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 | 文明鄉風「繪」出最美吳樹灣

2021-01-09 澎湃新聞
美麗鄉村 | 文明鄉風「繪」出最美吳樹灣

2019-12-1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及香格裡拉市三壩鄉

白水臺可是家喻戶曉

白水臺位於三壩鄉白地村

距香格裡拉縣城103公裡

它是由於碳酸鈣溶解於

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觀

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往下流

碳酸鹽逐漸沉澱

長年累月就形成臺幔

似層層梯田

被稱為"仙人遺田"。

今天小編要推送的就是位於仙境白水臺旁的納西族村落——最美吳樹灣

文明鄉風

走進香格裡拉市三壩鄉白地村吳樹灣村民小組,一面面繪滿東巴文字的矮牆將村莊裝點得色彩斑斕,乾淨整潔的房屋和硬化道路間縈繞著濃鬱的東巴文化氣息,一股清新、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繪」出最美村莊,文明村風的由來!!!

「牆上繪製的大多是關於納西族歷史中的神靈形象和古老的祭祀中所念唱的曲調,傳達一種引人向善的道理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規律…… 」迪慶州東巴文化傳習館館長和樹榮說。1998年,熱愛東巴文化的和樹榮在吳樹灣創辦了第一所東巴學校,動員青年人學習東巴文化,走上了保護、搶救、傳承東巴文化的歷程。2010年,學校掛牌為「迪慶州納西東巴文化傳習館」。「東巴文化傳習館的宗旨就是東巴文化傳承與恢復文化生態相結合;與村容村貌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在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促進村莊的綜合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和樹榮說。

一直以來,傳習館將東巴文化的經典、儀式、歌舞與民間節日、慶典、日常習俗相結合,在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拓展傳承空間的同時規訓了民間倫理道德、淨化社會風氣,舉辦的東巴舞展演、傳承培訓、文化交流、祭祀儀式等活動受到了村民的喜愛和支持。

「在村莊建設過程中,吳樹灣將農村環境衛生、文化傳承保護等要求納入組規民約,通過群眾評議等方式弘揚鄉村新風,深化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村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白地村總支書記楊桂福說。吳樹灣組規民約明確農民維護公共環境責任,庭院內部、房前屋後環境整治由農戶自己負責;村內公共空間整治以村民自治組織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主要由農民投工投勞解決,鼓勵農民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全程參與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建設、運營、管理。

「如今家家戶戶的生活都大變樣了,這都得益於好的政策和制度,只要是對村莊發展有好處的,我們都應該積極去做。」村民和永向說。

公共衛生曾經是村容整治的難題,以前道路兩旁到處是垃圾、村民較為聚集的區域,汙水隨處排放。2018年,吳樹灣村民小組通過人居環境提升工程項目,推進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實施廁所糞汙治理,普及無害化衛生廁所,將廁所糞汙、畜禽養殖廢棄物一併處理,實現資源化利用。同時推動汙水管網覆蓋,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如今的吳樹灣汙水處理得當,建設有獨立的垃圾焚燒池,定期對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村莊內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5%。

「近年來,吳樹灣村民小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村容村貌不斷改善,村民自覺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鄰裡和睦、文明和諧。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都能看到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最美吳樹灣。」楊桂福說。

編輯:李玉芳

二審:和金蓮 終審:餘萍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徵集令

微信公眾號長期向社會徵集新聞線索、新聞稿件。

投稿方式:

微信:永遠的香格裡拉(微信號:xgllgzh)

郵箱:xgllsxcb@126.com

熱線電話:0887-8222202

原標題:《美麗鄉村 | 文明鄉風「繪」出最美吳樹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涪陵: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鄉風文明建設讓鄉村更美好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戰略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其中鄉風文明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始終,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
  • 郟縣黃道鎮:打造美麗鄉村 創建文明家園
    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名單揭曉,郟縣黃道鎮紙坊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殊榮。據悉,黃道鎮紙坊村在2017年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村鎮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通過道德講堂、星級文明戶評比、公益超市積分兌換、舉辦農民運動會等載體,強化宣傳引導,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紮實提升人居環境,創建清潔幸福的美麗家園,營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弘揚道德典型,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 棲霞翠屏街道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屏」上精繪「工筆畫」
    隆冬的雪後,踏入黃燕溪谷,步入慄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精緻的美麗鄉村「工筆畫」:穿新衣戴新帽的農舍風姿綽約,整修一新的村中河風光旖旎,擠滿老物件的村史館引人駐足……在皚皚白雪映襯下的小山村,如詩如畫,鄉韻悠長。以前的慄林村可不是這樣!村落蕭條房舍老舊,路兩邊雜草叢生、草垛亂堆,河道垃圾成堆、散發出異味。曾經「髒亂差」的小村莊,如今搖身蛻變成美麗村莊。
  • 「我所經歷的脫貧故事(一)」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中陽縣寧鄉鎮陽坡塔村第一書記田茂鑫
    ,同時也是全縣首批1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創造了清拆整治的『陽坡塔速度』,村容舊貌換新顏,但是如何才能鞏固和拓展已有的成果,讓鄉村振興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是鄉村振興工作思考的重點」,這是初到陽坡塔村時,田茂鑫想得最多的問題。
  • 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
  • 「創文進行時」雲南景洪市曼搭村民小組:爭做鄉風文明建設「領頭雁」
    曼搭村民小組在創建全國文明村過程中,創新實施「1+1+5」治理模式,通過抓黨建促發展、抓平安建設促和諧、抓五治(治髒、治亂、治違、德治、自治)促進步,聯動推進文明創建,探索出了一條特色美麗文明村居路。曼搭村民小組村貌  同時,當地還積極倡導崇德向善之風,營造和諧鄉風文明。制定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和《評選文明農戶、「最美宜居家庭」、「五好家庭」標準》,引導廣大村民爭做「四有」新人。
  • 亮點匯聚 | 「小積分」撬動「大文明」
    為紮實推進「美麗家園」建設,不斷提升鄉風文明建設水平,甘州區婦聯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徑,在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巾幗家美積分超市」,通過「好行為兌換積分、積分兌換物品」運行模式,引導婦女群眾主動融入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主戰場
  • 雲南彌勒:建設美麗鄉村增顏值 繪出幸福生活新藍圖
    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州彌勒市西二鎮矣維村委會大平地小組以「建設美麗鄉村增顏值 繪出幸福生活新藍圖」為抓手,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拆危拆舊,美化鄉村環境,建設打造出一個環境美、民風淳的美麗新家園,讓人民群眾走上小康生活的幸福路。
  • 衢州衢江區入選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
    浙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發源地。自2003年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幹,使美麗鄉村成為浙江的一張金名片。2016年至今,全省已有34個縣(市、區)受到「美麗鄉村示範縣」表彰。
  • .| 白銀市白銀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掃描
    近年來,白銀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構建金溝河生態示範帶、沿黃休閒旅遊經濟帶,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融合共進,「美麗鄉村」疊加「美麗經濟」,綠色發展提升「綠色價值」,為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現小康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 美麗鄉村入畫來_旅遊_中國西藏網
    如今,放眼雅礱大地,無論是漫步雅礱河畔,青山綠水之間,還是走進鄉間村落,穿行在新居古村之中,都能讓人感受到鄉村的環境整潔,村莊美麗,鄉風文明……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農牧民群眾的希冀正逐步在人居環境整治的浪潮中變為現實。  廁所是衡量一個地方文明的標誌,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也關係到一座城市的面貌和形象。
  • 湖北省美麗鄉村之南河村
    南河村地處武陵山脈,村名源於穿村而過,迤邐多姿的南河,沿河兩岸,高山俊秀,樹木蔥蘢,森林覆蓋率高達98%,地理位置絕佳,距美麗的新縣城24公裡,典型的黃金半小時經濟圈。 南河村美則美矣,多年來苦於缺少主導產業,村集體經濟上不去,大河沒水小河幹,村民生活捉襟見肘。
  •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 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通過打造人居環境樣板區域、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鐵腕整治鄉村「兩違」、解決農村「三線」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微改造、開展垃圾分類、推進「廁所革命」、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做好宣傳推介工作等舉措,讓從化的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 河南孟津:小小講解員 傳播文明鄉風
    小講解員在為觀眾講解妯娌村的歷史和家風建設 宋瑞娟 攝2020年6月以來,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躍著一批小講解員,他們生動地講解家風家訓、好人好事,為文明實踐注入新活力。2019年,妯娌村充分挖掘當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移民搬遷精神、優良家風家訓,建設了佔地500餘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該站以「黨建引領、傳承家風、記住鄉愁」為主題,設黨建館、家風館、村史鄉愁館,開展了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今年,該村重點培養了一批來自當地小學的義務小講解員,為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供志願講解服務。
  • 山水織錦繡 瀟湘譜華章——湖南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一路風景,「繡」出最美長江岸線。 截至今年9月,大通湖已連續12個月退出劣Ⅴ類,水體水質總體評價為Ⅴ類,摘掉了從2015年以來戴上的劣Ⅴ類「帽子」。 截至今年7月,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340個監測評價斷面中,水質較好的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6.8%,同比增加3.5%。 綠水青山,重現湖湘大地的壯麗秀美。
  • 安鄉縣大鯨港鎮:巧用村規民約 助力鄉村振興
    村規民約治出美麗鄉村。按照縣委縣政府「綠色發展,水韻安鄉」建設理念,同慶村支兩委結合《村規民約》條例,積極動員群眾自力更生,共同參與美麗新同慶建設。明確提出搞好房前屋後綠化,美化環境,村委成立了專門的人居環境監督小組,每月開展農戶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張貼榮辱榜,提升群眾的榮辱意識。
  • 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舟山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_杭州網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島島是花園
  •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文明之樹」在柘林鎮南勝村開枝散葉
    >朵朵蓮花在此繽紛綻放闢出鄉村振興發展新道路>「鄉風評議」「美麗約定」「法治普及」文明之樹在此開枝散葉繪就明日美好藍圖>近年來,先後被授予「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上海市重點培育單位」「上海市健康村(居)委試點單位」「2020年度上海鄉村振興示範村」「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村」「鄉村旅遊示範點」「上海市文明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