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數學課,女學生「腦殼」痛,大學是怎麼考上的?

2021-01-10 說教育

文| 李彥慧

歡迎關注:說教育

開學的高等數學課

大年已經過去,大學生們也全部返校上課了。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同學來說,經過春節的洗禮之後,高等數學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變得比較困難了。正如上面這位美女同學所說:「第一天上課就腦殼痛,這寫的都是啥?」大學一年級下學期的第一節高數課是將一些數學知識點進行了一次回顧,同學們都差不多快忘完了。實際上,高等數學第一冊的難度是比第二冊的難度要大的。

高等數學中的微積分公式

從上圖中的高數公式可以看出,求導公式和積分公式是可逆的運算,當然這裡的積分是指的不定積分。在求不定積分的時候,我們需要加上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和微分方程又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分部積分在實際運算過程中會出現「反覆」的現象,也就是在多次分部積分之後,又回到了原點,這樣的現象和指數函數求導也有很密切的關係。有同學的眼光一直注視著前方,但是他們的關注點似乎不在黑板上,而是在前面的三位女同學身上,尤其是中間那個!

網友回憶高等數學

無論經過多少年,只要上過大學,大家對「微積分」裡面的一些術語是難以忘記的。就算經歷過工作之後,小編也依然還記得極限、連續、導數、中值定理、積分學等。對於該女學生所提到的「第一天上數學課「腦殼」痛,大學是怎麼考上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開學季第一周的惰性」。在第一周的時候,大家都還沒從假期的愉悅中走出來,對老師和課本的態度也比較消極。等到考試的時候,各種學霸就會出現了!

相關焦點

  • 高一數學不好,高三還有希望考上大學嗎?高中生該怎樣學好數學?
    在高一,對於數學的學習,往往有兩類學生。一類是學數學就跟鬧著玩似的,遇到什麼樣的題都能解出來。另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很多學生小學、初中的數學成績很好,可是到了高中,數學成績直線下滑,一次不如一次。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大受影響,自信心缺失,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
  • 這4所師範類大學,考上有機會免試拿教師資格證,學生:咋不早說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師範生的春天來了,考上這4所師範類大學,有機會免試拿教師資格證!學生:咋不早說!這4所學校分別是: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專業)、華中師範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陝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和西南大學(學前教育專業)。
  • 女生考上就是「班花」的大學專業可不是數學、化學,而是這3大專業
    在大學開學之初,「班花」、「校花」還是絕大多數新生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大學社團裡,有才又有顏值的女生一般都比較受歡迎。一些女生較為稀缺的大學專業更是把女生當「班寵」,咱也不想這樣說,但事實確實是如此。 女生考上就是「班花」的大學專業可不是數學、化學,而是這3大專業!
  • 有這幾類問題的學生,即使是在重點高中,也難考上一本大學!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對重點高中有這樣一個誤解: 「在重點高中裡學習,周圍都是好學生,教學資源那麼好,老師們那麼有經驗,所以考上重點大學一定沒有問題!」 每年重點高中的升學率確實不低,但是並不是重點高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考上重點大學,落榜者、復讀者大有人在。
  • 【我的大學課堂】分析之美——我的「數學分析」課
    【編者按】課堂是大學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無論是嚴謹求實不斷創新的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相長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本網開闢的【我的大學課堂】專題,由北大學生介紹自己親歷的大學課堂,通過他們的視角,來展現北大多元、開放、豐富多彩的課堂文化及能給學生帶來思考和創新啟迪的任課教師的風採。
  •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的高中AP課程,選修的大把,那是大學課程,高考不考,但也得學,競賽一試的內容,高考不考,也得學。北京大學因為大學需要學生學,讓北京學生只學高考考題級別的簡單卷子,大學就不幹。
  • 「長大想當太空人」——「太空第一課」激發學生科技夢
    「失重狀態下又怎麼測量物體質量呢?」王亞平的這個問題難住了這群小學生。「F=ma。」在王亞平做出解釋後,方瀚丞默默地念著這個對他來說還很陌生的公式。當一些學生還沉浸在思考中時,班裡又是一聲響亮的「哇」。原來,王亞平在演示下一個擺球實驗,小球在受力後竟然不可思議地做起了圓周運動。「失重怎麼那麼牛啊!」陳佳添立即問道,「這是個什麼感覺啊?」
  • 作業幫「新匠師」熊娟:讓學生課上不走神,就要「高頻互動」
    ,將複雜知識拆解,循循善誘,激發潛能,幫助學生由淺入深理解數學,一步一個臺階攀登數學高峰。初高中時,印象最深的是身邊不遵守紀律或小聰明的同學被脾氣暴躁的老師簡單粗暴地管教,這些學生在老師的嫌棄和批評中,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最後沒能考上好的高中或大學。這讓熊娟意識到,老師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從那時起,她便想,也許以後可以試著做一名好的老師。   懷揣這個目標,高考後她進入本省的師範院校就讀,隨後又考上清華大學研究生,從江西到了北京。讀研期間,越發對教育產生了興趣。
  • 北大、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學霸圍著輔導數學作業?這待遇?
    不認識的把羅翔老師的課多聽幾遍▼哈哈哈哈「張三老師」可還行這位同學一看就沒少聽羅老師的課只不過抓錯了重點「老師明明講過這個問題但是你就不知道怎麼做」感覺有被內涵到▼人還是應該多讀書少上網▼總是聽到「侵犯肖像權」
  • 最讓學生頭疼的三門課,物理和英語佔兩門,第三門讓人萬萬想不到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接觸數學、語文,到了初中,我們開始學習英語、化學、生物、地理,到了高中,我們依然學習這些科目,可每個學生的成績卻出現了很大不同,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有人只能上專科院校。回想那些年我們學過的科目,哪一科最令我們頭疼呢?
  • 全國名校長沙長郡中學的學生都是哪裡來的?怎麼被錄取的?
    一句話,就是考上了長沙長郡中學,就基本等同於考上了985、211雙一流的高校。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麼?這並沒有太大的誇張!長沙長郡,1904年由長沙知府顏鍾驥創建,始稱「長沙府中學堂」,是當時唯一的府立中學堂。
  • 腦癱學生考上四川大學 想努力攻讀代數研究生
    「體育課是我最差的一門學科。」陳超在電話裡笑著說,當體育老師點完到之後,他就跑到塑膠跑道的角落,做做簡單的運動,舒展拉伸右手。一些女同學會邀請他一起慢跑,陳超則笑著嘗試跟上她們的腳步,很困難也很努力。最高興:如願轉系潛心研究數學「既然選擇,就無怨無悔,哪怕頭破血流也要走下去。」
  • 曉不曉得腦殼兩邊都痛的也叫偏頭痛!
    2020-11-24 14:14:39 來源: 做康復的小顧 舉報   腦殼痛不一定是偏頭痛
  • 他三年本科畢業,複試第一考上北大研究生
    「2017級的,怎麼現在就畢業了啊?」「老師,我是提前畢業的。」北京大學「創新菁英計劃」線上複試現場,老師們吃驚地望著武漢科技大學2017級的學生秦文康。近日,秦文康以北京大學 「創新菁英計劃」複試第一的成績,拿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 如何讓學生深度理解數學概念?這節課提供了認知建構的有效路徑
    面對這樣一種挑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的馮勝老師在學生已經接觸了負數概念的基礎上設計了《負數的再認識》這堂課,整堂課圍繞「生活中為什麼需要負數」這一核心問題,通過提供與真實生活情境緊密相連的感性材料,並設計問題串,使得學生對於負數的意義和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在第三屆全國思維型教學大會上,這節課被評為特等獎。
  • 國內「最牛」四所航空大學,學生沒畢業就被預訂,考上的就是學霸
    那麼大學我們是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其實這是一個連帶關係,不管是學校也好,還是專業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幾所大學是個例外,學生還沒畢業就被預定了,可以說考上不愁就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國內「最牛」四所航空大學,學生沒畢業就被預訂,考上的就是學霸。
  • 四位杭城女生考上牛津大學
    四位杭城女生考上牛津大學  如何提高英國名校最看重的A-level和英語成績,他們透露小竅門  申請牛津大學,簡單來講,就三個步驟:一是遞交申請、報名;二是考試;三是到校面試。  遞交申請時,這位世界級牛校能看到的學生資料,無非是這麼幾部分:A-level(英國高中課程)的成績以及個人陳述。
  • 高三「數學複習」,學生要制定好有效的計劃,掌握學習側重點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新一輪的高考也要開始了,對於現在的高三學子來說,第一輪的複習已經開始了。但是「高三」複習的功課有很多,其中最難複習的就是數學。高考一直在不斷地向學生們逼近,高三的學生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學生要制定好有效的學習計劃。
  • 作業幫推出直播課「名師大招」課程體系 解決中小學生痛點
    原標題:作業幫推出直播課「名師大招」課程體系,解決中小學生痛點   在昨日舉行的中國校長大會在線教育論壇上,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發布了「學習的真相」,並推出「名師大招
  • 靠唱紅歌、苦學,她讓1800多名窮女孩考上大學,張桂梅的神話能複製嗎?
    按照她的錄取標準,無論分數高低,首屆報名的學生全部被錄取,一共有100名女生,此後輟學4名,剩下96名。在聽說女高之前,這些學生中很多都因分數過低而即將輟學,有一個學生中考數學只有6分。但這樣差的成績進入女高后,高考上線率竟達到百分之百。在越來越多家長的眼中,進女高就約等於上大學。 於是從第二屆開始,報名人數開始大於招生指標,此後一年比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