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混頻器雜散分量的正確測量姿勢與設計竅門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在混頻過程中,混頻器在其輸出端上產生的並不只是所期望的信號。位於輸入和 LO 頻率之整數倍上的其他無用信號也會出現在混頻器的所有埠上。這些寄生信號接著又相互混頻並離開混頻器的輸出埠而進入信號鏈路的其餘部分。此類不希望有的輸出信號被稱為 「雜散脈衝」。假如這些雜散脈衝的功率足夠高,那就會在射頻設計中引發很多問題,例如:發送器中相鄰通道的汙染、接收器中的靈敏度損失、或期望信號自身的失真。視系統要求的不同,有多種處理此類問題信號的方法。謹慎的頻率規劃和濾波雖然能夠有助於大幅度減少雜散脈衝的數量,但是它們總是會有。因此,系統設計師必需在混頻器輸出端上準確地測量雜散電平,以確定怎樣用最佳的方式應對它們,這一點是很重要。

測量混頻器雜散並不是簡單的事。常常有可能盲目地相信某個 「測得的」 信號來自於有關的混頻器,但實際上它卻是某種不當測試設置的人為產物。幸運的是,有一些用於緩解這些測試問題並確保觀察到的測量信號僅來自於混頻器的方法。圖 1 示出了用於測量混頻器雜散分量的正確測試設置。帶通濾波器以及衰減器對於儘量減少測試設置對在頻譜分析儀上測量之雜散脈衝的影響是至關重要。

圖 1:用於測量混頻器雜散脈衝的正確測試設置

在過度驅動時,頻譜分析儀會產生顯著的內部失真分量。當施加過大的功率時,內部接收器鏈路會進入壓縮狀態,導致所有的非線性雜散分量以一種加速速率 (相對於主輸入信號) 成長,從而人為地增加雜散功率的測量值。頻譜分析儀通常設計為在其輸入端上具有約 -30dBm 至 -40dBm 功率電平時達到最佳運作狀態。為了滿足該功率電平,應採用內部衰減、外部衰減、或此二者的組合來限制提供給儀器的功率。一項旨在檢查雜散測量是否正確的測試是增加頻譜分析儀之內部衰減設置,並注意雜散脈衝之功率電平的任何變化。如果雜散脈衝的電平變化幅度大於約 0.5dB,則頻譜分析儀很有可能處於過驅動狀態,因而給出的雜散電平讀數高於實際存在值。輸入衰減的一個良好起點約為 20dB 至 30dB 總值、內部和 / 或外部。圖 2~5 示出了在不斷增加頻譜分析儀之輸入衰減量的情況下測量的連續波 (CW) 音調。隨著衰減電平的增加,實測的功率電平下降,表示儀器原先處於過驅動的狀態。

圖 2:0dB 頻譜分析儀輸入衰減時一個 0dBm CW 70MHz 音調的三次諧波

圖 3:10dB 頻譜分析儀輸入衰減時一個 0dBm CW 70MHz 音調的三次諧波

圖 4:20dB 頻譜分析儀輸入衰減時一個 0dBmCW 70MHz 音調的三次諧波

圖 5:30dB 頻譜分析儀輸入衰減時一個0dBm CW 70MHz 音調的三次諧波

在看到對頻譜分析儀進行過驅動會產生不正確的雜散測量結果之後,您也許決定簡單地用低功率電平驅動該儀器以完全避免上述問題。如果 30dB 的衰減是合適的,那麼 100dB 的衰減一定更好。要知道,當內部衰減器變更時,頻譜分析儀對信號進行歸一化處理。令人遺憾的是,如果您希望查看所關注的雜散脈衝,那麼這是不可行的。對於所使用的每個 dB 的輸入衰減 (內部或外部衰減,情況是相同的),儀器的噪聲層上升 1dB,從而縮減了儀器的動態範圍,這有可能隱藏一些您恰好正在試圖測量的雜散脈衝。請注意:噪聲層較高,因此在圖 5 中是很明顯的 (相比於圖 2~4),儘管標度是完全相同的。而且,較高次雜散分量的功率變化與期望的輸出信號並不呈線性關係。相反,它們改變功率的幅度是輸入功率變化幅度的倍數。二次分量 (2*IN x 1*LO,2*IN x 2*LO,2*IN x 3*LO,等等) 將改變2dB/dB,三次分量 (3*IN x 1*LO,3*IN x 2*LO,3*IN x 3*LO ... 等等) 將改變 3dB/dB,依此類推。例如,倘若把輸入信號功率減少 2dB,則在 5*IN x 2*LO 的雜散電平將降低 10dB,而在 2*IN x 1*LO 的雜散電平則將減低 4dB。因此,把過低的信號功率電平置入頻譜分析儀無非是迫使您試圖測量的所有低功率雜散脈衝進入儀器的噪聲層。

錯誤雜散測量的另一個常見來源是缺少輸入信號濾波。對於雜散電平的準確測量而言,使用針對輸入信號的濾波器以衰減任何信號發生器諧波分量是至關緊要的。即使是實驗室品質的信號發生器也將只擁有 -25dBc 至 -50dBc 的諧波抑制水平。凌力爾特混頻器輸出端上的一些雜散電平將低於 -70dBc,所以使用不帶濾波器的信號發生器還不夠好。為此,應採用諧波抑制水平至少為 30dB 至 50dB 的濾波器。圖 6 示出了由 Keysight E8257C 信號發生器產生的一個 100MHz CW 音調的輸出頻譜。請注意基波信號之諧波的功率電平。這些諧波相對水平應當在各種不同的主音調功率電平條件下保持一致。

圖 6:由 Keysight E8257C 信號發生器產生的一個100MHz CW 音調的諧波雜散脈衝

假如您懷疑輸入信號或許將導致雜散脈衝高於預期,那麼最好檢查一下雜散脈衝相對於輸入信號電平的運行狀況。如果雜散脈衝是較高次諧波,而且未對信號電平以合適斜率 (2dB/dB,3dB/dB ... 等等) 發生的變化做出響應,則很有可能的情況是輸入信號源不夠乾淨。

如圖所示,測量混頻器雜散分量並非總是簡單的,但是,通過測試設置的一些小幅調整便可容易地獲得更好的結果。設定輸入衰減器並針對信號源採用正確的濾波方法將提供準確度高得多和可重複的測量。

相關焦點

  • 中頻雜散指標為LTE接收機選擇RF混頻器
    混頻器數據手冊以二階交調點(IP2)或2x2雜散抑制指標的形式表示二階響應性能。本文通過介紹這兩個參數之間的關係,說明接收機設計以及如何確定總體半中頻雜散指標。以MAX19997A的IP2與2x2關係為例,這是一款用於E-UTRA LTE接收機的有源混頻器。
  • 雜散發射的測量方法
    當分辨帶寬小於參考帶寬時,測量結果應為參考帶寬內各分量的總和(其和應為功率求和,除非特別要求雜散信號按照電壓求和,或是按介值法判別,見注1)。當分辨帶寬大於參考帶寬時,寬帶雜散發射的測量結果應按帶寬比例進行歸一化。但對於離散(窄帶)雜散產物,不能採用歸一化。
  • 無線電發射設備雜散發射的測試方法探討
    【慧聰廣電網】對於無線電管理工作來說,無線電發射設備的雜散發射是產生通信幹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無線電發射設備檢測中,雜散發射測試是一個重要的必測項目。     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測量雜散發射的主要儀表是掃頻式頻譜分析儀。因此要正確測量出待測設備的雜散發射分量必須深入了解掃頻式頻譜分析儀的性能和工作原理。
  • 無線通信領域的混頻器和調製器分析
    混頻器中的隔離在以下埠之間指定:RF與IF;LO與IF;IF與RF以及LO與RF。隔離量度計算一個埠到另一個埠的洩漏功率。例如,要測量LO到RF的隔離,只需將一個信號施加到LO埠,然後測量RF埠的這個輸入LO信號的功率。由於輸入信號(特別是LO)較高,足以導致系統性能下降,因此隔離至關重要。
  • 集成混頻器與無源混頻器性能比較
    過去,RF研發人員在高性能接收器設計中使用無源下變頻混頻器取得了較好的整體線性指標和雜散指標。但在這些設計中使用分立的無源混頻器也存在一些缺點。為了達到接收器整體噪聲係數的指標要求,需要在射頻(RF)增益級或中頻(IF)增益級補償無源混頻器的插入損耗。
  • 雜散發射的測試及抑制方法
    雜散發射可以理解為諧波分量,比如GSM900 的2 次諧波分量在1.8G,3 次諧波分量在2.7G,等等。雜散發射的測量通常在0-6GHz 之間測量,在1GHz 到4GHz 處應小於30dBm,GSM規範裡有相應的規定。雜散發射在兩種模式下測量,一種是傳導模式,一種是輻射模式。而每一種模式下又分為信道模式 (Traffic)和空閒模式(Idle),通常信道模式的值會大於空閒模式。
  • 射頻收發器強制雜散信號去相關方法研究
    如果關聯誤差項不相關,則可以在噪聲和雜散性能方面使動態範圍提升10logN。這裡的N是波形發生器或接收器通道的數量。噪聲在本質上是一個非常隨機的過程,因此非常適合跟蹤相關和不相關的噪聲源。然而,雜散信號的存在增加了強制雜散去相關的難度。因此,可以強制雜散信號去相關的任何設計方法對相控陣系統架構都是有價值的。
  • 混頻器測試之4種方法---之一:向下/向上變換法
    如果再找到一個與MUT頻率範圍相同的互易混頻器(可以上變頻也可以下變頻,兩個變頻方向的傳輸特性一致,即SC21=SC12),將該混頻器作為上變頻器與MUT串聯,同樣可以得到串聯後的傳輸特性,即為MUT和互易混頻器傳輸特性的乘積。然後將該互易混頻器作為下變頻器與第一步中的逆變換混頻器串聯,則能夠得到互易混頻器和逆變換混頻器傳輸特性的乘積。
  • 廣播百科 混頻器
    1、按工作性質可分為二類,即加法混頻器和減法混頻器分別得到和頻及差頻。 2、按電路元件可分為三極體混頻器和二極體混頻器。3、按電路工作方式分有無源混頻器和有源混頻器。混頻器和頻率混合器是有區別的,後者是把幾個頻率的信號線性的迭加在一起,不產生新的頻率。
  • 科研| 諧波混頻器常見電路小結
    最近看了些諧波混頻的論文,加上之前設計過幾次不同類型的諧波混頻器。不妨,來做個小結,看看有哪些常見的諧波混頻的結構。
  • 採樣保持(THA)輸出噪聲的兩個關鍵噪聲分量
    輸出緩衝放大器噪聲分量  噪聲的第二個分量是THA輸出緩衝放大器噪聲貢獻。THA不會對此噪聲採樣,但濾波可以降低此噪聲。可以承受的輸出濾波量取決於所用特定時鐘頻率的建立時間要求。這並未考慮採樣引起的噪聲摺疊,而典型混頻器噪聲指數定義可能會使用噪聲摺疊。要獲得混頻器噪聲指數定義,須添加一個噪聲摺疊修正係數,它由輸入採樣噪聲帶寬與奈奎斯特帶寬的比值給出,如下式所示:  NFCORRECTION = 噪聲指數採樣摺疊校正 = 10log(BW N_INPUT /( fCLK _TH /2))  其中,BWN_INPUT表示輸入採樣帶寬的有效噪聲帶寬。
  • 混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作用解析
    具有這種功能的電路稱為變頻器(或混頻器)。 一般用混頻器產生中頻信號: 混頻器將天線,上接收到的信號與本振產生的信號混頻,cosacosβ=[cos(a+β)+cos(a-B)]/2。其中a為信號頻率量,β為本振頻率量,產生和差頻。當混頻的頻率等於中頻時,這個信號可以通過中頻放大器,被放大後,進行峰值檢波。檢波後的信號被視頻放大器進行放大,然後顯示出來。
  • 混頻器的單邊帶和雙邊帶噪聲
    理想的混頻器的功能類似於一個乘法器,會產生和差頻率。比如說,輸入信號為頻率為wrf的正弦信號,本振信號為頻率wlo的正弦信號,則兩者相乘,則得到wrf+wlo和wrf-wlo兩個頻率。 當混頻器用於接收鏈路時,射頻有用頻段和鏡像頻段的信號和噪聲,都會變頻至中頻段。
  • 5G通信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其後,信號經過一個低通濾波器,濾除測量頻率範圍以外的幹擾信號,以免引起假響應。濾波後的信號進入第一混頻器,這裡採用了高中頻的上變頻方案,可有效解決鏡像、洩漏等問題,混頻後產生第一中頻。相應的第一本振需要提供寬帶高本振信號,該本振信號經過鎖相環與10 MHz頻率參考鑑相完成鎖定。
  • 混頻器基礎概念大盤點,快拿出你的小本本~
    此類混頻器的設計及其無外部直流電源要求的優勢,使得混頻器輸出端的噪聲係數很低。一個較好的經驗法則是,無源混頻器的噪聲係數等於其轉換損耗。此類混頻器非常適合有低噪聲係數要求的應用,而有源混頻器無法滿足這一要求。此類混頻器擅長的另一個領域是高頻和寬帶寬設計。從RF一直到毫米波頻率,它們都能提供良好的性能。混頻器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不同埠之間的隔離。
  • 使用數字示波器進行多域測量
    它使得瞬時頻譜可以測量,從而可以測量某個信號在任何時刻的頻率分量。據此,可以觀察頻譜隨時間而發生的變化,了解什麼時候存在以及什麼時候不存在幹擾,時域事件和頻域事件之間是如何關聯的。   在離散傅立葉(DFT)變換中,一定數量時域信號樣點被轉換成一定數量的頻率樣點,每一個頻率樣點都由時域樣點通過算法函數計算得出。快速傅立葉(FFT)變換是一種實現離散傅立葉變換的高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