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混頻器與無源混頻器性能比較

2021-01-18 射頻百花潭
本應用筆記比較了集成RF混頻器與無源混頻器方案的整體性能,論述了兩種方案的主要特徵,並指出集成方案相對於無源方案的主要優點。


過去,RF研發人員在高性能接收器設計中使用無源下變頻混頻器取得了較好的整體線性指標和雜散指標。但在這些設計中使用分立的無源混頻器也存在一些缺點。


為了達到接收器整體噪聲係數的指標要求,需要在射頻(RF)增益級或中頻(IF)增益級補償無源混頻器的插入損耗。與集成混頻器相比,使用無源混頻器時,用戶不僅要考慮其輸入三階截點(IIP3),還要考慮輸出三階截點(OIP3)。無源混頻器的二階線性指標一般都比集成平衡混頻器的差,而該指標在考慮接收器的半中頻雜散性能時非常重要。由於混頻器的線性度與本振驅動電平直接相關,所以必須產生相當大的本振注入,然後通過PCB布線饋入無源混頻器的本振埠。此外,還需要外部RF放大級對這些信號進行放大,使整個設計對本振輻射和幹擾非常敏感。由於無源混頻器是一個全分立方案,成本更高、PCB尺寸更大,由於分立元件之間的偏差也會導致性能上的差異。




集成(或有源)混頻器設計可以獲得與無源混頻器相媲美的性能,因而備受歡迎。集成混頻器包含一個真正的平衡混頻器(Gilbert單元)或帶有中頻放大的無源混頻器,藉助增益補償了損耗。由於集成混頻器具有增益級,不再像無源混頻器那樣需要外部中頻放大器補償損耗。對於噪聲係數指標非常好的集成混頻器,如Maxim的MAX9993、MAX9981和MAX9982,在混頻電路前端需要較小的RF增益,從而改善了接收器的整體線性指標。值得強調的是,如果通過在混頻器前端提高增益來改善串聯噪聲係數,也必須提高混頻器的線性度,以保持接收器的整體線性指標。Maxim的MAX9993、MAX9981和MAX9982混頻器還包括有本振(LO)驅動電路。


Maxim的MAX9993高線性度下變頻混頻器具有圖1所示功能。



MAX9993在PCS和UMTS頻帶的指標如下:
變頻增益=8.5dB
噪聲係數=9.5dB
三階輸入截點(IIP3)=+23.5dBm
三階輸出截點(OIP3)=+32dBm
二階輸入截點(IIP2)=+60dBm
二階輸出截點(OIP2)=+68.5dBm
低本振驅動電平:0到+6dBm


兩路開關(SPDT)為GSM應用選擇LO輸入(本振開關在無切換應用重,如cdma2000,選擇固定本振信號)

圖2所示是一個無源混頻器、中頻放大器和LO放大器組成的分立方案。圖中使用了單端元件,其二階線性度與Maxim的集成混頻器相比較差。從集成RF混頻器的數據資料看,為了與Maxim的集成混頻器進行比較,RF電路設計人員必須在無源設計中考慮各個分立元件的等效串聯特性。例如,設計人員不僅要注意無源混頻器的三階輸入截點,而且要考慮它的三階輸出截點和包括中頻放大級在內的整體系統響應。此外,設計者還必須計算無源混頻器方案的等效增益和噪聲係數,並將結果與集成混頻器參數進行比較。




對每級電路都使用了以下符號:
G=變頻功率增益
NF=噪聲係數
IIP3=輸入三階截點
OIP3=輸出三階截點



參照圖2,計算中頻放大器參數,得到與MAX9993增益、噪聲係數和三階截點性能相當的整體串聯響應。假定Mini-CircuitsHJK-19MH無源混頻器用於PCS和UMTS頻帶,給定參數為:
G1=-7.5dB
NF1=7.5dB(假設)
IIP31=+29dBm
OIP31=IIP31+G1=+21.5dBm

將MAX9993的典型指標作為PCS和UMTS頻帶的典型參數:
Gsys=系統總增益=+8.5dB
NFsys=系統噪聲係數=9.5dB
IIP3sys=系統輸入三階截點=+23.5dBm
OIP3sys=系統輸出三階截點=+32dBm


所需中頻放大器增益


由下式確定中頻放大器的增益:
Gsys=8.5dB=G1+G2,由此解得G2,
G2=Gsys-G1=8.5dB-(-7.5dB)=16dB


所需中頻放大器噪聲係數


為了得到9.5dB的串聯噪聲係數,假定無源混頻器的噪聲係數等於7.5dB,使用通用的串聯噪聲係數方程可求得所要求的中頻放大器噪聲係數,其中,噪聲係數(以dB為單位)等於10×log(噪聲係數)。


NFsys=9.5dB=10×log(系統噪聲係數)
=10×log(Fsys)
=10×log(F1+(F2-1)/G1)

用下式求解NF2:


NF2=10×log((Fsys-F1)×G1+1)
=10×log((10^(9.5/10)-10^(7.5/10))×(10^(-7.5/10))+1)
=10×log((8.91-5.62)×0.18+1)
=10×log(1.59)
=2dB


所需中頻放大器三階截點


使用串聯輸入截點方程確定中頻放大器的輸入三階截。


IIP3sys(dBm)=+23.5dBm
=10×log(IIP3值)
=10×log(1/(1/10^(IIP31/10)+10^(G1/10)/10^(IIP32/10)))

求解以確定中頻放大電路所要求的三階截點:


IIP32(dBm)=10×log(10^(G1/10)×(1/(1/10^(IIP3sys/10)-1/10^(IIP31/10))))
=10×log(10^(-7.5/10)×(1/(1/10^(23.5/10)-1/10^(29/10))))
=17.5dBm

由可得到放大器的輸出三階截點如下:

OIP32(dBm)=OIP32+G2
=+17.5dBm+16dB
=+33.5dBm


串聯結果


圖3總結了等效的串聯參數:


由計算所得的中頻放大器參數可知,要找到一個具有16dB增益和2dB噪聲係數的中頻放大器非常困難,而且使用該分立方案不能達到MAX9993所具備的二階線性指標。另外,還至少需要一個或兩個外部本振放大器,以產生Mini-CircuitsHJK-19MH混頻器所要求的+13dBm本振驅動電平。



設計接收機時,設計人員在選擇集成混頻器方案時會顧及到計算分立方案的等效串聯指標,而後將其與Maxim的集成混頻器比較。本文明確給出了集成混頻器方案與分立混頻器方案相比所具備的優點。比較兩種方案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參數包括:變頻增益、噪聲係數和線性度(主要是二階和三階)。本應用筆記也給出了計算串聯參數的正確方法。


更多精彩請加入「中國射頻微波微信第一群」, 先加徐老師微信號:15989459034,註明公司,射頻領域及方向,通過驗證後加入。(註:本群屬純技術研討群,銷售代理等非射頻技術人員勿加)!‍

1. 本群4000人,成員涵蓋了國內所有射頻方向企業,高校,研究所。其中教授,總監,總經理,主任專家,海歸,千人計劃,長江學者,首席科學家,博士700+人。

2. 本微信群由「興森快捷-安捷倫射頻高速聯合實驗室」射頻負責人,《ADS2008/2011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實例》《HFSS射頻仿真設計實例大全》電子工業出版社,主編徐興福建立。


相關焦點

  • 具有0 dBm LO驅動的寬帶3 GHz至20 GHz高性能集成混頻器
    巴倫是單平衡混頻器和雙平衡混頻器中用於在平衡和非平衡配置之間轉換RF、LO和IF信號的關鍵組件。能夠在標準IC鑄造工藝中集成巴倫至關重要,這樣才能生產出寬帶集成混頻器。本文介紹一種可以在矽、GaAs或任何其他集成過程中輕鬆實現的創新巴倫結構。這種巴倫拓撲的帶寬比傳統巴倫結構更寬。在0.18 μm SiGe BiCMOS工藝中,使用寬帶巴倫設計一款3 GHz至20 GHz高性能混頻器。
  • 混頻器基礎概念大盤點,快拿出你的小本本~
    此類混頻器有不同的設計樣式,如單端、單平衡、雙平衡和三平衡等。使用最廣泛的架構是雙平衡混頻器。這種混頻器很受歡迎,因為其性能出色,實現和架構簡單,性價比高,並能提供多種選項。無源混頻器通常以簡易性而出名,不需要任何外部直流電源或特殊設置。此類混頻器還有其他為人所稱道的特性,包括寬帶寬性能、良好的動態範圍、低噪聲係數(NF)以及埠間良好的隔離。
  • Hittite Microwave發布兩款無源GaAs MESFET I/Q混頻器
    Hittite Microwave公司日前發布兩款用於頻率範圍為3~7GHz的點對點無線電、WiMAX基礎設施、測試裝置和軍事應用的無源GaAs MESFET
  • 無線通信領域的混頻器和調製器分析
    無源混頻器的變頻損耗一般與插入損耗表示。一般來講,大多數混頻器的變頻損耗介於4.5與9dB之間。這取決於混頻器類型以及混頻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變換器不匹配和二極體串聯電阻等所有額外的損耗。寬頻帶混頻器更容易產生較高的變頻損耗,因為它們需要在整個輸入帶寬上維持平衡。變頻增益會影響總系統自動增益控制(AGC)規劃、DPD系統算法和靈敏度規劃。
  • 科研| 諧波混頻器常見電路小結
    諧波混頻器,即利用了本振信號的奇次或偶次諧波進行混頻,而非基波。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對本振信號頻率的要求從f,降為了f/N。多用在毫米波和太赫茲混頻方案中,因為高頻的高功率低相噪的信號源不易產生,或是成本較高。通過犧牲混頻器的噪聲和變頻增益等性能,換取了對本振源要求的降低。同時由於基波本振與射頻頻率相差較大,一定程度也提高了隔離性能。
  • 廣播百科 混頻器
    1、按工作性質可分為二類,即加法混頻器和減法混頻器分別得到和頻及差頻。 2、按電路元件可分為三極體混頻器和二極體混頻器。3、按電路工作方式分有無源混頻器和有源混頻器。混頻器和頻率混合器是有區別的,後者是把幾個頻率的信號線性的迭加在一起,不產生新的頻率。
  • 混頻器-基本參數
    注意:Nia和Sia在同一通道中,因此計算Nia時只應考慮有信號的那個通道。 鏡像開路或短路時:輸入信號的鏡像頻率被短路或開路抑制,只有頻率為RF1(或RF2)的信號能夠通過混頻器而變為中頻信號,外來的鏡頻信號不能通過混頻器,因輸入端只存在一個信號通道,故又稱為單邊帶混頻器。
  • 混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作用解析
    具有這種功能的電路稱為變頻器(或混頻器)。 一般用混頻器產生中頻信號: 混頻器將天線,上接收到的信號與本振產生的信號混頻,cosacosβ=[cos(a+β)+cos(a-B)]/2。其中a為信號頻率量,β為本振頻率量,產生和差頻。當混頻的頻率等於中頻時,這個信號可以通過中頻放大器,被放大後,進行峰值檢波。檢波後的信號被視頻放大器進行放大,然後顯示出來。
  • 中頻雜散指標為LTE接收機選擇RF混頻器
    為達到這一目標,工程師必須理解混頻器的IP2與二階響應之間的關係,然後選擇滿足系統級聯要求的RF混頻器。混頻器數據手冊以二階交調點(IP2)或2x2雜散抑制指標的形式表示二階響應性能。本文通過介紹這兩個參數之間的關係,說明接收機設計以及如何確定總體半中頻雜散指標。
  • 混頻器的單邊帶和雙邊帶噪聲
    理想的混頻器的功能類似於一個乘法器,會產生和差頻率。比如說,輸入信號為頻率為wrf的正弦信號,本振信號為頻率wlo的正弦信號,則兩者相乘,則得到wrf+wlo和wrf-wlo兩個頻率。 當混頻器用於接收鏈路時,射頻有用頻段和鏡像頻段的信號和噪聲,都會變頻至中頻段。
  • 混頻器測試之4種方法---之一:向下/向上變換法
  • 混頻器--同一場景下的處理差異化鑑定
    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簡單,而且非常好用的濾鏡--混頻器,這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好的結果,我們將看到如何在同一鏈中的兩個或多個不同點上比較結果。請繼續往下看!    在給一些用戶培訓時,我跟用戶常說的一句話:「要想得到最理想的處理結果,不在於你還能添加什麼信息,而在於你沒有需要再去除的信息。」
  • 擁抱混頻器雜散分量的正確測量姿勢與設計竅門
    在混頻過程中,混頻器在其輸出端上產生的並不只是所期望的信號。位於輸入和 LO 頻率之整數倍上的其他無用信號也會出現在混頻器的所有埠上。這些寄生信號接著又相互混頻並離開混頻器的輸出埠而進入信號鏈路的其餘部分。此類不希望有的輸出信號被稱為 「雜散脈衝」。假如這些雜散脈衝的功率足夠高,那就會在射頻設計中引發很多問題,例如:發送器中相鄰通道的汙染、接收器中的靈敏度損失、或期望信號自身的失真。視系統要求的不同,有多種處理此類問題信號的方法。謹慎的頻率規劃和濾波雖然能夠有助於大幅度減少雜散脈衝的數量,但是它們總是會有。
  • DBS電視接收機低中頻與直接轉換調諧器的比較
    廠商曾數次試圖利用CMOS工藝設計直接轉換DBS調諧器,當時,他們都選擇使用無源混頻器,因為它的信號路徑不會用到任何有源電晶體,所以,1/f噪聲會變得很小。然而,無源混頻器卻會出現轉換損耗 (conversion loss),使得基帶電路噪聲對接收機的整體噪聲效能造成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