產品實現了4個重大技術突破從而形成了其獨特優勢。首先,普通耳機只能實現音樂共享,沒有辦法進行兩人對話,WT2實現了兩人各佩戴一個進行對話,解決了多路同步語言通信技術的難題。
「這個難題一解決,就把很多公司擋在了外邊。從2017年眾籌到2018年產品上市,甚至到今天能做到類似技術的公司仍不多。」田力說道。
此外,無論在安靜還是嘈雜的環境中,該款翻譯耳機都可以自動檢測人聲並開始翻譯,不需要手動按鍵啟動識別指令,也不需要任何喚醒詞。
為了進一步提高溝通效率,WT2繼續探索了同傳模式,即與常規產品交替傳譯模式不同,WT2可以實現同聲傳譯,對話效率大大提升。目前該技術屬於時空壺的獨家專利技術。
田力介紹,WT2主要是用於輕商務、學習等高頻交流場景,客單價1000-2000元級別。
為應對旅遊翻譯等相對低頻的交流場景,市面在售的還有Zero系列隨身翻產品,價位300-600元,更加平民化。
據悉,目前所有產品可以支持40多種語種互譯,已經銷售至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1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佔據50%的份額。
截至2020 Q2,時空壺的累計用戶已超10萬,累計提供語音識別與翻譯時長達千萬分鐘級別、
今年疫情之下,對於跨境遊的影響有目共睹,旅遊翻譯的需求自然也會降低,但田力強調,之所以時空壺能在疫情期間持續投入,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從一開始就聚焦於更深層次的翻譯交流場景——商務、外語練習、跨國家庭等「更高頻的場景」。因此WT2更多用戶是基於企業日常溝通、商務場景購買,受疫情影響並不大,2019年公司營收3000萬元,今年時空壺預計仍能實現30-40%的正增長。
同時,針對疫情,時空壺也積極做出了幾點調整,首先針對目前有些商務交流無法面對面的情況,時空壺開發了「遠程模式」,支持40多個語種在線上建立群組進行溝通,利用時空壺的產品還可以實現無縫的同傳式體驗。
其次,針對當前消費力下降的情況,時空壺開發了一個更平民化的產品——M2 翻譯耳機,於今年11月的高交會期間面世,相比WT2 翻譯耳機價格更便宜,而且像一個普通無線藍牙耳機一樣,可以聽音樂和打電話,讓用戶可以一站式解決兩個問題。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時空壺,經授權使用
田力也坦言,品牌在國內市場知名度遠低於國外市場,因此要想打開國內市場最關鍵的點在於營銷問題,「如何讓用戶知道我們的產品能解決自己的某個問題,需要不斷教育市場,」一方面時空壺將不斷通過媒體進行發聲,另一方面在營銷上,也在拓寬用戶場景。
據悉,M2系列主打的場景定位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語言障礙,對此該系列配置了聽譯模式,一方可以佩戴耳機接收翻譯內容,適合聽課、聽演講、會議旁聽、聽新聞、看劇等單向信息接收場合。
「和手機普及度相比,翻譯耳機當屬小眾,但是我們從來不追求人人都用上,而是服務好需要用的用戶們。這部分人群數量也是千萬級別。」
下一階段,時空壺還將針對不同場景,開發不同產品,現在其正在探索和教育場景相關的嘗試,比如家長和孩子兩方進行英語練習。同時,還在探索增加一些額外功能比如回溯記錄、設定一些場景進行一些主題性交流練習等。
據介紹,團隊層面目前30人,研發和市場各一半核心技術骨幹來自華為、小米、清華等知名企業與高校。
融資層面,此前公司曾獲得來自今璽創投、新譯科技、力合華睿等投資方的兩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