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首次發現「桃花水母」:貌似水母形如桃花

2020-11-23 華夏經緯

  新湖南9月6日訊(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 謝江 周敏)「池塘裡發現的小東西,指甲大小,晶瑩透亮,一張一合的。」9月6日,汨羅市白水鎮高衝村村民周陽春家門口的水塘裡,出現一種從未見過的生物,村民擔心會不會是害蟲。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張志強解密:「這小東西是距今約5.5億年的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桃花水母,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世界級瀕危物種,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貌似水母形如桃花,遊動起來像柳絮

  說起發現過程,周陽春驚訝不已。他告訴記者:「6日清早,自己到池塘清洗魚缸,順便盛點清水,發現水裡有不少外形似桃花,身體晶瑩透亮,遊動起來像柳絮一樣柔軟的小傢伙。」

  「不曉得是什麼,我擔心它有毒。」周春陽拉著妻子來看,害怕這些「害蟲」影響旁邊水井的水質,周陽春打算向塘裡投些石灰,他說:「要是水體受到汙染,我就要消毒。」

  和妻子議論之後,周陽春在水裡捧了一大把,裝在魚缸裡,拿到侄子家,讓他斷定到底是什麼。他侄子第一反應是「有點像水母」,與網上的照片對比,他將信將疑:「可能是桃花水母,但想不到村裡水塘有這種稀奇生物。」

池塘水體多年未受汙染,許是驚現稀奇生物的緣由

  中午,周陽春再去池塘邊,小東西竟然全部消失了。他想:「可能是溫度太高,躲到水底去了。」

  「從小時候起,生產隊裡農田澆灌,村民洗衣、洗菜都在這裡取水。」周陽春介紹說,門口這口水塘叫做向家塘,早在40多年前就挖好了,有五六米深,常年靠下雨蓄水,農作時用於澆灌,大旱年頭,池塘也幹到見底裂縫。

  「水塘裡的水體一直清澈,這麼多年沒受汙染,可能是驚現稀奇生物的緣由。」知道這些小生物有可能是珍稀生物後,周陽春和家人沒敢聲張,不忍心去打擾這些小東西。「頭一回發現這些東西,也不曉得該怎麼處理。」他忐忑不安,找到了記者。

  「桃花水母」湖南較罕見,夏末秋初尤少發現

  帶著周春陽發現的生物樣本,記者找到汨羅市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也說以前沒見過,一起求助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相關專家。張志強是野生動植物研究方面的專家,他介紹說,「從所發現生物的形態、大小等特徵,可斷定是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的品種往往以地域來命名,多出現在四川、浙江、湖北、江西一帶,而湖南地區較為罕見。」

  「桃花水母對水環境要求極高,稍微有一點汙染都不行,微酸水環境最適宜其生長。」張志強說,桃花水母多為春天出現,夏末秋初尤少發現。張志強分析,汨羅江流域有著豐富的淡水和溼地資源,桃花水母是一種在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村民能在水塘中發現,並不太奇怪。

  「要保護桃花水母,先要保護水源環境。」張博士稱,桃花水母是水螅體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長成的,一年當中只出現幾周或稍微長的時間,其餘時間均為水螅體附著在水底,條件適合時,休眠的桃花水母就會甦醒,繁殖也很快。

  「桃花水母出現時間不會太久,將隨氣候變化或隨時消失。來年水質仍這麼好的話,也許還會再出現。」張志強說,「此次發現的桃花水母是不是新品種,尚待進一步研究。」(完)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桃花水母的傳奇故事
    據河南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和振武介紹,如今,被列為瀕危物種的桃花水母在我國很多原本未曾發現桃花水母的地方也出現了,截至到2007年底,新增包括北京、無錫、西雙版納在內的10個地區,至此,我國擁有桃花水母的地區已達到18省85縣。
  • 池塘裡發現桃花水母 成都還是第一次(圖)
    成都發現的桃花水母    專家已採集樣本以備研究和飼養,希望能解開桃花水母驚現成都之謎    日前,在成都市高新區融城理想小區的一池塘裡,發現了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據介紹,這是成都市發現的第一例。省科技廳副廳長陳放邀請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喬守怡教授和成都海洋館的專家一行到發現現場進行考察,採集了一批樣本以備研究和飼養,希望能解開桃花水母驚現成都之謎。    「桃花水母?就在我執勤的保安室門口的水池中。」說起桃花水母,昨晚融城理想小區的保安小劉就打開了話匣子,並提著手電筒,帶領記者到水池邊觀看。
  • 貴陽一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此前貴州僅在2012年有發現疑似桃花水母的報導,但多年來並無清晰的實物圖片和視頻,潛水愛好者提供的圖片和視頻,為市民清晰地展示了桃花水母曼妙神秘的一面。   尋潛水基地意外發現桃花水母   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對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質的要求極高。桃花水母生長於溫帶淡水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至少6億年的歷史。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圖片曝光 桃花水母有毒嗎?桃花水母是什麼?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
  • 晶瑩透明如桃花漂浮 溧陽村民家池塘驚現「地球活化石」桃花水母
    晶瑩透明如桃花漂浮】   江蘇臺記者黎明說:「溧陽社褚鎮丁山村丁先生的家門口有一個20平方米的小池塘。丁先生平時養一些魚、種一些水生植物。在9月20日晚上的時候,丁先生偶然發現這個池子裡有一些可愛的生物出現。」
  • 溧陽一農莊發現桃花水母
    本報訊 記者昨天接到報料,溧陽社渚鎮西丁農業生態園池塘中發現桃花水母,吸引眾人觀賞。記者午後驅車前往,觀賞者已退去不少,但遊客仍絡繹不絕。 發現桃花水母的農莊位於溧陽盤白山之南,大溪水庫西側,南面有較為聞名的天淼山莊,西臨239省道。農莊的池塘約30平方米,四周砌著石塊。
  • 廣東首次在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記者今天從肇慶市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獲悉,該公司負責的廣州南沙灣御苑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服務項目現場,近日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這是在廣東全省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中的首次發現。經他仔細觀察,發現這些小白點會不停遊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至水裡,形狀很像海洋裡的水母。於是他進行百度查詢,經過與查詢到的桃花水母相關視頻作比對,初步判斷這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於是立即向五色時空公司總部上報。
  • 修文縣佐別村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日前,修文縣扎佐街道佐別村一個山塘中,發現桃花水母。  據悉,桃花水母是被當地一位唐先生無意中發現的。得到信息後,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姚俊傑教授立即帶領該校「博士村長」團生態漁業隊成員紀達、蘇昕、王燕等人前往調研。
  • 水母百科|桃花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桃花無論是在古代詩人詩句篇章中,還是在現代人們口口相傳裡,桃花總是與愛情有關。今天貝殼小姐姐給大家介紹一種水中愛情花——桃花水母。因其形狀如桃花,並多在桃花盛開季節出現,故得名。關於桃花水母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漢王昭君為了漢胡和好,遠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裡探親,懷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彈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淚下,晶瑩淚珠,滴入河水中,頓時化作體態透明的桃花魚。
  • 廣東首次在生態修復項目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來源成謎
    記者今天從肇慶市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獲悉,該公司負責的位於廣州南沙的一個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服務項目近日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這是在廣東全省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中的首次發現。據悉,該項目9月30日實現湖水清澈見底,進入生態保育技術服務階段。
  • 漳河: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
    今年夏季,雨水充足,為漳河桃花水母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出現了大面積桃花水母分布活動的景象,使漳河國家重要溼地成為了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據悉,2019年夏秋,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流域水環境研究所組織專家深入漳河水庫,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桃花水母科學考察觀測,並將採集的100多個桃花水母活體標本,通過生物遺傳基因DNA比對實驗、生物生理形態等科學分析研究,已準確鑑定漳河棲息繁衍的桃花水母,屬於索氏桃花水母。
  • 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時間:2020-08-14 09: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近日,在江西廬山梘窪水庫,工作人員發現桃花水母活動蹤跡。
  • 內江城區首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蓄水池裡竟然發現「水母」根據陳先生提供的信息,9月6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東興區東風路某物流中心內,沿著一條小道上山,在快要到達山頂時,看到了一間略微破爛的紅磚房,紅磚房內有一口蓄水池,就是陳先生所發現有酷似水母動物出沒的地方。記者看到,該蓄水池長約4米,寬約3米,池內水體呈綠色無異味。蹲在池邊觀察幾分鐘後,幾隻形如水母的小動物在水裡出現。
  • 活化石「桃花水母」現桂城 擬制定保護措施(組圖)
    「桃花水母」生長的荷塘環境。(記者 程銘 攝)  南海桂城鹿璟村小區荷塘內驚現「活化石」!昨日,記者見到的這種狀如桃花、晶瑩透亮的生物,被專家初步認定為有數億年生存歷史的「桃花水母」。  「當時我們周經理發現荷塘水面漂著一層白色,以為是水體汙染了。可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成群的小動物,像瓣瓣桃花漂落在水中。」據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首次發現「桃花水母」是在今年六七月份,周經理發現這些「白色汙染物」上網搜索後懷疑其是「桃花水母」,後得到華南農業大學昆蟲學系童曉立教授的確認。  「桃花水母」從何而來?
  • 廣東從化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堪稱「活化石」(圖)
    廣州市從化三百洞森林景區水庫近日發現了珍貴「活化石」桃花水母!這是繼2006年9月中旬花都區芙蓉嶂白沙田水庫、上月中旬花都磨刀坑水庫之後,廣州地區第三次發現桃花水母的蹤跡。昨天,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昆蟲學系教授童曉立根據本報記者提取的標本鑑定確認,9月1日開始在三百洞水庫飄忽的降落傘狀透明水生動物正是「水中貓熊」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 桃花水母在這裡跳舞
    神秘的龍 還有一直在修行的桃花水母 她的歷史深不可測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村民在九龍瀑布水潭中發現了一種小生物——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的生物,至今已有15億年的生存歷史。它們是世界瀕危野生動物,號稱「水中大熊貓」。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
  • 廣西都安疑似發現桃花水母 被譽「水中大熊貓」
    新華網南寧8月25日電(記者張鶯)記者從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有關官員處證實,當地疑似發現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淡水生物桃花水母,正在等待專家的進一步鑑定結果。  6月中旬,來自南寧的一批特警隊伍在都安東廟鄉的地下河進行洞穴潛水訓練,在架珠屯一處名為架珠天窗的河段中,他們意外發現一種水生物,初步斷定為珍稀淡水生物「桃花水母」。  潛水訓練隊女教練韋慶華首先發現了這種水母,她在水下7米處發現大量此類水母,估計水中存在一個水母群體。她立即進行了水下拍攝。
  • 桃花水母再現山東濟寧市泗水縣桃花水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桃花水母再現山東濟寧市泗水縣桃花水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017-06-03 09: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泗水縣水利局        瀏覽量: 1958 次為進一步挖掘桃花水母科研示範價值,泗水縣水利局邀請濟寧市漁業局、市漁業監測站對出現在保護區內的桃花水母進行了標本採制,並對桃花水母出現水域進行了保護和水樣提取、監測。
  • 橫溪發現桃花水母 近期寧波其他地方也曾出現
    &nbsp&nbsp&nbsp&nbsp他們感到很是驚奇,就舀到臉盆內仔細端詳,只見它們體態晶瑩透明,形若傘狀,柔軟如綢,宛如一朵朵飄落在水中的桃花。他們拍下照片後,與網上資料圖比對,再向有關專家請教,證實這些「小白點」為桃花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