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桃花水母」現桂城 擬制定保護措施(組圖)

2020-12-02 搜狐網
 
如指甲大小的「桃花水母」放大後的樣子。

「桃花水母」生長的荷塘環境。(記者 程銘 攝)

  南海桂城鹿璟村小區荷塘內驚現「活化石」!昨日,記者見到的這種狀如桃花、晶瑩透亮的生物,被專家初步認定為有數億年生存歷史的「桃花水母」。市農業部門正作進一步研究以制定保護措施。

  「活化石」被誤為「白色汙染」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鹿璟村小區會所,發現「桃花水母」的荷塘面積近20平方米,深約1米,荷葉田田,池水清澈見底。

  在保安指引下,守候近半小時記者看到一隻「桃花水母」,直徑約2釐米,晶瑩透亮,一張一縮,浮蕩水中。小區一阿姨說,原來塘裡有很多水母,可能早晚溫差加大一天比一天少了。

  「當時我們周經理發現荷塘水面漂著一層白色,以為是水體汙染了。可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成群的小動物,像瓣瓣桃花漂落在水中。」據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首次發現「桃花水母」是在今年六七月份,周經理發現這些「白色汙染物」上網搜索後懷疑其是「桃花水母」,後得到華南農業大學昆蟲學系童曉立教授的確認。

  「桃花水母」從何而來?

  荷塘四周封閉,小區也位於鋼筋水泥結構的城市中,「桃花水母」從何而來?

  據小區物業管理處麥小姐介紹,小區於2001年建成,當時會所所在地有一片農田,設計者因地制宜設計了這個荷塘。當時荷塘有2米深,管理處擔心有安全隱患,便填了不少鵝卵石下去。「鵝卵石下面仍是農田的泥巴。」麥小姐說,可能是水質環境沒有被破壞,幾年來小區內其他池塘都曾出現過死魚,該荷塘卻一次也沒有。

  據了解,童曉立教授經鑑定分析,小區荷塘出現「桃花水母」最大可能是水母休眠體附著水生植物或動物、鳥足上,最後落在該荷塘,休眠體適應了荷塘水體,然後大量繁衍;也可能是隨著小魚苗一起被帶入荷塘。

  發現地已重點看護

  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水產專家、高級工程師簡紹基研究了記者所提供的樣本後,初步認定其為史前生物「桃花水母」,我市可能成為廣東第二個「桃花水母」發現地。該「桃花水母」是否為新品種尚待確認。

  據簡紹基介紹,「桃花水母」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它對水質要求極高,水中不能含有任何有毒物質,水溫不得高於35℃。

  麥小姐表示,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生物,小區目前對荷塘進行了重點看護,除防止居民捕撈之外,更嚴禁往荷塘扔垃圾,以免水質遭汙染。

  市農業局漁政支隊薛勇祥大隊長告訴記者,他們也是首次接觸「桃花水母」,目前正在向有關專家諮詢,研究相關資料,待專家最終鑑定後,將採取保護措施。

  桃花水母

  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6.5億年,出現時間比恐龍早幾億年,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獨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義。「桃花水母」是全球唯一生活於淡水水體的水母物種,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水質不能有任何汙染,活體罕見,極難製成標本,被國家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迄今世界上發現11種淡水水母,除日本伊氏、英國索川外,其餘9種都在我國。(記者 曾永雄)

相關焦點

  • 修文縣佐別村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日前,修文縣扎佐街道佐別村一個山塘中,發現桃花水母。  據悉,桃花水母是被當地一位唐先生無意中發現的。得到信息後,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姚俊傑教授立即帶領該校「博士村長」團生態漁業隊成員紀達、蘇昕、王燕等人前往調研。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圖片曝光 桃花水母有毒嗎?桃花水母是什麼?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
  • 瀕危生物「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它的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它生活在淡水中,江河湖泊甚至人工池塘都可成為它的棲息場所。
  • 常州溧陽村民家池塘現「地球活化石」桃花水母
    這兩天,常州溧陽一戶村民家的池塘裡,突然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水中精靈」,有人說它們是「桃花水母」。【溧陽村民家池塘驚現「地球活化石?」 晶瑩透明如桃花漂浮】江蘇臺記者黎明說:「溧陽社褚鎮丁山村丁先生的家門口有一個20平方米的小池塘。丁先生平時養一些魚、種一些水生植物。
  • 晶瑩透明如桃花漂浮 溧陽村民家池塘驚現「地球活化石」桃花水母
    這兩天,常州溧陽一戶村民家的池塘裡,突然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水中精靈」,有人說它們是「桃花水母」。 【溧陽村民家池塘驚現「地球活化石?」   丁金水說,自己在電視上曾經看過介紹桃花水母的節目。今年74歲的他表示,這是他這一輩子第一次見到。   丁金水說:「原來我在部隊的,在浙江海島上只看到過海裡的水母。那個比較大,這個一釐米多一點,兩釐米不到。特別迷你,非常可愛。」
  • 桃花水母現身蕭山這個地方 她被稱作「水中活化石」
    9月27日的時候,蕭山的媒體搶先對疑似桃花水母的小可愛們進行了報導!當時,水庫巡邏員在日常巡邏的時候,在水庫裡發現了許多透明傘狀的生物體,疑似「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那麼,水庫裡真的有桃花水母嗎?到底是哪一個種類的桃花水母?這些小可愛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為了解除疑惑,蕭山進化鎮趕緊請來專家一看究竟。
  • 廣東從化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堪稱「活化石」(圖)
    桃花水母的到來吸引遊客前來拍攝。廣州市從化三百洞森林景區水庫近日發現了珍貴「活化石」桃花水母!這是繼2006年9月中旬花都區芙蓉嶂白沙田水庫、上月中旬花都磨刀坑水庫之後,廣州地區第三次發現桃花水母的蹤跡。昨天,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昆蟲學系教授童曉立根據本報記者提取的標本鑑定確認,9月1日開始在三百洞水庫飄忽的降落傘狀透明水生動物正是「水中貓熊」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 仙居發現罕見的桃花水母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浙江在線9月3日訊 仙居國家公園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相關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8月30日下午,在國家公園遊玩的仙居市民小朱,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其全身透明,身體中間像有四個花瓣形狀,周圍有很多細小觸角,疑似桃花水母。  為了確定這個小動物是不是就是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前來核實後,又請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齊鑫親臨觀看,根據形狀,確定了這個就是淡水水母。
  •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2020-06-28 15:19:13  來源:@央視新聞
  • 黃島現桃花水母 出現比恐龍還早被譽為活化石
    昨天,青島水族館專家介紹,這些小精靈應為桃花水母,是原始低等無脊椎動物,五六億年前就已出現,恐龍在它面前也是「晚輩」,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湖邊看魚發現奇異生物  昨天上午,家住黃島區的韓先生去離家不遠的一家公司辦事。在等待過程中,他看見辦公樓窗外的一座小人工湖不錯,就去湖邊看看風景。
  • 愛乾淨的小機靈桃花水母
    近日,在海南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村民發現了數十隻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體透明,由絮狀主體及4個略帶橢圓形的肢體分別連接一條外環構成,身體周邊長滿的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據當地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外觀的判定推測其應該是有著「水中大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的一種。
  • 活化石桃花水母大量現身江蘇 遊人打撈害其短命
    「活化石」再度現身  6月9日下午2點45分左右,白馬澗生態園工作人員偶然發現了桃花水母,此前的2002年8月龍池也曾出現過桃花水母,可是之後就再也沒見過。2003年建造白馬澗生態園時龍池水庫被抽乾,許多人認為桃花水母就此絕跡了。
  • 世界上最珍稀的水母 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水母作為海洋裡面一種十分漂亮的水生浮遊動物,它們身體裡98%都是水分,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雨傘,在全球各地的水域中都能見到水母的蹤影。說起活化石,許多人就會想到大熊貓、虎紋恐龍王魚和馬蹄蟹等動物,這些動物在地球傷生存的年限十分的久遠,極具研究價值。
  • 上饒信州區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6月5日,上饒市信州區周田水庫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上饒農水部門有關專家鑑定,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其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 珍貴動物索氏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富源
    經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在確定的第一時間,相關部門的人員就採取不打擾、不影響的保護措施,減少人類的打擾,確保水源無汙染。在2019年,索氏桃花水母就已經在漳河被發現。索氏桃花水母世世代代在漳河水庫生息繁衍,已成為長江流域水源地自然生態標誌。
  • 丹江口現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號稱「水中大熊貓」
    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資料圖近日,筆者在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桃花水母,這是丹江口水庫水質不斷優化的結果。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有幾億至十幾億年以上生存歷史,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通體透明,無頭無尾呈圓形,直徑長約2釐米左右,柔軟如綢,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遊動起來就像飄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樣遊泳」。
  • 臨沭發現大規模桃花水母 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圖)
    7月3日,山東省臨沭縣石門鎮一水庫發現大規模的桃花水母。當天在該水庫垂釣的群眾發現該水庫出現大批不明生物體,後經當地漁業部門專家確認,該生物為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是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 桃花水母再現山東濟寧市泗水縣桃花水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為進一步挖掘桃花水母科研示範價值,泗水縣水利局邀請濟寧市漁業局、市漁業監測站對出現在保護區內的桃花水母進行了標本採制,並對桃花水母出現水域進行了保護和水樣提取、監測。&nbsp&nbsp&nbsp&nbsp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nbspsowerbyi)又稱桃花魚,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的生物,距今已有6.5億年,是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 水中「活化石」罕見 廬山西海頻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往年在七夕前後出現的桃花水母,今年端午一過就看到了,非常多,有時從湖裡打一桶水都能撈上來,」7月2日,廬山西海風景區明珠島島主陳國清興奮地說,「桃花水母的出現意味著這裡的水質非常好。」桃花水母通體透明遊動姿態非常優美桃花水母比恐龍還古老,可追溯到數億年前,是地球上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桃花水母個頭最大長兩釐米左右,通體透明呈白色,生長於溫帶淡水中。在水中遊動時,宛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瓣,遊動姿態非常優美。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