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自2018年8月我國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起,2年多的時間裡,豬肉價格可謂「一飛沖天」,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截至2020年2月,集貿市場豬肉零售價格最高時甚至超59元/公斤,「大口吃肉」幾乎成為全民難題。
隨著豬瘟疫情穩定、市場豬肉供給回升,豬肉價格也開始由50元跌至40元、30元、20元,然而,正當消費者期待豬肉價格能重回「10元時代」時,它再次反彈了。
產能恢復90%,豬價卻重回「40元時代」!為何?
據新華網1月9日消息,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的數據顯示,在經歷2個多月的下跌後,自2020年第47周起,豬肉價格開始上漲;到2021年第一周,豬肉價格已經連續第7周上漲,從39.36元/公斤漲至45.92元/公斤,漲幅達16.67%。
對於豬價回馬槍般地重回「40元時代」,消費者紛紛表示不解。畢竟根據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的消息顯示,至2020年11月末,全球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按理來說,產能恢復、供給增多,價格應該隨之下滑才會,為何會上漲?
養殖專家給出了解釋,一方面,現階段生豬市場仍然是賣方市場(供給小於需求、商品價格有上漲趨勢),無論產能恢復到80%,還是90%,始終與100%有別;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在全球肆虐,相對於進口冷凍豬肉,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相對安全放心的國產豬肉,這使得國內豬肉供應的缺口進一步拉大,成為近期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根據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相關負責人解釋,每年歲末年初(11月中旬至農曆春節前),豬價都有一個季節性反彈。換句話說,此輪豬價的上漲屬於正常現象。從豬肉需求來看,歲末年初,由於部分消費者灌香腸、醃臘肉等活動,豬肉的需求大幅上漲;從運輸成本來看,進入深冬季節後,由於雨雪天氣增多,生豬調運的成本也隨之增加。
豬牛羊價格「漲不停」,何時能「大口吃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二師兄」,羊肉、牛肉的價格近期也上漲不少。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一周,羊肉批發價已連續7周上漲,從69.22元/公斤上漲至74.87元/公斤,漲幅達8.16%;牛肉平均價格未76.95%,環比漲0.2%,同比漲9.2%。
肉價的「漲漲漲」除了與消費旺季需求量大幅上漲有關,還與供應量有所減少有關。以羊肉為例,從進口來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我國羊肉進口總量33.62萬噸,同比下降5.32%;從國產來看,國際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3個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為5251萬噸,同比下降4.7%。
回歸到「大口吃肉」的問題上,豬、牛、羊的價格都「漲不停」,何時能夠回落?以豬肉為例,據專家們普遍認為,到2021年一季度末,生豬市場將面臨重要窗口期,若無重大疾病或重大政策變動,則2021年下半年產能將釋放或加速,到2021年9月,全國生豬的價格有望跌回21.5-22.5元/公斤。
除此之外,根據新華網消息,國家已在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做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1月7日,華儲網已組織投放2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市場分析,這將一定程度緩解豬肉價格的上漲。
文 | 李銀蘇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徐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