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不止我一個看完他的畫
覺得這是黑白照片的
這精緻、細膩
這空間感和構圖
你說這是畫的
我都想剁手
放大看局部的細節
我有被震撼到
這也太精細了吧
哪怕是房梁上的文字
都清晰可見
線條和透視更是一絕
有人說這是黑白照片
有人說這是水墨畫
但其實這是鋼筆繪畫
你看出來了嗎
他筆下的傳統建築繪畫
美的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杳冥》
這些看起來像加了濾鏡
又或者是有古風感的建築
都是他用鋼筆一筆一畫細緻的刻畫出來的
他用原子筆和鋼筆相結合
刻畫出這細膩的建築畫
《覺夢》
《式微》
他筆下的山西古建築畫
引來網友的紛紛點讚
有人說,這細節也太逼真了吧
也有人質疑
有這功夫的,是哪所高校的學建築還是學考古的
當謎底揭曉的時候
才讓人驚豔萬分
《快雪時晴》
《浮生》
這些畫作的背後是怎樣的一位人呢
他中學畢業就輟學了
起初用原子筆繪畫
weibo名:諸葛清嘉
本名:劉凱
1992年出生,今年28歲
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人
為啥給自己取名諸葛清嘉呢
他出生在諸葛村
而「清嘉」是出自柳永的詩「重湖疊巘清嘉」
諸葛清嘉這個名字和他的繪畫風格
非常的相匹配呢
小編比起他人更早知道他的畫
2015年,人民日報的weibo轉載了一組
原子筆畫
當時引起了一番評論和誇讚
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畫的
5年後的他
依然在刻畫中國古建築的道路上
畫風更加的成熟、老練
除了原子筆也嘗試鋼筆繪畫
如今還是能看到他的畫作
被人民日報的官微、紙媒等刊登出來
除了人民日報
還有人民網、中國日報、中國新聞日報
了不起的匠人等等發文轉發報導
大家都贊他:
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他高中念完之後就輟學了
外出打工2年
但還是架不住內心對於繪畫的喜愛
於是還是想回家鑽研畫畫
不管怎樣的輾轉
中國的傳統古建築都是他內心最愛的題材
《雲泥》
又或者是一些雕塑佛像
他出生在山西
從小耳濡目染下看了很多的古建築群
他內心就對此非常的感興趣
平時生活中也會看一些關於建築
和傳統文化介紹的一些書籍
《休休焉》
《清敦》清且敦,意清雅渾樸
他認為古建築中
那些木質的陳舊都是歲月的沉澱
那些古城牆經歷了無數的風霜
這些都是歷史遺留最美的東方魅力
在文化和歷史上都有很深的造詣
這是他早年間用原子筆刻畫的長城、山水園林等等
這些藍色在給人的視覺上
更加的沉穩、夢幻
色彩上給人很跳躍
而黑色的建築則給人更原始
更嚴謹、肅穆的感覺
他筆下的中國建築
給人一種古典、雅致的感覺
建築的莊嚴、神聖
細節的筆觸和光影
給這些建築帶來更古樸的既視感
《嗅》
《時與光》
《遺直》
他繪畫的素材很廣泛
除了大部分的古建築以外
人物、佛像、風景等都有刻畫
線條感極細膩
人物的神態栩栩如生
《默白》
《畫眉》
除了筆觸感以外
能看出筆觸和紙張之間的磨砂質感
清晰可見
黑白灰的感覺很分明
《孟秋》
《煙》
用筆乾脆利落
不拖泥帶水
硬朗中帶著一絲柔和
不管是人物的神情又或者古建築的滄桑
都刻畫的入木三分
淋漓盡致中有時間留下的印記
如今的他隨著越來越多的曝光
也會有粉絲髮給他一些古建築的素材
但在他看來
真正能融於心刻畫的古建築
需要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用心去體會背後的故事
去感悟那歷史的留存
《冥冥之中》
再拍一些建築或者細節
深入刻畫的時候
將建築、情感、歷史、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悟
都繪製在紙上
才稱得上一件佳作
他在創作一幅畫的時候
往往鉛筆線稿的輸出
就要3天——一個星期的時間
上顏色畫細節則需要的時間都是按月計算的輸出
每一筆、每一處的細節
不容不得半點失誤
不斷的對比細節
雖然繪畫的工具很簡單
但是繪畫的心思需要耐心、時間和技法
這幅兵馬俑你能看出用什麼繪製的嗎
不是原子筆不是鋼筆
而是水墨描繪的
這幅畫歷時三天
從線稿、背景的層次感描繪
到細節的刻畫都能看出他的繪畫功底
《信》
《花容》
《雍容》
不管是建築還是人物
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功底紮實的繪畫技法
細節更是媲美相機的精緻
《少女與紗》
《嘆息》
《阿凝
《流光》
他隨便一張繪畫作品
都能驚豔整個朋友圈
用最簡單的工具
繪製出最精彩的繪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