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藝評定,在標準NB/T 47014中的解釋為:為驗證所擬定的焊件焊接工藝的正確性而進行的試驗過程及結果評價。
焊接工藝評定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焊接接頭力學性能符合規定的焊接工藝指導書,指導實際焊接作業。
根據已驗證合格的焊接工藝評定編制焊接工藝指導書時則不能單純考慮焊接工藝評定規則還要綜合考慮強度匹配簡化工藝、焊件施焊條件與焊條供應等情況。不能將焊接工藝評定規則當作焊接工藝規程例如對於16Mn與16Mn相焊從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匹配出發,焊條牌號J507可評定合格。
根據NB/T 47014評定合格的焊接工藝可以用於16Mn和20R的焊接接頭但焊條牌號J507不能變。從強度匹配考慮16Mn和20R相焊最好用J427焊條但改變焊條牌號要重新評定工藝。
此外在焊接工藝評定因素中也有兩點是大家選擇焊評覆蓋時常常忽略的。
1、評定合格的平焊位評定不能替代立向上焊位置,也應補立焊位試件進行衝擊試驗。
不少企業在編制焊接工藝評定時採用平焊位置,忽視了覆蓋立焊位。新焊評表 6 中焊接工藝評定因素「焊接位置」的第 3 條,「從評定合格的焊接位置改變為向上立焊」對焊條電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鎢極氣體保護焊和等離子弧焊是補加因素。也就是立焊位應用評定合格的平焊位焊接工藝評定時應補立焊位試件進行衝擊試驗。
同時標註當經上轉變溫度的焊後熱處理或奧氏體母材焊後經固溶處理時不作為補加因素,這條規定關鍵是對上轉變溫度和固溶處理的正確理解,而評定中常涉及的是不鏽鋼。所謂不鏽鋼固溶處理是將奧氏體不鏽鋼加熱到1065℃~1120℃,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焊後對奧氏體不鏽鋼焊縫進行固溶處理是防止晶間腐蝕的重要手段。如果產品焊後沒有經過上述處理,則評定合格的平焊位評定不能替代立向上焊位置,也應補立焊位試件進行衝擊試驗。
2、單道焊與多道焊的問題
NB/T 47014 表 6 中焊接工藝評定因素「技術措施」第 8 條,「由每面多道焊改為每面單道焊」對焊條電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鎢極氣體保護焊、埋弧焊、等離子弧焊和氣電立焊既是補加因素也是次要因素,同時標註當經上轉變溫度的焊後熱處理或奧氏體母材焊後經固溶處理時不作為補加因素。
也就是當焊後不做熱處理時,每面多道焊焊接工藝不能覆蓋每面單道焊。而評定合格的單面單道焊可以替代單面多道焊,但要考慮焊縫厚度和試件厚度是否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