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家風館,關於妯娌村,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2020年11月23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名小講解員正在為觀眾講解妯娌村的歷史和家風建設。
小講解員在為觀眾講解妯娌村的歷史和家風建設 宋瑞娟 攝
2020年6月以來,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躍著一批小講解員,他們生動地講解家風家訓、好人好事,為文明實踐注入新活力。
2019年,妯娌村充分挖掘當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移民搬遷精神、優良家風家訓,建設了佔地500餘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該站以「黨建引領、傳承家風、記住鄉愁」為主題,設黨建館、家風館、村史鄉愁館,開展了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今年,該村重點培養了一批來自當地小學的義務小講解員,為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供志願講解服務。
「在這裡做講解員,我了解了妯娌村悠久的歷史,這讓我更加熱愛我的家鄉。」妯娌村小學生朱玉涵就是一名義務小講解員。每逢節假日,她都會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做志願講解,向大家傳播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裡團結等社會文明理念,自己也會在學習、生活中踐行這些理念。
為了收到最好的講解效果,平樂鎮宣傳部門全面查閱了妯娌村相關的革命歷史,還原了全村移民搬遷後的發展進程,並且根據展板的內容,將原有的講解稿進行修改,加入了便於小學生理解的生動語言,使小講解員的表達更加流暢。
「讓孩子們來當志願講解員,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次創新。」妯娌村黨支部書記代曉峰介紹,1995年,妯娌村為支持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父老鄉親淚別故土,整村搬遷到數十公裡外的平樂鎮安家落戶。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精神逐漸在大家心中扎了根。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鄉風文明的提升,我們通過挖掘村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團結奮鬥的創業精神,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更好地傳承弘揚妯娌村歷史文化、良好家風、樸實民風。」代曉峰說,讓小學生做志願者講家風家訓、好人好事等,既讓孩子受到教育、得到鍛鍊,又帶動學生家長走進展館接受教育,讓文明鄉風代代相傳。
幾個月來,每逢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總有小講解員忙碌的身影,他們或在提供講解服務,或在引導參觀,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把新時代文明理念傳播給廣大觀眾,形成富有特色的新時代文化服務體系。(洛陽日報記者 李冰 通訊員 鄭戰波 宋瑞娟)
(原載於2020年11月24日《洛陽日報》4版)
來源:洛陽學習平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