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張三瘋」
——湖南路橋集團通泰公司董事長張澤豐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信松
「一有空就想到項目工地上去轉轉,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5月24日,天氣晴好,下午6時,湖南路橋集團通泰公司董事長張澤豐離開辦公室,便趕赴平益高速項目工地,現場了解項目進展情況。
勤下工地是張澤豐1996年成為湖南路橋人以來就養成的習慣。不管是在項目上做試驗員、施工員、工程科長,還是做項目經理、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張澤豐喜歡「泡」工地的習慣始終改不了。
在張澤豐看來,作為路橋施工企業,搞好公司的關鍵是把一個個項目管理好,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無怨無悔,獻身路橋事業
築路人張澤豐23年的職業生涯,就是用一個個高速公路項目串起來的;長益、益常、衡棗、邵懷、長韶婁等高速公路,都留下他奮鬥的青春與汗水。
從醴陵大山裡走出來的張澤豐深知:要致富,先修路!
1996年,大學畢業他第一站就分到了長益高速公路項目,也從此開啟了他的「鋪路架橋生涯」。出身農村的張澤豐吃得苦,又肯學,他白天做試驗幹好本職工作,晚上就幫忙複印整理項目資料。只要有空,測量員、施工員都喜歡喊他「搭把手」,不怕吃苦的張澤豐在工地上幹得起勁。
「那時基本上1至2年換個項目,在工地上摸爬滾打,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張澤豐隨著「路橋湘軍」,南徵北戰,從技術員、施工員幹起,一步步成長為項目經理、公司經理。2006年8月任邵懷高速1標項目經理,主持項目全面工作。
「做得最難的項目是邵懷高速1標,第一次獨當一面,壓力很大。」一談起邵懷高速項目,張澤豐依舊感慨萬千。
做就要做最好!張澤豐和項目部其他同志一起,日夜蹲守在工地現場,與業主、監理對接,跟項目班子討論方案,完善項目管理、狠抓安全質量……由於是第一次做混凝土路面,沒有經驗,困難很多,但他們沒有氣餒,不斷到其他標段學習,反覆比對,確保工程質量。
「由於混凝土路面對氣溫有要求,只能晚上施工,我們一般是下午4時做準備,晚上6時至第二天凌晨6時施工。」作為項目經理的張澤豐,基本都是通宵守在工地上。「心裡總是放不下,就乾脆到工地上守著,解困的辦法就是不停地抽菸。」
對工作如此瘋狂,讓項目部的同志又愛又恨,「張三瘋」的名號也就在公司內外叫開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項目部全體員工的日夜奮戰,邵懷高速1標獲得各方好評。
敢拼肯幹,「像個高速運轉的陀螺」
正是這種面對困難不畏縮,敢拼肯幹的瘋勁,張澤豐在道賀高速、大瀏高速等項目上大顯身手。
2013年8月,張澤豐擔任通泰公司總經理,2016年12月任董事長。
走上管理領導崗位,大家以為他不會那麼拼了,家人也勸他歇口氣,好好調理自己在工地上累壞了的身體。
「拓市場、抓管理、跑工地,他幾乎就像個高速運轉的陀螺。」跟張澤豐搭檔多年的通泰公司黨總支書記姜冬秀介紹,「我們都是周末開會,開始不習慣,但看到張總都這麼拼,大家打心眼裡服氣,從有怨言到跟著幹,公司經營業績不斷提升。」
「吃得苦、性子急、要求嚴」是大家對張澤豐的一致印象。他工作上要求十分嚴格,不留情面,特別是對質量和安全,總是精益求精。
2017年在長韶婁高速東延工程任項目經理的劉旦良,最佩服張澤豐的敬業精神。「那時工期緊,他每個月要到工地上來10多次,促進度、抓質量、解決項目困難……有一次,為了解決跨高速鋼箱梁難題,他從晚上8時守到第二天凌晨2時才回家;誰知早上天剛亮他又到了工地上,與項目部同志一起商定施工方案。」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張澤豐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執著拼搏。23年來,他和同事們奮戰在施工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路橋人的奮鬥精神,用智慧與汗水鋪築了條條康莊大道。
「走過自己修的公路、橋梁時的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我奮鬥的動力源。我始終相信,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唯有奮鬥,才能讓險阻變通途。」張澤豐說。
「張澤豐生動詮釋了湖南路橋人吃得苦、不服輸、能打硬仗的性格特點,他拼搏進取的精神激勵著周圍的人奮力前行。」湖南路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表示,對於路橋人而言,愛國情,就是用心修好每一條路、每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