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一季度豬肉價格漲122.5% 3月份上漲116.4%

2020-11-27 網易財經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豬肉價格上漲122.5%,其中3月份上漲116.4%,比2月份回落18.8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原標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

一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重要產品穩定增長,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一、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

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目前,全國主要農區氣候條件總體有利,春耕春播進展順利,冬小麥整體長勢好於上年和常年。3月底,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播種面積比重達到87.2%,比上年同期增加3.5個百分點。一季度,禽蛋產量增長4.3%,牛奶產量增長4.6%,豬牛羊禽肉產量1813萬噸。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生豬存欄32120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3.5%,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3381萬頭,增長9.8%。

  二、工業生產下降,基礎原材料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保持增長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較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2.13%,工業產出規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分經濟類型看,一季度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0%;股份制企業下降8.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14.5%;私營企業下降11.3%。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1.7%,製造業下降10.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5.2%。基礎原材料和新產品生產保持增長,天然氣、無紡布、化學藥品原藥、原油、十種有色金屬、乙烯和粗鋼產量分別增長9.1%、6.1%、4.5%、2.4%、2.1%、1.3% 和1.2%;自動售貨機、售票機,電子元件,集成電路,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5.3%、16.2%、16.0%、13.1%和3.4%。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8.9%,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9.9%。工業機器人和發電機組產量分別增長12.9%和20.0%。

  三、服務業生產下滑,新興服務業增勢良好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2%和6.0%。3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9.1%,降幅較1-2月份收窄3.9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下降12.2%,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0.1%和0.7%。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8%,比上月回升21.7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零售業和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相對較高,分別為59.3%、60.6%和62.9%。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8%,比上月回升17.1個百分點,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增強。

  四、市場銷售減少,生活必需品銷售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較快增長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下降15.8%,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商品零售下降12.0%,降幅比1-2月份收窄5.6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一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7855億元,下降19.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725億元,下降17.7%。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6026億元,下降44.3%;商品零售72553億元,下降15.8%。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藥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2.6%、4.1%和2.9%,比1-2月份分別加快2.9、1.0和2.7個百分點。全國網上零售額22169億元,同比下降0.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536億元,增長5.9%,比1-2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比1-2月份提高2.1個百分點。

  五、投資活動放緩,電子商務、專業技術服務和抗疫相關行業投資增長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9.7%,製造業投資下降2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7%,降幅分別比1-2月份收窄10.6、6.3和8.6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1978萬平方米,下降26.3%;商品房銷售額20365億元,下降24.7%,降幅分別比1-2月份收窄13.6和11.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3.8%,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1.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3.5%;民間投資47804億元,下降18.8%,降幅分別比1-2月份收窄11.8、6.3、9.5和7.6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下降12.1%,降幅小於全部投資4.0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下降13.5%和9.0%。高技術製造業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投資增長3.2%。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投資增長39.6%,專業技術服務投資增長36.7%,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投資增長17.4%。社會領域投資下降8.8%,其中衛生領域投資下降0.9%,降幅低於全部投資15.2個百分點,生物藥品製品製造業等與抗疫相關行業投資保持增長,重點防疫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從環比看,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月增長6.05%。

  六、貨物進出口減緩,貿易結構繼續改善

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65742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進出口總額24459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出口12927億元,下降3.5%;進口11532億元,增長2.4%,其中一般貿易進口增長4.0%。一季度,出口33363億元,下降11.4%;進口32380億元,下降0.7%。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983億元。貿易結構繼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4082億元,同比下降10.3%,降幅比1-2月份收窄8.8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307億元,增長3.1%。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擴大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其中,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3%,漲幅比2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一季度,城市上漲4.6%,農村上漲5.9%。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14.9%,衣著上漲0.2%,居住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2%,交通和通信下降1.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9%,醫療保健上漲2.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4.9%。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6%;鮮菜價格上漲9.0%,由2月份的上漲10.9%轉為3月份下降0.1%;豬肉價格上漲122.5%,其中3月份上漲116.4%,比2月份回落18.8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1.0%,同比降幅比1-2月份擴大1.1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8%。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6%,環比下降1.1%。

  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29萬人。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2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4%,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5個百分點,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與上月持平。3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4.8小時,比上月增加4.6小時。2月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2251萬人。

  九、居民名義收入增加實際收入減少,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略有縮小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名義增長0.5%,實際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名義增長0.9%,實際下降4.7%。從收入來源看,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長1.2%,經營淨收入下降7.3%,財產淨收入增長2.7%,轉移淨收入增長6.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52,比上年同期縮小0.0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09元,下降0.7%。

總的來看,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下一步,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統籌做好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大力度落實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政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本文來源:國家統計局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豬肉價格14連漲!「豬茅」三天大漲24.5%,一季度波動或加大 本周五...
    來源:金融界網據商務部網站5日消息,據監測上周(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日),全國肉類價格穩中有漲,其中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45.58元,上漲3.7%。另據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外三元)價格自去年12月24日以來已經14天上漲。
  • 2020年12月鮮菜價格環比上漲8.5% 豬肉價格上漲6.5%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其中,城市上漲0.2%,農村上漲0.2%;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0.3%。
  • 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代表典型通貨膨脹嗎?
    2021年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12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0.2%,回到正增長中,而2020年全年我國CPI同比漲了2.5%,並不比2019年的2.9%的漲幅低多少,為過去7年來第二高。
  • 豬肉價格春節前上漲,專家:二季度有望回落至2017年水平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國家統計局1月11日公布數據,去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其中,豬肉價格由上月環比下降6.5%轉為上漲6.5%,為當月CPI貢獻了0.28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9月份CPI、PPI環比漲幅繼續回落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2020年9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2020年9月份CPI、PPI環比漲幅繼續回落。
  • 2020年CPI同比上漲2.5%!新年物價怎麼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謝藝觀)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同比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完成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目標。CPI同環比漲跌幅走勢圖。
  • 7月份江蘇CPI同比上漲2.9%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布的7月份CPI數據顯示,7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8%。國家統計局江蘇省調查總隊的數據顯示,7月江蘇CPI同比上漲2.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0.1個百分點。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7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1%,鮮瓜果、豬肉、雞蛋等價格上漲明顯,對7月價格漲幅影響較大。此外,南京7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重回「2」時代。
  • 國家統計局:2019年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3%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數據顯示,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國家統計局城市司處長董雅秀介紹,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上漲1%轉為下降0.4%。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3.2%轉為下降0.9%,影響CPI下降約0.19個百分點。食品中,部分鮮活食品價格春節後回落。
  • 豬肉漲至45.92元/公斤,牛羊肉也漲聲一片?專家:下半年就好了
    據新華網1月9日消息,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的數據顯示,在經歷2個多月的下跌後,自2020年第47周起,豬肉價格開始上漲;到2021年第一周,豬肉價格已經連續第7周上漲,從39.36元/公斤漲至45.92元/公斤,漲幅達16.67%。對於豬價回馬槍般地重回「40元時代」,消費者紛紛表示不解。
  • 2020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0.2%,鮮菜環比漲8.5%
    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8.5%,影響CPI上漲約0.22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上漲4.3%,影響CPI上漲約0.29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6.5%,影響CPI上漲約0.28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3.5%,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0.8%,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
    1月11日,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其中,城市上漲0.2%,農村上漲0.2%;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0.3%。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7%。
  • 極端天氣使得食品供給減少 肉、菜價格持續上漲漲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消息,國家統計局12日公布31省份2020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1省份12月CPI同比上漲,西藏為增幅最大省份漲1.2%;9省份CPI連續兩月同比負增長,海南降1.6%再度領跌全國。
  • 假期因素豬肉價環比反彈,去年12月份CPI同比微漲0.2%
    在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罕見出現同比下降之後,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數顯示,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但同比漲幅僅為0.2%。上月價格環比較大幅度下降的豬肉價格本月因元旦節日出現反彈,助推了CPI漲幅進入正區間。
  • 國家統計局:我國物價運行總體平穩
    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8%;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0.8%和11.3%。據測算,在11月份4.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4.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CPI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8%,漲幅回落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
  • 2019年11月雲南省紅河州豬肉價格環比小幅上漲
    據紅河州2家屠宰企業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全州白條豬市場批發價格為39.7元/公斤,環比上漲26.9%,同比上漲107.9%;生豬平均收購價格29.6元/公斤,環比上漲27.7%,同比上漲102.7%。
  • 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5% 環比上漲0.5%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5%,環比上漲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6%,環比上漲0.7%。1―11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5%。
  • 連漲8年牛肉價格確實「牛」 豬肉價格更親民
    數據顯示,豬肉價格從去年12月份以來,連續10周下降,降至去年6月份以來新低;牛肉價格雖漲勢放緩,但持續了8年的上漲還是不禁讓人們感嘆「確實牛」。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豬、牛市場的完全相反的兩種局面呢?
  • 國家統計局:石材產業生產大降!供求失衡下,價格又要漲!趕快下單呀!
    一、石材產能大幅下降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我國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一季度我國GDP比上年同期下降6.8%。 在石材貿易方面,2020年1-2月份,石材進口199萬噸,同比下降9.3%;其中,荒料進口量同比下降11.1%,製品進口量同比增漲47.8%;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
  • 紙張價格上漲直逼豬肉!小小一張紙,漲出「火箭」速度
    中新網消息,沒經歷2020年12月,你可能不會想到,小小的一張紙,能漲出「火箭」的速度。紙企掀起漲價潮年關將至,吃的用的都在衝KPI。繼「豬肉價格反彈」上熱搜後,近期「全國多地紙巾漲價」也衝上熱搜。生活用紙1個月迎來三連漲,「這是準備讓我們搶紙巾了嗎?」有網友評論。資料圖:某二胎媽媽囤積的紙巾等生活用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其實不僅是生活用紙,文化紙亦齊刷刷漲價。2020年11月份,包括APP、太陽、晨鳴、華泰等在內的龍頭紙企陸續發出漲價函,對自家文化紙提價200元/噸,2020年12月份起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