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工具。
(圖片來自:騰訊官網)
這隻企鵝承載著我們對網際網路最早的回憶,空間裡、說說上,記錄著中二時期的各種黑歷史;可如今打開許久未登陸的 QQ——如果你手機裡還有它的一席之地的話,可能會有種 「我用了一個假 QQ」 的錯覺。
(圖片來自:騰訊)
我們老了,但 QQ 沒有。如今的 QQ,已被貼上 「95、00 後主流社交工具」 的標籤。AR、日跡、直播、音樂……集時下各種年輕人喜好於一身的 QQ,現在更像是一個內容聚合平臺,聊天反倒像是附加功能了。
臃腫的功能是不少人當初拋棄 QQ 轉投微信的原因之一(雖然如今的微信也沒有簡潔到哪裡去),但這些在 「老一輩」 看來花裡胡哨、賣萌大於實用的功能,卻是 QQ 吸引 「新青年」 的新招數。「新青年」 是 QQ 對這批出生於 2000 年前後,亦或是 「心態年輕」 用戶的定義。
用內容搶佔用戶時間,已經是這兩年網際網路圈的共識,而在 剛剛結束的 2017 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內容」 也是被反覆提及的話題。
除了已經成為標杆的微信公眾平臺外,企鵝號、NOW 直播、騰訊新聞等,都是騰訊 「大內容」 平臺開放戰略的組成部分,具體到 QQ 裡,除了直播和日跡外,就是一個叫作 「看點」 的新功能了。
根據騰訊官方的說法,QQ 看點是 「基於手機 QQ 海量用戶和關係鏈發展起來的內容社交平臺。結合騰訊強大的 AI 技術以及社交關係鏈雙重能力,看點有效地實現了內容和用戶興趣的精準匹配。」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 QQ 版的 「今日頭條」。
但騰訊一直強調 QQ 看點與其他內容聚合平臺的差異化,表示它更懂年輕人,據說遊戲、動漫、二次元、黑科技是看點用戶最關注的幾大領域。
背靠 QQ 這棵大樹,看點自然是不愁資源的,比如它會默認出現在你的好友列表裡,提醒你 「好友們都在看這些」、「你可能對這些感興趣」……花式刷存在感。
「其實對這些明星啥的並不感冒,但是它老是跳在聊天框裡……」98 年出生的 Brava 是一枚標準的 「新青年」,也是手機 QQ 的重度用戶,但看點吸引她的並不是它所宣揚的二次元、動漫或黑科技內容,而是吃瓜群眾最喜聞樂見的八卦:
無聊的時候會覺得,好像上次看到哪個明星什麼什麼新聞來著,然後再打開看一看。
然而,主打二次元、動漫等內容,似乎也沒有讓看點擺脫新聞聚合平臺標題黨的屬性,Brava 就表示自己當初忍不住打開看點的推送就是因為:
標題非常…你懂的。
15 歲的揚揚是我能找到的年齡最小的 QQ 用戶了,但她對於看點的內容並不買帳,被問及為什麼,她發來了這樣兩張截圖:
看來看點的 AI 引擎可能有著一顆八卦之魂。
「不如微博好用。」 揚揚評價道。
95 年出生的 Danny 是我們採訪對象裡年紀 「最老」 的,她同樣表示在看點裡看得最多的還是明星的資訊,見到偶像的新聞還會在評論區留言甚至跟一些 「黑粉」 互懟。
「不過,我不怎麼看,」Danny 補充道,「因為推薦的新聞好多是時政類的。」
當然,鑑於樣本數量有限,我們的採訪並不能代表 95/00 後們對看點的普遍使用情況。
沈英豪就深刻感受到了 QQ 上 「新青年」 們的力量。他是 「QQ 看點」 上熱門帳號 「蒙面的貓」 的創始人。去年 11 月入駐看點後,「蒙面的貓」 一開始以財經類為主,今年 1 月份轉向了二次元內容,到了 3 月,百萬加的文章已有 7 篇之多,7 月份時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 37 篇。
QQ 是年輕人的迪士尼。
沈英豪給出了這樣一個比喻。
騰訊社交與網絡事業群市場部總經理李丹則認為,QQ 現在是一個 「集騰訊、社交、諮詢聯合的豐滿生態」。
是迪士尼、是生態圈,總之 QQ 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通訊工具了。在 9 日的 「新青年 新社交」QQ 分論壇上,QQ 推出了 「百萬新青年計劃」,宣布將投入 60 億元資金以及豐富的平臺資源,扶持專注年輕內容的青年創作者和創業者。顯然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內容都會是 QQ 發展的重點。
但這樣大而全的 QQ,也不見得每個 「新青年」 都樂意接受,Brava 在採訪最後告訴我:
QQ 太吵了,我們宿舍開始用 TIM 了。
題圖來自: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