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成新聞網
記者:王樂 潘聰聰
編輯:陳微言 胡瑜瑤
版權聲明:文成新聞網原創報導 歡迎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
近日,讀者周先生告訴記者,有遊客在大嶨鎮苔湖山莊的池塘裡發現了一種水母,圍觀的群眾紛紛拍照並上網對比資料,發現似乎是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
「這很像網上資料中的『桃花水母』,據說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你們能幫我問問專家嗎?」
這真的是「桃花水母」嗎?
它出現在山間池塘中,是否很罕見?
◆ 帶著疑問,記者隨即聯繫了縣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中心工作人員,一同前往苔湖山莊後記者看到,在不大的池塘中,遍布著1角硬幣般大小的水母,它們或在水中自由遊動,上下浮動;或靜止漂浮在水面上,若隱若現。狀若片狀桃花瓣,通透的形態在水中十分優美。
那麼眼前的水母到底是不是「桃花水母」?
「一般在淡水裡生長的水母,就是『桃花水母』。」水產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眼前的這種水母就是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桃花水母』較常見,在湖泊、池塘、江河中都有存在,但其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要求生活水域潔淨呈微酸性,因此能從池塘中觀察到『桃花水母』,也說明周邊的水質環境是比較好的。」水產技術中心工作人員稱,「桃花水母」的出現,是文成自然環境良好的見證,與文成這些年一直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轉化理念,推進「宜遊宜居生態縣」總戰略是分不開的。
◆記者了解到,在我國,「桃花水母」有多達九個不同的品種(全世界共計有十一種不同的桃花水母),比如中華桃花水母、楚雄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樂山桃花水母等。
某種程度上來說,「桃花水母」可以算是水質評判的一個風向標,因為水質如果汙染的比較嚴重的話,「桃花水母」是活不下去的。
✿ 「桃花水母」知多少?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這一珍貴物種的滅絕,不但是我國物種多樣化的損失,也是我國古代記載的「桃花魚」這一文化資源的永久喪失。
「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
目前,短手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楚雄桃花水母等都已經被列入了瀕危物種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