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相約 一「網」情深
招遠市實驗小學 孫秀麗
庚子新春,疫情籠罩,人人在家,家家閉戶。我們的新學期也就改變了通常的打開方式,「雲端開學」如約而至。特殊的授課方式,特殊的「如鹽入味」,使得「雲課堂」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空間的距離,隔不開老師們傳授知識的聲音,擋不住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望,更割不斷師生間心與心的連接。「雲課堂」裡話「抗疫」,「一個『網』裡做道場」,我們實小教師的專業就是這麼嗨!
作為學校一名信息化教學骨幹教師,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令我充滿了熱情與期待。春節剛過,尹校長隋校長就帶領教導處開始部署線上教學工作了。接到任務後,我便開始學習操作希沃雲課堂的授課模式,學習QQ在線直播,學習釘釘在線直播,力求多渠道多方式與我們現用的12xue平臺相融合,為學生展現生動形象的課堂,讓線上教學也精彩紛呈。
2月17日,在我們數學組老師集體的精心準備下,第一堂數學QQ在線直播課準時開始。開課伊始,雖然已經在班級群裡介紹了上課的方式和注意的事項,但孩子們對於這種新鮮的教學方式還是充滿了好奇,有的孩子甚至在開課的前幾天就按奈不住興奮的心情,通過QQ或微信詢問我:「老師線上教學到底是怎麼個上法呀,跟在教室裡上課一樣嗎,我們能看到老師嗎,老師你會提問我們回答問題嗎……?」 我一一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並藉助他們的好奇心,反問:「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以這種形式上課嗎?」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因為這種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對啊,去學校上課,萬一有學生是病毒攜帶者就會傳染全班。」「我們上廁所,站路隊時也可能傳染別的班的同學」「這些同學回家後還會把病毒帶給家人」「所以我們哪也不能去,聽國家的要求就呆在家裡,做好防護,聽老師的話,認真學習」 ……
看著孩子們回復的真切話語,我覺得在疫情面前他們長大懂事了,勇敢堅強了。請相信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雖然來的遲一些,但是經過了嚴冬的淬鍊,來年它會開的更加絢麗多彩。
已經習慣於每天10:00準時守候在微機前,發布學習任務,推送自主學習的微課,引導學生整理知識點,系統梳理知識點,針對性挑選習題進行在線檢測,根據反饋數據進行在線講評,每天都力求讓孩子學有所獲,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漸漸地我發現,學生的新奇勁過了,有些孩子又開始放鬆自己,開始不完成作業,我發現釘釘平臺裡面的打卡功能,曠日持久,便於習慣的養成,強化內容,也便於學生掌握重點,我從3月6號開始,我每天布置一道數學題,學生完成後拍照上傳打卡,督促學生們堅持進行每日一練,日積月累,掌握鞏固知識,溫故知新。每天晚上7點鐘,我會為孩子們講評平臺中錯誤集中的習題,批改孩子們的釘釘打卡題,並做好記錄,優秀作業分享讓大家學習,出現錯誤的孩子進行單聊反饋,告訴孩子錯誤出在哪裡,並請家長監督改錯。慢慢的我喜歡上了釘釘打卡,享受燈下給孩子們批改作業的時光,同時單聊拉近了我與孩子們距離,那是心與心的真誠交流。鄒欣宴我們班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每當她提交作業時我都會給她留言,鼓勵她認真學習,積極完成作業。慢慢的孩子的書寫進步了,每天能堅持打卡了,作業中會畫上一顆心,寫上一句老師我愛你,老師笑一笑等暖心的話語,打卡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濃濃的愛,和孩子們的自信。第一輪打卡結束,孩子們高興的傳來自己獲得的獎狀,孩子,願你們永遠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數學課的講評直觀性很強,為了照顧好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能直觀形象的反覆觀看到重點習題的講評,我跟考麗霞老師商量,將作業中的每一道習題都進行詳細的講解並錄製成微課發送給學生,觀看學習改錯,查補知識漏洞,在教導處的支持下,我還購買了數位板,對習題可以邊講解邊板書,家長和學生在觀看講評微課後,給我留言反饋說跟在教室裡上課一樣,非常直觀形象,還方便靈活,可以隨時隨地反覆觀看。家長和學生的肯定和認可,是我們教師最大的工作動力。
戰「疫」不止,真情不息,我和我的學生們的故事還在繼續,縱使戰「疫」路上有千種挑戰、萬般困難,但在助力學生「成德達才」的路上,我永不退縮,網課在左,抗疫在右,我願意做落紅,做春蠶,做舊竹,呵護著學生,為學生奮力開啟疫情陰霾下的求學「豔陽天」!相信,熬過艱難的時光,我們終將迎來繁花似錦的開學季!
「雲中」鍵對鍵 似寒心向暖
招遠市實驗小學 尹曉紅
「孩子們,願你們成為夜空中那一顆一顆閃亮的星星,在熠熠星輝之下,無懼黑夜,迎接希望曙光。」
「孩子們,所謂春天到了,必是草長鶯飛,杏雨梨雲,或是萬千枝丫一抹綠,花兒朵朵一道虹……然而,在我看來,你在我的身邊,便是四季如春。」
這是和孩子們雲端相約,我寫給孩子們的電子寄語。我就這樣鍵對鍵,敲暖了孩子們的心。
屈指算來,因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居家線上教學模式已進入到第十周。開學時間待定,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每日打卡,及時提交學習任務,我也從最初的手忙腳亂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線上授課在有條不紊地繼續進行著。畢竟,鍵對鍵,隔著屏幕的師生交流,對於一些本來在教室裡就無法自覺學習的孩子來說,老師更是鞭長莫及,如何讓優秀生不後退,讓後進生不掉隊,是我考慮的重中之重。
對於小學生來說,沒有評價機制的課堂是沒有激勵性的。考慮到這點,我班結合了希沃平臺的「班級優化大師」班主任課堂管理工具,對孩子們每一天的表現做出一個綜合性評價。我為每一位學生設定了專屬卡通角色,通過加減分、隨機抽選進行角色升級,配合遊戲化的規則、界面及音效,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與創造力。數據可自動記錄、歸檔和計算,亦可一鍵發送至家長端。它幾乎代替了我成為監督鼓勵孩子們學習的使者,抓住孩子每天的閃光點,不再只有「小紅花」,用豐富多彩的獎勵勳章,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情況,每日健康報送情況發送點評;按時利用超級數據報表,可自動生成學生成長手冊,邀請家長查看學生的近期表現,適時向家長推送孩子的只能評語;個人榜和進步榜排名即時刷新,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於是,鍵對著鍵,孩子們說出了自己走心的話:
「老師,我想問一下,今天我的加分沒有其他同學的多,您能不能告訴我,是哪裡做得不夠好?」
「老師,今天我的作業提交晚了,是因為家裡的網絡突然壞掉了,您能不能先不給我扣分,要不就會被我的同桌趕上的。」
「老師,今天我感覺自己的朗讀沒有什麼問題,可分數還是有點低,您能不能錄一段分數高的同學的朗讀錄音給我,我看一下自己差距在哪裡好嗎?」
「老師,我寫的字不好看,謝謝您今天給我評了優秀作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
孩子們為了獲得更多積分,為了新的獎項,為了挑戰自己,發自內心地我想學、我願學,我樂學。有了班優的幫助,勝過了我苦口婆心地說教,湧現出了一大批主動閱讀、超額完成作業的好孩子。我看著他們因為獲得「本期冠軍」而歡欣雀躍,看著他們因一不小心被好友趕上而坐立不安,看著他們一次一次挑戰自我,我知道,他們長大了。隔著屏幕鍵對鍵,似寒卻暖,我和孩子們心貼著心,看著孩子們的每一次進步,我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疫情中,孩子更懂事了,他們懂得了自律,學會了自理。
疫情,也改變了許多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經此一役,我明白了:疫情隔離了空間,卻隔離不了愛,隔離不了知識,隔離不了人與人之間的心與心的碰面。我和孩子們心心相通,我想,孩子們一定有更深刻的體會。
五月,又一個出發點,植物蓬勃生長,新的希望也在不斷萌發。五月,充滿無限可能。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
願孩子的夢想也能夠漸漸長大,讓疫情散去,我們不必隔著冰冷的網線,鍵對鍵對著四方屏幕講話,孩子們又能夠在國旗下敬禮,在教室裡朗讀,在校園裡奔跑……相聚在陽光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噓!我皮袍下的「小」
招遠市實驗小學王培培
2020年的春節,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註定成為一個永難磨滅的記憶,空空蕩蕩的大街,死氣沉沉的節日,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恐懼和哀愁。而這個春天,和大多數人一樣,老師們的心中也或多或少有些許煩悶與無奈。本該快快樂樂上學的日子,變成了各家各戶閉門不出;本該熱熱鬧鬧的校園,變得冷冷清清;本該熱情洋溢的課堂,改為隔著屏幕與學生交流……面對災難,我們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安全;面對教學,我們必須履行起自己的職責;面對家庭,我們也必須承擔自己的義務。
曾經多麼希望每天不用上班哪,可現在真的不能上班的日子居然如此難熬。在居家網課的這個特殊時期,一竿夠不著,孩子們竟然還「調皮」了。從開始一個孩子不交作業,我單獨找家長;到三三兩兩弄虛作假,我個別談話;再到每天十幾個應付了事,甚至連面兒也不見,家長、孩子都愛答不理……真的有種火燒頭頂的感覺。焦急、氣憤、無奈……如果是在學校,哪個孩子敢不上課?哪個孩子敢不交作業?最終只能化為一聲嘆息:什麼時候能正常上學就好了。
都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我自以為還算是聰明的哦!於是,我耐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耐心指導,給孩子搭梯建橋;耐心發現,找到與家長的溝通點;耐心溝通,找到教育的契合點。耐心是教師的根本,溫風催柳綠, 細雨潤花開啊!當我真的做到了耐心應對,因勢利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家裡有個上高中的孩子,很愛學習,也很努力。因為房間有點小,關在屋子裡有點悶,學習桌也不大,同時擺放電腦、印表機和各種書籍很困難,於是餐桌就被她毫不留情地徵用了,我們每天只能在客廳的茶几上吃飯。這個情況就造成我們連說話都不行,更不用說我想大聲吆喝學生了。每天上課的時候,我只能在臥室裡關上門,儘量小點聲。
家裡能正常使用的只有一臺筆記本電腦,早就被孩子霸佔了,而且她的課程安排得很滿,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一點半,除了學校安排的課程,還要上自己報的網課,沒課的時候還要完成作業、查找資料,我想用用電腦,只能等到午夜十一點半以後。
我把最好的笑容和耐心留給了孩子們,但是居家還真的放肆,偶爾我也有hold不住自己的時候。那段時間,各小區、各村都已封閉,回老家無望,自己在家包餃子吧。每天班裡的疫情上報可以用手機來做,但有些表格必須電腦填寫。當時餃子包了一半,學校領導催著讓交表格,無奈之下商量孩子讓我用用電腦……有些事情的發生真的很狗血,原本孩子用得好好的電腦,就在我填個表格的時間它就壞了!藍屏!重啟!繼續藍屏!反覆重啟!幾番下來,孩子哭,老公叫,我是又著急又上火。工作中,我也算是態度拿捏的還說得上讓人認可的老師。可這一居家,還真就灑脫了那麼一下下,說著說著,幾言不合,拍案那個「絕」,「啪」的一掌……只是為了發出點聲音以壯氣勢!可是就是那麼寸,只怪包餃子的面板上正放著一把刀呢,氣急敗壞的我這一「啪」不打緊,菜刀硬生生地被碰到了地上,只聽見「鋼啷啷啷」的菜刀撞地板的清脆聲,和在地板上像條魚一樣活蹦亂跳的菜刀,老公愣了,孩子傻了,我自己也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呆了,把我自己也嚇壞了……然後,我的舉動成了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凡事不能衝動,學會淡然,用一份雲淡風輕的心情,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路不通,選擇轉個彎,轉過去,前面一定有豔陽。
哎呀,可惜我那把幾百塊錢的名牌菜刀了,居然很不要臉的斷了一塊下來。本來打算把這把殘刀扔掉,畢竟用起來不方便,看著也不舒服,但最後還是留了下來,老公說他就愛用這把,其他的不順手。我想:也好,留在家裡做個警醒吧,以後可千萬不能衝動!
「教」在線 「學」無限
招遠市實驗小學 於莉
因為整個世界走的太快,所以時間為2020年按下了暫停鍵。全民戰「疫」期間,我們的教學場所從學校轉移到家庭,教學手段從面對面的現場教學到「空中課堂」,但我們教書育人的熱情不減,嚴謹求真的工作態度和反思求精的工作方法不變。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我的居家戰疫就這樣開篇了。
1.選好平臺 指導使用
由於本班一直使用微信和QQ作為家校溝通平臺,學生和家長也積累了使用經驗,繼續利用微信和QQ搭建「空中課堂」,成為減少技術障礙,縮短會用周期的最佳選擇。學生和家長通過平臺指導每天利用12xue和一米閱讀按時完成相關學習。面對網上學習的新格局,我經常通過截圖標註、語音告知、視頻展現的方式指導學生和家長居家在線學習。
2.整合資源 合理利用
如何發揮「網際網路+」優勢,利用雲平臺和資源庫,實現網上資源的「有效利用」,這是推進「網上教學」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環節。
(1) 做好資源的搜索和下載,加工和製作。
為了適應「網上教學」的新模式,我收藏一些教育資源類網站,關注了一些網上教學的公眾號,供學習和借鑑。同時安裝了資源下載軟體、視頻編輯軟體、圖片處理軟體、課件製作軟體等,在實踐中提升使用美圖、美篇、錄屏工具、授課助手的技能。
(2) 做好資源的選擇。
面對各種資源,我一般都會挑選一些具有直觀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的課件資源開展網上教學。選取一些動畫課件資源,演示一下,比起單純的圖片資源,更可以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可感,複雜的道理變得簡明易懂,從而有助於學生感知和理解所學內容,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 做好資源的精簡。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一些資源雖具有可操作性,但涉及的知識點過多,拓展面過寬,視頻接近30多分鐘。我們開展「網上教學」,就不能照搬套用。這樣不利於學生掌握核心知識點,也會造成學生視角疲勞。所以我經常會將次要內容進行裁出,突出主要內容,減少知識點,縮短時長。
(4) 做好資源的銜接。
為了圍繞「重難點」對資源進行程序設計,做好與「課時安排」的銜接,我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路和進度進行「應變」,會用專門的編輯軟體進行「拆分」處理,實現資源與課時的同步銜接。
3.全面發展綜合使用
作為一名班主任,在開展網上教學的過程中,我堅持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課程輔導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注重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疫情防控教育過程中,在QQ群裡,我開設了多個相冊,將一些學生居家活動的內容進行分類管理,學生們紛紛主動分享參加抗擊疫情、運動、綜合實踐和開展安全教育的圖片視頻。QQ作業裡優秀作業被及時分享點評,激發了學生居家學習的熱情。
班級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製作並分享了多篇宣傳美篇。全面引導學生提高自身防禦能力,引導學生學習榜樣,致敬英雄,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保持身心健康,打贏「家庭保衛戰」。
冬盡草青青,春來花紅紅。「空中課堂」還在繼續,初心若磐,鏗鏘如我,我盡心守護著這一方陣地,更期待「抗疫」勝利的時刻,重返菁菁校園,站在三尺講臺,且吟且詠,師生共赴知識盛宴。切切之心期待著!
為著一份懂得——用「心」戰「疫」 我的教育有故事
招遠市實驗小學 王君
己亥歲末,庚子初春,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破了我們原有的生活、學習節奏,假期不斷「充值」的「夢想」得以實現,送來了有史以來的「超長版」寒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無數「最美逆行者」靜靜的行走,默默的感受,不喧譁,不落寞,不用言語,卻譜寫了一首壯美的歌,溫暖著整個寒冬。那歌聲,你懂,我亦懂。這一份懂得,溫暖了你,也溫暖了我,成長了你,也成長了我!我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學習篇》
疫情之初2月11號的時候,收到學校尹老師發來的一個文件《徵集疫期小學生心理健康微視頻的通知》。面對這個任務,一開始我的心理是有點排斥的,一是因為沒有接觸太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腦子裡一片空白;再是因為疫情期間,只能家裡錄課,會麻煩很多。但是我一想到:疫情防控中,84歲的終南山、73歲的李蘭娟率先奔赴疫區;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與這些美麗的逆行者相比,這點事算得了什麼。那怎樣來備這節課好呢?平時教育學生,在學習上做到「不懂就問」。現在擺在我面前的難題,我不是也應該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嗎?於是我開始抓緊點滴時間利用網絡查詢相關文章進行學習,參考網上優秀的微視頻,結合實際,兩天時間編寫出了教案。然後向懂心理學知識的老師請教,反覆修改教案和課件。定稿後接下來就是錄製了,用什麼錄呢?繼續上網查詢、請教同事,最終確定利用「EV錄屏」工具。開始錄製的那個下午,我在房門口張貼著「我正在錄課,請不要敲門,不要大聲說話」。錄製了大約一半,突然從窗外傳來小孩子的大喊大叫聲,幹擾了我的錄課。哎,前功盡廢,我的錄課中斷了。等到沒有聲音,我又開始錄製,錄著錄著,閨女在門口敲門「媽媽媽媽,我找你有急事」。我只好把錄製又停了下來。處理完閨女的事情,錄課繼續。口誤了,重來;說錯字,重來;忘了ppt的翻頁,重來;ppt裡一個字打錯了,要修改,重來······對著電腦,一坐就是兩個小時,口乾舌燥,熱情慢慢褪去,可是錄製還沒有完成。心理有些苦惱、煩躁。躺到床上仰望天花板,暗暗對自己說「不能放棄,加油。」於是,錄製又開始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第一個微視頻——《調試自我 應對疫情》,終於錄製成功了。回想製作的點點滴滴,這過程「又苦又累」,但也「有甜有樂」。看著錄製好的微視頻,我無比激動和開心,心理有說不出的驕傲和自豪,親身體驗了「有付出才有收穫」的成就感。
《堅守篇》
這幾天各地醫務人員回家及離開武漢送別的場景再次刷爆朋友圈,讓我一次次熱淚盈眶。疫情期間,唯一能做的是向他們學習,堅守我的工作崗位,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作為班主任和兩個班的語文老師,每天的事情是繁瑣而艱巨的,每天盯著手機和電腦的時間長達4、5個小時一點不誇張。
每天上午我會跟著視頻一起學習,做好筆記拍照發到班級群裡,讓不會做筆記、聽課效率不高的孩子學有所獲,知道每天學習的重要知識點,然後根據每天所講的內容給孩子布置書面練習作業。我會把每天布置的習題自己做一遍再發到班級群裡讓孩子們參考,目的是讓自己熟知習題中每一題的難易,也讓寫作業偷工減料的孩子知道做題時該有的態度。
每次傍晚批改作業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是最驚人的,兩個班級90多個孩子的書寫作業,每次都是眼睛看模糊了,滴點眼藥水休息一下再繼續批改。孩子過來喊我「媽媽,吃飯了。」「等等,你們先吃。」「媽媽,陪我玩會。」「等等,你先自己玩。」抓緊時間爭取最短的時間批完,為的就是儘快講評、然後讓孩子們改錯,當天問題當天解決,當天知識當天掌握。
線上學習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陸續開始復工,孩子們就自己在家學習,問題隨之而來。這幾天,我除了忙線上教學、線下批改之外,還要忙著處理家長發給我的求助信息。自制力不強的孩子以學習的名義來玩手機,虛度了光陰,荒廢了學業。每每這時,我總是平心靜氣地和家長們溝通交流,幫他們支招。因為我知道大多數家長都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學習好、習慣好。但是復工復產之後,家長既要完成單位的工作,又要照顧孩子,肯定是身心疲憊,他們想從老師這裡得到一些幫助。除了安慰、給家長支招之外,我又與「特殊」的孩子進行推心置腹地聊天,讓他們明白父母、老師的良苦用心,讓他們了解時局、懂得感恩、學會自律、勇於擔當。還告誡他們我會時刻關注他們,隨時跟進。為了使其它孩子不再思想跑偏,我經常在班級群裡諄諄教誨、循循善誘,用愛心、耐心、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我深深感到,在這特殊時間,這種特殊的上課方式,更需要我們老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多跟家長溝通,這樣孩子才能靜下心來學習。我們多一份關懷,孩子才會多一份收穫和成長。
《成長篇》
我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小學生的媽媽,疫情期間,我和全國家長朋友們一樣度過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漫長假期。我很感謝居家學習這段時間,讓我與孩子「鬥智鬥勇」,共同成長。
開學初,我就跟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個學習生活計劃。一日之際在於晨,每天7點半開始早讀,背誦古詩詞、朗讀課文。除了早讀時間的閱讀以外,家裡也到處給她放書,書櫃、茶几、床頭、窗臺······讓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拿起一本書開始閱讀。孩子利用上午的時間線上學習並完成各科作業,課間休息時我會陪伴孩子打羽毛球。下午時間,孩子完成數學任務後,畫畫、練字、做手工,我很享受陪伴在她左右這段親子時光。當然,在陪伴過程中,也會有煩惱的時候。
閨女在學習數學這件事情上,不是特別輕鬆,做題也很少有全對的時候。而且,一遇到難做的題,就輕易放棄等待我的幫助。在家守著她學習這段時間,這種情況就尤其多了,開始我會因為她粗心錯題和不善於動腦來自己解決問題而煩躁,板起臉來訓斥孩子,孩子往往一臉迷茫不知所措的樣子,漸漸地我發現這種一味施之於嚴的家長式教育對孩子沒有多大幫助,而且做教育的我知道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極不利的。於是我就嘗試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平和的態度來面對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場景一:
「媽媽,這道題我不會」,我走過去一看剩了3道題不會,都是做過的類型題。以往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就已經開始冒火了。「不行,必須改變一下我的態度和方式了」。我平靜地說「閨女,這幾個題我們做過同樣的類型題,你再做做看。」閨女做了一會仍然沒有做出來。我繼續鼓勵道「再想想、再試試」,她開始表現出焦躁的情緒,我說「不要著急,靜下心來想想之前做這種題時的方法是什麼,這次媽媽不幫你了,因為媽媽相信你自己就能做出來。」5分鐘後,閨女興高採烈地跑到我跟前,「媽媽媽媽,我做出來一道題了。」「你真棒,剩下兩道你也能做出來。」不一會三道題都做出來了,閨女特別開心。我高興地朝她豎起大拇指:「你看,你可以靠自己動腦解決問題的,加油!」
場景二:
還有一次記得那天學有點難度的《數字謎》,孩子看完視頻後開始做題,做了一個就開始求救於我。我看完題後問了她幾個問題,從她的回答中我知道她沒有認真聽講或者是沒有聽明白這節課的知識點。於是,我帶著她又一起看了一遍視頻。視頻看完後,她開始做題,一下子就做出來了。我順勢問她「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她說「認真聽講,很重要。」我肯定了她的說法,接著說「不完全準確,還有預習的重要性,你看你帶著不懂的題來聽課,事半功倍。在學習上,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我知道,孩子以後還會重複出現這些問題,學習、生活中也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沒關係,我已經做好了溫情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準備。所以,我很感謝居家陪伴孩子學習這段時間,讓我內心有了這樣的成長!
山上層層桃李花,春色媚媚銷此疫。待到疫情消散後,再聚萬紫千紅時!期待,久別重逢!相信,那時的我會成為更好的自己!願所有的美好都會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