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網】
前言簡述
光速真的是被物理學偏愛的東西,現在從資料中知道光速大約30公裡每秒,我們知道這個數字很大,但是具體大到什麼程度?我們可能不了解,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高速也就是飛機和高鐵了。接下來是一個直觀點的感受,如果我們以光速在地球旅行,一秒鐘差不多能繞地球八圈。這麼大的速度怎麼去測量哪,測量速度最本質的辦法就是測距離和時間得速度,接下來我看前輩大拿們怎麼測量光速?
伽利略測光速
那個時代甚至不知道光既是電磁波,只是認為光是有速度的,那就去測一下。一個夜黑風高的傍晚,伽利略一行四人,攜帶著被改造過的煤油燈(前邊有蓋板,上下抽拉可以放光和擋光)、計時錶分別登上兩座相離很遠但是可以看到山頂,一山上的人放光,另一座山上的人看到光亮後馬上放光,這樣往復循環,在分別有一人計時間和次數,最終通過距離除時間得到速度,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不盡如意,他失敗了,一是光速太大,而是實驗誤差,如果伽利略知道光速一秒鐘可以繞地球將近七圈,他一定不會去測量光速。
菲索測光速
通過旋轉齒輪法測光速,這個實驗設定就很巧妙了,一塊平面鏡,一束光遠,一個齒輪,光照到平面鏡上反射回來被我們看到,中間放上齒輪,通過旋轉齒輪,隨著速度的加快,達到一個特定速度的時候,光正好被輪齒遮擋住,我們知道眼睛到平面鏡距離和齒輪齒數及齒輪轉速可以計算出光速,通過這個實驗當時測的速度為315萬公裡每秒,這已經非常接近光速了。其實質原理也是距離除上時間。

麥克斯韋、赫茲不經意間的偉大
麥克斯韋和赫茲首先發現電磁波,其實質也是一種波,那麼其速度就可以用頻率乘上波長,用這種辦法計算出來的速度和菲索測量的光速奇蹟般地相似,通過各種測量最終確定了光就是電磁波。光速的測量可以用波長和頻率求得。

光速測量儀測光速
現代設備測光速,利用該設備對發射光進行調製,並在一定距離遠處對光進行解調,得到相位差,再通過發射源與接受源之間的光相位差,測得光速。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上邊簡單敘述了幾種光速測量方法,其實也是測量光速的歷史進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光速測量的方法如羅默測光,也算是偉大先驅,讀者感興趣都可以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