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從水庫帶回的桃花水母
昨天,讀者潘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平陽鰲江羅陽山上的羅陽水庫裡發現了一種水母,他覺得奇怪,就抓了幾隻回去。他對比網上的資料一看,有點吃驚,「這很像網上資料中的桃花水母,據說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你們能幫我問問專家嗎?」
這真的是桃花水母嗎?它出現在山間水庫中,是否很罕見?我們不妨聽專家說說一些與桃花水母有關的事。
偶遇的真是「桃花水母」嗎?
潘先生是龍港人,今年20多歲,他經常在早上跟著一群騎行愛好者進行騎行鍛鍊。最近,他經常去鰲江羅陽山騎行,騎完車後再到羅陽水庫遊泳。前天上午8點不到,他就結束了騎行下水遊泳,到了水中,他發現有種手感滑膩的物體在手邊經過,仔細一看有點像水母,但體型很小。
「這裡怎麼會有水母?」他馬上驚呼起來,但周圍不少經常在羅陽水庫遊泳的人淡定地告訴他,這種水母他們經常有看到的。但對此感到驚喜不已的潘先生,就用礦泉水瓶裝了一些帶回家。
他到網上查找資料,這才發現自己抓回來的可能是「水中熊貓」桃花水母。晚上睡覺前,他還擔心水母會餓肚子,放了點蝦米到水裡,沒想到昨天上午起來一看,水母都死了。
實地探訪
無緣一睹水母「芳容」
昨天下午,記者前往平陽鰲江羅陽水庫,因前一天晚上鰲江下了暴雨,水庫一片渾濁,幾名正在水庫裡遊泳的男士說,這個時候想要看到水母恐怕不易。
與我們一同前往的平陽鰲江水利所工作人員稱,水母的生長環境不受壓力影響,它可以在水面,也可以沉到水底,按照昨天的天氣,確實很難看到。
今年48歲的王老伯就住在羅陽水庫旁邊,他說,近段時間,如果是連續晴天的話,他經常有看到水母,大多出現在早上。
可遇不可求
不過是一個「美麗傳說」
潘先生和王老伯所看到的到底是不是桃花水母?記者採訪了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張永普,他說:「一般在淡水裡生長的水母,就是桃花水母。」
張教授稱,桃花水母雖未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但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近危或瀕危動物。以前,曾經有人稱它是「水中熊貓」,說它可遇不可求,其實只是一個「美麗傳說」,因為當時發現得不多,後來引起大家關注以後,才發現其實桃花水母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溫州大學也曾經對我市的桃花水母進行研究,發現在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甌海等都有出現桃花水母。
他還說,桃花水母大部分是出現在水庫裡,也有在水潭裡發現,甚至水溝裡也有,以前所流傳的桃花水母對水質有極為苛刻的要求,似乎也並不成立。不過他們經過分析發現,凡是桃花水母出現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都不是工業汙染區,水中不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所以,有桃花水母出現的水域水質比較好也並非沒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