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片小說《燒倉房》,也借鑑了威廉福克納的《燒馬棚》。
電影中有大量的伏筆和旁白,給觀眾帶來了足夠思考的空間。
男主人公飾演的宗秀是一名文創專業剛剛畢業的學生,家住在朝鮮邊界窮鄉僻壤的村子上,父親還吃了官司,典型的社會底層青年。
一次他在給商場送貨的時候,有一個女孩讓他抽個獎再走,巧合之中,他得到了一塊女士腕錶。原來這個女孩就是和他一個片區長大的申海美。因為整了容,宗秀才認不出她。
兩人閒聊後,宗秀將腕錶送給了海美。
申海美和宗秀一樣是社會邊緣的年輕人,她向宗秀透露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兩人越聊越歡,在接觸下也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而此時海美卻告訴宗秀,她想要去非洲找尋生活的意義,希望宗秀可以抽空去她的家裡幫她照顧貓咪。
海美在非洲之旅中,認識了有錢人Ben並把他介紹給了宗秀,宗秀在惱怒的同時,也慢慢產生了一種自卑心理,看著海美坐上了Ben的奔馳,心中不免落魄。他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年紀輕輕,卻可以像蓋茨比一樣有錢。也不理解,像Ben這樣的富人為什麼會看上海美。
在一次談話中,Ben告訴宗秀,他有一個奇怪的癖好就是燒塑料棚,那種不起眼、沒有人管的破舊塑料棚。Ben說,他喜歡這種看到塑料棚燃燒的喜悅,從內心、骨骼裡發出的貝斯聲音,恰巧這是在韓國沒有人會注意的東西。
而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離宗秀家很近的「塑料棚」。
看過原著的朋友,應該知道《燒倉房》的隱喻,意思是讓沒用的髒東西燃燒殆盡。而Ben為了滿足精神世界的空虛,從骨骼裡發出的貝斯聲,他不得不去燒掉那些不起眼的塑料棚。整部電影中的塑料棚,實質上就代表了那些窮人,海美則是Ben的目標之一。
故事講到這裡,依舊要介紹我們今天的主題香水。
細觀這款香的用料,給我的極大印象就是被燃燒到枯竭的乾燥。樹幹被蒸發了汽水,非洲無人區的裂土。和Ben的人物形象已經越來越接近。他最大的樂趣在塑料棚點燃的時候,Burning Ben用了樺木焦油去模擬那種燃燒的感覺,從黑色塑料融化成焦油,直截了當的沸騰,像極了Ben已經扭曲了的第二人格。
香調: 木質東方調
標籤: 溫暖辛辣 皮革 咖啡 煙燻 甜
乾柴烈火之間燃燒的肉慾,肌膚之間的摩擦升溫。
這些僅僅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獲得快感。
Hard Trap 震耳欲聾捏做歡愉,
瑪莎拉蒂副駕的美女嗨到大麻,上癮的節奏在腦子裡搖晃。
女人是遊戲,危險是事業。
有白蘭地作陪,有菸草繚繞。
身後星火的獠牙點燃水庫,
焦油漫步穿流在廢墟中,
焚燒意味著結束的同時,也意味著新生。
與Burning Ben對比起來,Profumum Roma Arso 就是十足的好人黨了。
我才知道「鐵血柔情」一詞,原來也可以用來形容燃燒。
這層香調的背景建立在白雪包裹的木屋下,和我聞過的伯爵之夜是一種考究。冬天的松樹已經派不上發芽生葉的作用了,和往常一樣,老男人們將樹劈成了柴火丟進壁爐,火鑽進縫隙裡滋滋生長。被烤過的樹脂味道,摻雜著奶香的木頭像板慄一樣甜蜜。當連同這份醇香都被火焰蒸發的時候,雪松的乾燥才會愈演愈烈。
在我看來,伯爵之夜用一杯Whisky戰勝了寒冬,那Arso就是北愛爾蘭冬季的用來取暖的火爐。
羅馬之香 燃燒 Profumum Roma Arso, 2011
香調:皮革調
標籤:樹脂 木香 煙燻 琥珀 濃鬱
古特爾的東方系列中有一隻香也代表著燃燒。它的名字叫 Encens Flamboyant 火焰乳香。
這一品牌下的東方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中東味道,同樣是樹脂,但卻比Arso幹的更加有理想。它的焚香和甜樹脂的味道帶著洋洋灑灑的煙塵,辛辣和藥感的結合也同樣更跳脫。實實在在的煙燻很難讓人捕捉到鼠尾草的綠意。好比一張巨大的手把控著心理遊戲。
也許,Ben的魔爪還在蔓延...
胡椒、粉紅胡椒、肉豆蔻、小豆蔻。炙熱有力的辛香料,太過於霸道。是因為天氣的關係,要等到天再涼一點的時候,我聞到的就是天主教會大寫的「焚」,氣勢上逼近冷冽,似乎還能聽到那些信徒們嘴裡呢喃。
「上帝,保佑我。」
香奈兒的梧桐影木是這幾款香水中接受度最高的一款。
為什麼把它和燃燒聯繫在一起,我也不太說的明白。
梧桐影木的原版,在1930年的時候被創造,是Gabrielle Chanel女士與Ernest Beaux一次討論之後所得出的。它被用來模擬香奈兒女士童年回憶中的故鄉,百年火山味道的一款木質調香水。由於太過久遠,只能借著08年的這款梧桐來說。
和墨戀神似的用料,價格可能就體現在了天淵之別的神韻。
梧桐木影是一捆乾枯的香根草,明顯的菸草味和絲滑檀香順利結合,由於香根本身就具有的木質土腥氣、灰塵顆粒、皂感較多,也使得這種綠聞起來多少有些偏了燃燒的概念直接跳到焦尾。
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回答,有人說這就是「星夜焰火」。
黑墨魍魎,糾纏不清
樹影斑駁,松柏屹立
篝火叢生,煙霧彌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