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不談戀愛,但是我真的不能少幹一頓飯。」
「只要你不停的乾飯,沒有你追不上的體重,加油,乾飯人!」
最近,「打工人」的熱度還未散去,「乾飯人」又成為新的網絡熱詞,一堆乾飯人語錄、乾飯人表情包、乾飯人鬼畜視頻在網絡上流傳。
到底啥是「乾飯人」?
實際上,乾飯人,就是指吃飯的時候非常積極的人,俗稱幹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
在抖音裡,一名土味博主詩書達禮之山人,他每次在院子裡面吃飯的時候,就會說一句:「乾飯了,乾飯了!」然後手舉著一碗飯菜在屏幕前展示,隨後他的雞就會跑過來叼走他碗裡的菜。風趣幽默的視頻,也讓「乾飯人」成為了網友們創造網絡梗的素材。
「乾飯人」是剛剛火起來,但已經有商家瞄準了其中的商機,快速註冊的帶有「乾飯人」字樣的公司。
12月3日,記者從天眼查App查詢到,近日乾飯人餐飲管理(成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為2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遊暢,經營範圍包含餐飲管理;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等。
此外,武漢市青山區乾飯人日用百貨店、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乾飯人快餐店也註冊了帶「乾飯人」名字的企業,甚至山東一家攝影工作室也在前兩日將「乾飯人」作為了企業名稱。
事實上,最近幾年以網絡熱詞作為企業名稱,甚至搶註網絡熱詞商標的現象屢見不鮮。從幾年前的「神馬都是浮雲」,到「藍瘦香菇」,再到今年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耗之尾汁」「打工人」等,很多人都將熱詞註冊成為了公司或者商標。
業內人士指出,利用網絡流行語註冊公司名稱和商標,或許能帶來一定的財富,達到無須廣告就有廣告效力的結果。但網絡用語來得快、去得也快,從長遠來看對企業的經營帶來的效益並不明顯,反而損害了漢語使用的規範性。
記者查閱《商標法》第四條顯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
律師方毅表示,《商標法》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不少用網絡熱詞註冊商標名的商家基本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規劃推出什麼產品,之所以申請商標,更多的是為了限制他人使用,並利用持有的商標對他人提出侵權索賠,這樣的案例每年都在上演。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