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比心」、「點讚之交」、「打call」等生動形象的社交詞彙,到「666」、「999」、「2333」等看上去不知所云的「數字密碼」,再到「敲」、「造」、「方」等表達情緒的新鮮用法,聽不懂95後在說什麼的60後、70後和80後們差點「感受到一萬點傷害。」
昨天,騰訊QQ指數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舉辦了《95後熱詞》新書發布會。基於QQ指數大數據,120個95後高頻用詞被收錄其中。這些乍看起來令人不知所云的新詞彙背後,真實地記錄下了95後的新文化生態。聽懂他們的語言,走進他們的內心,了解年輕一代的真實想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迫切願望。
【詞典溯源】
數據:QQ指數大數據精選高頻詞
作為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成長的一代,95後的語言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不斷變化。他們擁抱二次元、遊戲、漫畫,接受世界語言對中文的影響,不僅創造了新詞,也賦予傳統詞彙以嶄新的含義。例如他們用「瘋狂打call 」來表示為自己喜歡的人加油打氣;用「2333」來表達喜悅的心情;用666作為「溜溜溜」的諧音,來表示「很厲害」或者「很牛」;用「種草」來表達自身擁有了新的消費欲望;用「燃」代替熱血澎湃,讚賞勇於踐行自身價值觀的人……
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市場部總經理李丹介紹,《95後熱詞》一書中的120個詞,是由QQ指數通過分析QQ及QQ空間平臺用戶公開發表的說說、評論等海量大數據精選出的高頻用詞。QQ指數是一款基於QQ平臺用戶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指數類產品,定位於洞察QQ平臺上年輕人最新、最熱、最關注的社交內容,發現年輕人的熱點趨勢及輿論風向,透過QQ指數可以快速掌握年輕人的興趣喜好和行為習慣等信息。
樣本:QQ用戶90後佔比接近70%
為什麼要研究95後的語言習慣?在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市場部總經理李丹看來,語言和文字是文化的代表和縮影,它既能反映出當代年輕人活靈活現的生動表達,又能促使其他年齡段的人們去理解他們更多的真知灼見。「騰訊QQ用戶的平均年齡要比騰訊員工的平均年齡小一截,我們希望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更靠近這群年輕人,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李丹透露,目前,QQ的90後用戶佔比接近70%,95後的比例大概為1/3。在QQ上的動漫、企鵝電競、看點、遊戲、興趣等部落聚集了大量90後和95後的年輕人,通過熱詞,發現95後的興趣和表達習慣,可以讓QQ的生態合作夥伴了解他們,從而懂得網際網路的年輕一代。
結論:95後風趣幽默喜歡自黑
騰訊社交網絡運營部副總經理趙建春也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QQ平臺上95後用戶非常活躍,也更喜歡和自己同年齡段的用戶交流,以1/3左右的用戶規模貢獻了近8成的平臺內容。對於B端用戶,特別是從事品牌傳播、產品推廣和營銷策劃者,藉助QQ指數的指數趨勢和人群畫像功能,可以進行關鍵詞趨勢數據挖掘、輿情監測,通過洞察用戶行為,把脈需求走勢、分析傳播效果,以更有效地指導日常營銷傳播等。
趙建春介紹到,95後風趣幽默喜歡自黑,對美好生活嚮往,呈現出明顯的興趣驅動特徵。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同一時間,也是TFBOYS成員王源的生日。那一天,95後對於希拉蕊和川普的熱議程度有幾萬,但王源過生日的關注度則為美國大選的十多倍。今年3月8日三八婦女節期間,QQ指數發現,婦女節這一話題有100多萬次熱議,但女神節為1000多萬次熱議。這主要是因為95後將三八婦女節的稱呼改為了女神節。「很多人都說95後對國際重大時事並不關心,但是我們發現,電影《戰狼2》上映期間的熱議量為400多萬,十九大這一話題熱議量500多萬,遠比美國大選高出許多。95後對於自己國家的發展和國家強大還是非常關注和有自豪感的。」
【作者感言】
「出版這本書,希望藉此打破代際隔膜」
120個高頻詞所刻畫出的95後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群體?《95後熱詞》作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田豐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在編輯熱詞的過程中,能感受到95後的開放性、創造力和對多元文化的兼容並蓄。「透過詞語,你可以感受到當代青年文化的創造力。我們出版這本書,也是希望藉此打破代際隔膜,讓更多的人能夠對95後文化產生認知,讓讀者感受到詞彙背後95後群體鮮活的生命力。」
田豐表示,不同時代的文化與語言,有著不同的風格和來源,也有著不可取代的特色和功能,可以平等地擔當不同的角色。那些記錄95後群體所使用的詞彙樣本,不僅可以折射當下的社會環境,也能為將來的人群留下這個時代的微縮景觀。
在李丹看來,針對95後最貼切的標籤恰恰是沒有標籤。李丹表示,如果非要總結95後的特點,那就是文化自信、品質追求、既狂歡又孤單。文化自信是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的。95後通常沒有非常大的經濟壓力,做事情從興趣出發。一旦喜歡什麼東西,不僅會非常投入,往往也捨得花費時間、金錢,並且主動傳播這種文化。比如熱門遊戲《王者榮耀》、《陰陽師》的流行,就讓以前小眾的電競文化進入主流視野。作為伴隨網際網路成長的一代人,95後追求品質生活,願意為內容付費,獲取知識,進行娛樂。然而,他們往往是既狂歡又孤單的一群人,因而依賴社交軟體,需要從網絡世界中找到志同道合的社群,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
95後熱詞不完全詞典
1音譯詞
愛豆:英文單詞「idol」的諧音,意為偶像,現發展為粉絲對偶像的愛稱。愛豆戀情曝光了,我的心是崩潰的。
凹:這是今年的流行色,不知道你就凹了。英文單詞「out」的諧音,意為過時,用來形容事件或人物過時,不符合時代潮流。
伐木累:英文單詞「family」的諧音,意為「家庭」、「家族」。例如: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伐木累!
黑泡:英文「Hip Hop」的諧音,指嘻哈文化。例如:大金鍊子大T恤,腳蹬球鞋梳髒辮,一看就是黑泡青年!
2諧音
吃藕:在連讀之後,與拼音「chou 」發音相似,chi ou=吃藕=醜。例如:雖然我吃藕,但是我很溫柔。
方:與「慌」的發音相似,人們在緊張情況下表達自己慌張情緒的一種幽默的說法。常用句型為「我好方啊」、「我有點方」。
3舊詞新義
沉船:指在遊戲內抽獎活動中運氣不好,沒有抽到想要的遊戲道具。 例如:今天玩遊戲運氣不太好,老是沉船。
種草:指將自己喜歡的事物分享給其他人,使其他人也喜歡上相同事物的過程。也可以指自己受外部影響,對某事物產生了嚮往的狀態。例如:終於買到了種草超久的口紅,好開心!
保溫杯:是中年危機的一種象徵,指不論年輕時多麼桀驁不馴,人到了中年都走向保健之路,拿著保溫杯過日子。
4外來詞
FLAG:指說出某些話或做出某些事,這些言語或動作裡有著暗示結局走向的成分。例如:你上個月立的那個減肥FLAG呢?怎麼沒見你去健身房?
wuli:韓語音譯,意為「我們」、「我們的」。在使用中可以把朋友和喜歡的明星親暱地稱為:wuli + 名字。
5縮寫
李菊福:「理據服」的諧音,是「有理有據,使人信服」的縮寫,在調侃論壇發帖的樓主時,會使用「樓主李菊福」的表達。例如:無圖無真相,有圖李菊福。
數體教:意為「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原指某人數學不好,後引申至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