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大王秧歌:百年舞出來的風採

2020-12-06 瀟湘晨報

東阿大王秧歌東阿大王秧歌是一種民間舞蹈,歷史悠久,表演形式獨特,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力。大王秧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了當地民間藝人的美好心靈和高尚藝德。

東阿大王秧歌排練現場

延伸

東阿大王秧歌百年舞出來的風採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

在魯西地區,傳統舞蹈眾多,民間秧歌也分不同的流派。東阿縣新城街道大王村的大王秧歌,歷經140餘年,至今仍在春節等喜慶節日裡展演,並且舞出了不一樣的風採。「大王秧歌經過幾代人的傳承,不但豐富了內容,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11月20日傳承大王秧歌的東阿縣新城街道大王村黨支部書記王士越告訴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淵源——

東阿大王秧歌來源於河北平山

在山東西部很多地方的志書裡都有對秧歌形態的記載,比如「元宵張燈火,放花炮,多人圍聚,持花燈為秧歌之戲,即古儺遺也」,再比如「上元燈節,沿鄉儺古俗,各村鎮徒步裝男扮女,二三十人不等,諺曰秧歌,城鎮則遊行四街,在鄉間則週遊附近村落,至則男婦臨觀,途塞巷滿」。

東阿大王秧歌也是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獨特,在當地影響力大,歷史悠久。清光緒二年(1876年),大王村15歲的王有典被父親送往河北平山縣戲團學唱戲,在戲團跟一戲友學會了秧歌,並且經常被邀參加平山縣的吉慶文化活動。三年後的1879年,王有典回到老家大王莊。

得知王有典在外學會了跳秧歌,並且水平很高。於是,在村裡有地位的人牽頭下,組織村裡及周邊村能歌善舞的人向王有典學習跳秧歌。而王有典在教村民跳秧歌的同時,根據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在技巧中加進簡單情節,他組織表演的秧歌受到村民的稱讚。從那時起,秧歌便成了大王村特有的舞蹈,此後,不斷發展壯大,經常被邀參加縣裡的各種吉慶文化活動。

特點——

東阿大王秧歌隊列像橫寫的8字

據大王秧歌第三代傳承人、67歲的王士俊介紹,大王秧歌屬於小型隊,表演時其動作自然流暢。一般有4個點,按順序進行,交叉前進。隊伍按行排列,四人為一行,一起前行,然後轉身回頭,交叉串花,像似橫寫的8字,也叫雙人過橋;也可一人前進再返回頭串單花,秧歌隊保持步調整齊、行動一致,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大王秧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程式和藝術風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了當地民間藝人的美好心靈和高尚藝德。

大王秧歌隊一般與高蹺隊一起活動和演出,高蹺隊的主要角色有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白蛇、青蛇、傻小子、醜老婆等,大王秧歌主要角色為鼓和花,鼓為領舞者,花為女角,多在30至50人左右,動作自然流暢,深受群眾喜愛和歡迎。演出的主要服飾有:樂大夫頭飾、翻毛對襟皮襖、花鼓頭飾、傻小子頭飾、傻小子肚兜、虎頭娃娃鞋、醜婆頭飾等,演出的道具有:傘、甩子、花鼓、箍漏擔、芭蕉扇、棒槌、撥浪鼓等。

王士俊表示,大王秧歌,從古至今,伴隨著民間豐富紛繁的民俗文化活動,經歷了及其漫長和不斷漸變的發展歷程,在民間藝人世代保護及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幾個特點,伴隨著民間喜慶節日、民俗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形成獨特的對區域民俗習慣的依存性特徵;經過民間藝人長期實踐,在跳法上已經形成具有獨特風格和固定模式;大王秧歌還具有群眾自發以及參與大型民俗文化藝術活動的群眾性特徵;跳法上,大王秧歌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人物眾多,形神兼備,具有極強的觀賞性。

傳承——

東阿大王秧歌已傳承到第四代

東阿大王秧歌在第一代傳承人王有典的傳承和創新中,成了大王村特有的舞蹈形式。後來,王有典將這一技藝又傳給大王村的村王成福(1913年生人),王成福經過幾十年與老藝人不斷切磋,學習交流,形成大王秧歌新的風格。現在大王秧歌的傳承人為67歲的王士俊,經過王士俊積極發展、宣傳,大王秧歌已廣泛流傳於茄李、卜莊等周邊村莊集附近鄉鎮,乃至在普及聊城其他縣市。

東阿大王秧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大量道具也散落在民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年青一代,雖然也愛好秧歌這種民間舞蹈藝術,但又因生活所迫而長年外出務工或經商,已無暇顧及它的傳承和延續。」王士越說,2017年之前,大王秧歌每年過年過節都組織演出。隨著2017年大王村的拆遷,3年來村民都分散租房居住,很難集中起來進行秧歌演出。所以,3年來,村裡沒再組織演出。待2021年五一期村民喬遷新居,基本都住到一塊了。那時,還繼續組織村民踩高蹺、跳秧歌,將這一傳統文化舞蹈形式傳承下去。

目前,東阿大王秧歌已確定不惑之年的王士越為第四代傳承人。相信在王士越的帶領下,東阿大王秧歌會越跳越紅火,舞出一片吉祥和祥和。

【來源:聊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追蹤」這位登上湖南衛視的「海陽秧歌少年」,大家怎麼看?
    官微推薦 首期節目的驚喜寶藏在欄目組官方微信的推文中,這樣寫道:「來自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的呂科鏑可謂首期節目的驚喜寶藏。呂科鏑剛一上場,國風造型加一把飄逸的拂塵就抓住了風暴引領者·風暴鑑證官張藝興的眼球。這支山東海陽秧歌豪放自由又不失現代元素的巧思,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 沁源秧歌和南月蘭的故事
    沁源秧歌又稱「沁源小調」,是由沁源縣當地民歌發展起來的地方小劇種戲曲,其形式短小活潑,曲調柔和細膩,表演自然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成為了沁源人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之一。在沁源秧歌的傳承發揚中,全縣產生了一大批沁源秧歌愛好者,她們將自己的情懷、熱愛與沁源秧歌緊密相連,為沁源秧歌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沁源秧歌傳承人南月蘭老師,一起來聽聽她與沁源秧歌的故事。
  • 「敦化傳統秧歌文化」秧歌音樂的命脈,中華精神的象徵
    敦化傳統秧歌文化在敦化市秧歌文化博物館正廳,有兩面直徑1.5米描金彩繪的巨型大鼓。相信它給所有到過秧歌博物館的觀眾帶來深刻印象的展品。說起鼓可謂是秧歌音樂的命脈,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秧歌表演過程中的力量,源於中國遠古時期。《周易》記載:「鼓之舞之以盡神」。
  • 跑旱船 扭秧歌 民眾樂翻天 寶塔區河莊坪鎮舉行各村秧歌匯演
    核心提示: 為了讓全鎮人民過一個喜慶熱鬧、文明祥和的新春佳節,進一步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2月8日上午,由延安市寶塔區河莊坪鎮政府組織的2017年元宵節秧歌展演活動在河莊坪金延安鼓樓廣場舉行。來自河莊坪鎮餘家溝村、李家灣村、井家灣村等6支秧歌代表隊400多人參加了此次秧歌匯演。
  • 常州有秧歌?有,還曾是過年大戲
    總共68頁中記錄了秧歌燈的唱段、曲調;其中還有兩頁專門標註出20多種道具燈的扎制草圖。1999年《秧歌燈》甫一面世,便打破了「江南有秧無歌」之說。  「秧苗天下算第一,七棵秧苗栽全了,風調雨順豐收年」,60歲的湯金龍張口就來,他是談莊秧歌燈第五代傳人。至今逢年過節,包括老湯在內的民間藝人依然會張羅表演。
  • 海陽:拜年秧歌熱鬧開鑼 場面火爆
    「沒有秧歌不叫年。」1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海陽大秧歌賀年會再次隆重上演。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除了秧歌展演,還增加了海陽大秧歌傳承發展研討會和虎頭灣祭海祈福大典兩大環節,更加豐富了賀年會的內涵,不僅讓海陽百姓享受到了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大餐,又為海陽大秧歌這一非遺瑰寶的傳承搭建了良好平臺。
  • 法庫縣小牡丹二人轉藝術團舉辦秧歌匯演
    法庫縣小牡丹二人轉藝術團舉辦秧歌匯演 法庫縣政府
  • 戲曲·廣靈秧歌|散發著濃鬱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瑰寶
    廣靈秧歌又名「優歌」,它是流行在廣靈、渾源以及河北省的淶源、蔚縣由此可見,廣靈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碼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間就有其雛形。 清末同治、光緒年間,隨著梆子劇種的蓬勃發展,廣靈秧歌也不斷成長壯大。
  • 都是太上老君的童子,西遊記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到底誰更厲害?
    這裡面就有兩個妖怪有些厲害了,他們帶著五件寶貝下凡,那就是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了,雖然在和孫悟空的鬥爭中他們最終喪命。但他們來歷非凡可是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的童子。《西遊記》金角大王 銀角大王他們既然都是太上老君的童子,那他們到底哪個更厲害呢?小貓這就跟大家分析一下啊。
  • 無脊椎動物裡的大「大王」和二「大王」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王酸漿魷的食道是從大腦中間穿過的。大王酸漿魷如果吞食較大的食物就會傷害大腦,所以它們主要吃一些小型的食物。據說大王酸漿魷的「鳥喙」是烏賊家族裡最大的,可以輕鬆咬碎骨頭。雖然大王酸漿魷在海底世界幾乎橫行無阻,但它們在深海裡有唯一的敵人——抹香鯨。
  • 「百年上海兒童文學展」巡禮滬上五代兒童文學作家風採
    本報訊 「百年上海兒童文學展」11月12日至12月20日在上海浦東圖書館舉辦。展覽通過「起航」「變革」「復興」「引領」「傳承」五個板塊,介紹了中國兒童文學的輝煌成就與跨越式發展。作家牆上可領略跨越了五代的九十多位上海兒童文學作家的風採。
  • 東阿推出指紋圖譜蛋白測序對照檢測方法
    東阿推出指紋圖譜蛋白測序對照檢測方法 來源:www.bioon.com 2007-01-26 11:57 哪怕是摻入很少量的牛皮、馬皮或其它雜皮,由此製成的假阿膠也能通過蛋白測序被鑑別出來
  • 東阿阿膠回應儲存驢皮有特殊氣味:屬動物藥原料正常現象
    圖為東阿阿膠太陽能溫水清潔化泡洗皮工序。李欣 攝中新網濟南8月3日電 針對2日有媒體發布的東阿阿膠原材料相關報導中關於驢皮味道以及公司儲藏問題說法,東阿阿膠當日深夜在回應媒體記者採訪時稱,驢皮有特殊氣味屬正常現象,千百年來,正是這種「難聞的純驢皮」,經過數十道嚴格處理工序後,才能煉製出地道正宗真阿膠。
  • 平山縣201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統戲劇西調秧歌專場演出
    8月16日上午,平山縣201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統戲劇西調秧歌專場演出在縣文體活動中心廣場舉行。我縣專門組織西調秧歌劇種集中展演,在歷史上尚屬首次。活動吸引了我縣多個鄉鎮10多個村莊100餘名西調秧歌愛好者踴躍報名參加,近50位民間藝人化妝著裝登臺演出了《殺樓》《劉公案》《賣水》《訪海寧》《小八義》《戲寶寺》《雙鎖櫃》等傳統經典劇目。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
  • 非凡練習生新生代舞狀元—「舞」俠覺醒,「舞」俠們共同傳遞社會...
    2019年7月27日晚,由廣州市箭翔星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非同凡響—非凡練習生》欄目組、《新生代舞狀元》節目組、《星動好聲音》節目組、《演員0010》節目組、新港82國際時尚發布中心協辦的青少年兒童大型錄製舞蹈競演類節目《新生代舞狀元—「舞」俠覺醒》圓滿落幕。現場錄製效果良好,節目吸引力強,讓所有觀眾都眼前一亮,合體聚焦青春成長。
  • 「驢皮吹破」後 新掌門人能否帶領東阿阿膠走出冬天?
    而就在業績「變臉」不久後,前任掌門人王春城突然辭職,更令東阿阿膠前途疑雲密布。此後,被頃注眾多目光的「新帥」韓躍偉,能否帶領67歲高齡的東阿阿膠,走出冬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已過,冬至未至。東阿阿膠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更早一些。
  • 《舞力全開》系列10周年《舞力全開2020》首次收錄蔡依林歌曲《怪...
    育碧近日宣布將在《舞力全開2020》中首次收錄著名歌手蔡依林的歌曲《怪美的》,《舞力全開2020》中文版將於2019年11月5日在Nintendo Switch、PS4及Xbox One平臺推出。【遊俠網】《舞力全開2020》蔡依林《怪美的》演示  《舞力全開2020》也即將在新作推出之際,歡慶十周年紀念日。
  • 中國驢交易所在東阿上線 毛驢產業進入「網際網路+」時代
    本網訊(記者 劉慶功)近日,中國驢交易所、東阿毛驢交易市場同時在東阿上線開市。  據了解,東阿毛驢交易市場是山東省首家網際網路毛驢交易市場,目前可容納120多個攤位,供1200頭毛驢同時交易。未來將立足山東、輻射京冀豫地區,打造中國最大的商品驢集散中心。